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的产业结构
浅谈景谷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景谷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森林质量提升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重要主题,并且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本文阐述对景谷县森林资源现状,提出以森林经营为基础,通过精准森林质量提升的经营措施,把现有天然林和人工林向着具有高度稳定性、适应性和高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方向引导,探索森林多功能经营多资源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最终实现结构优化功能升级的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
对促进景谷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为我国南方林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景谷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有效性对策ABSTRACT: Forest Quality Improvemen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is the target and task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Jinggu Da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based on forest management, which can improve forest quality precisely, directing existing natural forests and plantations towards a forest ecosystem with high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vitality, andexploring a modern forestry management model of multi-functionalforest management and multi-resource utilization, high-quality forest ecosystem with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function upgrad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Jinggu Da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and can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accurate improvement of forest quality in southern China.Key Words: Jinggu Da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forest quality; precision enhancement project; effectiveness strategy1.引言党的十九大的以来,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林业发展已从数量增长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同时也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碧安乡烤烟常见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和对策

碧安乡烤烟常见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和对策郭元顺(景谷县碧安乡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景谷 666405)1 基本情况1.1 烤烟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碧安乡有12个村102小组1041户烟农种植烤烟,种植面积466.67 hm2,完成收购量1.82万担,完成率100%;实现烟农收入2642.50万元,户均收入2.54万元,同比增加3327.14元;亩均产值3775元,同比增加135.58元,收购均价每千克29.04元、同比增加0.73元,实现烟叶税581.35万元,同比增加20.88万元,烟叶上等烟比例72.43%、同比增加3.08个百分点。
市局质检收购综合合格率82.75%、综合等级纯度93.03%。
2018年烤烟发生病害206.67 hm2,虫害193.33 hm2。
其中病毒病26.67 hm2、黑胫病53.3 hm2、青枯病66.67 hm2、野火病13.33 hm2、赤星病20 hm2,根结线虫病26.67 hm2、地下害虫33.33 hm2、烟蚜53.33 hm2、烟青虫40 hm2、斜纹夜蛾66.67 hm2。
实施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效果达到71.2%。
1.2 有利条件一是碧安乡属于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海拔850 m以上的土地基本无霜,17个村土地有利于烤烟种植,属于适宜区和最适宜区。
二是碧安乡农业户籍人口5963户22 183人,有劳动力13 047人。
有耕地面积2473 hm2,其中水田620.47 hm2,雷响田288.6 hm2,旱地1469.6 hm2,土地宽广肥沃,农民朴实勤劳。
三是烤烟技术队伍力量不断增强。
烤烟技术人员2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助理职称1人,碧岭烟叶合作社技术人员17人,为全乡烤烟产业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存在问题2.1 广大烟农预防意识落后对烤烟病害和虫害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当地政府重视不足,职能部门宣传培训不够。
正兴镇无筋豆种植成效和措施

正兴镇无筋豆种植成效和措施作者:孙正平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本文总结了该正兴镇近年来种植无筋豆种植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采取的措施,以期为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无筋豆;种植成效;措施正兴镇地处普洱市景谷县城东南部,农业半山区镇,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海拔最高2920米,最低809米,平均海拔1205米;年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雨量1251毫米,全年无霜期3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小时,年降雨量1354毫米,蒸发量1916.4毫米,年平均雨日数164.1天,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分明等特点。
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正兴镇产业结构单一,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特别是烤烟和玉米收获后,农用地大量闲置。
无筋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忌高温。
在气温低于5度时才受冻,遇霜冻地上部分死亡。
生长发育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地区,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温度18-20℃,高于30或低于15授粉结实困难。
一、正兴镇无筋豆种植成效根据景谷县秋冬农业开发相关任务安排及科技增粮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于2012年示范推广了无筋豆种植技术,至2015年正兴镇无筋豆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产值效益迅速提升,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效益显著。
