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年1月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

合集下载

1月浙江自考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浙江自考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66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职位薪酬体系2.职位评价3.小时工资制4.计件工资制5.个人绩效奖励计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企业采用稳定战略,这种企业对于薪酬的内部一致性、薪酬管理的连续性以及__________有比较高的要求。

在薪酬管理方面,薪酬决策的集中度比较__________,薪酬的确定基础主要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

从薪酬的构成上看,采取稳定战略的企业往往不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风险分担,因而较为稳定的基本薪酬和福利的成分比较__________。

就薪酬水平来说,这种企业一般追求与市场持平或者略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酬。

但在长期中的薪酬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2.薪酬比较比率是考察员工或企业薪酬水平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通常用薪酬比较比率来表示员工实际获得的__________与相应薪酬区间的中值或者是薪酬区间中值与市场__________薪酬水平的关系。

3.薪酬预算的自下而上方法是指,由管理者预测出每一位__________在未来一年薪酬的预算估计数字,计算出整个__________所需要的薪酬支出,然后汇集所有部门的预算数字,编排企业整体的薪酬预算。

4.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或工作任务包给工人,预先规定完成工作的期限和工资总额,在包工工人按期按质完成任务后,领取全部包工工资,这是__________计件工资制。

5.日工资制,即按照劳动者的__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__计算工资。

6.职位评价的方法有非量化评价法和量化评价法,所谓非量化方法是指那些仅仅从总体上来1确定不同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顺序的职位评价方法;而量化方法是试图通过一套等级尺度系统来确定一种职位的价值比另外一种职位的价值高多少或低多少。

非量化的评价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量化的评价方法也有两种:要素比较法和要素计点法。

浙江省精选范文月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精选范文月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 2 0 1 1 年 1 月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课程代码: 06089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社会关系中,哪个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 )A.小刘因脸上长有黑痣而被某公司拒绝录取发生的关系B.某公司保安 A 因私事与本单位保安 B 发生争议而被 B 打伤发生的关系C.某美发店美发师与顾客发生争吵而被顾客打伤发生的关系D.某公司员工 C 将自己的薪资借给本单位员工 D 发生的关系2.我国《劳动法》合用于以下哪种劳动者?( )A.检察官B. 人民检察院食堂的厨师C.村民委员会主任D. 农民3.国务院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自以下什么时间起开始实行?( )A.2004 年1月1日年1月1日年1月1日年1月1日4.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首创国之一,哪年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 )年年年年5.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劳动法的渊源?()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C.劳动部《对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建议》通知D.国际法律文件6.依据《劳动法》第62 条规定,女员工生育享受许多于多少天的产假?( )天天天天7.以下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劳动法基根源则集中表此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B.劳动法基根源则集中表现了我国劳动法的实质和基本精神C.劳动法基根源则是劳动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根本准则D.劳动法基根源则是劳动法的中心与灵魂8.凡在国家机关、人民集体和全民所有制公司、事业单位工作满 1 年的固定员工与配偶不住在一同又不可以在公休假日聚会的,能够享受国家规定每年赐予一方假期为多少天的看望配偶的探亲假?()天天天天( )9.以下对于劳动权益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15周岁同时产生B.前者出生时产生,后者开始于18周岁C.16周岁同时产生D.18周岁同时产生10.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推行加班加点薪资制度的工时制度形式是哪个?()A.标准工时制B. 计件工时制C.综合工时制D. 不准时工时制11.劳动者刘某与一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依据规定试用期不得超出多少个月?()A .1个月 B. 3个月C.5个月D. 6个月12.当前我国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根源上采纳什么方式?()A.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助相联合的方式B.所有由用人单位缴付C.国家、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分担的方式D.员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相联合的方式13.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判决不服的,能够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十五天 B. 一个月C.六个月D. 一年14 .依据我国《劳动法》第35 条的规定,集体合同对人的效劳范围是( )A.公司工会的全领会员B. 签署集体合同的员工代表C.参加合同议论的公司员工D. 公司全体员工,包含没有参加工会的员工15 .用人单位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该按期进行以下什么工作?( )A.健康检查B. 劳动补助C.设施更新D. 知识教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 2 分,共20 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起码有两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2011年1月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浙江省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66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薪酬的__________原则,是指特定企业员工的薪酬,应与其他企业从事同样工作的员工的薪酬相当,它强调劳动力市场价格对薪酬决定的影响。

2.职位薪酬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是根据员工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处的__________来确定其基本薪酬的薪酬体系。

3.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种与员工分享__________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而带来的收益的__________模式。

与利润分享计划一样,收益分享计划也是群体绩效而不是个人绩效,且这种群体绩效通常是__________的。

4.补充保险计划是由企业自主建立,对雇主而言,这是纯粹的员工福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医疗保险等。

