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气候)中考题集锦
专题05 天气与气候-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5天气与气候考点01多变的天气(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冬去春来,广州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回南天”时容易发生的是()A.B.C.D.2.受“回南天”的影响,当地销售量可能增加的商品是()A.取暖器B.加湿器C.除湿机D.电风扇【答案】1.B2.C【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即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的一种天气现象。
A天气符号表示霜冻,C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D天气符号表示的是台风,ACD不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B天气符号表示有雾,空气湿度加大,易出现返潮现象,B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
故选B。
2.“回南天”空气湿度大,使用除湿机是正确的做法,C正确;取暖器用来提高温度的,与湿度关系不大,A错误;加湿器不仅不能降低空气湿度,反而增加空气湿度,B错误;“回南天”室内外空气湿度都比较大,电风扇只能起局部短时间增强蒸发的作用,并不能大面积除湿,D错误。
故选C。
【点睛】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
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答案】A【详解】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某地区的大气运动状况,区别在于天气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气候表示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四句话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示短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只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示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是气候特征,故选A。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 天气和气候(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专题天气与气候一、单选题1.下列四种天气,出门需要带防尘口罩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2.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哪个判断正确()A.本地区位于北半球B. 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C.本地正处在冬季D.图中虚线可能是北回归线3.下列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4.读某城市的气候资料,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读下图,可以看出该地最高月降水量大致为()A. 280mmB. 90mmC. 350mmD. 100mm6.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7.不属于亚欧两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苔原气候8.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9.小明想利用五一放假前后一周的时间随旅游团到海南去旅游,他在网上查了这周的海南天气预报,下列有关这周海南气温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先增大,后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一直减小10.“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纬度因素影响B.前者受纬度影响,后者是地势因素影响C.都是地势因素影响D.前者受地势因素影响,后者受纬度影响11.下表是2011年4月15日菏泽市国际牡丹节开幕当天,中华路电视屏幕显示当天的天气资料,小明同学的播报有误的是()A.今天白天到夜间,晴天转阵雨B.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4℃C.白天到夜间,北风转东北风5~6级D.白天降水概率10%,夜间降水概率40%12.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一、选择题春暖花开,小华准备周末和家人外出踏青。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1-2小题。
1.周末,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A.B.C.D.2.小华家所坐的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山路是南北向的B.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C.北行是大西路D.西行是奉天街【答案】1.B 2.B【解析】1.读图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晴天,C表示阴天,D表示霜冻,故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B晴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该指示牌的左上方有指向标,箭头指示南方,可知前方为南,后方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故中山路是东西向的,排除A;向西可到达青年大街,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B正确;南行是大西路,排除C;西行是青年大街,排除D;故选B。
【点睛】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下图示意某日“回南天”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4.“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A.B.C.D.5.“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B.多发暴雨,造成城市内涝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答案】3.D 4.B 5.A【解析】3.读图可知,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濒临南海,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南海,故选D。
4.读材料:“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读图可知:B选项中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是小雨或大雾,B 正确。
A天气符合代表小雪和大雪,C天气符合代表晴天和雾霾,D天气符合代表台风和沙尘暴,ACD错误。
初三地理专题练习(气候与天气)(含答案)

初三地理专题练习(气候与天气)(含答案)初三地理专题练(气候与天气)(含答案)一、选择题1. 太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此地的气温会相对较()。
a. 低b. 高c. 平均答案:b2. 下列地理位置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 高纬度地区b. 低纬度地区c. 中纬度地区答案:b3. 以下哪个城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a. 上海b. 北京c. 哈尔滨答案:a4. 气压越低的地方,气温一般()。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答案:b5. 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与气候和天气有关的?a. 闪电b. 雨水c. 高烧答案:c二、判断题1. 云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水汽的凝结而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有赤道高压带。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气温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极寒地区的气温很高。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温带和副热带地区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属于北风带。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填空题1. 理解“气候带”的概念:根据地球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气候特点,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气候区域,称为气候带。
2.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有(填一种):经度、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等。
3. 赤道附近气温高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
4.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5. 影响地方气温的因素有(填一种):热辐射、地形、海洋暖流、海陆分布等。
四、解答题1. 各地气温的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答案:各地气温的变化是由太阳光的照射、大气的运动以及地球自转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2. 请简要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答案:气候是指一个地区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而天气是指当前的气象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方面的实时观测数据。
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天气则是时刻变化的。
专题04 天气和气候(专项测试)(解析版)

