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十一章 算法初步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四章 三角函数第1节16页PPT

y(对)
2.诱导公式:
(1)sin
nπ
sin , sin
n为偶数 , n为奇数
;
cos
nπ
cos , n为偶数 cos , n为奇数
;
tan nπ tan ,n 为整数.
(2)奇偶性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44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
5 【分析】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因为 sin y 2 5 ,
y2 16
5
所以 y 0 ,且 y2 64 ,得 y 8.
题型49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4.10】(1)若 0, 2π ,sin cos 0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2)若 0, 2π ,sin 、cos 同为增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
大小.
【解析】设扇形的半径为 r,弧长为 l ,圆心角为 (弧度),扇形面积为 S.
r 0
依题意l 0 ,S 1 lr= 1 (4 2r) r 1 (4 2r) 2r 1 ( 4 2r 2r )2 1.
2r l 4 2 2
4
4
2
( 当且仅当 4 2r 2r 时,即 r 1 时,取“=”,此时 l 2 ),
2π
.
(3)0 1 1 1 1 2
题型50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例4.11变式1】(1)已知
3π 2
,
2π
,sin 1 ,cos
3
,
tan ;
(2)已知
tan 2
,
π,
3π 2
,sin
,cos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文科数学试题解析(纯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A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文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3,5,7,25,A B x x A B ==≤≤= 则(A ){}1,3 (B ){}3,5 (C ){}5,7 (D ){}1,7 (2)设()()12i a i ++的实部和虚部相等,其中a 为实数,则a =(A )3- (B )2- (C )2 (D )3(3)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个花坛中的概率是(A )13 (B )12 (C )23 (D )56(4)2.2,cos 3ABC A B C a b c a c A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b =(A (B (C )2 (D )3(5)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13 (B )12 (C )23 (D )34(6)将函数2sin 26y x π⎛⎫=+ ⎪⎝⎭的图像向右平移14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A )2sin 24y x π⎛⎫=+⎪⎝⎭ (B )2sin 23y x π⎛⎫=+ ⎪⎝⎭ (C )2sin 24y x π⎛⎫=- ⎪⎝⎭ (D )2sin 23y x π⎛⎫=- ⎪⎝⎭(7)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3π,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 (8)若0,01a b c >><<,则(A )log log a b c c < (B )log log c c a b <(C )cca b < (D )abc c > (9)函数22xy x e =-在区间[]2,2-的图像大致为(10)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图输入的0,1,1x y n ===,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A )2y x = (B )3y x = (C )4y x = (D )5y x =(11)平面α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的顶点,//A α平面11CB D ,α 平面ABCD m =, α 平面11ABB A 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 (B ) (C ) (D )13(12)若函数()1sin 2sin 3f x x x a x =-+在区间(),-∞+∞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1- (B )11,3⎡⎤-⎢⎥⎣⎦ (C )11,33⎡⎤-⎢⎥⎣⎦ (D )11,3⎡⎤--⎢⎥⎣⎦第Ⅱ卷本卷包括必选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六章 数列第1节

所对应的函数值 f (1), f (2), f (3), 就是一组数列,通常记为an ,所以 研究数列问题,有时会转化为研究函数问题.
2.等差数列
(1)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
1
a1 an n na
n n 1 d
3.等比数列 (1)定义 一般地,如果有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 非零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公比通常用 an1 q q 0 . q 字母 表示,即 an (2)等比数列的通项 a1 n 1 n a a q c q c (a1 , q 0) ,是不含常数项的指数型 等比数列的通项 n 1 q 函数. (3)等比中项
①
S4 4a1 6d 20 ②
由①,②可解得: d 3 . 故选C.
【解析】
故选B.
【等比数列的求和
【解析】
解法一:等比数列求和问题,由题意知数列首项、末项.
故选D.
故选D. 解法三: 特值验证法.
只有选项D符合.
【解析】
题型74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1.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 2.熟练掌握并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
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知识点精讲
一、基本概念
1.数列 ⑴定义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做数列. ⑵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精品文档22页

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括属于(记作a A )和不属于(记作a A)两种 .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真子集关系.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
I
A I B x x A且x B
并集
U
A U B x x A或x B
【解析】 故选B.