5.高弹性模式下,薪酬主要根据员工__________的绩效决定。

其主要特点:这种模式下,奖金所占的比重较大,而福利、保险所占的比重较小,基本薪酬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小,而且基本薪酬常常采取附有激励性的计量形式。

这种模式对员工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但员工缺乏安全感。

6.影响企业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地区、行业通行的薪酬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企业的负担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按照计算的时间单位不同,计时工资制的具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周工资制、月工资制、年薪制等。

8.产量在定额以内部分,按照一种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额部分,则按照一种或几种递增的计件单价计算工资,是__________形式计件工资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卷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卷

选择题: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确保工资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正确答案)B. 最大化企业利润,不考虑员工利益C. 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D. 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下列哪项是企业制定工资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 随意性原则B.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正确答案)C. 歧视性原则D. 秘密性原则在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中,工资调整的主要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正确答案)B. 员工的个人喜好和兴趣C.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状况D.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内容?A. 工资总额的确定和调整B. 工资总额的分配和使用C. 工资总额的监督和检查D. 员工个人工资的详细计算和发放(正确答案,这更偏向于具体工资管理操作)在进行企业工资分配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A. 平均分配原则B. 按劳分配原则(正确答案)C. 随意分配原则D. 按需分配原则下列哪项是企业进行工资市场调查的主要目的?A. 了解竞争对手的工资水平,以便制定更高的工资标准B. 确定本企业的工资水平和结构,保持市场竞争力(正确答案)C. 搜集员工个人信息,以便进行更好的管理D. 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在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A. 员工的技能和经验B. 企业的规模和效益C.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D. 员工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正确答案)下列哪项是企业进行工资调整时常用的方法?A. 随意调整法B. 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 平均调整法D. 一刀切调整法在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中,下列哪项不是维护良好劳动关系的重要措施?A. 确保工资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B.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C. 忽视员工的合理诉求和意见(正确答案)D. 定期进行劳动关系评估和调整。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卷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卷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的( C )1-3 A.不可剥夺性 B.时代性C.时效性 D.再生性2.第一次真正有系统地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分析的是( B )2-33A.苏格拉底 B.泰勒C.欧文 D.吉尔布雷斯3.要求任职者在一段时间内用工作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一切活动,然后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C )2-45A.参与法 B.主管人员分析法C.工作日志法 D.记录法4.20世纪初,人力资源规划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工人,当时的人力资源规划热点问题是( A )3-68A.提高生产效率 B.人才的供求平衡C.接班人计划 D.组织再造与兼并5.组织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是( D )3-69A.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局势 B.社会的就业观念和失业人数C.企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D.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6.能够直接获得大量应聘者的相关资料,既节省招募费用,也可以缩短招募周期的招募方法是( B )4-119A.校园招募 B.人才交流会C.广告招聘 D.职业介绍机构7.一般情况下,比较好的选择是应聘者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 B )4-137A.50% B.80%C.100% D.120%8.通过测评,找出被测评者素质构成及发展上的问题和不足,这体现了人才测评的( B )5-147A.甄别功能 B.诊断功能C.评定功能 D.反馈功能9.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C )6-182A.绩效考核 B.绩效比较C.绩效提升 D.绩效衡量10.评价中心最大的特点是注重( C )5-175A.纸笔测试 B.面试C.情景模拟 D.心理溅量11.“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称为( C )8-270A.教育 B.培训C.学习 D.记忆12.培训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方法是( A )8-284A.讲授法 B.研讨法C.案例分析法 D.角色扮演法13.职业生涯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其组成部分是( D )9-294A.性格与能力 B.机遇与目标C.挫折与成功 D.态度与行为14.一个人在择业上的自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所拥有的( D )9-295A.职业兴趣和爱好 B.良好的职业机遇C.强烈的择业动机 D.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15.我国规定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其工龄计算方式为每在这些岗位上工作一年,均按( A )10-319A.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B.一年零四个月计算C.一年零五个月计算D.一年零六个月计算16.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 B )11-346A.形象 B.价值观C.目标D.制度17.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花费的成本是人力资源的( A )12-383A.原始成本 B.重置成本C.可控成本D.间接成本18.个人为接受教育、训练而放弃的收入是( B )12-382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C.人事成本D.重置成本19.强调管理人员接班人计划、人员精减计划等方面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在( C )3-69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0.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 B )8-288A.