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2018高中历史优质课件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5PPT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5PPT

人 之一 心 , 天 理 存, 则 人 欲 亡 ;人 欲 盛 , 则 天理 灭

臣 子无 说 君 父 不 是底 道 理 , 此 便见 得 是 君 臣 之义 处 。

为臣须敬,为 子 须孝 … … 物 物各 具 此 理 …… 三 纲 五 常 终变 不 得 。

——【宋】朱 熹 《朱 子 语 类 》

人但率性而为 …… 人 能 自 治 …… 条 教 禁 约,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授课教师:周铂奥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昙花一现是隋朝
隋朝的兴起、统一与灭亡。
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
北朝: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58—1—隋
南北朝
589
南朝:宋——齐——梁——陈
魏晋南北朝的结束与隋朝的建立
AD581,北周外戚杨坚取代北周称 帝;
AD589,隋文帝灭掉陈朝,结束分 裂局面,统一全国;
隋文帝励精图治,厉行勤俭,在他 治下隋朝国富民强,史称“开皇之 治”;
隋文帝统治晚期,纵情淫乐,帝国 统治出现危机。
隋炀帝的统治与隋帝国的灭亡
兴建洛阳城; 修建大运河; 修长城; 修宫殿; 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惨败; 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重创隋帝国 的统治; 隋朝贵族李渊趁机起兵,隋炀帝被 杀,隋朝灭亡。

——【清】《长 州 县 志 》

闻名全国的山 西 潞 绸 最盛 时 共 有 绸 机一 万 三 千 余 张, 由 于 明 王 朝无 休 无 止 的 打击 搜 刮 , 到 明末 只 剩 下 两 千 余张 。 清 顺 治 时, 只 剩 三 百 余张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历史解释 1.唐朝灵活的民族政策 (1)政策开明: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 土俗”的开明政策。 (2)措施多样: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和亲;册封;战争 和会盟等。 (3)影响深远:唐朝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 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 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空前辽阔。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2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 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 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贵华夏贱夷狄的政策 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题目立意本题以唐朝民族关系为依托,从民族关系开明平等的角 度考查史料实证的素养和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政策 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对东北和西南则采取册封政策以
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
科举 唐太宗延续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重视人才风气 文化 的形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对封建盛世的认识 (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帝王治理有方、关爱百姓的表现,并 且维护了封建社会的安定,使封建王朝得到很好的发展,促进了社 会的进步。 (2)对封建盛世的认识,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去理解。既要看到其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其封建 的阶级本质;既要看它们对当时的影响,也要放在人类历史发展中 去客观评价。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唐朝民族关系友好的表现 (1)唐朝在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管理突厥各 部;设安西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 干布成亲。 (2)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北。 (3)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4)唐玄宗先后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大唐盛世(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手工业 ①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 ②陶瓷业:邢州白瓷,越州青瓷(南青北白),还有著名的“唐三彩”(最名贵的陶)。 ③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朝花鸟文锦
唐三彩
邢窑白釉罐 越窑青瓷
二、万邦来朝—唐朝(618—907)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大唐盛世(唐朝前期):经济繁荣
上皇。
人口
652年
705年
增长
382万户
615万户
二、万邦来朝—唐朝(618—907)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大唐盛世(唐朝前期):政治开明
开元盛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712-756) 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大唐全盛
杜甫
开元十四年(726年),国家控制户口706万户,人口达到
4141万人;
唐三彩胡人俑
胡饼
敦煌壁画
二、万邦来朝—唐朝(618—907)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总结: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1、社会:经历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稳生活; 2、政治:改革吏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3、经济:注重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制度; 4、军事:对外用兵有节制; 5、文化: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6、民族关系:采用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边境统一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商业 ①货币统一:由五银钱到开元通宝。 ②市场发达:邸店、柜坊(银行雏形)、飞钱、 (类似汇票)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 ③涌现一批繁华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等。
唐长安城
二、万邦来朝—唐朝(618—907)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历史纵横(教材35页)
【题例】《清高宗实录》、文景
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唐太宗时期打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唐太 突 民族战争 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 厥 设置机构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
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 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 文字印刷品。
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上面 刻有佛像和经文,卷尾落款是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内,这是保存到现在载有 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
(元代) 算 盘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
章 算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果、西方科技。
注意: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圆周率精确到点后第7位数 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精品课件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精品课件

印欧人早期 迁徙的原因?
材料二:印欧人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食物匮乏且来源不固 定,使得印欧人无法进行定居生活。所以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的 游牧的生活习性; 显著特征。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迁徙过过程。
材料三: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的
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 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赵琳


