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西南地区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分析及解决对策

西南地区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分析及解决对策

f o c u s o n t h e s t r a t e g l e s o f r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r e b y k e e p i n g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a mo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t h e t h r e e m jo a r i n d u s t r i e s .T he r e f o e,a r c a s e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r e e Ma j o r I n d u s t r i e s i n t h e Gu i z h o u Ru r l a A r e a s a n d S o l u t i o n
黔 南 民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1 3年 第 2期
西 南 地 区农 村 三 大 产 业 结 构 分 析 及 解 决 对 策
肖 禹
( 贵 州 大学 经济 学院 , 贵州 花溪

5 5 0 0 2 5 )
要: 通过分析贵 州农村三 大产业的产值 比重 以及从业人 员比重现状 , 发 现贵 州农村三 大产业发展的非 对称性 和
非协调性 。认为贵州农村三大产业协调 发展 , 是 当前农村 工作 急需认 真研 究的战略 问题 。认 清农 村三 大产 业发 展过程
中的 问题 以及 原 因 , 提 出相 应 的 解 决 对 策 , 以此 促 进 农 村 经 济持 续健 康 的发 展 。
关键词 : 贵 州农村 ; 三 大产业 ; 结构分析 ;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 F 3 2 7 .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3 8 9 ( 2 0 1 3 ) 0 2— 0 0 7 0— 0 5

南平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与调整方向

南平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与调整方向

南平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与调整方向1. 引言南平市是福建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市区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南平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方向,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三次产业结构的概念和意义三次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3. 南平市三次产业现状分析在南平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占比较大。

这与南平市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历史发展有关。

然而,过度依赖农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局限性和稳定性。

第二产业在南平市的比重相对较小,主要是由于缺乏大规模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

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第三产业在南平市的比重也相对较小,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品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发展服务业可以为南平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4. 南平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为了更好地发展南平市的经济,需要进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以找到合理的调整方向。

以下是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的内容:4.1 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较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南平市的发展中存在着互补关系。

第一产业是农业,可以提供农产品来支持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是工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地区的经济增长。

因此,南平市应注重发展农业和工业,并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4.2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较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产业是工业,可以为第三产业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可以为第二产业提供运输、物流、市场销售等支持。

因此,南平市应注重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完整版)中国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完整版)中国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2.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目前 “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城市的产 业联系较密切,分工紧密,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 业集群。
• 3.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其他城市错位竞争,共同打造世界 级制造业中心。
• 4.资源、能源瓶颈影响“长三角”产业扩张。人力资源特 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也应经演变成阻碍地区发展的巨 大隐患
• 3.在外向化程度上,黄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尚有
一定差距,但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逐步“北上”,尤其
是日韩及欧美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该经济
2021圈/7/2对6 外开放呈现加快势头。
7
(二)长三角经济圈
• 基本特点:
• 1.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 特征,其核心城市上海目前处于全国最高经济梯度,已基 本走过了轻工业、重工业时代,进入到重化工业后期和现 代服务业时代。
2021/7/26
4
(二)长三角经济区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个城市和浙江省6 个城市,共计15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 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以 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 机整体。
2021/7/26
5
(三)珠三角经济区
珠三角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 区。近年来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 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 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 “9+2”。
三大经济圈虽然已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但从 加强区域分工和区际联系的角度看,还普遍存在工业结构 相似、支柱工业雷同的现象。因此提高各区域工业专门化 程度任务迫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之比。
其公式如下:
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该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高度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越小;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3
2998
56.4
22.4
21.2
1994
4044
54.3
22.7
23.0
1995
5046
52.2
23.0
24.8
1996
5846
50.5
23.5
26.0
1997
6420
49.9
23.7
26.4
1998
6796
49.8
23.5
26.7
1999
7159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仍然较大。一方面是因为统计造成的,我国农业劳动力是按户籍计算的,凡是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均归入农业劳动力,而事实上其中一部分劳动力并不从事农业劳动;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土地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我国三次产业的偏离度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化,就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是指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况。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偏离度就越大。
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是: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产业结构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以及投资者提供重要依据,让他们了解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本报告旨在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一产业(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只占到约9%;第二产业(工业)的比重相对稳定,在国内GDP 中占据重要地位,约占到41%;第三产业(服务业)逐渐崛起,目前已成为国内GDP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到约50%。

