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第2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2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2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2 苏
教版
3.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4.质疑
二、合作探究
(一)《母亲》
(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学生谈感受母爱的体验或讲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


(二)《纸船》
(1)说说诗歌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2)“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3)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三)拓展引申
1.《母亲》《纸船》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借助某一形象写几句话,表达对母亲情感
例::《写给母亲》《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晚霞里就升起了一缕灰白的炊烟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冰心著作的三个主题:童心,自然,母亲。

2.品味作者在《母亲》、《纸船》中对母亲表达的深深的爱。

3.体悟《成功的花儿》、《嫩绿的芽儿》蕴涵的哲理。

二教学设计:这四首现代诗歌是冰心老人创作的,非常有韵味,读来满口留香,而且百味陈杂,因为里面的情感很足,能令人想起很多:母爱,童趣,人生历经的磨砺,成长的艰辛……相信学生通过此次诗歌的学习会对冰心老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寄小读者》的和蔼女士形象里。

诗歌的学习贵在品读,通过读来达到认识主题的目的。

本课主要以讨论形式,师生一起完成对主题的探究和文意的分析。

虽然“诗显词隐”,但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突破文字表层意思透视内在意蕴仍是一个难点,而且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学习丰富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嫩绿的芽儿》1.开门见山导入,明确文体(现代诗歌)2.自由读,熟悉内容;齐读,掌握基调;学生范读(教师提醒把握节奏、感情)3.重点字词理解:嫩绿→芽淡白→花深红→果4.初步总结冰心诗歌的特点:(语言精练,内涵丰富)5.表达何主题?(人生价值)6.谈谈你对主题的感受;为何要用花、果、芽来表达?(更亲切,有说服力,更含蓄,适合少年儿童;拟人,比喻→形象,生动)7.再次请学生范读(要求字正腔圆,饱含感情)二)《成功的花儿》1.默读,掌握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点评诗歌(“明艳”,“泪泉”,“血雨”)3.表达何观点?(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4.为何以花喻人?(借物喻人)三)《纸船》1.齐读,熟悉大意。

2.写作上有何特点?(不肯放弃一张纸→叠纸船,抛到海里→每天叠→流到母亲那里。

悬念)3.为何用“叠纸船”来表达情感?(童真,童趣→选材要适当,适合读者)四)《母亲》1.抓住重点字词(关键细节)进行点评(“躲”→对母亲的依赖)2.写“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与全文有何联系?(突出主题,表现童真、童趣,和下文形成比拟)五)总结四首小诗(主题,写作技巧)附:板书人生价值《嫩绿的芽儿》拟人,比喻(形象,生动)成功--努力《成功的花儿》比喻,夸张,烘托(生动,形象,新颖,亲切)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层层设疑突出主题对母亲的依赖,母爱《母亲》比拟。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3 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3 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冰心诗四首一.教学目标: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 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母亲》一.导入新课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二.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三.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四.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五.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纸船》一.导入: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二.补充背景: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三.指导朗读: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四.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1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2 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叠着”?明确: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除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

3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想象奇特,想象母亲梦见纸船。

《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2.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3. 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3. 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教具和教学手段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母亲》1.导入新课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四首小诗,藉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要求:要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4.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纸船》1.导入过渡:母爱是润物的春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

正因为有如此深重的母爱,一旦离开母亲,才会有对母亲浓烈的思念。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

”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

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新人教版提早自学一、提早自学目的:1、有感情朗读四首诗,会默写诗中的生字词语。

2、理解冰心及其作品,尤其是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二、提早自学过程:建议时间:10分钟实际时间:分钟1、你理解冰心及她的作品吗?冰心,原名,现代著名,。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探究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她仿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哲理深化、风格细腻清新,这种诗体被称“〞。

主要作品有??、??、??等。

2、你能通过工具书解决以下生字词吗?鸟cháo wàng弃 nèn 绿惊xiànjìn透 zhé dié tǎng假设载着3、有感情朗读四首诗,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

情境研讨:二、情境研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笔下常出现的主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呢?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

有关作品等〕二、赏析诗歌,感悟诗情〔一〕赏析前两首诗歌。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主题——母爱,母爱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冰心更是将其作为创作的三大主题之一。