目前无筋豆已经逐步替代冬辣椒等成为了全镇冬早蔬菜产业开发中的重要产业。
2012年6月在正兴镇推广种植无筋豆至2015年12月,分别在景南、勐烈、波云、新寨、正兴、勐乃6个村推广种植面积达1.124万亩。
无筋豆的推广种植,农户增产增收明显,四年种植农户累计增收节支869.4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无筋豆种植措施1.主要做法(1)精心组织,科学设点。
围绕无筋豆的生长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工作目标和要求,选择无筋豆能连片集中地、当地政府重视、干部群众有较高积极性的村、组作为无筋豆种植技术示范点及推广应用点,组成以农业中心技术指导员、蔬菜种植公司、农村能人等组成的专业种植技术指导服务组,同时做到品种统一,肥药统一,技术统一。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一、2010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普洱市全市生产总值247.3亿元,人口254.2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25.12元1、思茅区生产总值53.67亿元,人口29.6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8101.18元2、景谷县生产总值40.9亿元,人口29.1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4021.25元3、宁洱县生产总值22.42亿元,人口18.5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2073.24元4、江城县生产总值11.85亿元,人口12.1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53.09元5、镇沅县生产总值17.12亿元,人口20.86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207.09元6、景东县生产总值28.82亿元,人口35.9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016.69元7、孟连县生产总值10.08万元,人口13.5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7439.11元8、墨江县生产总值24.81亿元,人口36.0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6882.11元9、澜沧县生产总值26.40亿元,人口49.1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5366.94元10、西盟县生产总值4.49万元,人口9.13万人,人均生产总值4917.85元二、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9元1、宁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5元2、景谷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3、思茅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9元4、景东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6元5、澜沧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6、镇沅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7、孟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2元8、江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5元9、西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7元(注:无墨江县数据)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普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1、思茅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983元2、景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03元3、景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91元4、宁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5、镇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8元6、孟连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7、墨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47元8、澜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6元9、西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9元10、江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12元四、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思茅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2、景谷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668亿元(未剔除糯扎渡水电站耕地占用税7700万元)3、景东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4、澜沧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5、宁洱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6、墨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亿元7、镇沅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8、江城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44万元9、孟连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1万元10、西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99万元五、2010年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排名1、思茅区2、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景东彝族自治县5、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6、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7、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8、墨江哈尼族自治县9、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0、西盟佤族自治县。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2019年7月10日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永平镇示范建设区域范围永平镇位于景谷县西南部,距离县城49公里,东与本县的威远镇、益智乡相连,南与碧安、勐班、半坡乡毗邻,西与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隔江相望,北与民乐镇和临翔区平村乡接壤。
全镇国土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是景谷县面积最大的乡镇,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831米,年平均气温18.7℃,年降雨量1450毫米。
耕地总面积15.24万亩,其中水田5.94万亩、旱地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09亩。
全镇下辖30个村、1个社区,45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自然村376个),2018年末全镇总人口共20751户73280人(常住人口),劳动力人口49730人。
