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教育对胃镜息肉切除的重要性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摘要】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但患者往往会面临心理应激。
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患者心理应激的现状,然后探讨了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并评价了其对患者的影响。
实例展示了心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干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和推广应用。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检查体验,促进治疗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积极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方法、心理干预影响评价、心理干预应用实例、术后恢复、临床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用于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内镜检查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部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会出现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对于一些患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消化内镜检查可能成为一种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检查的效果。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检查过程。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检查的完成率和准确性,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提升患者的整体检查体验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通过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现状的分析,研究积极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价,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胃部疾病。
这项检查对一些患者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到插入一个细长的管子通过口腔进入胃部。
因此,在胃镜检查中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
很多患者在面对胃镜检查时会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担心疼痛和不适。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并给予适当的安抚和支持。
为了减轻焦虑情绪,护士可以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过程和目的,告诉他们会有哪些不适感和疼痛,并且强调胃镜检查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放松和缓解紧张的方法,如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等。
其次,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帮助患者提高合作性和配合度。
胃镜检查需要患者的合作和配合,包括咽下镜子、保持姿势、放松喉咙等。
一些患者由于紧张或不适,可能无法配合检查,导致检查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护理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护士可以耐心地引导患者,告诉他们如何正确配合检查,并提醒他们注意呼吸和放松身体。
护士还可以在检查前进行一些练习,帮助患者适应镜子的感觉和镜下检查的过程,增加他们的合作度。
此外,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帮助患者处理检查结果和相关问题。
胃镜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如溃疡、炎症或肿瘤等。
对于这些结果,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对自己的健康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想法。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倾听,帮助他们面对检查结果和相关问题。
护士可以解释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影响,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如果需要,护士还可以安排患者与其他医疗团队会诊,以获得更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在胃镜检查中进行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还可以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心理护理的介入,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检查、减少不愉快的感觉,并有效地提高检查的质量。
此外,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处理检查结果和相关问题,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作用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抽取我科收治的胃镜检查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患者抑郁分值明显减低。
结论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和重建心灵,提高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胃镜检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84-02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科收治的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其中年龄在32~6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9.69±4.30岁。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两组检查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状态,术后情况,抑郁分值等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给予此组患者除常规护理措施外给予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2.2.1 检查前护理:由于胃肠镜属于一项侵入性操作,许多患者对于此项技术不了解,会产生极大的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压力,尤其对于静脉麻醉的担心,不知如何配合检查才能更好的减轻痛苦。
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检查前告知患者的配合方法及检查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接触患者的顾虑,以确保检查顺利成功。
检查前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以及用药史。
注意患者有无禁忌症以及药物过敏史。
浅谈心理护理在内镜检查时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 首先要重 视对病人 的心理支 持 , 由于患者 的文 化背景及经 济状 况 等 因素 的不 同, 多 患者 会 存在 多重 担 很
忧, 针对病 人担心消毒是否到位 , 是否 会传染疾 病 , 管的痛 插 苦能 否耐受 , 有无 并发 症 等问题 , 医护人 员应 适 时向病人 解 释检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 及早告 知患者 内镜 的清洗 消毒情 况, 以及检查所引起 的不适 是暂时 的 , 很快 就会 自行 消失 , 检
查所
检查 , 目前 由于其费用较 高, 但 检查 需要 配备麻 醉人员 、 麻醉
设备 、 测设备等 , 监 而且检查时间较长 , 使得临床无法普及。 34 对表现为 意志 消沉、 郁 的病人 , . 抑 应予 以激 励措 施 , 帮
理学科的发展。