【评注】 本题考查到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三、集合关系中的子集个数问题 【分析】 【解析】
【评注】
三、集合子集个数问题
【例1.6变式1】已知集合 A x x2 3x 2 0, x R ,B x 0 x 5, x N,
则满足条件 A C B 的集合 C 的个数是( ).
a
则集合1,0, a 0, 1,b ,可得a 1,b 1,b4 a3 2,故选C.
题型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集合关系判断问题
【例1.3】 已知集合 A x x是平行四边形,B x x是矩形, C x x是正方形,D x x是菱形,则(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纲解读
第一节 集 合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 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的情境 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 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因为 A 3,5,又B A.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二章 函数第3~4节

(1)一般地,形如 y log a x a 0 且 a 1 的函数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 y log a x a 0 且 a 1 的图象和性质,如表2-5所示.
表 2-5
y log a x
a 1
0 a 1
y
图 象
y
(1,0) x (1,0)
O
O
x
(1)定义域:(0, )
(1)定义域: (0, )
R (2)值域:
性 质
(3)过定点:(1,0)
R (2)值域:
(3)过定点: (1,0)
(4)在 (0, ) 上是增函数
(4)在 (0, ) 上是减函数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26 指(对)数运算及指(对)数方程、指(对)数不等式
2,
【分析】 利用区间 1, 2 在对称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作图.
【解析】 作出函数在 1, 2 上符合单调区间的图像,如图2-18所示的情 y
y
况均满足要求.故选D. 【评注】 处理“动轴定区间”问题时, 首先应确定不变量即区间一定,
O x=a
1 2
xO
1
2
x
(a) (b) 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求解参数的范围. 图 2-18
【分析】
【解析】
故选C.
1 1 a b 2 5 m 【例2.54变式1】 设 ,且 2 ,则 m ( a b A. 10 B. 10 C. 20 D.100
)
【解 析】
2a m m 2 ,5b m m 5,
1 a
1 b
m m m
1 a
1 b
1 1 a b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文科PPT.第四章 三角函数第1节-16页PPT资料

第一节 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
数
关系式和诱导公式 ✎考1.了纲解任解意读角弧度制的概念,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3.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 ,π 的正弦、余
2 弦、正切的诱导公式,会用三角函数线解决相关问题. 4. 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 简、求值和简单恒等式的证明.
sin y ,cos x t,an y .
r
r
x
此定义是解直角三角形内锐角三角
函数的推广. 类比,对——y ,邻——x ,
斜——r ,如图4-2所示.
r(斜)
x(邻) 图 4-2
三、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
平方关系:sin2 cos2 1
商数关系:tan sin ,cot cos
cos
sin
倒数关系:tan cot 1
y(对)
2.诱导公式:
(1)sin
nπ
sin , sin
n为偶数 , n为奇数
;
cos
nπ
cos , cos
n为偶数 , n为奇数
(2)若 0, 2π ,sin 、cos 同为增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
是.
(3)tan 0 sin π cos π sin 3π cos 2π
.
2
2
【解析】 (1)由 sin cos 0 得
sin cos
0或 0
sin cos
0 0
2016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答案】D. 【解析】射击两次有四种可能,就是(中,不中),(不中,中),(中,中),(不 中,不中),其中“至少有一次中靶”含有前三种情况,选项 A、B、C 中都有 与其重叠的部分,只有选项 D 为其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全
国
新
课
标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2.从 12 个同类产品中(其中有 10 个正品,2 个次品),任意抽取 3 个,下列 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3 个都是正品 B.至少有一个是次品 C.3 个都是次品 D.至少有一个是正品
第十一章 概 率
全
国
新
课
标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目 录
11-1 事件与概率
11-2 古典概型
11-3 几何概型
返 回 总 目 录 本 章 目 录
全
国
新
课
标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11-1 事件与概率
返 回 总 目 录 本 章 目 录
全
国
新
课
标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课前复习
数学(文)
★知识梳理
1.概率
返 回 总 目 录 本 章 目 录
全
国
新
课
标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变式 1】从 1,2,„,9 中任取 2 个数,其中: ①恰有 1 个是偶数和恰有 1 个是奇数;②至少有 1 个是奇数和 2 个都是奇 数;③至少有 1 个是奇数和 2 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 1 个是奇数和至少有 1 个 是偶数. 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① B.②④ C.③ D.①③
【答案】D. 【解析】“降水概率预报”预报的是降水的可能性,而不是降水的范围与 时间,因而选 D.
