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公差与配合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答案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答案版(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填空题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不完全互换是指__。
3.完全互换是指__。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6.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7.孔φ65 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公差为,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φ45+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φ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
14.国家标准对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__。
某一正方形轴,边长为25mm,今若按IT14确定其公差,则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15.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
16.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17.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时,其公差带是_区域。
18.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19.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20.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
21.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课后题第一章习题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9学时)基本要求: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 ,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 (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 ,Y max =-0.076mm ,Y min =-0.035mm (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 ,Y max =-0.032mm ,Y min =+0.046mm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
大学期末考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

公差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判断题1.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统一规定。
()2.优先数系是自然数系。
()3.滚动轴承相配件轴颈应采用基孔制。
()4.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六级,即1、2、…、6级。
()5.平键键宽的尺寸相当于孔、轴配合中孔的尺寸。
()6.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其指引线要远离尺寸线。
()7.同轴度的公差值前面必须加“φ”。
()8.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只标相配件公差带代号。
()9.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公差框格为两个。
()10.直线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无基准。
()11.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关联要素。
()12.矩形花键联结的作用是实现两个回转零件的切向定位。
()13.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是任意的。
()14.量块按检测精度分为为六等,即1、2、…、6。
()15.滚动轴承内圈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16.表面粗糙度是评价波距小于1mm的形状误差。
()17.内螺纹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
()18.齿形偏差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19.齿轮齿距累积偏差是评价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指标。
()20.圆柱度的公差值前面能加“φ”。
()21.平键联结的配合尺寸分为三类,即较松联结、一般联结和较紧联结。
()22.GB/T1144规定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大径定心。
23.公差标准适用任何场合。
()24.机器装配的尺寸链是封闭的。
()25.间隙配合的平均配合公差为间隙。
()26.尺寸链中的每个尺寸称为环。
()27.没标公差要求的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28.内圈与轴颈一起转动时,滚动轴承与轴颈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
()29.广义互换性是指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便能够在同规格范围内相互替换的特性。
()30.优先数系的各项数值具有独立性。
()31.量块是精密测量中的标准器,其实际长度等于标称长度。
()32.量规检验不能得到工件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值。
()33.计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大,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34.一般说来,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越小,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1 孔轴公差与配合概述

任务 • 设计孔、轴尺寸公差 • 检测加工孔、轴尺寸误差
6. 本章直接关联的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 第1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6. 本章直接关联的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 第2部分:标准公差 等级和孔、轴极限 偏差表
6. 本章直接关联的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6. 本章直接关联的国家标准
孔—机械加工时尺寸由小变大
轴—机械加工时尺寸由大变小
3. 本章研究对象
精度设计 误差检测
几何量: 孔、轴的尺寸
几何量: 形状、方向、位置
几何量: 表面粗糙度
4. 本章研究重点
孔、轴的配合
特点1:分别来自两零件的孔、轴结合而成 特点2:相互结合的孔、轴公称尺寸相等
4. 本章研究重点
孔、轴配合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不同场合下, 配合的使用要求不同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 角度定义 常用尺寸孔、轴《极限与配合》国标的构成 大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 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孔、轴精度设计 尺寸测量
小结
1. 认识了“孔、轴的定义”; 2. 了解了“孔、轴配合的共性特点和使用要求的差异性”; 3. 体会了“只有控制了孔、轴精度,才能实现孔、轴配合要求”; 4. 明确了本章的任务目标和学习内容。
孔、轴公差与配合概述
概述
1. 孔和轴的定义
轴 孔
1. 孔和轴的定义