(二)永平镇基本发展情况(依据2018年末数据)近年来,永平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2018年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4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完成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11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6亿元和6.82亿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2018年,永平镇突出特色产业,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巩固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种植烤烟3.49万亩,收获烤烟10.12万担,烟农实现收入1.54亿元。
大力支持蔗糖产业发展,种植甘蔗4.66万亩,入榨22.9万吨,实现蔗农收入9030万元。
完成冬季农业开发25.09万亩,收获产量21.22万吨,实现产值38157万元。
稳定发展特色养殖和山地畜牧业,生猪出栏4万头,羊出栏0.3万头,家禽出栏30.1万只,禽蛋产量412吨。
淡水渔业、果蔬、花卉、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林禽、林牧、林蜂、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2019年12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9年12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第一题:单选题(30分)20题,每题1.5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了好几题。
第二题:判断题(10分)10题,每题1分。
第三题:材料分析题(一)材料:日前,一则“环卫工用高压水枪打落树上黄叶”的视频风行网络。
在视频中环卫工说,领导检查要求看不见一片树叶,加速黄叶落下才能集中清扫。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叶落而知秋,秋风习习,漫天的黄叶纷飞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尊重自然,才能让环境更加和谐。
为了达到“一叶不染”这个苛刻的考核标准,环卫工无奈用水枪打落黄叶,“水枪冲落叶”,“一叶不染”的背后依然是懒政庸政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长期脱离实际,管理水平低下,拍脑袋决策,二是错误的政绩观、权力观影响。
“水枪冲落叶”不仅加重了基层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打走了美丽的景色,更打走了城市的形象。
要破解这道难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拧紧思想总开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时刻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行动指南。
“一叶不染”表面上看是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这背后却是不顾群众需求,拍脑袋决策的权力观在作祟。
实际上,在钢筋森林的城市中,一树金黄、一片落叶散发出的是难得的秋之韵味,也常常引来市民驻足拍照,为此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台“落叶缓扫”政策,为的就是留出秋天的美好。
部分领导干部若能时常到街头走一走,到人民群众中聊一聊,绝对不会提出“一叶不染”这样荒唐的要求。
二要消除能力上的恐慌症。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断提升斗争本领,克服本领恐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能力不足危险列为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向全党发出了警示、提出了要求。
提出“一叶不染”的要求,暴露了部分领导干部知识储备不足、管理能力不足。
景谷:林海明珠放光彩

“ 保险树” “ 、求学树”农 民增 收有 了新 ,
心 花 怒放 的林 农
4. 2 万亩 。 09 , 5 20 年 通过采伐原料林 , 林 农获得纯收入9 5 万元 。 82 通过林 改 ,景谷县初步搭建 了融 资平台 , 林业发展机制更具活力。根据 县里制定的森林 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管 理办法 ,农 户凭林权证就 可到银行抵 押贷款 。全 县已累计办理林权证抵押 贷款62亿元 , . 5 有效解决 了农 民发展林 产业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 ,景谷县尝试建立森林保险 机制 ,吸引大批企业和农户到保险公
实现农村林业产值7 亿元 , 占全县农业 产值的3%, 5 比林改前增长了l 多; 倍 全
县林农 采伐销售林木 收入 达 1 亿元 , . 2 比林 改前 增  ̄4 O T 元 。 J O OJ l f " 林改让林农平 等享有资源 ,林下 资源保护 、 开发和利用 步伐加快 , 实现 了生态效益 、经 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的
1 2
后 , 业 收 购 原 料 , 除全 部 投 入 和 服 变 。由于大力实施科教兴林 、 企 扣 人才强林
务费后 , 其余所得归林农所有。这一模 战略 ,建立了以企业 为主体的 自主创
式 成 功 运 行 后 , 料 林 基 地 成 为 企 业 新体系和产 、 、 结合 的创新研 发机 原 学 研
险降低 了,林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 到更有效 的解决。20 年 , 0 9 全县农 民涉 林劳务收入达5 0 万元 ,比林改前增 00 在管理 和服务方面 ,景谷县制定 / 2 o万元。 J 8o u 了林木采伐指标分配管 理办法 、林地 “ 森林 资源是 ‘ 色银行 ’通过林 绿 , 和林木流转办法 、零星林木管 理办法 改建设 ‘ 色银行 ’从而使 松脂 收入 绿 , 等一系列配套改革 管理办 法 ,探索实 成为农 民 的 ‘ 工资 ’林 下资 源收人成 是 ‘ 半 , 年终 指标跟着林权走 、 跟着可采资源走 , 并 奖 ’劳务收入则是 ‘ , 兼职赚外快 ’ 林 。”
基于PCA-ESDA测度的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

基于PCA-ESDA测度的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作者:刘嘉纬易佳伶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21期摘要:云南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对云南省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的建设有重要作用。
基于经济带34个县域2015年、2020年的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法(ESDA)进行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结果显示,经济带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总体经济水平较差,大多数县域仍然属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整体经济空间相关性弱,呈现出随机发展的状态;极化-扩散效应开始显现,空间结构呈现出中心-次中心-外围格局。
最后,提出优化澜沧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变;经济发展状态;PCA-ESDA;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1-0021-03一、研究背景为积极响应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要求,云南省于2015年制定《云南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云南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以下简称“澜沧江经济带”)是我国与湄公河国家合作的前沿地带,澜沧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云南省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的建设有重要作用。
