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管理规定
体育场馆规章制度管理

体育场馆规章制度管理体育场馆是进行体育比赛、训练和健身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场馆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以下是体育场馆规章制度管理的内容:一、开放时间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般分为日常开放时间和特殊开放时间。
日常开放时间是指场馆的正常使用时间,特殊开放时间是指在节假日、周末或者特殊情况下的开放时间。
场馆管理人员应提前公布开放时间,并按照公布的时间进行开放。
二、入场规定1. 用户应遵守场馆的入场规定,按照场馆工作人员的指引进行入场。
2. 用户应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进行运动,严禁穿着拖鞋、高跟鞋等不合适的鞋子入场。
3. 用户应遵守运动器材的使用规定,正确使用运动器材,严禁私自在场馆内进行危险活动。
4. 用户应保持场馆内的卫生,严禁在场馆内吸烟、饮酒、吃零食等不文明行为。
三、器材管理1. 场馆应配备齐全的运动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 用户应按照器材的使用规定进行使用,严禁私自在场馆内进行危险活动。
3. 场馆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器材的管理,确保器材的使用安全和秩序。
四、安全管理1. 场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场馆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3. 场馆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场馆应配备适量的安全器材,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环境管理1. 场馆应保持良好的环境秩序,禁止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2. 场馆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场馆的卫生和舒适。
3. 场馆应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保持场馆内通道畅通,确保用户的安全和便利。
4. 场馆应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周边地区的交通、安全等工作。
六、收费管理1. 场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并公布收费项目和服务内容。
2. 场馆应提供正规的收费凭证,用户有权索取收费凭证。
3. 场馆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收费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体育运动场馆安全管理规定

体育运动场馆安全管理规定一、运动场馆概述体育运动场馆是供人们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的场所,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健康运动的需求,还是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
为了确保运动场馆的安全,保护参与者和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二、场地规范1. 建筑设计与结构体育运动场馆的建筑设计和结构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和承载力。
场馆内的支撑结构和设备必须经过专业设计、合理配置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2. 场地布置与道路规划场馆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考虑人员流动和应急疏散的需要。
各个场地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并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和紧急出口指示,方便参与者和观众快速疏散。
道路规划方面,场馆周边的交通路线宜保持畅通,便于交通运输和应急车辆进出。
三、生产设备和活动安全1. 运动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场馆管理方应选用经过安全检测和合格认证的运动器材,确保其质量可靠,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意外伤害。
使用运动器材前应做好充分的检查和保养,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或老化的设备。
2. 运动活动的安全组织每项运动活动前,场馆方应认真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紧急预案。
必要时,可聘请专业人员提供安全指导和急救服务。
参与者和观众应有明确的参与规则和警示说明,场馆方要加强对其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四、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理1. 安全监测设施安全监测设施应涵盖场馆内外的各个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转,确保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2. 规范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场馆方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预案应包含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应对方法。
演练可通过模拟实际灾害情景,提高场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参与者和观众的安全须知1. 安全提示与警示场馆内应设置充分的安全提示标识,包括火灾逃生路线、紧急出口、禁止行为等。
体育场地使用管理制度

体育场地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体育场地使用管理,维护场地秩序,提高场地利用率,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体育场地的使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第三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制度规定开展体育场地使用管理工作。
第四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保障场地使用秩序和安全。
第五条场地使用者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依法、按规定使用体育场地,不得损坏场地设施,不得违规占用场地。
第六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场地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第七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强化对场地使用者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场地使用管理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使用者的自觉性和依从性。
第八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在场地使用中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环保的使用方式。
第二章场地管理第九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场地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完好,安全有序。
第十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场地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维修,确保场地设施的良好状态。
第十一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场地预约系统,确保场地使用的公平、公正。
第十二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场地使用规定,包括场地开放时间、场地使用费用等,确保公众平等享用场地。