通过对脑血管 偏瘫 患 者实施 有 针对 性的 心理护 理与 健 康 教育 , 教会患 者 自我护 理 的知识 和技 术 , 有助 于患者 主 动
参与, 配合 治疗 和护理 , 制疾病 的发 展, 防并发症 的 积极 控 预
浅 谈 心理 护理 在 内镜 检 查 时 的重要 性
生和护士 的操作 , 而这 种心 理反 应过 强 时 , 心理 易处于 然 其 完全的失衡状态 , 一方面会 出现精神过 度紧张 , 产生焦 虑 、 恐
惧等不良情绪 , 甚至不 配合检 查 , 一方 面可通过 下丘脑. 另 垂
3 1 检查时应密 切观察 患者 的生命体 征及 精神状 态 , . 配合
医生对症 处理 降低 心理应激 反应 的程度 , 于应激 反应 强 , 对
精神过度 紧张及过分焦虑 的病人在 给于心理支 持、 放松 疗法
体. 上腺素轴反应 , 肾. 使病人出现胸 闷、 心悸 、 面色苍 白、 口唇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
方法:将90例初次接受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未采取措施,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二者的效果。
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发生率及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在胃镜检查前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情绪,顺利地完成检查。
荻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胃镜检查;效果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规方法,可引起检查者紧张、恐惧,尤其是在胃镜插入到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检查者过度紧张焦虑,难以配合医生,超出了胃镜检查本身应有的痛苦体验,为了减轻胃镜检查患者身心痛苦,探讨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5月至7月在我科行胃镜检查者共90例,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25岁一60岁,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置管方法、用物相同,其中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其余条件无差异。
干预方法:预约时和检查者交谈,讲解检查者所需要的知识。
说明置管的目的、方法及其必要性,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检查者放心,建立安全感,增强其信心。
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
2 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焦虑及恐惧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3 讨论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查者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在行胃镜检查时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刺激都可影响患者的耐受力,对行胃镜检查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减少镜检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检查者害怕检查过程中会产生疼痛和传播疾病等,从而产生排斥的心理,会加重患者躯体的应激,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所以,对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应激源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激活机体的适应系统,从而能够适应胃镜检查。
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提高肠息肉治疗的效果

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提高肠息肉治疗的效果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容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除了治疗药物和手术的辅助方法外,心理调节也是提高肠息肉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情绪管理、压力缓解和积极态度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提高肠息肉治疗的效果。
一、情绪管理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肠息肉患者而言更是如此。
合理管理情绪,积极应对生活压力,对肠息肉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调整心态首先,肠息肉患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敞开心扉,可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抑郁。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信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这种积极的心态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2.寻找心灵安慰肠息肉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心灵的安慰。
可以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和心情,互相鼓励和支持。
也可以尝试心理疏导、冥想或瑜伽等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二、压力缓解心理压力是导致肠息肉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当缓解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有助于提高肠息肉治疗的效果。
1.保持良好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缓解压力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遵循规律的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身心的疲劳和压力。
此外,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2.寻找放松方式肠息肉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看书、绘画等。
这些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帮助缓解压力和疼痛感,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三、积极态度积极的心态对于肠息肉治疗效果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能量的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内身体的自愈能力。
1.制定治疗目标为了更好地调整心态,肠息肉患者可以制定明确的治疗目标。
既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到自己的疾病情况,又要相信治疗的良好效果,并为之努力奋斗。
这样的目标能够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动力,提高治疗效果的预期。
2.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聊一聊胃镜检查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其重要性

聊一聊胃镜检查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其重要性胃镜的检查在诊断胃肠疾病及消化道出血中已经必不可少了,但实际在患者接受检查的时候,由于对胃镜检查的相关知识认知不全,及对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不愿意接受检查。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患者胃镜检查前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的心理,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取得好的检查效果。
