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

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

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场馆管理行为,维护场馆秩序,本制度制定本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

第二条本场馆指导思想是贯彻“服务大众,管理规范,安全第一,文明办馆”的原则。

第三条本场馆管理行为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本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适用于全体进入本场馆的人员。

第五条本场馆管理制度及处罚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由本场馆管理机构负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本场馆管理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七条本场馆对所有进入者实行实名制管理,进入本场馆前需出示有效身份证明。

第八条进入本场馆的人员应当服从巡逻人员的指挥和管理,不得违反公共秩序。

第九条进入本场馆的人员不得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否则将被拒绝入场并报警处理。

第十条在本场馆使用场地、器材和设备时,应当注意安全,严禁违规使用器材和设备。

第十一条在本场馆进行体育运动时,应当注意遵守比赛规则和参赛守则,不得违规行为。

第十二条在本场馆进行文化活动时,应当遵守现场秩序,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进入本场馆的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场馆管理规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十四条本场馆制定进出场馆流程,对进出场馆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身份核验。

第十五条本场馆建立场馆巡检制度,全年24小时轮班巡查,对场馆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本场馆设立规范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场馆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第十七条本场馆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确保场馆内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八条本场馆制定场馆卫生制度,确保场馆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整洁环境。

第十九条本场馆制定值班值守和岗位职责制度,保障场馆安全和秩序。

第二十条本场馆制定安全预案,应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案演练,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章处罚制度第二十一条本场馆对违反场馆管理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场馆管理规定的轻微行为,将处以警告或者口头劝阻。

场馆使用管理制度

场馆使用管理制度

场馆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场馆使用行为,保障场馆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该场馆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团体、学校、企业等。

第三条场馆使用管理者有权依据本制度对场馆使用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有权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四条场馆使用者在使用场馆时应遵守本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

第五条场馆使用者应保护场馆设施和公共财物,不得滋事扰序,不得私自改动设施。

第六条场馆使用者应保持场馆环境卫生,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不得损坏公共设施。

第七条场馆使用者应遵守场馆使用时间和安全规定,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区域。

第八条场馆使用者应按照场馆规定缴纳使用费用,并凭有效证件办理场馆使用手续。

第二章场馆使用管理第九条场馆使用者应提前向管理者提出使用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场馆。

第十条场馆使用者应按照使用时间和场地要求进行预定,不得擅自延长使用时间或更改场地。

第十一条场馆使用者应按照规定时间到场并提前进行准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场馆使用者应遵守场馆使用规定,不得超员使用,不得进行不良行为。

第十三条场馆使用者应负责场地清洁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第十四条场馆使用者应妥善保管场馆设施和器材,不得私自使用或擅自调整。

第十五条场馆使用者应遵守场馆内部规定,不得在场内吸烟、喧哗、打架等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场馆使用者应遵守场馆使用安全规定,不得进行危险行为,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

第十七条场馆管理者有权对不遵守规定的场馆使用者进行劝阻、警告,情况严重者可取消使用资格。

第三章场馆使用费用第十八条场馆使用者应按照规定标准缴纳场馆使用费用,逾期不缴费者取消使用资格。

第十九条场馆使用者应提供有效证件办理场馆使用手续,缴纳押金作为设备损坏抵押。

第二十条场馆使用者应按照实际使用时间计算费用,不得擅自逃费或少交费用。

第二十一条场馆使用费用不包含设备租赁费用,如需要租赁设备须另行缴纳相应费用。

场馆管理制度内容

场馆管理制度内容

场馆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管理场馆,维护场馆秩序,保障场馆设施的安全与完好,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是为场馆管理人员和使用者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场馆的使用与管理。

第二章场馆管理人员第三条场馆管理人员包括场馆主管、经理、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场馆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熟悉场馆的使用规定,严格遵守场馆管理制度,做到公正、廉洁、勤勉工作。

第五条场馆管理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持证上岗。

第三章场馆使用规定第六条场馆使用者需提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场馆预约和登记。

第七条场馆使用者需按照预订时间使用场馆,如有临时变更,需提前通知场馆管理人员。

第八条场馆使用者应按规定清洁和保护场馆设施与器材,禁止在场馆内乱扔垃圾。

第九条场馆使用者在使用场馆时,应按照场馆规定的使用限制,不可私自调整设施、器材,若有特殊需求,需提前向场馆管理人员申请。

第十条场馆使用者需遵守场馆的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利用场馆设施玩耍、滑轮、攀爬等行为。

第四章场馆设施维护第十一条场馆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场馆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场馆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工作应采取专业维修商或工作人员进行,不得私自委托非法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维护。

第十三条场馆设施和器材的维护费用由场馆负责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支出,不得私自挪用。

第五章场馆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场馆安全管理责任由场馆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共同负责。

第十五条场馆安全主要包括防火安全、防盗安全、防伤害安全等,场馆管理人员需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保障场馆安全。

第十六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场馆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积极处理善后事宜。

第六章场馆卫生管理第十七条场馆卫生管理由场馆负责人及相应工作人员共同负责。

第十八条场馆卫生管理包括场馆内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的管理,场馆管理人员需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工作,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第十九条场馆内禁止吸烟、乱丢烟蒂等行为,场馆外不得乱扔垃圾等行为,场馆管理人员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国家标准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标准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体育场馆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体育场馆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国家标准体育场馆,包括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

第三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场馆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体育场馆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场馆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场馆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三)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四)建立健全安全档案,记录安全管理工作;(五)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体育场馆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七条体育场馆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场馆安全生产。

