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

合集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5-31T11:15:53.6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陈善国[导读]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我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自拟三黄汤加减保留灌肠并根据病情配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拟三黄汤加锡类散、康复新等保留灌肠。

结果:35例中,临床治愈22例,占62.8%;显效10例,占28.5%;无效3例,占8.5%;总有效率为91.4%。

结论:我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自拟三黄汤加减保留灌肠并根据病情配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锡类散、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作用迅速,方便,疗效肯定,治疗效果佳,并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直肠炎;中药;灌肠【 abstract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ulcerative rectitis.Methods:from quasi three yellow tonga tin powder,such as rehabilitation new retention enema.Results:35 cases of clinical cure,22 cases(62.8%);10 cases were markedly improved(28.5%),Invalid(3 cases),accounting for 8.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4%.Conclusion:I think families through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since the quasi three when add and subtract retention enema,an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with willow nitrogen sulfonyl pyridine oral,new fluid retention enema,tin powder,rehabilitation therapy effect is rapid,convenient,effective,good treatment effect,and can shorten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 tim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and ulcerative rectit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nema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岁~67岁;病程3个月~11年。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
慢性 非 特异 性溃 疡性 结肠 炎 ( c h r o n i c n o n s p e c i f i c u 1 . e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 C U C) 是 一 种原 因 未 明的 直肠 和结 肠 慢性 非特 异性 炎症性疾病 , 病变主要累及直肠 和结肠 的黏膜 和 黏膜 下层 …。主要症状 有腹泻 、 腹痛、 黏 液脓 血便 和里 急
疗组 , 每H 1次。 1 . 3 . 3 疗程 2组 均 1 4 d为 1个疗 程 , 2个疗 程 后统 计
疗效 。
1 . 4 疗效标准
治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结肠镜检查 肠黏膜
充血 、 水肿 、 糜烂 、 溃疡等全部消失 ; 好转 : 临床症状 明显减
轻, 结肠镜 检查 炎症 明显 消退 , 溃疡 明显 缩小 ; 无效: 治疗
前后临床症状 和结肠镜 检查无明显改变 J 。 1 . 5 统计学 方法
出现疼痛 、 腹泻等 副作 用 , 1例退 出。
3 讨 论
1 8 0 m L , 灌 肠前 嘱患者排空 大 、 小便 , 取 左侧 卧位 , 臀 下 垫

C U C属 中医学肠 游 、 痢疾、 大瘕泄 等范 畴。其病 因复 杂, 目前认 为与免疫 、 遗传 、 感染 、 食 物过敏 等多 种 因素有
1 4 7 4
可 北 中医 2 0 1 3年 1 O月 第 3 5卷 第 1 0期
He b e i J T C M. O c t o b e r 2 o 1 3 . V 0 1 3 5 , N o . 1 0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慢 性 非 特 异 性 溃疡性结 肠炎 3 6例 疗 效 观 察
采用 天津 三 延 牌 煎 药 机 , 制成 温度 为 3 7 —4 1℃ 药 液

自制中药溃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60例临床观察

自制中药溃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60例临床观察

自制中药溃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6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溃结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患者中药溃结合剂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

总疗程为2个月。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内镜缓解率。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内镜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中药溃结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中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直肠炎,也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是原因不明的直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1]。

诊断主要依靠电子结肠镜下病理活检及临床表现的判定。

主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为血性腹泻,包括血便或脓血便或黏液脓血便,便次增多,可伴随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1.病例资料选择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门诊(部分患者来自消化内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共60人。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人,男例,女例;年龄24一55岁;病程1一9年。

对照组人,男例,女例;年龄20一59岁;病程1一8年。

其中包括例溃疡性全结肠炎(其中病变侵犯直肠的患者为100%),例单纯溃疡性直肠炎,例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

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标准2.1西医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具体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修订的《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诊断标准根据亚太地区炎症性肠病处理共识意见》。

[2]2.2中医诊断标准: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审定通过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3]2.3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

(2)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的大肠湿热证证型。

证候分类标准:主症:①腹痛,腹泻,血便或黏液脓血便;②舌质红,苔黄腻。

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49-02【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诊治的4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碇(sasp)治疗,2月为一个疗程。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sasp治疗,4g/d,4次/d口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施治:(1)湿热蕴结型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

