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试试卷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试试卷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试试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2.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3.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

谁犯得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4.竞争中通常运用的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动作思维D:辐合思维5. 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

这种学习被称为。

A:替代学习B:潜伏学习C:试误学习D:意义学习6. 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最符合。

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7.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B:难度C:努力D:运气8.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9.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10. 认知技能的基本单元是。

A:产生式B:单词C:概念D:条件11. 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B:发展是跳跃的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12. 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3.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秒B:0.2~0.5秒C:2秒~1分钟D:5秒~2分钟14. 对“红砖有何用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单位时间里答案的种类越多,说明个体的哪项思维品质越好。

2016年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

2016年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

2016年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A 矛盾性B多端性C复杂性D一致性2.下列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中()最差A民主式B权威式C放任式D专制式3.德育的关键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关于教学含义的正确表述为( )A传授知识B智育C上课D教与学的双边活动5.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6.德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四要素构成A德育规律B德育原则C德育方法D德育途径7.学校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与各科教学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8.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0.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11.教师不能因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2.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A校长B教导主任C班主任D任课教师13.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出发点C途径D重要环节14.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构成()。

A、授受关系B、给予关系C、接受关系D、平等关系15.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为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海南省2016年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

海南省2016年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

海南省2016年教师资格证认定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2.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3.衡量人们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教的活动B学的活动C认识活动D课堂活动5.科学,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艺术等课程都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6.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7.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科学技术D、政治经济制度8.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9.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B、教师间关系C、学生间关系D、领导关系10.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人自身的活动B.实物C.标本D.说教1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1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A德育过程B智育过程C美育过程D心理咨询13.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试题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试题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B.表演文学作品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D.说唱绘画2.游戏准备包括哪三个方面( )。

A.教师、小朋友、游戏场所B.游戏时间、游戏环境、游戏的材料C.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地点D.游戏主题、游戏材料、心理准备3.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 )A.元音B.辅音C.前鼻音D.齿音4.5-6岁幼儿能够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 )A.半个小时左右B.一个小时左右C.两个小时左右D.两个半小时左右5. 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 )小时。

A.2B.1.5C.1D.36.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的“做中学”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D.杜威7. ( )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洛克D.福禄贝尔8. 幼儿绘画和手工侧重( )。

A.审美创造能力B.欣赏能力C.想象能力D.动手能力9. 《长生殿》的作者是我国清代的。

A:关汉卿B:孔尚任C:洪升D:李渔10. 某幼儿园老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 )。

A.整体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活动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11. 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 )相结合的原则。

A.保育与教学B.教育与教学C.保育与学习D.保育与教育12. ( )是促进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B.《幼儿园管理条例》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儿园工作规程》14.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在( )的指导下工作。

A.上级主管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业主D.幼儿园园长15. 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____ A .社会自我.社会自我 B .心理自我.心理自我 C .生理自我.生理自我 D .精神自我.精神自我 2、语文成绩好,语文自我概念强,这说明____A .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有较高相关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有较高相关B .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不相关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不相关C .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相互干扰习成绩与学业自我相互干扰D .自我概念决定学习成绩.自我概念决定学习成绩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____A .斯金纳.斯金纳B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C .加涅.加涅D .苛勒.苛勒4、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__ A .讲述法.讲述法 B .讲授法.讲授法 C .讲读法.讲读法 D .讲解法.讲解法5、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__的儿童。

的儿童。

A .80B .70C .60D .50 6、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____A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B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C .社会服务.社会服务D .管理学生.管理学生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A .弗洛姆.弗洛姆B .罗杰斯.罗杰斯C .马斯洛.马斯洛D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 A .正与负迁移.正与负迁移 B .纵向与横向迁移.纵向与横向迁移 C .普通与特殊迁移.普通与特殊迁移D .顺向与逆向迁移向与逆向迁移9、老师上课书写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____ A .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 .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 .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D .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10、下列关于学生属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A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C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国家和社会的未成年公民.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国家和社会的未成年公民D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权利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权利的主体11、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时涉及的主要内容?____ A .确定学生原有基础.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 .分析使能目标.分析使能目标 C .分析支持性条件.分析支持性条件 D .分析学习结果析学习结果 1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是____A .壬寅学制.壬寅学制B .戊戌学制.戊戌学制C .癸卯学制.癸卯学制D .壬戍学制.壬戍学制 13、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____ A .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 .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 C .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D .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14、教育是一种____A .生物现象.生物现象B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C .自然现象.自然现象D .社会现象.社会现象 15、学校产生于____A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16、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____ A .认知模式.认知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D .体谅模式.体谅模式 17、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____A .每天跑步.每天跑步B .视力下降.视力下降C .装修房屋.装修房屋D .不怕见生人了.不怕见生人了 18、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____A .智商决定学习成绩智商决定学习成绩B .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C .认知方式是习得的D .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19、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____ A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D .相关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 20、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____ A .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类属学习 C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上位学习2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A .教师.教师B .学生.学生C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22、”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______。

