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推出龙卡云支付-论文
2024年建设银行转型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建设银行转型心得体会范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如何应对转型和创新的问题已经成为所有银行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建设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转型的过程中,建设银行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转型的关键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改进客户体验。
建设银行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服务范围和增加收入来源。
建设银行通过推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的服务渠道,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建设银行还注重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另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
建设银行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风险控制和决策能力。
建设银行还建设了全球顶级的云计算中心,为金融科技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引进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建设银行提高了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水平。
在转型过程中,建设银行还注重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
建设银行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和环保债券发行等社会责任项目,并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消费等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银行通过对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建设银行还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建设银行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银行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然而,建设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人力资源。
在转型的过程中,建设银行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是转型过程中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建设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流程,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在推行新产品和服务时,建设银行需要审慎评估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建设银行推出“龙卡云支付”,打造移动支付新体验

第l 一届 “ 中国—东 盟保险合作与 发展论坛”
T 刀 I = : I 开 丌
本刊讯 9月 1 6 日 ,第 一 届 “ 中国 一 东 盟 保 险 合
关于就 《 “ 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公开征求意
见 的通知
本刊 讯 为防范市场 大幅波动 风险 ,进一 步完善我 国证 券市场的交易机制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投资者权益 ,推动证 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经中国证监会 同意 ,上海证券交
农业银行 搭建 中塔金 融合作平台 积极推进 “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
本刊 讯 近 日,中塔丝路 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中塔丝路公司 ”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正式注册成立 , 标志着农行服务 “ 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 ,落实 《 支持农业领 域服务协议 》迈 出了坚实的一步。农行将以中塔丝路公司为平
台 ,加 快 推 进 两 国 贸易 往 来 和 资本 投 资 、资 金 互 联 互通 ,促 进
中国银 行在美国举办 “ 上海自贸区的机 遇 及人民币国 际化前景 论坛 ’ ’
本刊讯 9 月2 8日,中国银行与美 国中国总商会联 合主办 的 “ 上海 自贸区 的机遇及 人 民币国际 化前 景论 坛”在美 国纽 约举行 。来 自美联储 、中国人 民银行美洲
作 与 发 展 论 坛 ”在 广 西 南 宁 举 行 。 中 国 保 监会 副 主 席
陈文辉在论 坛开 幕式发言 中指 出,当前 中国与东盟 国
家 正 携 手 打 造 中 国一 东 盟 自 贸 区 升 级 版 和 区 域 全 面 经
易所 、深土 ¨ I 证券交易所 ( 以下简称 “ 沪 、深交 易所 ” )和 中国 金 融期 货交易所 ( 以下简称 “ 中金所”)拟在保留现有个 股涨
2024年建设银行转型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建设银行转型心得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建设银行在2023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转型。
在这次转型中,建设银行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业务模式、服务理念和客户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和创新技术,实现了业务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在这次转型中,建设银行意识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转型的核心策略。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系统,建设银行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和网上银行完成各类金融服务,无论是账户查询、资金转账、贷款申请还是投资理财,都可以在家里轻松办理。
这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便利性和满意度,也为建设银行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信任和支持。
除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银行还注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这次转型中,建设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贷款,可以实现无需信用评估和纸质合同的快速贷款,大大提高了贷款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建设银行还与各类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了在线支付、社交金融等创新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在转型的过程中,建设银行还注重提升内部管理和员工能力。
他们加快了机构简并和业务整合的步伐,减少了冗余和重复的工作环节,提高了团队的协作和工作效率。