第十三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保障场地使用者的安全,提供相应的急救设施和服务。
第十四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票务管理系统,提供便捷的购票渠道,确保场地使用者能够便利购票入场。
第十五条场地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场地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场地使用第十六条场地使用者应当按照场地使用规定,进行场地预约,提前办理入场手续。
第十七条场地使用者应当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破坏场地设施,保持场地整洁。
第十八条场地使用者应当遵守场地管理机构的各项规定,如场地使用时间、场地使用费用等。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5篇)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体育馆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大型集会、文艺演出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场所,因此,为保护好体育馆内的设施,更好地服务与师生,进入馆内的人员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体育馆主要以校内师生使用为主,教学活动优先做出合理安排。
进入场馆进行教学、训练、科研、竞赛、集会、健身或从事其它体育活动的班级或个人,要服从学校的管理人员管理。
二、进入体育馆内必须穿软底鞋,并且保持鞋底清洁,不准穿皮鞋、高跟鞋等硬底鞋进入场馆。
下雨天不得带雨具进入体育馆。
三、体育馆内要举止文明,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场地整洁和卫生,爱护馆内设备设施。
馆内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易腐物品,不得携带食品、有色饮料及含酒精饮料入馆。
严禁随地吐痰、嚼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饮料瓶等杂物,自觉将杂物扔进垃圾桶内。
禁止在墙面、器材等物品上面随便刻画、涂写,严禁用球向墙面、门窗撞击。
体育馆内严禁吸烟、严禁烟火。
四、体育运动要文明高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禁止在馆内嬉戏、打闹、冲突等影响教学、训练、比赛等行为。
五、馆内允许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严禁在馆内踢球。
六、凡使用场馆灯光、音响等设施,需有关负责老师或指定专人操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改动馆内设施。
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须照价赔偿。
七、校外其它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场地的,提前与学校领导联系,经许可后方可使用,使用时要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严格遵守学校《体育馆使用管理规定》,使用单位有责任保证场馆设施设备的完整性、原样性,发生人为损坏须按价赔偿。
八、体育馆日常设施设备的保管、维护由体育组负责。
在馆内上课、训练后,将使用过的器材放回原处。
注意保持卫生。
夜间值班人员每晚负责检查门窗,如遇雨雪和大风天气,负责关好门窗。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对体育场馆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般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1. 使用申请:使用者需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使用申请,包括使用日期、时间、活动内容等信息。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6篇)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为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科学使用体育场馆资源,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体育课可以在体馆内进行,上课场馆不对外开放。
非上课和开放时间,除本馆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场馆。
二、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入口入馆到指定的场馆上课,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上课时间和地点。
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进出入其他场馆。
三、上课人员要严格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序入场。
课程结束后,立即退场,不准在馆内逗留。
四、需要办理入馆手续的教学活动,由班级负责人统一办理,禁止冒名顶替或私带外人入馆。
五、上课学生要携带学生证,以备查验。
六、严格遵守体育馆各项管理规定,听从教师和场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严禁擅自使用、移动设施和随意触动消防、电器开关,如因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害,后果自负。
七、严格遵守体育馆入馆要求,进入场地前必须换上自带的干净运动鞋,严禁穿户外鞋进入场地,将换下来的鞋用料塑料袋封闭好。
八、馆内严禁乱刻乱画、饮食、吸烟、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乱扔瓜果皮核等垃圾。
九、严禁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进入场馆,书包等个人物品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放置。
十、严禁在馆内非运动场所拍球、跑动、大声喧哗、追逐嬉闹。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制度(2)一、总则1.1 为规范体育场馆使用管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管理。
1.3 体育场馆的使用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4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体育场馆管理部门所有。
二、使用申请2.1 使用者应提前向体育场馆管理部门提交使用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使用者的姓名、单位或个人信息;(2) 使用场地和时间;(3) 使用目的和活动内容;(4) 使用所需设备、器材和道具等。
2.2 使用申请应提前不少于3个工作日提交,经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
2.3 使用申请经审核不通过的,应及时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规定

体育场馆使用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体育场馆是人们进行体育运动、观看比赛的重要场所,管理规范的体育场馆使用对保障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场馆预订、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介绍体育场馆使用管理规定。
二、场馆预订为了方便体育场馆的使用者,场馆管理部门应建立预订系统,使用户可以提前预订场地。
预订系统应该涵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预订规定应包括预订时间、取消预订时间、预订费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使用者公平合理地使用场馆资源。
三、设备维护体育场馆的设备是保证运动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设备维护非常重要。
场馆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设备巡检和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