主方:白头翁15g、黄连5g、黄柏10g、秦皮10g、葛根15g、败酱草15g、银花炭30g、槐米10g、木香10g、薏苡仁30g。

(2)脾肾阳虚型以健脾补肾、利湿化浊为主。

党参10g、白术15g、肉桂8g、茯苓15g、干姜10g、诃子10g、肉豆蔻10g、吴茱萸10g、炒山药30g。

罂粟壳10g。

(3)脾胃气虚型以益气健脾、固涩止泻为主。

党参12g、白术15g、茯苓15g、炒扁豆20g、炒山药20g、连子肉20g、陈皮10g、木香8g、砂仁(后下)5g、罂粟壳10g。

(4)气滞血瘀型以理气活血、化瘀和络为主。

小茴香12g、干姜8g、玄胡15g、没药10g、当归10g、肉桂6g、蒲黄(包煎)15g、炒五灵脂10g、枳壳15g、地榆20g、木香10g。

上述各种方剂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随症化裁。

由我院药剂科煎药室制作汤剂,每袋200ml,每日两次,每次1袋,于饭前服用,2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禁止食用大鱼大肉、油腻、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湿生痰,助热动风,诱发疾病之品。

保留灌肠:用黄连素、云南白药、锡类散各1g以生理盐水150ml 稀释保留灌肠。

灌肠方法:将药液适当加温至380c左右,置输液瓶中,连接输液管,末端接无菌导尿管,并涂上石蜡油,患者于每日晚睡前排净大便,取左侧卧位,然后将导尿管从肛门插入至乙状结肠约25-30com,以每分钟60-80滴速度滴入。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 2 中药保留灌肠 : 黄芩 、 苍术 、 白术 、 秦皮各 1g 黄连 、 5, 木香各 1g炒地榆、 0, 马齿苋 、 白头翁 、 白及、 炒山药、 炒薏苡仁 、 败酱草各
2g 将 以上 中药加 水 煎 煮 2次 , 0。 取药 液 再 煎 浓 缩至 3 0— 0 m 0 40 L
[] 全 国慢性非感染 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 会 .溃疡性结肠炎 的诊断 1
膜无改善。 14 统 计 学 处理 .
2 结 果
采用 x 检验和 t 验。 检
【 关键词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内服 灌肠
溃疡性结肠 炎是一种非特异性 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 ,临床
表 现为 腹 痛 、 泻 、 液性 脓 血 便 、 急后 重 等 , 病 程 较 长 , 腹 黏 里 其 病
与疗 效 标 准 [】 华 消 化杂 志 ,9 3 1 ( )3 4 J .中 19 ,36 :5 . [ ] 高 辉 中西 医结 合 灌 肠 治疗 慢 性 溃 疡 性结 肠 炎 3 2 O例 [】 新 疆 中 J.
医药 ,0 5 2 ( )3 3 . 2 0 ,3 3 :4 5
备用 。 每晚睡前保 留灌肠 , 药液温度 以 3 ℃左右为宜 , 8 插管深度
郧 阳医学院附属太和 医院( 十堰 4 2 0 ) 4 0 0
( 稿 日期 2 0 0 —0 ) 收 0 9— 6 1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临床体会
陈长江 汪雪晴 谭华儒
中图分 类 号 : 54 6 文 献 标 识码 : R 7.2 B
磺胺吡啶 1,每 1 4次 ; g 3 环丙沙星 02 加入 5 .g %葡萄糖 注射液 2 0 L静滴 , 日2次 ; 5m 每 山茛菪碱 lm 、 O g 庆大霉素 l 6万 U溶于 5 甲硝唑注射液 10 L保 留灌肠 , 日 1 灌肠方法及保留 % 5m 每 次, 时间与治疗组相 同。 病情缓解后停用环丙沙星。 两组治疗期间均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吴华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0(011)001
【摘要】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笔者自1980年以来,根据本病病因学上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及中医辨证中以脾肾阳虚为本的特点,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稳定性,提高临床远期疗效出发,用温补脾肾之阳为主的中药煎剂进行保留灌肠治疗。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吴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46.2
【相关文献】
1.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J], 郑经纬;葛艳明
2.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36例 [J], 张生贵
3.中药煎剂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J], 金维宗;马万援
4.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疗效观察 [J], 李春琳