③ ①
并改进冶铁技术。 ③进入伊朗高原, 发展为波斯人。 ④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 成后世的希腊人,
创造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⑤ 占领了西欧北部的广大地区,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到了公元前500年,欧亚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部落 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古印 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从印度河流域直到不列颠岛, 古印欧人唤醒了横跨东西上万公里的土地,将那里带入了青 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些游牧的诗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创造 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 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整个欧亚大陆 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
BC3000
印欧人的 早期迁徙
公元前后 AD600
BC1000
亚欧游牧民 族的迁徙
【知识结构】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1)印欧 人:(2)概况:2、对早起区域文 化的影响:(1)赫梯帝国:(2) 波斯帝国:(3)古代希腊:(4) 古代印度:
(2)波斯帝国: ①公元前6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 的大帝国,数次入侵希腊; ②影响:西亚和北非的文明区首次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

了蒙波昧斯的文时明代、。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经济大发展、新兴奴隶制国家出现、文化交融和新发
展)
——吴于廑 《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18
一、印度欧罗巴人的迁徙: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知识拓展】历史纵横:海上民族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
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
——教材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前言(游牧民族PK农耕民族)
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人类历史上游牧民族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 冲击:
第一次:BC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
第二次:3C-6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本课内容(按先后顺序)
第三次:13C蒙古西征
第5单元第11课第2子目录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移徙和冲击,实际上两个世界以暴力 为载体的文明的交流,游牧民族将其独有的马匹和战车文化传播给农 耕民族,而农耕民族则以先进的文化影响游牧民族,使之逐渐开化。
的古印欧人部落大迁徙浪潮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草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大迁徙完全改变了面
貌。他们将迁徙到的地方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并且融合当地的文化习俗,建立了更为持久的
文明(国4度),整如体希上腊推、动罗马了、新波的斯区、域印度文文明明的以形及成后续与西发欧展诸,国对的后前身世。影至响此深整远个欧。亚(大赫陆梯真文正明地、走出
14
一、印度欧罗巴人的迁徙: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印欧人的迁徙: 3.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2)波斯文明
崛起
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②地点:伊朗高原
①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 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 发展 ②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
文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 三洲的大帝国; ③数次入侵希腊。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6课 北宋。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背景 三冗 ”问题,导致了积贫、________ , 1.“ ________ 积弱 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 ”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 2.范仲淹“________ 了经验教训。 三不足 ”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________ 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宋神宗 4.______________ 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 革新。
栏 目 链 接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材料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 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 动。
栏 目 链 接
三、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局限。 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 (1)王安石变法损害了 ________ 遭到他们的反对。
(2) 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 反对派 诸民”。然而执行不善,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 ________ 攻击新法的借口。 2 .结果: ________ 宋神宗 死后,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 用 ________ 司马光 等,逐步废除了全部新法,变法派成员相继被 元祐更化 排挤出朝廷,史称“ 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等
军队 ,裁汰老弱士 整 “省兵” 精减________ 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 顿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 战斗力 军 保甲法 、保马法、将兵法 高了宋军的______ ________ 强兵 队 等 整 顿 科 举 选拔人 才改革 官制
科举制度 ,主要是 (1)改革________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 恩荫 ”制度 才,推动了变法的顺 (2)批评“________ ,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 利进行 原则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7张PPT)精品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7张PPT)精品课件
唐朝前期的鼎盛: 武周政治,承上启下 唐玄宗前期将唐朝推向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繁荣与衰落: 唐朝的民族交融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管理东北 唐蕃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交流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唐朝后期的衰落: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3、唐朝灭亡:
十国
南方:九个政权 北方:北汉
小结:
统一
盛世

