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无处不在的能量

合集下载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0无处不在的能量》word教案 (2)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0无处不在的能量》word教案 (2)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无处不在的能量
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相应地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风能、核能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逐渐减少,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以及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显然非常重要。

这一课的教学,我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我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探究问题离不开实验材料,充分的材料准备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每次在认真地备好课后,先把整个实验做一次或多次,并理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我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很多材料学生学具里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验。

第二点,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由于这学期时间充裕,所以我没有按照教参的进度,而是根据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几课的内容都分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充分地带领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以及作业反馈,可以看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我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仔细观察。

当学生思考出“力量”一词时,我赶紧抓住转换成新课的知识“能量”,让学生很好地从自己的经验过度到新知,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今后要多抓住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很好地和新知衔接。

借助实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并及时地板书。

最近的一段教学使我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板书在黑板上,并且概念中重要的理解点要逻辑性地出现,使学生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0、无处不在的能量学情分析:能量无处不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很深的体会,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能量的转化加倍深了解,本节课是对能量单元的学习的总结。

教材分析:本课在前期分类探讨基础上,将小学时期涉及的能量表现形式及其转化进行了汇总、整合,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表现形式的归类和能量转化的实例与小实验,让学生明白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亲躯体验能量的转化进程,熟悉到能量无处不在,熟悉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够彼此转化,从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世界。

教学目标:一、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说明。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进程中,体验科学探讨的乐趣,情愿合作与交流。

3.明白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熟悉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够彼此转化。

教学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明白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熟悉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能够彼此转化。

教学方式:搜集资料、交流讨论、实验课型:实验、信息课时打算:1课时导入新课:观看P22的课文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依照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分析能量的转化进程,导入新课。

一、生活中的能量(1)、能够采取演讲或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揭露生活中能量的各类表现形式,提示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发言,及时发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熟悉。

师讲述: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尽管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咱们身旁。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烧、冷却、生长、转变、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问:生活中,你还明白一些什么样的能量?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

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咱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类各样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等,它们时刻在咱们身旁为咱们服务。

小学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课件

小学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课件
小学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什么是能量? • 无处不在的能量来源 • 生活中的能量应用 • 安全使用能量 • 未来的能源探索
01 什么是能量?
CHAPTER
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具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
详细描述
能量是物体运动、工作或变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做功能力,它有多种形式, 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等。这些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合理选用能源设备与器材
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能源 设备与器材,确保质量和安全 性能。
在使用能源设备前,仔细阅读 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能源设备 与器材,及时维修或更换以确 保安全。
05 未来的能源探索
CHAPTER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01
02
03
04
太阳能
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或热 能,包括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现远程通讯
和数据交换。
02
无线路由器、卫星接收器等则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实现无
线通讯。
03
04
电子显微镜、电子天平等精密
仪器利用电能控制和测量,提
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05
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脑电图 机等也离不开电能的支持。
06
自然现象与能源开发
01
自然现象
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 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经 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谢谢
THANKS
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 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能量转换是指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例如,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则将机械能 转换为电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总量在转换过程中 保持不变,即没有能量的消失或产生。

无处不在的能量

无处不在的能量

15.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教学准备:铁丝、瘪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纸屑、毛皮、塑料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若干幅都市夜景图)师:城市里灯火辉煌的夜景美吗?你知道是哪种能量在支持着这美丽的夜景吗?生:是电能。

(板书)师:你还学过了哪种能量?生交流:机械能、热能、电磁能。

(师板书)二、新授1、认识各种物体储存有不同的能量。

师:找一找这些物体中有哪种能量。

(课件展示储存有各种能量图片)(板书:光能、化学能、声能)师:大自然中哪里有能量?生:太阳有光能和热能、水和风有机械能、雷有声能、闪有电能、雨水、冰雹、雪有机械能。

(课件提示)师:看来能量真是无处不在啊(板书课题)。

2、通过实验推理认识热能转化机械能的现象。

师:这有一壶开水,开水里有哪种能量?生:热能。

师:对,如果把这只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你推测会发生什么现象?生猜测师:我来验证一下。

你能说明一下乒乓球是怎样恢复原状的吗?生交流。

师:你认为“撑”是哪种能量?生讨论交流师:这个实验结果就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这种能量转化造成的。

(板书箭头和能量转化)师: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利用这种能量转化?生交流。

师:其实早在三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能量转化了。

(课件展示若干应用:孔明灯(传递军事信号)、热气球(载人飞行)、蒸汽机(工业时代)、内燃机(应用广泛动力机))3、实验认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师: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个能量转化的实验?师:先来认识一下实验材料:塑料棒、毛皮、纸屑师:你们要做一个对比实验,要对比的条件是不用毛皮摩擦的塑料棒和用毛皮摩擦的塑料棒,请你们按实验记录上的步骤分别记录下两种条件下的实验现象。

小学科学教与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小学科学教与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主题记心中本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目的是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提出有关能量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本单元包括“生活中的能量”、“植物与能量”、“动物与能量”、“它们是怎样工作的”、“电铃响叮当”、“能量的控制”。