5.甲硝唑配伍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J], 刘忠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病案1则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病案1则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病案1则
文/ 王耀彩(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指导老师】曹志群(山东中医药大学结肠炎(UC)是一种结直肠慢 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血性腹泻为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伴有腹痛、便脓血、 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也可有 肠道外表现,如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 功能异常和皮肤结节性红斑等。目前UC的 治疗以西药为主,但副作用较大。我科在长 期的临床诊疗中发现,中药灌肠治疗UC效 果较理想,在此归纳供同道参考指正。
入院给予补充肠外营养、注射用炎琥 宁消炎解毒、“美沙拉嗪肠溶片0.5g×2片, 每日3次”治疗3天,患者腹痛及脓血便无明 显好转,遂辅以中药灌肠治疗。选用我科自 拟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方:金银花15g、 蒲公英15g、大青叶15g、黄连10g、黄柏 10g、野菊花15g、白鲜皮15g、木槿皮15g、 苍术15g、白花蛇舌草15g、苦参15g、半枝莲 15g,水煎150ml灌肠。灌肠第2日,患者诉大 便日行4次,脓血便,欠成形,血色鲜红, 血量较前减少。灌肠第3日,患者腹痛症状 减轻,大便日行2次,欠成形,少量脓血。 灌肠5日后,患者大便日1行,成形质可,无 脓血,腹痛基本好转,查体右下腹无压痛, 肠鸣音5~6次,复查肠镜见肠黏膜红肿充血 明显减轻,溃疡面减小或愈合。患者症状好 转、病情稳定,于我科住院10日后出院。2月 后随访患者情况稳定,未诉复发。
(发稿编辑:游裕婷)
41 2020.01 No.3
总结 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UC体现了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活动期UC及 重型UC还可予康复新液50ml加入灌肠液中 配合使用,能显著促进肠黏膜修复。中药 保留灌肠一方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 黏膜组织,免经口服给人体带来的代谢反 应,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和治愈率;另一 方面,中药保留灌肠毒副作用小,作用时 间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借鉴。■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Or lt k n a d r tn i n e e t a i o a i e e M e ii e i h a a e n e e t n ma wi Tr d t n l Ch n s o h i d cn n t e
t e t e fc o i le a i e c lts r a m nto hr n c u c r tv oii
f 要】目的 : 讨 中药 内服 配合 保 留灌肠治疗 慢性 溃疡 性结肠 炎 的疗效 。方 法 : 本院 收治 的慢 性溃疡 性结 肠炎 患 摘 探 将 者 6 随机分 为观 察组 和对照 组各 3 4例 2例 ,对 照组给 予柳氮 磺胺 吡啶 治疗 ,观察组 采用 中药 内服配合 保 留灌肠 治 疗。 结果 : 观察 组 的总有效 率为 9 .%, 69 对照组 为 8 I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 观察组 不 良反 应发 生 13 %, P O0 ; 5 率 为 63 对 照组 为 31 两组 比较 , . %,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 .5 。 P O0 ) 结论 : 中药 内服 配合保 留灌 肠治疗 慢性溃 疡性 结
e e tv ae or u .te df rn e b t e h w r u sWa f ciert fo srai ru s9 .% n 3 o 1 ftec nrlgo p h i ee c ewe n te t o go p S f
s t t al s nf atJ . ) h c e c a vr at n o srain o p a % ad3 % ote ot lru , e t i i y i ic ( 0 ;ten i n e fd es r ci s f bevt u s 3 n 1 fh nr o pt a sc g i n )5 l i d o ee o o og r w 6 . c og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疗程起着 直接作 用。
1 临 床 资 料
在 临床症 状均有 腹泻 、腹痛 、脓 血便 的 3 0例 患者 中 ,
腹痛 隐 隐 ,食少 神 疲 ,四肢不 温 ,腰酸 怕 冷 ,滑 脱 不禁 ,
舌淡苔 白 ,脉沉 细弱 。