专题04 天气和气候(测试)解析版(时间90分钟,共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东边日出西边雨C.东莞夏季高温多雨D.明日大风降温【答案】C【解析】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明日大风降温”描述的是天气,“东莞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气候,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下图是某地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4℃微风﹣5~7℃微风﹣2~11℃微风﹣1~11℃微风﹣7~8℃北风4~5级﹣8~1℃北风4~5级﹣4~4℃北风5~6级2.图示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周二B.周三C.周四D.周五3.关于本周天气说法正确的是()A.周二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B.周四天气阴转晴,气温回升C.周六小雪转多云,气温下降D.周日烈日炎炎,要注意防暑降温【答案】2.D 3.A【解析】2.周二日温差为-5℃-7℃=-12℃;周三日温差为-2℃-11℃=-13℃;周四日温差为-1℃-11℃=-12℃;周五日温差为-7℃-8℃=-15℃,故图示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周五,排除ABC,选D。
3.周二天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A叙述正确;周四天气多云,气温下降,B叙述错误;周六小雪转多云,气温有所回升,C叙述错误;周日温度为-4℃~4℃,气温相对较冷,不用防暑降温,D叙述错误,故排除BCD,选A。
搜集到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
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可以判定()A.降水甲地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B.降水甲地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C.降水甲地多于乙地,甲位于内陆D.降水甲地少于乙地,乙位于沿海5.根据甲、乙两地7月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A.气温1月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B.气温1月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C.气温7月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D.气温7月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答案】4.A 5.B【解析】4.由图可看出,甲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湿润气流在此处凝结,产生降水,降水较多;乙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也可根据图中表格中的年降水量的数值看出,甲地年降水量为1030mm,乙地年降水量为350mm,因此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
中考地理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四天气与气候1(含解析)

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四天气与气候1.据气象台预报,1月15日,某市白天到夜间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5℃。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A. B. C. D.(2)该地当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1℃B.-1℃C.9℃D.-9℃(3)会出现上述天气状况的地方最可能是()A.赤道附近B.极地附近C.温带地区D.回归线附近2.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两处纬度相当却温差明显,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2)造成图中BC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3)图中虚线MN分别为()A.M为北回归线B.N为南回归线C.M为北极圈D.N为南极圈3.读主要降水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一组是()A.①地形雨②对流雨③锋面雨B.①对流雨②锋面雨③地形雨C.①锋面雨②地形雨③对流雨D.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2)喜马拉雅山南坡,我国夏季东部沿海及亚马孙平原主要的降水类型分别对应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那种降水类型()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处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要比甲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得多,其气候原因是()A.甲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多B.甲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多C.乙河流经地中海气候区,降水丰富D.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油橄榄为常绿小乔木,叶子较小且坚硬,呈尖刺状,表面多有“蜡质层”,叶片与阳光成锐角,可避免阳光的灼晒,以减少水分蒸发。
材料二:油橄榄喜热、喜光,不能持久受冻,油橄榄的花期为4—5月,果期为6—9月,在花期与果期时对热量的需求大。
全国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综合初中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A. 24.8℃B. 20℃C. 4.8℃D. 29.6℃【答案】 B【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不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幅图中,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峰会将“一带一路倡设推进到高水平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今年4月初,一艘货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出发经河内、孟买、马斯喀特到达威尼斯。
船员沿途所见可信的是()A. 河内居民多着白色头巾和长袍B. 孟买居民餐桌常见牛排和奶酪C. 马斯喀特港口停泊了许多大型油轮D. 汽车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天气与气候(含解析)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天气与气候一、单选题1.读下图,广州的天气情况是( )A.晴转小雨,气温20到28摄氏度B.多云转小雨,气温20到28摄氏度C.多云转阴,气温20摄氏度以上D.晴转阴,气温20摄氏度以上2.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3.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与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C.③热带季风气候D.④热带雨林气候中国是二十国集团(G20)重要成员国,在提振世界经济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中共同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图是多年来举办过G20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④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丁、丙、甲D.丁、乙、丙、甲5.②地气候特点是( )A.常年温和湿润B.终年炎热干燥C.全年寒冷干燥D.旱雨两季明显6.②③两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因此人口稠密。
从气候条件看,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B.雨热同期C.全年高温多雨D.冬季多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融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
北极航道中的东北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阅读北极航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7.北极航道中的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东北航道( )A.更加便利了中美之间的商贸协作B.更加有助于南南合作C.可以缓解波斯湾石油运输压力D.提高了北冰洋沿岸各港口的航运价值8.东北航道通航的时间可能在( )A.2~3月B.5~6月C.8~9月D.12~1月读“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9.已知A点的气温为12℃,则B点的气温约为()A.0℃B.9℃C.18℃D.6℃10.一般地讲,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P地B.Q地C.M地D.N地11.如图是中纬度某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所示地区为南半球B.气温随纬度降低而递减C.a为海洋,b为陆地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二、填空题12.夏季 ,冬季 ,是温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气候)中考题集锦1.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气压和风B 、气温和降水C 、气压和湿度D 、空气质量和风2.一位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这句诗所反映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3.下列灾害在深圳市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 .冰雹B .台风C .沙尘暴D .地震4.某人向北行走,感觉到无风,但观察周围的树叶确实被风吹动,此时风向是( )。