经济空间结构的状态和演化往往是在现实中决定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决定性因素[1]。
因此本文采用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来分析澜沧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状态。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经典区位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阶段[1-2]。
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某一经济空间(行政区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3-4];某一新兴要素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5-6];某种经济要素的空间结构研究[7-8]。
研究方法较多采用数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从而更为客观、直观地展示经济空间结构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谷县的产业结构
我的家乡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横断无量山西南段,纬度位置为东经100º02′-101º07′,北纬22º49′-23º52′。
总面积7550平方千米。
素有“林海明珠、芒果之乡、佛教圣地”的美称。
境内群山纵横交错,河流穿插切割,山地谷坝镶嵌其间,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
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
面积4000亩以上的坝子有23个,总面积72.72亩。
辖钟山、凤山、景谷、边江、半坡、勐班、碧安、益智8个乡和威远、永平、正兴、民乐4个镇。
农业:
我县的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玉米广泛种植。
以永平镇为主,各乡镇积极在相对平坦的坝区种植甘蔗、红提、西瓜、蔬菜。
采用大棚种植先进的管理技术,使该些产品得到丰产。
在山地缓坡地,种植甘蔗、小粒种咖啡和茶叶。
以及一些亚热带水果,如:香蕉、橘子等。
还有部分地区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获得良好的收益。
茶叶的产出和咖啡产出量较大。
全县甘蔗收获面积8.17万亩,甘蔗总产量36—38万吨,工业入榨甘蔗30—32万吨。
景谷是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地,全县有近9万亩的古茶园,种植茶树4.5万亩,年产干茶2万多担,为大叶茶种,外形显毫,内质优良,是精加工“普洱茶”、“云南沱茶”的好原料。
全县共有咖啡面积4.75万亩,全年咖啡总产量达2680吨,总产
值约为4064万元。
水果红提、西瓜、蔬菜等,年产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且吸纳了较多季节性农民参与种植、收获。
桉树速生林及松树的种植,砍伐桉树造纸和松树的采脂也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工业:
林产工业:已初步建立了以林化、林板、林纸为主的林产工业,县内主要有利用亚行贷款投资18.5亿元的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首家林业上市公司——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林业龙头企业和地板条厂、削片厂、股份制林场等46林业生产企业,纸浆、松香、板材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10万吨、3万吨和12万立方米。
矿藏产业:我县已发现20余种矿藏资源,矿产地30余处。
景谷煤炭储量丰富,仅回煌煤矿储量达700万吨;景谷还是云南的第一个石油生产县,储量达1200万吨以上,天然气储量达3亿立方米;岩盐矿储量达30亿吨,景谷民乐乡境内斑铜矿储量达200万金属吨,半坡乡凹凸棒土储量达1500万吨。
此外,景谷还有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的石膏、硝土、硅石、花岗石、金、银、铁、铅、锌等矿产资源。
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建立以原煤、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建材、冶金为主的矿产工业。
有回煌煤矿、泰裕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凤岗盐矿、民乐铜矿、石油公司等54户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水泥、原煤、食盐、铜、重油的年生产为50万吨、10万吨、3万吨、5000吨、1000吨有年产30万吨的泰裕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年产9万吨的
回煌煤矿、年产3万吨食盐的凤岗盐矿、年产1000吨重油的炼油厂等企业。
电力产业:境内有澜沧江、威远江、小黑江等大小河流94条,累计总长1863.54千米,河流平均径流深592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7亿立方米,拥有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3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7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3万千瓦。
县内共有凤山乡平寨磨矿、边江乡平江村芒俄、正兴镇勐乃、正兴镇铁厂村、正兴镇帕庄河、钟山乡南景村换乐、钟山乡南景村等伴、景谷乡文联村等8处出露地热温泉,其中盐水泉4个、硫磺泉2个、淡水泉2个,出水处24处,总流量137.2公升/秒,平均水温41℃。
围绕水能资源的开发,已建立景谷河零、一、二、三梯级电站和多个中小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22000万千瓦.小时。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威远江水电站总投资 4.6亿元,装机容量7.2万千瓦。
此外,县内小黑江、南板河、通达河等可开发10万千瓦。
食品加工业:围绕热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县已建立日处理甘蔗2000吨的永平糖厂和1500钟山糖厂两条食糖生产线,甘蔗种植使农民年均获得经济收入65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25个,主要茶叶品牌有文宫毫峰、文富白毫、景谷大白茶等。
近年来,我县围绕初步建立了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以林化、林板、林纸为主的林产工业,以水电、原煤、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以建材、冶金为主的矿产工业,以制糖、制茶、制盐、果品加工为主
的食品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
各行各业的服务均有积极的开展。
旅游业也得到较多重视和开发。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现在正在积极开发我县的旅游业。
景点如:东南亚小乘佛教圣地勐乃帕庄河仙人洞、中国塔林一绝塔包树树包塔、道教圣地大石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迁糯佛寺、神奇的威远江自然保护区、芒卡温泉、永平大仙人脚、小黑江普贤寺等。
建议:
我县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和工业并重,且积极加快发展旅游业。
但是我县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应积极改进生产开发技术,农业和工业产业方面,应深化加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产业利益。
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环保生态效益,关注纸厂排污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声跃,张文.云南地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4
[2]/index.php?tn=ylmf_4_pg&ch=3
班级:11地理科学2班学号:2011022215
姓名:刘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