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1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以及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内容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

但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掌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2.难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海陆分布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海陆分布特点。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地图、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准备讨论和展示。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海陆分布的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海陆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重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重难点)3.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彩色细线、多媒体。

观察地球卫星照片,思考教由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引入本节内容的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起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为了区分洲与洲之间的界线,人们根据山脉或河流(泊、海峡、运河)等给大洲划分了界,你能根据右图,说一说亚欧、亚非极圈,线、线出示几图七称亚美一 、填空题:1.地球表层概略地说是 , 。

2.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3.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大陆。

4.北美洲和南美洲在 半球,合称 ,以 为分界线。

二、选择题: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 C 、 世界海洋面积71%,且被陆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洋面C 、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州D 、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 ) A 、太平洋、印度洋B 、大西洋、北冰洋C 、太平洋、大西洋 D 大西洋、印度洋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 ( ) A 、亚洲、非洲 B 、北美洲、亚洲 C 、南极洲、亚洲 D 、南美洲、欧洲 三、综合题:读下列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1、数字所代表大洲的名称:③与⑤的分界线 _________,大洲①与②的分界线是 ________,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通过阅读“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重难点)3.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标有大洲名称的卡片、空白七大洲分布图、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学习2教师设问:地球表层的海洋和陆地是均匀分别于地表的吗?然后展示多媒体图片:(1)展示南北半球图,对比南北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2)展示东西半球图,对比东西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3)展示水陆半球图,对比水陆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2、学生看图观察、结合图3-1-2,比较并描述半球海陆分布状况与特点。

(1)比较南北半球面积和海陆分布特点。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南半球北半球特点: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

海陆分布不均匀(均匀还是不均匀)。

(2)比较东西半球面积和海陆分布特点。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东半球西半球特点:从东西半球看:西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东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

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陆地面积。

海陆分布(均匀还是不均匀)。

(3)比较水陆半球面积和海陆分布特点。

半球海洋面积陆地面积水半球陆半球特点:从水陆半球看:水半球陆地面积比让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3、师问: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你的发现是什么?师生共同小结: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分布不均匀。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分布读图绘图识记自主学习归纳海陆分布特点,通过地图读图查找七大洲的分布及洲界并识记。

海陆的分布,七大洲的分布及周界。

利用地图发现、查找海陆面积的大小,七大洲的分布和洲界。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海陆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1、通过读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活动”,能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七大洲的分布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3、通过对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4、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点拨引导.【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归纳。

【教具准备】多媒体、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Google earth(把谷歌地球下载到电脑即可)教师边拨动地球让学生观察,边提问:蓝色的区域代表?黄褐色区域代表?是海洋的面积大?还是陆地的面积大?观察回答:蓝色代表海洋,黄褐色为陆地。

感受:蓝色的区域面积比黄褐色面积大。

对比回答: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googleearth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以及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陆分布的概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海陆分布的具体情况和分布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2.掌握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难点: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能够举例说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PPT,用于教学展示和引导学生的思考。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让学生回答海和陆地的分布特点,引出本节内容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主要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举例说明。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地图和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标及解读】●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地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学习目标】1、通过读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活动”,能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七大洲的分布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3、通过读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4、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模式】“二、五、三”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演示观察,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 2导入新课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因为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

加加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海陆分布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陆地19%海洋81%陆地39%海洋61%北半球南半球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海陆分布陆地38%海洋62%陆地20%海洋80%西半球东半球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海陆分布陆地10%海洋90%陆地48%海洋52%海陆分布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半岛半岛岛屿群岛群岛海峡1.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2.分布在东半球的是哪些大洲?西半球呢?3.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读图思考 合作探究 (二)七大洲多媒体出示: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洲界线观察大屏幕,辨识七大洲的轮廓,填写七大洲的名称。

四、点拨、诱导、总结、巧计七大洲的歌谣: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五、点拨学生观察大屏幕思考:1、 亚洲与欧洲,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为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什么、土耳其海峡。

)2、 亚洲与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则以运河为界。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分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概况,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尝试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通过仔细观察地球仪、地海陆分布图,说出六块大陆、七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阅读“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3.通过仔细观察地球仪和“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模式】365高效生态课堂。