孔——通常指工件的 圆柱形内尺寸要素,也包 括非圆柱形的内尺寸要素 (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 成的包容面)
1. 孔和轴的定义
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尺寸要素,也包括非圆柱形的 外尺寸要素(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面)。
2. 孔和轴的判定
4. 本章研究重点
公差配合与测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为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应采用()测量。
A、间接测量B、多次测量C、直接测量D、主动测量正确答案:B2、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平面对轴线的()公差带相同A、倾斜度B、平行度C、垂直度D、对称度正确答案:C3、对于形位公差,基准要素的体现通常采用()法。
A、目标B、分析C、摸拟D、直接正确答案:C4、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公差等级B、标注C、公差值D、配合正确答案:C5、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位置度公差带的形状是();A、两同心圆B、两平行平面C、圆柱D、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正确答案:C6、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A、上极限偏差B、极限尺寸C、实际尺寸D、公称尺寸正确答案:D7、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其实际尺寸()。
A、等于下极限尺寸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必定合格D、等于公称尺寸正确答案:D8、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A、配合的性质B、配合的松紧程度C、配合精度的高低正确答案:A9、基本评定参数是依照()来测定工件表面粗糙度的。
A、波距B、波高C、波度D、波纹正确答案:B10、对称度公差属于()A、不确定B、定位公差C、形状公差D、定向公差正确答案:B11、()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A、配合公差B、基本偏差C、形位公差带D、尺寸公差正确答案:C12、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 )制A、孔B、准C、轴D、本正确答案:C13、在评定粗糙度时,通常用()作为基准线。
A、lB、SC、laD、m正确答案:D14、国家标准公差的等级共有()个A、19B、20C、21D、18正确答案:B15、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尺寸为49.590mm,活动套筒边缘位于固定套筒哪条刻线之后()A、50.5B、49.5C、49D、50正确答案:B16、对于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mm。
大学《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2609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公差与配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比的精度高B.比的精度高C.国家标准规定禁止非基准孔与非基准轴组成的配合D.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必定小2.在国家标准中,标准公差的等级共分为A. 17级 B. 18级 C. 19级 D.20级3.基本偏差为m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的公差带形成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 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4.若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且无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则测量结果出现置信概率为99.73%的分布范围是A. B.2 C.3 D.45.新国家标准规定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属于间距参数的是A. B. C. D.6.在下列形位公差中,属于位置公差的是A.线轮廓度 B.对称度 C.圆度 D.面轮廓度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当公差值前面加注中时,该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A.两同心圆 B.两同轴圆柱C.圆形或球形 D.圆形或圆柱形8.公差带的几何形状为圆柱体的公差项目是A.圆度 B.单一方向上的平行度C.任意方向上中心要素的平行度 D.圆柱度9.公差带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形状公差是A.圆柱度 B.圆度 C.直线度 D.平面度10.在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是A.比较法 B.光切法 C.干涉法 D.针描法11.根据泰勒原则,“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A.体内作用尺寸 B.体外作用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 D.最小实体尺寸12.在轴承配合选择中,宜采用较小的间隙配合或较松的过渡配合的情形是A.轴承负荷较重 B.轴承承受循环载荷C.轴承承受局部载荷 D.有较高旋转精度的轴承13.在国家标准中,公制普通螺纹的牙形角为A. 30o B. 45o C. 60o D. 90o14.根据泰勒原则,“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A.作用尺寸 B.实际尺寸 C.基本尺寸 D.极限尺寸15.对于孔,J~ZC(js除外)的基本偏差为A.EI B.ES C.es D.ei二、填空题16.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和的互换。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4版电子教案

②单次与多次,单次测量不是指只
测一次,因为对某一量只测一次其结果是不确
定的,这里所说的单次测量是指用测量列中(n
次测量)的某一次测量值作为表示值
2.本堂课可采用连堂讲课形式
3.因学生在高中数学中已学过概率
的基础知识,考虑本堂课内容较多,可布置学
生课前先阅读
第三章 光滑极限量规
教学目的: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检验原理;能
向误差、位置误差的检测
方向公差带的含义与误差的检测方法以及同轴
5
度和同心度、对称度以及位置度、跳动公差(径
向与轴向跳动)的公差带的含义、标注以及误
差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方向公差带与位置公差的正确理解
使用图号:图 4—48~图 4—84
教学提示:1.因内容较多,可布置学生课前先
学
这部分内容
2.此部分内容实践性强,应多联系
计量器具
教学重点:随机误差、安全裕度与验收极限
教学难点: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单次与多次测量
使用图号:图 2-22~图 2-30
教学提示:1.讲授标准偏差时,注意下面两个
概念的处理:①标准偏差不是具体的误差值,
它是随机误差的统计平均值,是随机误差分散
性的表征量,它能表征测量值或测量方法的精
密程度
(公称尺寸与公差带不能按同一比例绘出)
2.讲授三类配合时,要让学生掌握
能根据轴、孔尺寸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正确判
断在同一公称尺寸下的不同配合性质(间隙、
第二节 公差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 过盈、过渡)
2
简介
教学目的:熟悉国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内容,
掌握轴、孔极限偏差的计算、查表与公差配合
在图样上的标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配合尺寸与配合公差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互换性的概念是指()。
A.不同规格零件间的互换B.各种零件间的互换C.同一规格有装配关系的零件间的互换D.功能一样正确答案:C2、建立零件(产品)互换性的目的是()。