贞开

观元

之盛

治世
危机 分裂 局部统一
安黄


史巢代Βιβλιοθήκη 周之起十统
乱义


背诵知识点 建立与统一: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1、隋朝 经济建设: 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兴亡 2、唐朝的
灭亡: 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
4)、唐玄宗——开元盛世 措施 早期 (全盛时期)
(1)政治: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兴文治 (2)经济:发展生产 (3)军事:改革兵制
“人治”
共性: 任用贤才 发展生产 推行改革
励精图治 (贤人政治)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一)唐朝的建立与鼎盛 2、疆域拓展、民族交融
1)、唐与突厥
③ 唐朝设立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黄巢起义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开始“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
加速唐朝衰落
拓展: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用辨证史观评价隋炀帝
功:在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给民众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 腊 文 明
两河流域文明
埃 及 文 明
印 度 文 明
亚历山大 帝国疆域
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
9
《亚历山大大帝》
10
说一说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给被征服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使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冲 撞和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 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 基米德就世纪前后的波 斯帝国”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波斯帝国境内包括了哪些古代 文明中心?
2、帝国境内统一货币、修筑驿道 会起到哪些作用?
波斯帝国宫殿群废墟
希腊的石匠 巴比伦的砖匠
黎巴嫩的木匠
埃及的金工 中亚的宝石匠
7
2.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 国王,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 《荷马史诗》,崇拜史诗中的英雄,在事业 中努力加以模仿。16岁起,他就随父腓力二 世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 右翼,击败希腊联军。两年后继位,他以马 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 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 自己的家乡”。 8
温故知新
你能说出古代人类文明发展中 出现的几个文明区域吗?
1
猜想:在古代交通和通讯方式落后的
状况下,这几个分散于欧亚非三洲的文 明区域彼此之间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进行交往呢?
2
第六课 文明的冲撞和融合
一.战争与文明的传播

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前479年 3次
马拉松长跑运动:42.195千米

20
和平交往与文化交流
• 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你所知道 的外和平交往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与暴力冲突相比,为什么和平交往的 方式从古到今都备受人类的喜爱?
21
古 代 文 明 的 交 融
战争与 文明传播
波斯 帝国 亚历 山大 帝国 罗马




各文明中心交流的舞台 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文明向东方传播 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 马 文 化 的 传 播
25
亚历山大的婚礼
穿波斯服装的亚历山 大接受臣下的跪拜
26
亚 历 山 大 灯 塔 复 原 图
27
穿越时空
现在让我们回到公元前4世纪的 波斯帝国,想像一下亚历山大 东征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28
我的兄长死在了抵抗亚历山大侵略的战场上
29
在亚历山大占领波斯帝国后,我与一名马其顿 将军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4
二 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广岛 战 后 的 欧 1988年,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洲 导致许多无辜者死于毒气战中。
15
和平交往与文化交流
人类文明交流永恒 的追求和主旋律
16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0
阿拉伯数字
古代 印度人
发明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传播
世界各地
17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 Ⅶ、Ⅷ、Ⅸ、Ⅹ、Ⅺ、Ⅻ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8
2、马可· 波罗来华
意大利旅行家,威尼斯人, 商人家庭出生,约1271年随其 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来到东方。历经 千辛万苦,于1275年5月至上 都,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礼 遇优厚,委以官职,任职17年。 在华期间几遍游中国,1295年 返回威尼斯。
30
我的孩子被送往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学习 希腊语并阅读了很多东西方的文化典籍,最终 成为了科学家。
31
我从新搬来的希腊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吸引人的 神话故事,并学会了利用螺旋抽水机给庄稼浇 水,获得了好收成。
32
11
3.罗马帝国的扩张
12
在今法国境内的古罗马 高架引水渠遗迹
公元前312年铺设的第一条 古罗马道路——阿比乌斯路
13

考: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 帝国都是地跨三洲的军事强国, 他们在对外发动征服战争的同 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东西方经 济、文化和贸易的发展。那么,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冠冕堂皇的 鼓励战争呢?
19
据《马克波罗行记》的记载,东方是“黄 金遍地,香料盈野”的美丽富饶之地。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 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 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印度一个国王“颈上带环,全饰宝石,如 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它宝石之 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 红宝石数粒…臂上亦戴三金环,全以重价 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帝国
和平交往 与文化交流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马可· 波罗与《马可· 波罗行记》
22

1、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结合,开启历史上希腊化 时代的战争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D.十字军东征 2.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 ②马可•波罗东游 ③鉴真东渡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古代东西方和平交流时间最长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丝绸之路 C.玄奘西游 D.马可•波罗东游 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古代埃及人 B.阿拉伯人 C.古代希腊人
D.古代印度人
23
材料:开放的、主动积极的文明之间通
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实现文明的整合;开放的、 积极的文明与封闭的、被动的文明之间通过 暴力冲撞的方式来实现文明的整合。
议一议:根据材料,你认为人类文明整合
的方式有哪些?哪一种对人类更有利?为什么?
24
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 馆收藏有从各地搜 集而来的希腊文著 作、东方典籍,多 达70余万卷,涉及 数学、医学、天文、 文学多方面。东西 方学者来此研究讲 学。 亚历山大还招 收了三万波斯儿童 学习希腊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