【教学方法】做游戏、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彩色细线、多媒体。

【教学过程】说出海陆的面积比例,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分海洋,分陆地”。

2、学生观察、比较与描述海陆分布状况与特点。

北半球39%(陆地)61%(海洋)南半球19%(陆81%(海洋)地)西半球单位:万平方千米生: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3、学生回答并完成下表:生:20゜W ,160゜E。

【当堂达标】1. 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2.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A.欧洲B.大洋洲C.亚洲D.非洲3. 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南极洲D.南美洲4.读右边七大洲分布图,回答问题(1)写出数字所代表大洲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

(2)大洲③与⑤的分界线,大洲①与②的分界线是,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3)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是(填字母)。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和大洲。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的原则:一是在探究海陆分布的特点时,利用已经知道的知识学习性内容,学生游戏活动、观察发现为主,体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主体性原则;……………………………………………………………名校名师推荐…………………………………………………二是在探究七大洲的名称、大小、轮廓、位置及某些大洲的分界线时(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强调基础性原则,不仅注重七大洲半球位置的学习,还重点探究了它的经纬度位置(关于它们的海陆位置情况,下节课将学习到),正因为这些知识是后继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所以在本课教学时设计出来;三是通过学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以及识图、绘图等动手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性,引导学生不断将知识内化,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原则。

噶米精编七年级地理上册《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噶米精编七年级地理上册《3.1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分布(第1课时)七大洲【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1.通过读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活动”,能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七大洲的分布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3.通过读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4.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和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七大洲拼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观察完地球的全貌,同学们觉得哪种说法对呢?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同学们中流传一句话“爆发吧,小宇宙。

你们知道小宇宙指什么吗?”“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把我们地球表层的海洋彼此相通,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

那么我们如何给这些被分割的陆地进行命名呢?多媒体展示动态图对学生进行检测,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大陆、半岛和岛屿吗?小学时大家就知道地球上有七个大洲,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面积和分界线。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3—1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洲之间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找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学生记忆两分钟,然后一个组提问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指定其余组回答。

【当堂达标】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 A 4∶6 B 3∶7 C 2∶8 D 1∶12.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C.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D. 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3.下列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北美洲 南极洲C.南美洲 欧洲 亚洲D.南极洲 南美洲 亚洲 4.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是( )A .非洲和欧洲B .北美洲和南美洲C .亚洲和大洋洲D .亚洲和南极洲5.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北美洲6.下列大洲中,即地跨东西半球,又地跨南北半球的是( )A 北美洲B 非洲C 南极洲D 亚洲 7.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非洲的是( )8.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④ ;⑥ ;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通过阅读“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重难点)
3.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标有大洲名称的卡片、空白七大洲分布图、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2教师设问:地球表层的海洋和陆地是
均匀分别于地表的吗?然后展示多媒
体图片:
(2)展示东西半球图,对比东西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3)展示水陆半球图,对比水陆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图
中A(字母)表示大陆
世界最大
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
面环海,图中C(字母)
表示岛屿
世界最大
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
我们将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那么通常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几大洲呢?
、展示七大洲地图:
引领学生学习和研究七大洲的名称及位)东、西半球主要的大洲。

8、在白纸上,学生先标出主要经纬线的位
置(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
经线、180°经线),再画出如左图所示七
大洲的几何轮廓图,并标出七大洲的名称。

9、展示“七大积洲的面和轮廓”图:
引导学生在认识各大洲面积的同时,注意观察其轮廓及形状,并比较大小。

教师点拨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的记忆方法: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海洋71%
【当堂达标】
1. (目标1)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2.(目标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目标2)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4.(目标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欧洲、非洲
D.非洲、大洋洲
5. (目标2、3)读七大洲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大洲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
(2)大洲③与⑤的分界线,
大洲①与②的分界线是,
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3)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和洲。

【教学反思】
海陆的分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也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它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只有夯实这一基础,才能为学生逐步搭建起牢固的空间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这一重难点,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指图、填图、画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识、学习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以及大洲分界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将知识内化。

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的达标度并没有达到预想效果,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