同时,建设银行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人才,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这样不仅提高了建设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也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2023年的转型让建设银行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和进步。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以及内部管理和员工能力的提升,使建设银行在金融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同时,转型也让建设银行意识到了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化的重要性,银行业的竞争远未结束,建设银行仍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时代建设银行移动支付创新发展之路

互联网金融时代建设银行移动支付创新发展之路作者:金磐石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7年第6期未来,建设银行将紧随移动支付发展新趋势,持续应用新型金融科技将日常支付场景与客户紧密相连,全方位地贴近客户生活,全维度地保障客户交易安全,努力深化“龙支付”与其他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商户之间的和合共生关系,加速提升“龙支付”品牌竞争力,逐步开创“开放融合、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移动支付新篇章。
上世纪后半叶,随着 IT 技术的变革,支付手段不断升级,电子支付逐渐取代现金成为通用清偿手段,并以银行卡作为支付的主要介质。
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而全面地渗透至各类金融行为之中,移动支付创新发展态势迅猛,逐步占据最为核心的位置,导致银行卡支付又将成为被取代的对象。
在国内,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庞大的客户资源与丰富的支付场景,短期内快速占领市场,培养了客户的支付习惯。
其速度、广度和深度,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绝无仅有,中国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可以说,支付已经成为市场格局、技术渗透、客户需求变化与竞争最剧烈的领域。
在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建设银行厚积薄发,强势推出“龙支付”产品,该产品的推出标志着建设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走出了重要一步,引领了商业银行移动支付领域技术变革的新潮流。
移动支付集大成,建设银行品牌“龙支付”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金融脱媒、货币数字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同时也给金融制度、监管政策、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外部压力,银行系移动支付并未止步不前。
以建设银行为例,在“移动优先”的战略指导下,通过长期积累,构建成一整套模式丰富、场景多样、技术先进的移动支付体系。
2016 年 11 月,建设银行正式宣布推出统一、自主的支付品牌“龙支付”,并宣布“龙支付”产品体系正式上线。
“龙支付”是同业首家融合二维码、人脸识别、NFC 等多项技术,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全新支付组合产品。
建行“龙支付”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现代经济信息建行“龙支付”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杭州市为例徐坤翔 许必芳(通讯作者)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得到迅速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支付带来了契机。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建设银行龙支付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通过在杭州市各个地区银行网点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杭州市居民对龙支付的使用意愿以及它的影响因素,了解龙支付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龙支付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龙支付;影响因素;杭州市中图分类号:F832.2;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478-02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在我国市场上已经随处可见了。
现如今,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后来者也不断的涌入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移动支付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大部分年轻人出门习惯性不带现金。
在出行方面,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公交车、地铁、共享单车,都可以进行线下支付。
在食宿方面更是如此,人们习惯于在手机上外卖下单。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龙支付的消费者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
了解龙支付在杭州市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基本情况,为龙支付的发展提出一些改善意见。
一、我国移动支付概况移动支付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移动设备是手机,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的支付方式称为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有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
远程支付常见的有网购、外卖、购票等,现场支付常见的有自动售卖机、小商店等。
移动支付在零售行业上布局深远,目前也开始逐步渗透到医疗行业。
移动支付慢慢覆盖了社会的大部分行业,能用现金支付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未来的移动支付会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据研究表明,2018年我国在移动支付市场上交易额为202.93万亿元,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平均增速更是在100%以上,可以预见的是移动支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保持高增长的优势。
建设银行推出龙卡云支付

不足l 5 家 ,三 、四级机 构覆盖率更低 。
三是个险渠道举步维艰 ,业务结构待优化。目 前 ,多数中小寿险公司过度依赖银邮渠道 , 业务占比达7 0 % 8 0 %甚至更
高。 四是资 金运 用渠道 窄 ,收益提升受 限。中小 型保险公司在 申请投资牌照和新业 务资质时 ,由于人力 、资产规模 、资本 金 、制度 、系统 、风控等多方面 的资源 劣势 ,仍面临较高 的门槛 限制 ,在投资范 围和投 资工 具的选择上限制较 多 ,能够 实
中小寿险公司的发展依然步履艰难 ,面临 以下八大 问题 。
一
是 品牌认知度不高 ,专业人才匮乏 。中小 寿险公司进入市场时 间短 、 规模小 ,品牌公众认知度不高 ,且公 司竞争优
势 尚未确立 ,对优秀管理人才 、绩优销售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 二是机 构数 量不足 ,业 务发展受 限。5 1 家 中小寿险公 司中有 4 7 家未完成全 国布 局 ,其 中9 0 %以上的公 司二级机构数 量