2016年高考数学大一轮(人教A新课标)精讲课件:第11章 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 1

聚焦·热点题型
提升·学科素养
提能·课时冲关
复数的代数运算
[典例赏析 2] (1)(2015·重庆质检)复数i2+1-i3+i i4=(
)
A.-12-12i
B.-12+12I C.12-12i
D.12+12i
(2)设复数 z 的共轭复数为-z ,若 z=1-i(i 为虚数单位),则
z +z2 的值为( ) z
整合·主干知识
聚焦·热点题型
提升·学科素养
提能·课时冲关
2.设a,b∈R.“a=0”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a=0,且b=0时,a+bi不是纯虚数;若a+bi是纯虚 数,则a=0. 故“a=0”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答案:B
人教A数学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十九分。
第十一章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
整合·主干知识
聚焦·热点题型
提升·学科素养
提能·课时冲关
整合·主干知识
人教A数学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十九分。
第十一章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
整合·主干知识
聚焦·热点题型
提升·学科素养
人教A数学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十九分。
第十一章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
整合·主干知识
聚焦·热点题型
提升·学科素养
提能·课时冲关
聚集·热点题型
人教A数学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十九分。
第十一章 2016年新课标高考·大一轮复习讲义
整合·主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x
① 是 y 2 x 输出 y 结束 图 11-9 否 ②
题型140 程序框图在解决其他问题中的应用
开始 x=1 是 x=x+1
x是奇数? 否 x=x+2
x>8? 是 输出x 结束
否
【解析】
【例11.5变式2】(1)执行如图11-19所示的程序框图,若 P 0.8 , 则输出的 n __. (2)执行如图11-19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 n为 4 ,则输入P
2. 条件语句 (1)算法中的条件结构由条件语句来表达. (2)条件语句的格式及框图如图11-1和图11-2所示.
①IF—THEN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IF END
图 11-1 ②IF—THEN—ELSE格式
满足条件?
否
是
语句体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满足条件?
语句体2 语句体1
图 11-2
当 x 2 时的值.
5 4 2 【解析】 f ( x) 5 x 4 x 3x 2 x 1
输入 Pn ( x) 的系数 a0 , a1 , a2 , , an 输入 x 的值x0
i 1
v an
5 x5 4 x 4 0 x3 3x 2 2 x 1 ((((5 x 4) x 0) x 3) x 2) x 1 ,
定
义
否 满足条件?
程序框图
步骤n 1
是 步骤A
步骤B
满足条件?否
是
二、 基本算法语句 1. 种语句的一般格式和功能 种基本算法语句的一般格式和功能如表11-2所示.
表11-2
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变量=表达式 功能 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 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v1 14;v2 28;v3 59;v4 120;v5 241 ,
所以当 x 2 时,多项式的值为 241. 即 f (2) 241. 程序框图如图11-20所示.
i i 1
v v x0 an1 是
i ≤ n? 否 输出 v
结束
图 11-20
1.了解算法的含义和思想. 2. 理解程序框图的 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3.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和循环的含义.