1、赏析?母亲?一诗。

〔1〕齐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可结合语句说一说。

明确:寻求母爱保护,认为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3〕你认为哪些字词该重点读?如何理解。

明确:“躲〞: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心中的风雨〞: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内容预览:3、课题:冰心诗四首学习目标1.体会诗中所包蕴的深刻哲理;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明白得诗的内涵;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以后,设计自己的人一辈子;重难点点拨。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明白得诗的内涵;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以后,设计自己的人一辈子;导、学、练【预习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惊羡()浸透()嫩绿()叠着()巢()2、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等。

3、依照课文填空。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2)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轻松课堂】1、按要求完善句子,使之分别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来。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烘托出主人公轻巧愉悦的心境:(2)烘托出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境:2、仿照已给句式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

悲观者说:期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久走不到。

乐观者说:期望是悲观者说:风是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3、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截了当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伤情怀到母亲的周围。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的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4、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明白得。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期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点去。

5、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⑴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⑵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

⑶然而起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 :1、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2、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纸船》《母亲》)《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

《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

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

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⒈自由朗读。

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1、学习《母亲》(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

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初中语文】(苏教版)冰心诗四首教案2 苏教版

【初中语文】(苏教版)冰心诗四首教案2 苏教版

镇江二中初一语文讲学稿三冰心诗四首初一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钱品仙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1能掌握这类诗歌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2能体会到诗歌所常用的对称和排比式结构。

3能了解诗中用词的凝练性和准确性。

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旅居国外写作时,取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之意,表达自己胸中恒存一颗热爱祖国的冰心。

所以冰心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

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家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内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

解放后又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作者》、小说《小桔灯》。

冰心这四首诗,选自《繁星》《春水》。

这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

分别写于1921年和1922年,都是很短的小诗。

是诗人瞬间灵感的记录,诗中有关于对母亲、童真、人类、自然和上帝的爱,也有关于对死亡、永生、黑暗、哀伤、沉默和悲观的理解,还有些许难以理解的神秘。

从20年代到30年代冰心的诗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内容上逐渐从个人情感的象牙塔走进悲凉的现实世界,走向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在形式上已从“零碎的篇儿”变到绵绵的抒情,节奏、韵律、音乐性上刻意追求,不少诗有新月派诗的韵律风格。

四课前预习,完成下列作业。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惊羡嫩绿2 解释词语惊羡明艳泪泉无端3 请根据作者及背景介绍完成:冰心,原名--------------------,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展开联想,理解小诗的形象
2、理解诗人通过形象表现的人生哲理。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冰心早期的诗短小精悍,用温柔亲切的语调,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凭借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熔铸成美丽的诗篇。

因此,把握前两者小诗的形象和哲理是本课时的重点。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一首诗在写作过程中,推敲词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对于诗的成功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本课时的难点是揣摩诗歌用词造句的精确。

●预备训练
1、辨析注音组词
侵()羡()
浸()漾()
2、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出自她的诗集《》,而后一首出自诗集《》。

●课堂达标训练
默写后填空:
①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本诗是借花的“”来比喻。

②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你自己!”
依次写出本诗所选的意象、、。

这样的顺序暗指果树的过程。

诗歌以此来比喻。

●课堂提高训练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

2、“人们只惊羡她现的明艳!”这一句,是从“花”的角度说的;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说“花”,而直接说“成功”,这一句应该怎么说?
3、“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4、“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5、假如这首诗不用比喻,直接把包含的道理说出来,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堂检测
1、辨字组词
洒酒嫩嗽罢置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惊羡——泪泉——
3、说说下列诗句加点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①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
②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
..你自己!”
③青年人,珍重
..的描写罢。

▲课外强化训练
1、冰心,原名,家家,作家。

诗三首分别选自诗集《》、《》。

2、阅读诗歌答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①“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暗指果树的全过程。

②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用、、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③“芽儿”的“嫩绿”显示着
“花儿”的“淡白”蕴含着
“果儿”的“深红”象征着
④作者在三节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三节诗从内容来看是关系。

3、吟诵诗歌,理解诗的意蕴
①《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劝勉人们。

②《嫩绿的芽儿》,歌咏的是美好的,积极的,劝勉青年要,要,要。

③《青年人》,劝勉青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