业银行 、民生银 行和恒丰银行 。
9 4 FI NANCl AL COMPUTE R OF CHI NA
人滥用权 力 ,损害其他利益相关 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部分 董事对保险经营规律认识不 深 ,独董独立性不强 ;部分高管独断 专行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矛盾重重等 问题 。
《 2 0 1 5 中国商业银行 竞争力评价报告 》发布 建设银行推 出龙卡云支付
《 2 0 1 5 中 国商业 银 行竞 争力 评价 报 告 》 1 3前发 布 , 报 告以2 0 1 4 年度 中国银行业 的基本业绩 和表现 为主 ,结合 近 几年来 的实际表现 ,通过基 于竞争 力指标体 系的分析评
大核 心技术 ,实现安全支付三重防卫 。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冀国欣 王麒瑞 莫凡玉 唐小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670一、第三方支付现状(一)运营模式1.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在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仅为用户提供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与支付服务。
平台在网上交易中独立第三方支付中扮演支付网关的角色。
但与纯网关公司不同,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了虚拟账户,而虚拟账户可用于收集接受平台服务的商家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独立第三方支付系统平台便可以以所收集的商家信息为依据,提供支付方式结算管理功能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汇付天下、拉卡拉便是该种运营模式。
B2B与B2C市场是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市场。
与担保支付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加灵活。
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推出个性化的支付方案,方便资金周转,使消费者得到便捷的支付体验。
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线上业务规模小,线下业务规模较大,中国银行的手续费分成以及为客户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取得的收入是平台收益的重要来源。
图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金融机制不断完善,使第三方移动支付得以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的规模受到重大影响。
这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又使其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保证自己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创新等措施来应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三方支付是当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两者达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共赢,使客户的资金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9-0113-03[24]李树斌,何云,郭明晶.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3):161-164.[25]张嘉望,彭晖,李博阳.地方政府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贸经济,2019,40(07):20-35.[26]毕晓方,姜宝强.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83-90.[27]顾群,翟淑萍,苑泽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12(05):77-81.[28]Martin Hoeg,Michael Gibbertand,David Mazursky.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innovation projects: When is less more[J].Research Policy,2008,37:1382-1391.[29]路春城,吕慧.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制造业研发投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04):17-27.[30]何丹.融资约束、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科技与管理,2015,17(05):76-82.[31]Hovakimian G,Titman S.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Financial Constrains: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Funds from Voluntary Asset Sales[R].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38).[32]许敏,朱伶俐,方祯.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J].财会月刊,2017(30):37-43.[33]魏文君,吴蒙.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J].会计之友,2019(21):53-58.作者简介:1.唐洋,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
云闪付引领消费支付新时代

云闪付引领消费支付新时代作者:李珊来源:《上海企业》2015年第12期没有银行卡、没有现金,支付遇到困难?只要挥一挥手机,支付消费即刻完成。
这就是中国建设银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的龙卡云闪付。
这是基于互联网云端技术实现的手机移动支付全新产品,它采用最新的支付令牌、动态密钥、云端验证三大核心技术,是实现安全支付的新型支付工具。
简单来说,有了云闪付,您出门逛街再也无需随身带银行卡,消费时只需要挥一挥手机,即可尽享轻松秒付的时尚新支付。
建行龙卡云闪付的推出开启了无卡消费的新时代,将线下消费带入一个崭新的模式,为您提供了五种全新的支付体验。
1. 全新的办卡形式。
您只需拥有一部具备NFC功能的安卓手机,安装建行“随芯用”客户端,即可瞬间通过已有的建行借记卡或信用卡申请一张云支付卡片,并可立即开始使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交易,让客户真正体验了“手机随芯握,办卡随芯用”的秒速开卡服务,这种便捷的办卡方式深受时尚潮人的追捧。
2. 全新的支付体验。
您在使用云闪付交易时,免去了传统支付的动作,只需将手机靠近标有银联“闪付”标志的POS 机即可完成“嘀”声支付。
龙卡云闪付将传统银行卡取卡、刷卡、输密的支付时间由十几秒缩减到2秒,既提高了商户收银效率,又为消费者提供了秒付的极致体验。
3. 全新的消费保障。
建行龙卡云闪付采用最新的支付令牌、动态密钥、云端验证三大核心技术,实现安全支付三重防卫,可实时完成密钥校验,有效防范伪卡风险,比传统银行卡消费更加安全放心。
同时,建行还通过设定龙卡云闪付单笔交易5000元的限额和先进的实时监控干预系统,进一步提升资金交易的安全性。
4. 全新的取现交易。
不带卡可以消费,那么忘记带卡也能取现?没错,有了云闪付,您可以将手机靠近自助设备的感应专区即可轻松取款,再也不会因钱包没带而造成尴尬和困扰。
5. 全新的保护设置。
在提供快捷的支付体验同时,为了有效保障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建行龙卡云闪付专为您提供了“点亮屏幕支付”和“解锁屏幕支付”两种支付设置,您可以根据自己操作手机的习惯和需求自行设置云闪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