A(江南博哥).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正确答案:A[解析]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教育的代表人。

其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等思想。

2. 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正确答案:C[解析]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思想,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3. 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

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正确答案:C[解析] 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 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这表明教育具有______。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生产性正确答案:A[解析]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其中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教育的永恒性是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5.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______。

2016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题

2016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题

2016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____个信息项目。

A.3±2 B.5±2 C.7±2 D.9±2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____三种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4、”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____A.强化原理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____A.行为主义观点B.人本主义观点C.认知观点D.建构主义观点6、技能的种类有____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8、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____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B.尝试一错误说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9、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____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__A.专攻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11、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____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1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3、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____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14、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____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15、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____A.1岁B.3岁C.5岁D.7岁16、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____A.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B.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C.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D.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17、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__A.讲述法B.讲授法C.讲读法D.讲解法1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____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9、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活分成三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____A.福勒B.费斯勒C.赫尔巴特D.杜威20、”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____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____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3、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____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进行分类。

以下属于这一分类的是__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5、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____A.单一课和综合课B.理科和文科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D.传统课和现代课6、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即____A.知、情、意、行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和道德观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7、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____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8、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____A.流畅性B.独特性C.综合性D.多维性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这是____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10、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杨贤江11、教学测量运用的方法是____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12、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时期是____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____A.道德素质B.道德情感C.道德修养D.道德学习14、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____ 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
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时涉及的主要内容?____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
3、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____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D.课程目的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5、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____ A.一B.二C.三D.四
6、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____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7、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A.培根B.洛克C.康德D.柏拉图
8、主张学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____
A.人本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认知学派9、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
10、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____
A.课程类型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模式
11、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____
A.经验+评价=成长B.经验+反思=成长C.经验+练习=成长D.经验+榜样=成长
12、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1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____
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C.情境教学D.指导教学
14、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____
A.综合性B.弹性C.实践性D.基础性
1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
16、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___
A.同化B.条件反射C.顺应D.无条件反射
1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____
A.道德素质B.道德情感C.道德修养D.道德学习
18、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19、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
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
20、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____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
2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2、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____
A.《普通教育学》B.《民本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理想国》
23、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
A.勤奋感B.亲密感C.自我同一性D.自我整合
24、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90 C.100 D.125
25、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____
A.斯宾塞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2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7、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____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2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2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___
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____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2、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____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4、主张绅士教育,并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近代教育家是____
A.杜威B.夸美纽斯C.卢梭D.洛克
5、揭示____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价值D.教育事实
6、初中阶段学生品德发展具有____的特点。

A.稳定性B.动荡性C.延缓性D.爆发性
7、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____之一。

A.知识素养B.能力素养C.思想品德素养D.基本任务
8、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____ A.八个阶段B.五个阶段C.四个阶段D.三个阶段
9、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____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10、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组成了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是
A.基本知识B.基本技能C.基本技巧D.基本方法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____
A.历史性B.时代性C.阶级性D.生产性
12、”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14、《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5、下列关于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华生B.格塞尔C.威尔逊D.弗洛伊德
16、教育是一种____
A.生物现象B.心理现象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
17、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____
A.最终答案B.唯一结论C.绝对解释D.不变实质
1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____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2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____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领导者的意志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创造力的两种主要成分是____
A.创造和想象B.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C.普通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D.幻想和憧憬
22、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____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2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____
A.言行一致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集中教育原则
24、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25、下面哪位学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____
A.华生B.杜威C.铁钦纳D.詹姆斯
2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7、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____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2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2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___
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