第八条体育场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设施设备完好。

第九条体育场馆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第十条体育场馆应加强食品和药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药品质量。

第十一条体育场馆应加强人员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人员进出管理制度,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章应急管理第十二条体育场馆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第十三条体育场馆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四条发生安全事故时,体育场馆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五章奖惩第十五条对在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体育场馆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公共场馆管理制度

公共场馆管理制度

公共场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场馆的管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有和社会公共场馆,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

第三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是指具备资质管理公共场馆的单位,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场馆的日常管理运营、保障场馆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场馆的安全和卫生、规范场馆内的秩序。

第四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场馆内空气、水质、灯光、声音等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时处理环境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第五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场馆内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第六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和日常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八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并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

第九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场馆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设置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公共场馆开放管理第十一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各类场馆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制定开放时间,及时公布开放时间表,并定期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场馆开放制度,制定相关的开放规定,明确开放的范围、时段和方式。

第十三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场馆开放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非法入场和乱占场馆现象的发生。

第十四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场馆开放管理规定,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利,不得因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歧视公民。

第十五条公共场馆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场馆开放预约制度,提供方便的预约方式,确保场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学校公共场馆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场馆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公共场馆的使用,提高场馆使用效率,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公共场馆,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会议室等。

第三条公共场馆的使用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场馆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公共场馆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设立公共场馆管理部门,负责公共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共场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公共场馆使用规定,明确使用范围、时间、程序和收费标准;2. 负责公共场馆的预订、分配、管理和维护;3. 组织开展公共场馆的清洁、消毒和保养工作;4. 监督公共场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5. 处理公共场馆使用中的投诉和纠纷。

第三章公共场馆使用规定第六条公共场馆的使用范围:1.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实习课等;2. 科研活动:包括实验室、研究室的开放使用;3. 文化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会、文艺演出等;4. 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体育竞赛、健身活动等;5. 其他活动:经学校批准,符合公共场馆使用条件的各类活动。

第七条公共场馆的使用时间:1. 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2. 科研活动:根据科研项目进度和实验需求安排;3. 文化活动:根据活动安排和场馆情况确定;4. 体育活动:按照体育课程安排和比赛时间执行;5. 其他活动:根据申请时间安排。

第八条公共场馆的使用程序:1. 提前向公共场馆管理部门提出申请;2. 经批准后,领取使用通知单;3. 按照使用通知单的规定时间、地点和内容使用场馆;4. 使用结束后,及时归还相关物品,并做好场馆清洁工作。

第九条公共场馆的收费标准:1. 教学活动:免费;2. 科研活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收取费用;3. 文化活动:根据活动性质和规模收取费用;4. 体育活动:根据场地类型和活动性质收取费用;5. 其他活动:根据活动性质和规模收取费用。

第四章公共场馆安全管理第十条公共场馆使用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公共场馆;2. 使用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设备,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3. 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水源等设施,确保场馆安全;4. 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公共场馆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公司场馆管理制度

公司场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场馆的管理,确保场馆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场馆,包括但不限于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

第三条公司场馆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章场馆设施管理第四条场馆设施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安全。

第五条场馆设施损坏或遗失,应及时上报,并按公司规定进行赔偿。

第六条场馆设施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人为损坏。

第七条场馆设施更新改造,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场馆使用管理第八条场馆使用时间分为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具体时间由公司另行规定。

第九条员工使用场馆,需提前向场馆管理员预约,并按预约时间使用。

第十条场馆管理员负责对场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确保场馆秩序井然。

第十一条场馆内禁止吸烟、饮酒、喧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第十二条场馆内禁止携带宠物、危险品等物品。

第十三条场馆内禁止擅自拆装、改动设施设备。

第四章场馆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场馆安全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制度,各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五条场馆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

第十六条场馆管理员应定期对场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第十八条场馆管理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突发状况。

第五章场馆卫生管理第十九条场馆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员工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第二十条场馆管理员负责场馆卫生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二十一条员工使用场馆后,应将场地、器材等清理干净。

第二十二条场馆内禁止乱涂乱画、乱扔杂物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场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场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场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馆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场馆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体育场馆、展览馆、会议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场馆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场馆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场馆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场馆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制定场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组织制定场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三)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五)组织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六)组织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七)组织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六条场馆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七条场馆负责人对本场馆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对本场馆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事故负责。

第八条各部门、岗位负责人对本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事故负责。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九条场馆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场馆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场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场馆应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场馆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演练。

第十四条场馆应对重大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制定专项安全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场馆应加强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

第五章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场馆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馆使用管理制度
(一)中心场馆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非相关活动和涉及违法违规内容将禁止进入;
(二)中心场馆均由管理人员统一负责,未经批准,私人不得占用场地及相关的公共设施;
(三)场馆内专业场地的使用均需要向管理人员申请登记审批后,统一安排后方可使用;
(四)中心馆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造成损失者,照价赔偿;(五)中心馆内禁止随地吐痰及乱扔果皮果壳等杂物;
(六)中心场馆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宠物、自行车等入内;(七)爱护馆内一切公共设施,损坏公物照价赔偿,对故意损坏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八)提倡文明活动,馆内禁止出现争吵、斗殴等恶劣行为,造成事故者,责任自负;
(九)馆内人员自觉安全用电、节约用水,严禁擅自开关电闸,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十)进入场馆后请自觉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出现问题请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