✎知识点精讲
一、算法与程序框图 1. 算法 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 或步骤必须是确定的和能执行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可以相互转换,LOOP UNTIL(条件)相当于WHILE(反条件)
三、算法案例
1. 辗转相除法 辗转相除法又叫欧几里得算法,是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古老而有效的算法, 其步骤如下: (1)用两数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求商和余数;
(2)以除数和余数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 (3)重复上述两步,直道系数为 0; (4)则较小的数是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2. 更相减损术 更相减损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介绍的一种求两数最 大公约数的算法,其基本过程为:对于任意给定的两个正整数,以大数减
否 输出n 结束
是
1 SS n 2
n n 1 图 11-19
“P 0”; (2)产生“ n 2 ”的条件为
1 产生“ n 3 ”的条件为 “P ”; 2 3 产生“ n 4 ”的条件为 “P ”; 4 7 “P ”. 产生“ n 5 ”的条件为 8
输出“ n 4 ”的条件为产生“ n 4 ”的条件,而不产生 n 5 ,
C.[0.75,0.875) D.[0.75,0.875] 开始 (3)执行如图11-19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输出的n 为 4 ,则输入 P 可能为( ). 输入P A. 0.7 B. 0.75 C. 0.8 D. 0.9 【解析】 (1)依题意 P 0.8 ,如表所示,则输出n 4. n 1, S 0
的取值范围为( A.(0.75,0.875)
). B.(0.75,0.875]
P
第1次 0.8 第2次 0.8 第3次 0.8 第4次 0.8
S P?
是 是 是 否
S ( S 0) n(n 1) 1 2 2 1 1 3 2 3 2 2 4 3 1 7 3 4 4 2 8
S P?
ELSE
语句体2
END
IF
3.循环语句 (1)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 (2)循环语句的形式及框图如图11-3和图11-4所示. ①UNTIL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②WHILE语句 WHILE 条件 图 11-3 满足条件? 是 循环体 否
循环体
END 图 11-4
小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该操作,
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 秦九韶算法 秦九韶算法是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代表作《数书九章》中提 出的一种用于计算一元 n 次多项式的值的方法. 4. 进位制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 k 进 1 ” 就是 k 进制, k 进制的基数是 k.
循环体 满足条பைடு நூலகம்?
否 是
(3)WHILE语句与UNTIL语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1-3所示. 表 11-3 WHILE语句 UNTIL语句 执行循环体前测试条件,当条件 执行循环体后测试语句条件,当条 区 为真时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为假 件为假时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为真 别 时终止循环,可能不执行循环体. 时终止循环,最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联 系
题型137 程序框图中函数求值问题 2 log 2 x… 【例11.2变式1】已知函数 y 2 x, x 2 ,如图11-9所示,表示的是给 定的x 值,求其对应的函数值 y 的程序框图. ①处应填写 ;②处应
填写
.
开始
【解析】 以题意,
①处应填写 x 2? ; ②处应填写 y log 2 x.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136 流程框图中的数列问题 【例11.1】如果执行如图11-5所示的框图,输入 N 5, 则输出的数 等于 5 4 6 5 开始 A. B. C. D. ( ). 4 5 5 6 1 1 输入N S 0,k 1,S 0 , 【解析】解法一: 1 2 2 1 1 2 k 1, S 0 1 5,是 k 2,S , 2 23 3 1 2 1 3 2 5,是 k 3,S , SS 3 3 4 4 k (k 1) k k 1 3 1 4 3 5,是 k 4,S , 是 4 45 5 k N? 4 1 5 4 5,是 k 5,S , 否 5 5 6 6 5 5,否,程序结束. 输出S 5 1 , 解法二:本题实质是求解 结束 k 1 k k 1 图 11-5 1 1 1 1 1 1 1 1 5 故S 0 1 . 故选D. 1 2 2 3 5 6 2 2 3 5 6 6
表11 1
名称 顺序结构 内容 顺序结构由若干个 依次执行的步骤组 成,是任何一个算 法都离不开的基本 结构.
步骤n
条件结构 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 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 向,条件结构就是处 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循环结构 从某处开始,按 照一定的条件反 复执行某些步骤, 反复执行的步骤 称为循环体.
循环体
2. 程序框图
(1)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 表示算法的图形.
(2)说明: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
带有方向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循环体 3.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程序框图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如表11-1所示.
3 7 (0.75,0.875]. 故选B. 即P 且 P„ . 故输入的取值范围为 4 8
(3)由(2)得,若输出n 4 ,则 P (0.75,0.875] ,故选C.
开始 题型141 算法案例
【例11.6】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
f ( x) 5 x 5 4 x 4 3 x 2 2 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