设备巡检应定期进行,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修复,确保场馆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管理体育场馆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场馆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场馆进出口的安全检查、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等。
此外,保安人员的培训和安排也至关重要,他们应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五、环境卫生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对于场馆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场馆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场馆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定期清洁场地和设施,并及时处理垃圾,保持场馆的良好卫生状况。
六、人员指导体育场馆使用者在场地内进行体育活动时,可能存在一些技术和安全问题。
场馆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人员,对使用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运动技术培训,提高使用者的运动水平。
七、活动组织体育场馆使用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如比赛、培训、大型运动项目等。
场馆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组织规定,包括活动参与人数、时间安排、设备调配等。
这有助于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体育赛事的专业性和水平。
八、票务管理对于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票务管理规定,确保票务的安全和公平。
体育场馆管理规定

体育场馆管理规定体育场馆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体育场馆的安全和顺利运营,确保观众和运动员的利益,我们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体育场馆管理规定。
一、场馆使用规定1. 场馆使用时间:体育场馆的使用时间应符合当地相关规定,不得违法或超时使用。
2. 场馆预约:使用体育场馆的组织或个人应提前预约,并按时到达,否则可能会取消使用权。
3. 场馆秩序:使用场馆时应维护场馆秩序,不得打闹、乱丢垃圾或在禁止区域内活动。
二、观众管理规定1. 观众安全:观众应遵守体育场馆内的安全规定,不得携带违禁品或危险物品入场,如刀具、易燃物等。
2. 灯光使用:观众不得使用激光笔或其他可能影响比赛或运动的灯光设备。
3. 观众禁区:观众应坐在指定的座位上观看比赛或比赛,不得进入运动员区域或其他禁区。
三、运动员管理规定1. 身体检查:运动员在比赛前应接受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2. 药物使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严禁使用任何违禁药物,如被发现将受到相应处罚。
3. 纪律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应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的指示,不得采取任何违规行为或不当动作。
四、安全管理规定1. 消防安全:体育场馆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场馆的消防安全。
2. 应急预案:体育场馆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3. 人员疏散:在紧急情况下,体育场馆应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观众和运动员的安全。
五、设施维护规定1. 设施保养:体育场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如看台、灯光、音响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水电设备:体育场馆的水电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配备相应的开关和保护装置。
3. 卫生清洁:场馆的卫生清洁应做到定期清扫、消毒,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场馆管理规定,不同地区和场馆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请在使用体育场馆前了解并遵守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场馆的正常运营和您自身的利益。
同时,我们鼓励体育场馆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具体的管理规定,以提高场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规范及安全预案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规范及安全预案第1章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概述 (3)1.1 体育场馆运营目标与原则 (3)1.2 体育场馆功能区域划分 (4)1.3 体育场馆运营团队组织架构 (4)第2章场馆设施设备管理 (4)2.1 设施设备检查与维护 (5)2.1.1 定期检查 (5)2.1.2 应急检查 (5)2.1.3 检查内容 (5)2.1.4 维护保养 (5)2.2 设施设备操作规范 (5)2.2.1 操作人员培训 (5)2.2.2 操作流程 (5)2.2.3 严禁违规操作 (5)2.3 设施设备更新与改造 (5)2.3.1 更新改造原则 (5)2.3.2 更新改造计划 (5)2.3.3 更新改造实施 (5)2.3.4 资金保障 (6)2.3.5 评估与验收 (6)第3章安全管理 (6)3.1 安全制度与责任制 (6)3.1.1 体育场馆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职责。
(6)3.1.2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体育场馆的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6)3.1.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场馆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6)3.1.4 建立健全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6)3.1.5 实施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员工在安全中的责任,对安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6)3.2 安全巡查与隐患排查 (6)3.2.1 定期开展安全巡查,保证场馆设施设备、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安全状况良好。
(6)3.2.2 对巡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记录在案。
(6)3.2.3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防止发生。
(6)3.2.4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保证整改到位。
(6)3.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3.3.1 制定体育场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场馆管理规定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塑胶篮球场使用管理规定
塑胶篮球场是我院篮球教学和篮球活动的场所,为了更好地维护篮球场,保证场地合理使用,加强体育设施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爱护场内设施,进入塑胶场地的活动者,必须穿运动胶鞋、橡胶帆布鞋或软橡胶鞋。
禁止穿高跟鞋和足球鞋者入内。
二、严禁在场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投烟蒂、口香糖、槟榔及其它火种,请将垃圾投入垃圾筒,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进行50——2000元不等的罚款。
三、禁止携带可能损坏塑胶面层的物品,如宠物、碳酸饮料、有机溶剂、化学物品及锋利物品等,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进行50——2000元不等的罚款。