男 1 ,女 1 例 ,病程在 l 3 9例 1 O~ O年 6例 ,5—1 0年 9例 ,
性息 肉 8例 。粪便常规及潜 血 :白细胞 、红细 胞均有 8例 , 仅有红细胞 1 6例。粪 便细菌培养均 阴性 。血常规检查 白细
胞最高在 4 0×19 1例 ,白细 胞在 3 2×l9的 3例 。血 . 0的 . o 沉在 2 mm h的 r ,在 1mm h的 4例 。 5 / 例 2 /
少腹胀 ,呃逆频作 ,舌质淡红 ,苔薄 ,脉弦 。
辨证分 析 :情绪 焦 虑易 怒 导致 肝 气郁 结 ,木 不 疏 土 ,
脾虚运 化失 常 ,可 见排 便次 数增 多 ,气 机 郁 滞 可见 腹 痛 ,
便 后气 机得 下 ,疼 痛缓解 ,气机上 逆则 见呃逆 频 频 ,舌质 淡红 ,苔薄 ,脉 弦为肝气郁结 之象 。
便 、腹痛 、里急后重 和不 同程 度 的关节 、皮肤 、 口腔 、肝
胆及轻度精神异 常等肠 道外 表现 。结 肠镜检 查是 确诊 的最 可靠方 法 ,我国患者最 常 累及 乙状结肠 及直肠 ,可见粘 膜 充血 、水肿 、肥厚 ,散在 点片状 充血 斑及 溃疡 面 ,严 重者 接触出血 ,可有一枚 或多发大小不等息 肉等。实验室检 查 , 粪便常规及潜 血检 查 :活动 期有红 、白细胞 。粪 便 细菌培 养 :无致病菌生长 。血常规 :急性活动期 白细胞可 以增多 。 血沉 :较重病例可 见轻 度或 中度增 快。 目前治 疗溃 疡性 结
辨证分析 :痢久 脾虚 中寒 ,寒 湿 留滞 肠 中,故 下 痢稀
薄 带有 白冻 。 寒 盛 正 虚 ,肠 中 失 去 温 养 ,故 腹 痛 隐 隐 。 胃
主收纳水谷 ,脾 主运 化 ,胃气 虚 弱 ,脾 阳不振 ,故食 少神
疲 ,四肢不温。脾 胃虚寒 ,则化 源 不足 ,肠 中久 痢 ,则精
微外流 ,因而导 致 肾 阳亦 虚 ,关 门 不 固 ,所 以腰 酸怕 冷 , 滑脱不禁 。舌淡苔 白,脉沉细弱 ,皆为虚寒之象 。
治法 :健脾补 肾、温 阳化湿。 方药 :桂枝 1 g 5 ,赤 石脂 3 g 0 ,诃 子 lg O ,生 白术 2 g 0, 黑 附子 1g 5 ,黄 芩 1g 5 ,炮 姜 5 ,白及 1 g g 5。 ( ) 阴亏燥结 4例 ,临床 表 现:下痢赤 白脓血 ,腹部 4 灼痛 ,虚坐努责 ,口干 、形瘦 ,心烦 ,舌质红 ,苔 燥少 津 , 脉细数 。
方药 :白头翁 2 g 0 ,黄连 1g 5 ,猪苓 1g 5 ,地榆 2 g 0 ,仙 鹤草 2 g 0 ,苦参 2 g 0 ,五倍子 2 g 0 ,白及 2 g 0。 ( )肝脾不调 型 1 2 4例 ,临床 表现 :每 因情 绪抑郁焦 虑 或饮食 因素诱 发排 便次 数增 多 ,腹痛 即泻 ,泻 后痛减 ,食
辨证分析 :素体 阴虚 ,或久痢伤 阴,邪滞肠间 ,阴血不
近几年 ,由于物质生 活水 平提 高及生 活节奏 加快 ,慢
性溃疡性结直肠 炎患者呈 逐年增 多 的趋势 。就 诊患 者大 多 病程在 4周至 3 0年不等 ,有持续 或反复发作 的腹泻 ,脓 血
湿热 下 注 ,则肛 门灼 热 ,小 便短 赤 。苔 腻 为 湿 ,黄 为 热 ,
脉滑 为实 ,数是热 的征象 。 治法 :清热化湿 ,调气 行血 。
2 中 医 病 因
慢性 非特异性溃疡性 结直肠炎 在祖 国医学 《 内经》 中
谓之 “ 肠游 ” 《 病源侯论 - 病诸侯》 中有 “ 白痢 、 , 诸 痢 赤 血痢 、脓 血痢” 等名称 。唐代有 “ 下” 之称 。本 病多 由 滞
内伤饮食生冷 硬辣 ,外 受湿热 、寒 湿之 邪 ,损伤 脾 胃与肠
治 法 :疏 肝 理 气 、健 脾 和 中 。
直肠炎 ,采用 中医 中药辨证 施治具 有疗 效确 切 、安全 、无
副作用 、预后 良好 ,不 易复发 的优势 。其 中尤 以中药汤 剂
在 辨 证 基 础 上 保 留 灌 肠 更 是 直 达 病 所 ,提 高 疗 效 ,对 于 缩
方药 :白术 1 g 0 ,白芍 l g O ,防风 l g O ,柴胡 lg O ,地 榆 1g 5 ,红藤 1 g 5 ,郁金 1 g 5 ,龙骨 3 g 0。 ( )脾 肾亏虚 8例 ,临床 表 现 :下 痢稀 薄带 有 白冻 , 3
1 5年 1 ,1 以下 5例 ,其 中腹泻在 2次/ ~ 0例 年 日,伴有 间 断性腹痛 的 6例 ,腹泻在 3—5次/ 日,伴有血 便 1 ,腹 7例 泻在 5~1 2次/日,伴有腹痛及脓血 便 7例 。结肠镜 检查 结 肠及直肠均 有粘膜 充血 、水 肿 、肥厚 ,散在分 布点 片状 充 血斑 、糜烂及溃疡 面 1 5例 ,接触 面 出血 1 ,伴 有多 发 7例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医 疗 论 坛
Me il Tr ame t F r m d 8 e t n o u
9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ieeju lo tnmein n tnp am e hn s o ma feho dc e ad ehoh r ay i
中药 汤 剂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慢 性 非特 异 性 溃 疡 性 结直 肠 炎
周瑞群
吉林 省吉林市 中西 医结合肛肠医院 ,吉林 吉林 120 301
【 关键词 】 中药汤剂 ; 留灌肠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 保 【 中图分类号 】R7.2 54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81 (02 7- 00 0 07— 57 2 1)1 09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