三、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第一产业的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但农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2.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

虽然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但过度依赖工业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消耗的加剧和环境破坏。

3.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在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差距,且高端服务业比重较低。

四、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1.提升农业的发展效益。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加强工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工业升级和转型,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工业竞争力。

3.促进服务业的均衡发展。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乡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提高高端服务业的比重。

4.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和协调性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机制的建设,以推动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五、结论我国的产业结构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重庆市在经济发展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重庆市的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重庆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汽车、电子、钢铁、机械等行业的发展迅速。

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市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重庆力帆等。

与此同时,重庆市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未来,重庆市的制造业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服务业将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重庆市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旅游、文化创意、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

金融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板块。

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是重庆市服务业的亮点之一,特别是三峡旅游、巫山神女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

重庆市还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互联网经济的投资力度,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预计未来,重庆市的服务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最后,重庆市的现代农业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特色产品,如鱼、柚、蔬菜等。

近年来,重庆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

重庆市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农业综合开发。

预计未来,重庆市的现代农业将继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总之,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将呈现制造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成为新引擎、现代农业壮大三个方面。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分布情况,包括各个产业的比重和产业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通常将产业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农业、渔业、林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业等)。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产业的占比过高,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产业结构不够现代化,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现代化。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过高,可能会出现产业过度集中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而落后地区的第一产业占比较高。

这是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早,工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而落后地区发展滞后,农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量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导致经济集中度较高,而落后地区面临人口流失和资源荒缺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地区的均衡发展,我们需要推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首先,需要政策环境,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吸引投资和企业进入落后地区,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跨地区的合作和协调,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转移,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三次产业之间的占比和比重也在发生变化。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自然资源直接开采和利用的产业,它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较小的比重。

但是,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粮食、棉花、石油、煤炭等重要原材料。

在过去,第一产业在我国的占比较大,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的地位和比重在逐步下降。

第二产业是指制造业、建筑业等通过加工、制造、建设等方式生产有形产品的产业。

在我国的过去几十年里,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内市场提供各种消费品和工业品,同时也是我国的出口主力军。

建筑业也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我国的第二产业正在经历着调整和转变,其占比也在逐渐下降。

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电子商务等提供服务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第三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加。

服务业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就业的重要领域。

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总体来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和转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占比在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增加。

这种变化是经济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当前,我国政府也在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旅产融二 服游管业是 务业理、为 业、业保生 ;信、险产 息公业和 咨用、生 询事地活 服业质服 务、普务 业居查的 和民业部 各服、门 类务房: 技业地金 、
和通一 仓讯是 储业流 业、通 ;商部 业门 饮: 食交 业通 、运 物输 资业 供、 销邮 电
第 三 产 业 的 四 个 层 次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industry)是社会分工发展 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 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在古代社会,手 工业只是农业的副业,经过漫长的历史 过程,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 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工业的分类
较为笼统的分发,可以把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 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 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 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 染料工业等。 轻工业 重工业 化学工业
行行色色的农业
粮 食 作 物 经 济 作 物
种植业
林 业 畜 牧 业
农 业
渔 业
副 业
甘肃省发展农业的优势何在呢?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属典型的干旱、 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年 平均气温0-14℃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 温为4-9℃,祁连山区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 和7-10℃,甘南1-7℃,陇南9-15℃。
Three major industry
Primary industry
Second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y
第一产业: Agriculture what is agriculture ?
农业(Agriculture)为通过培育动植物 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是国民经济 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 产对象的部门。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 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 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 生产活动。
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 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据《甘肃年鉴 (2009年)》统计数据,甘肃省第三产业保持 较快的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2008年第 三产业增加值为1242.41亿元,是1978年的 99.6倍,平均每年增长16.57%,而同期第一产 业和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2.58% 和12.86%。由此看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远 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 值构成来看,在国民经济的份额不断扩大,经 济地位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由1978年的19.28%上升到2008年的39.12%。
我省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 性何在?
节 水