A.上面都不是B.各种零件间可以随便交换C.上面都是D.同一规格零件在不需要选配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装配和替代,从而提高生产率,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正确答案:D3、互换性要靠()。
A.经验来决定B.公差来保证C.优化来实现D.某些参数来实现正确答案:B4、公称尺寸是指()。
A.图纸上标注出来的,有配合关系的,孔和轴的基本公共尺寸B.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孔的尺寸C.大家公认的尺寸D.图纸上标注出来的任何名义尺寸正确答案:A5、极限尺寸是指()。
A.产品的真实尺寸B.用游标卡尺量出来的轴的最大尺寸或最小尺寸C.产品被加工出来后所得到的最大和最小尺寸D.图纸上标注出来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正确答案:D6、对于零线以上的尺寸公差带,基本偏差只能是()。
A.下极限偏差、正值B.上极限偏差、负值C.下极限偏差、负值D.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的平均值正确答案:A7、对于零线以下的尺寸公差带,基本偏差只能是()。
A.上偏差、负值B.上偏差、下偏差的平均值C.上偏差、正值D.下偏差、负值正确答案:A8、决定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是()。
A.基本偏差B.实际偏差C.公差等级D.基本尺寸正确答案:A9、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A.φ60M7/h6B.φ60H7/g6C.φ60K6/h6D.φ60H8/g7正确答案:C10、基本偏差为r的轴的公差与基准孔H通常形成()。
A.过盈配合B.过渡配合C.间隙配合D.过盈或过渡配合正确答案:A11、孔与轴的尺寸配合关系是()。
A.不能装配B.间隙配合C.无法确定D.过渡配合正确答案:B12、GB/T1800.2-2020将线性尺寸的标准公差分为()等级。
A.20B.18C.12D.28正确答案:A13、GB/T1800.2-2020将孔轴的基本偏差分为()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被测要素按功能关系分为 1)单一要素 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的形状公差要求,称为单一要素。 图4-4中Φd1的圆柱面示被测要素,且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要求,称 为单一要素。 2)关联要素 与零件上其它要素有功能要求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图4-4 Φd2圆柱的轴线相对于Φd1圆柱的轴线有同轴功能要求, Φd1圆柱的台肩面相对于Φd2园柱的轴线有垂直功能要求,且都给出 位置公差,则Φd2圆柱的轴线和Φd1圆柱的台肩面都是被测关联要素。
动画演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2、平面度 平面度是限制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变动的一项指标,用于平面的 形状精度要求。 平面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4-12所示,零件上表面的实际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mm的两平行面内。
演示动画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3、圆度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其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是对圆柱(锥) 面的正截面和球体上通过球心的任一截面提出的形状精度要求。 圆度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 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在垂直于圆柱或圆锥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圆柱面或圆 锥面的实际截面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 注意:标注圆度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明显地与尺寸线箭头错开。标 注圆锥面的圆度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轴线垂直,而不应该指向圆锥轮 廓线的垂直方向。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线轮廓度与面轮廓度两者控制的对象及使用的范围不同,前者 用于控制给定平面内由两坐标系确定的平面曲线,而后者用于控 制由三坐标系确定的空间曲面。对于截面形状不随厚度变化的曲 面,如图4-15所示零件的曲面,虽然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都可应 用,但两者控制的结果不同.若如图4-15那样给定线轮廓度公差, 则该公差仅能控制平行与主视图方向的各个截面上的轮廓线形状。 此时,在垂直于主视图的中心平面的截面上,轮廓线的形状由尺 寸公差带控制,也就是说,上述各个平行与主视图的截面上线轮 廓度公差带可处于尺寸公差带的任意位置上,如图4-17a) 所示。 由于尺寸公差带较大,因此,曲面可能发生扭转或倾斜,如果该 曲面改用给定轮廓度公差,则面轮廓度公差带也能控制垂直于主 视图的截面上的轮廓线形状。如图4-17b)所示也就是控制了整个 曲面的形状,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用面轮廓度比用线轮廓度控 制的形状精度高。
第三节 位置公差与误差
一、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当被测要素对基准的理想方向为0°时,定向公差为平行度,当 90°度时,为垂直度,当为其它任意角度时,为倾斜度。 根据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各自的几何特征不同,平行度、垂直度、 和倾斜度有:面对面、线对面;面对线和线对线等四种情况。 1.平行度 平行度是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的平行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1)当面对面时,平行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 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动画1演示) 动画1演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各项形状误差符合最小条件的判断准则: 直线度误差: 直线与包容直线至少应高低高(低高低) 三点接触。 圆度误差:实际圆至少有内、外交替的四点与包容圆接触。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小结: 小结 本次课为本章重点内容的学习,对6个形状公差及公差带进行了详 细的剖析讲授,为后面的位置公差及公差带,形位公差的正确标注, 正确测量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形状公差和公差带,那么 前面我们学习的所尺寸公差带与形状公差带的区别在哪里? 作为思 考题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导读 本章学习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1.熟记14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及其符号。 2.学会分析典型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比较形 状公差带、定向的位置公差带、定位的位置公差带和跳动公差带的特 点。 3.理解独立原则、相关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含义、检测手段和主 要应用场合。 •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5、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平面曲线对其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是对零件上曲线提出的形状精度要求。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 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如图4-15所示,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 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mm,且圆心在理论轮廓线上的圆 的两包络线之间。 