四、禁止一切车辆进入场内,如摩托车、自行车、直排轮、滑板车及其它车辆等。
塑胶面层应避免机械摩擦和重物堆压,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进行50——2000元不等的罚款。
五、保护篮球场内及边缘的塑胶面层,不得任意剥动,如发现对篮球场有所损坏,进行50——2000元不等的罚款。
六、在场地内进行比赛或活动,发扬体育道德精神,严禁打闹或滋事。
参加或观看体育活动人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七、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携带其它体育器械
(篮球活动所需的除外)进场活动,不得擅自占用场地进行个体或商业行为。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塑胶田径运动场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塑胶田径运动场(以下简称“运动场”)的管理,保证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运动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年限,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环境,特制订运动场使用管理规定。
一、运动场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场所。
爱护场地人人有责。
二、凡进入运动场活动者,应自觉爱护场内器材、设备。
进场人员应穿软底鞋或专业训练的短钉跑鞋,严禁穿高跟鞋、带钉皮鞋进场活动;禁止穿钉鞋在运动场内跑动。
运动员训练或比赛确需穿钉鞋、跑鞋的,其钉子长度不得超过7mm,跑鞋不得超过9mm。
三、运动场的使用应优先保证体育课教学及运动队训练。
上课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场活动,以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秩序。
四、塑胶跑道只作教学、训练、课外活动及比赛使用。
跑步时应按逆时针方向跑,并尽量使用四、五、六跑道,减少内跑道的使用,以延长场地的使用年限。
五、严禁在运动场内进行杠铃、哑铃等运动项目的锻炼;足球场仅用于开展足球活动;移动式足球门严禁攀爬吊挂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六、各类车辆严禁进入运动场内;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内;严禁攀爬或用撞击运动场围网,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和围网的损坏。
七、禁止挖、抓塑胶胶粒、石英砂,禁止拔、割草叶。
如人为破坏人工草皮和塑胶场地等体育设施,一律以平方米为单位(不足一平方米按一平方米计算)照价赔偿,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乱扔瓜皮果壳、口香糖、饮料罐、废纸杂物等不文明行为。
严禁携带具有可燃性、腐蚀性、污染性物品及明火入内,违者按实价赔偿经济损失。
九、学生社团、运动队使用运动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应由场馆管理中心统一安排。
未经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运动场开展训练或比赛等活动。
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学院场馆管理中心批准,不得在运动场内举行集会、游行等不健康活动。
十一、为保持运动场地的清洁及延长使用年限,按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塑胶区域和人工草皮进行清洁、浇水与维护工作。
十二、运动场场主要供本院教职员工、学生使用,同时对外开放。
为维护运动场的保养及管理,对院外人员酌情收费。
十二、本办法解释权归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拓展中心使用管理规定为保证我院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素质拓展中心的使用效率,满足我院师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愿望,特制素质拓展中心使用管理规定。
一、素质拓展中心首先要保证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运动队训练、课外群体活动的需要。
二、各职能部门或协会因活动所需,需提前申请,经体育场馆中心批准方可使用,使用单位须派专人负责本单位活动期间的管理及安全工作,使用完毕后,使用单位必须负责把所用设施还原,清扫干净使用场地。
三、业余活动开放时间对全体师生员工和社会个人实行有偿开放,酌情收费。
四、进入素质拓展中心的运动者要听从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五、个人物品请妥善保管自行负责,不要随意放置,以防丢失。
六、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及宠物入内。
七、爱护场内设施,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不得擅自占用、挪动场内设施。
杜绝击打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网等不文明行为,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八、注意言谈举止、文明礼仪,在场内请勿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九、讲究卫生,在场内请勿乱刻乱画,禁止吸烟、请勿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和乱扔瓜果核等垃圾。
十、严格遵守规定的运动时间,按时离场。
十一、运动结束最后离场者,请主动关闭球场内的电源。
十二、保持场内的整洁和卫生环境,管理人员每天必须进行清洁场地和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
十三、本办法解释权归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游泳池使用管理规定为维护学院游泳池的正常秩序,保障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上课教师,救生员和有关工作人员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
做到开放前认真检查器材设备,熟悉水域情况;开放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注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开放完毕要做好清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二、提高责任感,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三、游泳课教学,实行区域划分管理,上课教师做到各尽其责,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和课堂要求。
四、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
五、值班工作人员要严格管理。
游泳爱好者要服从管理,凡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和酒后者不能下水游泳;不穿泳衣、裤,不戴泳帽者不能下水;禁止在池内吸烟,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严禁跳水、潜水、追逐打闹;不准自带睡床、车胎、球等进池;儿童须有家长带领;初学游泳者不得进入深水区。
六、游泳池开放,一律凭该年度学校门诊部和体育部共同签发的游泳健康证,方可购票进场游泳。
进入深水池的,必须办理进入深水池的出入证。
一个池开放每场最多不超过300人。
七、进入游泳池前,必须淋浴、洗头、洗脚、洗身,穿深色、干净游泳衣裤,不得穿浅色单薄材料的泳装进池。
不得在池内擦身、吐痰及做其它不卫生的行为,留长发女子应戴游泳帽。
八、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服从管理。
禁止在池内、池边追逐、嬉戏、打闹、跳水和做假呼救。
严禁在泳池拍照、录像。
九、爱护公共财物,借用物品须经管理人员批准,损坏公物按价赔偿,携带贵重物品须妥善保管,否则,物品遗失责任自负。
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池,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线路及防火器材设备,消除火灾隐患。
十一、严禁流氓、偷窃、打架、无理取闹,损坏公物,爬墙入池,如有违反及不服从管理者,送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