1、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甘肃 水资源紧缺的战略选择
2、发展节水农业,是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 现代农业的需要
3、发展节水农业,是恢复和建 设良好生态系统的需
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水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2、节水设备和节水灌溉技术相对落后
5、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 6、继续保持交通仓储邮政业和批零餐 饮业的主导地位。
让我带你走进甘第三产业 (图片欣赏)
敦煌莫高窟
Any
advice is welcomed !
2、传统行业比重较高,而新兴行业比重 偏低、据《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国 家统计局出版,2009年)统计数据资料, 2008年甘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 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0%,住宿和餐 饮业占第三产业的6.2%,高于北京、上海 等发达省份。金融业所占的比例5.89%, 低与北京、上海等发达省份。由此可见, 我省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比重较高,而新 兴行业比重比较低 。
甘肃省三大产业之浅析
院系:School of Business 专业:International trade
制作人:王小莉、王玉彪 主讲人:王玉彪
工业
出售 酿造 原料
(一) 三大产业划分的依据和序
B、 各种行业的性质
第一产业:农业
2.内容 第二产业:工业
中文名称:甘肃 外文名称:Gansu 别名:甘、陇 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兰州、天水、酒泉 政府驻地:兰州市 邮政区码: 730000 面积:45.5万平方公里 人口:25575254 人(2010年)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酒泉 机场:兰州中川 机场,嘉峪关机场,敦煌 。火车站:天水,兰州, 陇西、清水,酒泉,嘉峪关 车牌代码:甘 省名 来源: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3、缺乏指导节水农业发展的宏观区划 和规划
面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
1、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2、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3、大力发展推广滴灌技术 4、加强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基础研究
5、增强农民节水意识和开展节水技术培训
后图 的片 耕欣 作赏 方、 式落 定西梯田
第二产业:Industry What is industry?
(5)技术指向型工业:
甘肃主要工业部门
兰州石化、酒泉钢铁、白银 铜业、金昌镍业、电力(甘 肃乃至兰州是西北电力系统 的中心枢纽)、天水机床和 一些军工企业 怎么办呢?
中国的镍都
金昌
发展优势:1、具有一定的 规模和竞争优势 2、资源 保障能力 3、技术优势 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储 量逐渐减少 2、面临国际激 烈的竞争环境
存在的问题:1、第三产业的资金投 入不足。 2、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3、产业制度 不健全。4、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程度 不够等。
解决措施
1、甘肃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加快发展甘 肃省服务业的政策。 2、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协调发展 3、加大投资力度。 4、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营造 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
邓爷爷曾今说过:“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 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广能 降耗技术的运用。
3、将金川有色集团打造成 具有千亿元资产的大企业。 4、在海外上市将极大的促 进金川集团的发展。 5、加大有色金属等优势资 源的勘查力度。 6、确定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化优势思路。
2、注重清洁生产技术的运用
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 所有行业的总称
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 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 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江泽民
中国各省分布图
让我们共同走进甘肃
陇西县
甘肃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甘肃省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 得名,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 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甘或 陇。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 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 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 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 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 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 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 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 总面积的4.72%。
我省发展农业的劣势和存在的问题是:地处西北内陆 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2-760mm,且降水各地差异很大, 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60mm, 但年蒸发量有2100mm,且甘肃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 量也很少,但是农业需灌溉面积却有113,3万亩,占全省 耕地的28%,地表水资源严重紧缺决定了甘肃省发展农业 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发展高效用水的节水农业,维持旱区 的粮食产量的稳定成为保障区域粮食产量的关键, 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始终是 全省面临的紧迫问题,为了进 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应用和普 及。
如:废料回收再利用 办法有的是
第三产业
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 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 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
种由入体四 服此第、是 务可三警国 性见产察家 产,业、机 业这产军关 。种值队、 第和等政 三国,党 产民但机 业生在关 基产国、 本总内社 是值不会 一。计团
会电质三 福视服是 利、务为 事科的提 业学部高 ;研门科 究:学 、教文 卫育化 生、水 、文平 体化和 育、居 和广民 社播素 、
区位因素不同而形成的工业
(1)原料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 的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 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 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 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例如饮料厂,家具厂 (成品)、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 消耗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 地方。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 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劳动者工资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