8·生活中的能量名师点题: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1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活动2和活动3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和食物中的能量的形式,运用前面所学的科学知识,体会能量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资料、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认定: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3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名师伴你行1认识各种能量观察图片,联系已有的知识,思考图片中各种现象是在什么作用下运动变化的。

得出结论:风车的转动利用了风能,声呐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了声能,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运用了电磁能,电扇的转动利用了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利用了光能,烹调饭菜利用了热能,汽车运行利用了化学能,人吃的食物中储藏着化学能。

将自己知道的实例填在下表中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有能量存在。

观察图看看用了哪些能量?晒衣物、室内采光利用了太阳能;衣服吹干用到了风能;电灯、电话、收音机、吸尘器用到了电能:收音机放出音量用到了声能;人和狗的生存用到了化学能。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电 能
光热 能能
电 能
机 械 能
能量之间的转化
化 学 能
电 能
电 能
光声 能能
太 阳 能
热 能
风 能
机 械 能
科学实验站
让我们 一起来动手 做一做吧。
结论:
1、弯铁丝实验: 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实验: 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3、用塑料梳子梳头后,梳子能吸起纸屑: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四、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 有什么关系?
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转化来, 电磁能由电能转化来, 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化来, 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太阳能—(风、水、热)能—电能—电磁能 —电视的声和像
当堂达标
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 无法____ ,无法____,无法____ ; 2、 没有能量,植物不会____ ,雨水不会 ____ ,太阳也不会____ 。 3、 能量的存在形式 _______ ,并以不同的 方式____ 、 ____ 。 4、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将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A 热能 B机械能
作业布置
• 留心观察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试 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 • 认识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能力目标 : • 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小实验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 学会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 边
• 学习重点: 为什么说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 学习难点: 生活中能量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第二单元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
• 能量可以Βιβλιοθήκη 火车行驶,电灯发光;能量可 以使小草变绿,小牛长大;能量还能使我 们更强壮、更有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能量你知道多 少。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3、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4、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补充食物、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5、吃火锅或者辣椒时,身体会感到发热,这是由于(刺激使血液循环加快)引起的。

6、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7、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8、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线的长短),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9、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10、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11、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12、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13、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14钻木取火利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

1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16、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17、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磁悬浮列车)、(马达)、(听筒)等都利用了电磁铁。

18、电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南极和北极,也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19、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获得的磁力就(越大)。

20、灯泡的能量来自于(电能),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1、太阳能的优点: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用范围广泛。

22、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23、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宿安中心小学年级 6 学科科学授课人许昌勇班级 6.1 6.2 备课时间2011 年 2 月 29日课题10 无处不在的能量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简单的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认识任何物体活动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认识电、光、热、声、磁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搜集有关能量转化、生活需要各种能量的图片、文字资料、相关图片课件手段10. 无处不在的能量生活中的能量能量之间的转化做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板书设计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习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也是能够转目移的。

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谈话,出示生活中、工作处处需要能量图片,结合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使学生了解生活、工作处处需要能量,能量无处不在,引入本次课堂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予以汇总整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将生活中的能量分类。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出示灯泡实例,指导学生认识“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提示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认识能量的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阳街道彭联小学
朱卫兵
小组讨论:哪里有能量? 小组讨论:哪里有能量?
思考: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
小结: 小结:
• 风、流水、电、汽油都能使物体动 流水、 起来。它们都有能量(简称“ 起来。它们都有能量(简称“能”)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问题1:光、热和声音是能量吗?
• (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的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 • (2)热、光和声音是能量吗? 光和声音是能量吗? • (3)怎样用实验证明? 怎样用实验证明?
问题2 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吗? 问题2: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吗?
• 分小组讨论 说出各种理由及事例
结论:人和动物都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的, 结论:人和动物都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的,吃了 食物才能维持体温和从事各种活动, 食物才能维持体温和从事各种活动,所以食物中 存储着能量。 存储着能量。
小结:
•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光、热、声音、电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声音、 水流、风等都具有能量, 流、水流、风等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 在像汽油这样的燃料以及食物之中。 在像汽油这样的燃料以及食物之中。
找找我们身边的能量
• 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能量,能量有很 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能量, 多种形式, 多种形式,能量存储在各种各样的物 质中。 质中。 总结: 总结: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 种形式, 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 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式;能量还储存
实验2:
得出结论
光是能量吗? 光是能量吗?
• 举例生活中应用激光的 事例。 事例。
人类利用激光打孔、切割 材料。利用激光进行工作。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 结论1:热能使物体动起来,所以热是一种 结论1 热能使物体动起来, 能量。 能量。 • 结论2: 声音能使物体动起来,所以声音 结论2 声音能使物体动起来, 也是一种能量。 也是一种能量。 • 结论3:光也是一种能量。 结论3 光也是一种能量 光也是一种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我们身边的能量
课后调查: 课后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