理论正确尺寸: 不附带公差,为了与未注公差尺寸相区别,所以在尺寸数值的外 面加上框格。理论正确尺寸除可用于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外,还 可以用于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故理论正确尺寸可定 义为: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三、形状误差的评定 形状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偏离量)。 形状误差值不大于相应的公差值,则认为是合格的。 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 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的宽度和直径表示。 最小包容区: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 区域。 例1: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为被测实际要素的理想直线,由此 分别确定的包容区域的宽度为f1、f2、f3 ( f1<f2<f3 ),因Ⅰ位置时,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包容区域宽度最小,故取f1为直线度误差。如图所 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一、形位公差的符号及代号 1、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 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两大类公差共有14个项目,各特征项目 及符号如表4-1的示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2、形位公差的代号 国标规定,在图样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无法采用代号标注 时,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二节 形状公差与误差
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变动量的全量。是限制实际被测要素 的一个区域 。 1、直线度 直线度是用以限制被测要素实际直线对取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被限制的直线有平面内的直线,回转体(柱体、圆柱体)的素线, 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和轴线等等。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不同,可分别提出给定平面内、给定方向上 和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要求。
动画演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当直线度限制的要素是空间直线时。需要明确限制的方向。通 常,按零件的功能的要求可给定一个方向或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 的直线度。 给定一个方向时,直线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面 之间的区域。 如图表示刀口尺的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0.02mm的 两平行面内。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2)基准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理想的基准要素简称为基 准。 如图4-4中标有基准代号的Φd1 圆柱轴线用来确定Φd1圆柱台肩面 的方向和Φd2圆柱轴线的位置,因此,Φd1圆柱轴线是基准要素。 3. 按几何特征分 (1)轮廓要素 构成零件外廓,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 如机械图样中表达零件形状的圆柱面、平面、直线、曲线和曲面 等等。 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形位公差代号的连线应指 在表示相应轮廓要素的线上或线的延长线上,并明显的于尺寸线错开, 如图4-4中Φd1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的标注和Φd2台肩面的垂直度公差 的标注。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2)中心要素 零件上的轴线,球心,圆心。两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等等,虽然 不能被人们直接所感受到,但却随着相应的轮廓要素的存在能模拟的 确定其位置要素。 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代号的指引线箭 头或基准代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如图4-4中同轴度公 差代号和基准A代号的标注。
动画演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直线度公差带是正截面为公差值 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如图表示三棱尺的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2mm垂直 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四棱柱内。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给定一个方向或给定两个方向由设计者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确 定。例如,车床床身的导轨是用于大拖板纵向进给使进给时起导向作 作用。为了保证导向精度,对平导轨只需给定垂直方向的直线度公差, 而对于三角导轨,除了给定垂直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外,还需要给定水 平方向的直线度公差,如图4-10所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三 、形状和位置公差带 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区域称为形位公差带。显然,实际要素在 形位公差带内,则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 形位公差带具有四要素: 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形状:共计11种(如图4-5)。 大小:由公差值t确定。 方向和位置:(一般情况下) 浮动(无基准的公差带) 固定(有基准的公差带)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6、面轮廓 面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是对 零件上曲面提出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括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 之间的区域。诸如球心应为于理想轮廓面上。 如图4-16所示,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
•
概述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产生? 组成机器的各种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刀具、夹具和工 件组成的工艺系统存在误差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加工后获得 的实际零件,不仅产生尺寸误差,其形体与理想形体相比,在几何要素 本身的形状及有关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上产生着差别,此差别即为形状 和位置误差。 为了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零件的互换性,必须对形位误差加以控 制,国标规定了形状和位置误差。
3.基准代号 对于有位置公差要求的零件,在图样上必须标明基准。基准代 号的组成:基准符号、圆圈、连线和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