A .向东B .向西C .向南D .向北5. 降水量的单位是( ) A.毫米 B.毫米3/小时 C.毫米3 D.厘米36.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B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 .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D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7. 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1A B 、同种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D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8. 夏天,坐在湖边的树底下,风吹来人感到凉爽.对其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大,湖水吸热温度升高较快B.树叶里水蒸发带走大量的热C.风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地形宽旷,不利于散热9.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10、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 .茶壶上留有小孔D .利用离心水泵抽水11.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 ) A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C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D.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12.如图12-55所示,将一张明信片沿着其边长弯成弧形放在玻璃台面上,形成一座“拱桥”,当你对着“拱桥”使劲吹气时,你会发现( )A .“纸桥”被吹开较长的距离B .“纸桥”被吹开较短的距离C .“纸桥”被吹得上下跳动几下D .“纸桥”紧贴桌面不动1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 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 .高处气温太低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14.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治“非典”的战役中,常用如图13-46所示的喷壶来喷药消毒.下列关于它在喷药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喷壶把药液汽化了B .喷壶把药液液化了C .喷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D .喷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15、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 A .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 .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C .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D .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二、填空题图13-58 图13-4616、湛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小,这是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的缘故(填“大”或“小”).但由于工业和交通每天消耗大量燃料,大部分成为环境热源,城市人口过多、高楼林立等原因,从而使市区温度比乡村温度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 _ _效应.近几年来,湛江市区增加了大量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某人工湖的湖水质量约为2×107kg ,当水温升高20C 时,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 ,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上述效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17.如图13-55所示两船近距离并排行驶时将会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 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选填“大”、“小”或“等”)。
18.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13-56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 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19.如图13-57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题型二)20、 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10-3m 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刻度值是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13-40所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
若大气压强为1.01×105Pa,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101N 。
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__ __。
21.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8848.13m 的珠峰。
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导致水的 的缘故。
23.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
请根据天气符号在表中填写有关城市的天气状况.天气预报中的部分常用夭气状图,请读图回答。
(1)相比较而言,如果植被遭到破坏, 地更容易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2)如果三地的排涝条件相当,洪涝灾害最容易在 地发生。
图13-55 图13-56 图13-57图13-4025.右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由图分析可知:(1)该地气温特征是: ;(2)该地降水特征是: 。
26.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1)在1、2、3三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 号路线。
(填代号)(2)据考察,甲坡植物比乙坡植物生长得好,原因可能是(3)登山者分别在a 、b 、c 、d 四处时,他(她)的重力势能在 处最大。
(填代号)27.为精确测量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200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
测量考察中,科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5月下旬完成了测量任务。
根据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并从物理学角度加以简答。
例:问题:科考队员为什么要使用尖头的冰镐?简答:使用尖头冰镐,可以增大对封冻雪地的压强。
问题1:简答:问题2:简答:三、分析计算题28.近年来,银川市开挖河道,恢复被排干的湖泊,扩大了城市的湖泊请你结合所学的热学知识,谈谈这对城市气候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29.我市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注意抓好生态环境工作,发动群众大量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较高,居全国先进行列.植树造林既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又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调节气温.据某新闻媒体报道,一万平方米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l05J ,如果这些太阳能全部被初温为25℃,质量为50kg 的干泥土所吸收,那么可使这些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干泥土的比热容c=0.8×103J /(kg·℃)]30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13-54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请解释其中道理。
(安徽省芜湖市2004年中考题)31、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 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 ,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 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 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 0=105pa)图13-54 气 流 偏 导 器一、B B B D A B D B C A C D C C A16.大热岛 1.68×1011_J17.靠拢大小18. B B19.较小20. _因为所需测量的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1.变小22.小沸点变小23.大雨转阵雨,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32℃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 5℃、最高气温3 3℃24.(1)A(曲沃) B(乌海或灵武) C(长沙) (2)B(3)C注:每空2分。
25.(1)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较低 (2)年降水量较少(低)(降水稀少也可)26.(1)3 (2)甲坡向阳,温度和光照条件较好;甲坡位于东南(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答出一点即可) (3)d27. 问题1:墨镜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要戴墨镜呢?)简答:高山上白雪皑皑,阳光反射强烈,戴墨镜可防止强光伤眼。
问题2:他们为什么要背氧气瓶?(氧气有什么作用?)简答:高山上气压低,空气稀薄,缺氧。
问题3:防寒羽绒服有什么作用?简答:高山上气温低,羽绒是热的不良导体,可起到保暖作用。
问题4:防滑靴有什么作用?简答:防滑靴可增大摩擦,便于蹬山。
28(1)扩大城市的水面,增大了水的蒸发,可增大空气湿度或可以降低气温。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可适当减小昼夜温差或对气温变化有调节作用。
29、设太阳能为Q1,干泥土吸收的热量为Q2,按题意则有:Q2=1.2 ×105 J Q2=cm(t-t0)则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t=28℃30答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快,压强较小。
这样,偏导器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随之增大,提高了车轮的着地性能。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