1.胃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在做胃镜检查前,应与患者极其家属进行交谈,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主要讲解胃镜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检查的流程,还有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检查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曾经有一位60多岁的男病人,在检查的时候就说“我不做胃镜,今天就是死在这,我也不做胃镜,听说胃镜检查的时候特别痛苦,不但疼还恶心,而且可能还会有传染病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的进行解释,正确做法是:“叔叔,您好!欢迎来到我科接受检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您做好胃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请您好好的配合医生。
我院现在采用的都是全新的技术,电子胃镜比之前更细更软。
胃镜是由口腔插入,不但能检查和治疗胃及食管部位的疾病,还不伤害身体。
每一个人做完检查,所有的管子都是进行消毒处理的,绝对不会传染其他疾病的,而且操作的医生,都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医生,技术都是比较好的,而且操作熟练,检查大概10多分钟就结束了,不会出现并发症。
在插管之前,会进行咽部麻醉,胃管进入咽部的时候,您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吞咽的动作,可能会有轻微的恶心、不舒服的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大多数都是可以忍受的,您主要放松腹肌,不乱动,把眼睛闭上,均匀的呼吸,转移一下您的注意力,您在不知不觉中,这个检查就完成了。
” 通过护理人员的耐心说服,讲解胃镜的检查过程,这位男患者接受了胃镜的检查。
心理和行为干预在常规胃镜检查中的作用

1 . 心理干 预 干预组 病人在提交 胃镜检查 申请时 ,护士 主 .1 2
动 介绍 环境 、 作 医师 职 称 和 技 术 水 平 , 心 解 释 胃镜 检 查 的 操 耐 目的 、 义 、 全性 , 查 过 程 中可 能 出 现 的 不 适 及 配 合 方 法 意 安 检
等。同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特点 , 了解 其担忧的 问题 , 护士给予
验 , p 0 5为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以 <. 0
2 结果
选择 2 0 0 6年 9月 1 1 月初次接受常规 胃镜检查 的门诊 和
住 院 病 人 16例 , 机 分 为 干 预组 和对 照组 。干 预 组 5 例 , 0 随 3 男 2例 , 2 4 女 9例 ; 龄 l 年 9岁 7 2岁 。对 照 组 5 3例 , 2 男 7例 , 女 2 6例 ;年 龄 1 4岁 。2组病 人 均排 除 高 血 压 及 心 脑 血 管 病 77
抚 摸 病 人 手 背 , 病 人 感 到 亲 切 、 全 。检 查 过 程 中病 人 出 现 使 安
妻32 人检查过 组病 程中的 反应情况 例 )
不适时 , 指导其做 深呼 吸, 同时按 摩其合谷 穴 、 拍背部 使其 轻
放松 , 以达 到 最 佳 配 合 。
1 观测 方 法 . 3
关键 词 胃镜 ; 心理 和行 为干 预 ; 用 作
胃镜是上 消化 道疾病 诊断 治疗 中应 用最 广泛 的 技术之
一
惧 感 , 力 回避 , 护 士 协 助 固 定 体 位 才 能 进 行 检 查 为 Ⅲ级 翻 尽 需 。
,
在 临 床 中发 挥 着 巨大 的 作 用 … 近年 来 虽 然 无 痛 胃镜 检 查 。
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83
166投稿邮箱:sjzxyx789@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已被更多人重视。
心理因素包括:压抑、紧张、焦虑等,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如何了解病情的变化就需要现代的工具来解决。
如做胃镜就是一项能直接了解、观察胃肠道病变的好工具,但大多数患者一听到做胃镜就害怕、紧张、甚至拒绝,再加上胃镜下息肉切除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作为一名内镜室工作人员,如何帮助病人正确理解、对待胃镜检查和治疗呢?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内心世界
大多数病人都是因为胃不舒服,导致吃喝困难,才痛下
决心做胃镜[1]。
病人总是第一时间考虑自己是否得了胃癌,有的病人甚至从网上查阅到自己的症状与胃癌的症状相同,带着悲痛的心情来做胃镜,所以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修养,能从患者的情绪中探寻病痛由来的主要想法,从而帮助其打开心结,让患者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样我们医务人员就更容易与患者沟通,做起胃镜来就得心应手。
2 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
患者患病后心理紧张、情绪消极,所以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必须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和诚恳的耐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使病人感到温暖[2]。
要知道在观察病人同时,病人也在观察你。
你的言行举止、动作表情对病人都有特别的含义。
再者,做胃镜下息肉切除还要考虑到费用问题,所以还需讲解息肉对病人的危险性和费用对病人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让患者感到进行胃镜下的息肉切除的必要性。
3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了解治疗过程
做胃镜息肉切除前,告知病人做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四项[3]。
有高血压者要常规降压,询问有无口服阿司匹林等溶
血药物,以免影响治疗。
治疗过程给予>0.5cm 的息肉旁注
射盐水配好的一定量的肾上腺素美兰液,用圈套器电凝、电切息肉,切后的伤口用钛夹夹闭,以免出血。
切下的息肉放置于固定液中,即送化验,这样一个息肉就完整地切除了。
无论有几个息肉,用此工具都可一次切除,不仅省去了息肉长大后的手术大额费用,也避免了息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通过了解治疗过程,消除患者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
治疗[4]。
4 安慰病人,做好后期护理工作
术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并发症,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
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根据病情延长卧床时间,一个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不做重体力劳动。
胃息肉切除后禁食24小时后给温凉流质,随后根据大便情况逐步改为半流质,一周后过渡到普食。
对患者的病变异常要做好保密工作,对老人要用温和的语言安慰解释,对中年人说话要慎重,语言简短、精炼,尤其对高层知识
分子说话更要慎重[5]。
通过对所接触的病人观察教育,很多病人都能主动来做胃镜,积极要求有息肉就立即去除,并能反复询问。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解除病人的精神障碍,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守琼.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J].大家健康旬
刊,2016,32(2):210.[2] 王桂荣,黄海今,刘秀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70-671.[3] 童玲玲.经胃镜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民康
医学,2010,22(1):67.[4] 曾艳.电子胃镜胃息肉电切术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10,10(32):7973-7974[5] 汪梅枝,张新宪,吴小萍.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的综合护理[J].中国
医药科学,2014,4(7):149-151.
浅谈心理学教育对胃镜息肉切除的重要性
杨咏梅
(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内蒙古 包头)
摘要:探讨胃镜治疗的重要性及患者对做胃镜的困惑,尤其是在胃镜下切除息肉方面。
患者从内心产生恐惧,所以本文从心理学教
育角度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为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尽快适应胃镜下切除息肉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确认识胃镜下息肉切除的全过程,有助于缓解病情、增进医患关系和减少并发症,并能有效提高胃镜下息肉切除的成功率,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关键词:胃镜;息肉切除;心理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83.128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