讲授法 B.研讨法C.角色扮演法D.案例分析法21.组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一种方法是( A )3-86A.计算机预测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C.德尔菲法D.马尔科夫模型22.下列比较适合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广泛传播企业招募信息的方式是( B )4-114 A.在招募区域内张贴招募简章B.在电视和广播上发布招募信息C.在报纸上刊登招募简章D.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招募信息23.世界上第一份职业兴趣测验量表的编制者是( A )5-145A.比奈 B.卡特尔C.斯特朗D.詹姆斯·沃克24.测评结果主要是给想了解任职者或求职者素质结构与水平的人提供成绩或证明的测评是( A )5-156A.鉴定性测评 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开发性测评25.在较高职位面试中,为了获得更丰富、完整、深入的信息,宜采用( B )5-161 A.标准化面试 B.结构化面试C.系列面试D.非结构化面试26.下列各项中,应用较少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D )7-242- 3 -A.工作重要性排序法 B.工作分类法C.要素计点法D.要素比较法27.如果工作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很难搬到教室里去,那么最为恰当的培训方式是( C )8-268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C.离岗培训D.员工业余自学28.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中,认为具备喜欢冒险的、有雄心壮志的、精神饱满的人格特点的人格类型是( D )9-301A.实际型 B.研究型C.艺术型D.企业型29.有利于促进差别化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薪酬战略是( A )7-231A.市场领先 B.市场滞后C.市场匹配D.市场衰退30.适宜从事调解、采购、洽谈等职业的职业能力类型是( D )9-300A.教育型 B.领导型C.服务型D.社交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工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B. 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C. 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D.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工资管理的内容?A. 工资结构设计B. 工资发放C. 工资预算D. 员工福利答案:D3. 在制定工资政策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公司的经营状况B. 员工的工作表现C. 竞争对手的工资水平D. 员工的个人爱好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工资结构的组成部分?A. 基本工资B. 奖金C. 社会保险D. 补贴答案:C5. 工资管理中的“3P1M”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Position(职位)B. Performance(绩效)C. Person(个人)D. Market(市场)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员工工资水平的外部因素?A.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 行业平均工资水平C. 员工个人能力D. 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答案:C7. 工资管理中的“绩效工资”通常与以下哪项挂钩?A. 员工的工龄B. 员工的职位C. 员工的工作业绩D. 员工的学历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工资管理中常用的工资形式?A. 计时工资B. 计件工资C. 年薪制D. 固定工资答案:D9. 工资管理中的“薪酬调查”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公司的薪酬水平B. 了解员工的满意度C. 遵守法律法规D. 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答案:A10. 在进行工资调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公司的财务状况B. 员工的个人需求C. 通货膨胀率D. 行业工资增长趋势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工资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哪些?(ABD)A. 吸引优秀人才B. 激励员工D. 保持公司竞争力E. 提高员工福利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工资水平的确定?(ABC)A. 员工的工作性质B. 员工的工作经验C. 员工的教育背景D. 员工的个人爱好E. 员工的年龄13. 以下哪些属于工资管理的基本原则?(ABD)A. 公平性原则B. 竞争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D. 合法性原则14. 工资管理中的“3E”原则包括哪些?(ABD)A. Equal value for equal work(同工同酬)B. Equity(公平性)D. Economy(经济性)E. Efficiency(效率)15. 在进行薪酬调查时,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哪些?(ABC)A. 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薪酬水平B. 市场上同类职位的薪酬水平C. 国家关于工资的法律法规D. 员工的个人爱好E. 公司的财务状况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工资管理只需要考虑公司内部因素,不需要考虑外部因素。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资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 确保员工按时获得工资B. 确保工资的公平性C. 确保工资的合法性D. 确保工资的合理性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工资管理的内容?()。

A. 工资计算B. 工资发放C. 工资调整D. 工资预算答案:D3. 工资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公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C4. 工资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工资构成?()。

A. 基本工资B. 奖金C. 社会保险D. 补贴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工资管理的职能?()。

A. 工资分配B. 工资支付C. 工资调整D. 工资控制答案:B6. 工资管理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工资必须按时发放B. 工资可以随意调整C. 工资必须保密D. 工资可以随意发放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工资管理中常用的方法?()。

A. 绩效考核B. 工资谈判C. 工资调查D. 工资预算答案:C8. 以下哪项是工资管理中不常见的问题?()。

A. 工资拖欠B. 工资不公C. 工资过高D. 工资过低答案:C9. 以下哪项是工资管理中常用的工具?()。

A. 工资表B. 工资卡C. 工资单D. 工资系统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工资管理中不常见的工具?()。

A. 工资表B. 工资卡C. 工资单D. 工资手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工资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A. 激励员工B. 降低成本C. 提高效率D. 保障员工权益答案:A、B、C、D2. 工资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竞争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D3. 工资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工资计算B. 工资发放C. 工资调整D. 工资预算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工资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A. 工资拖欠B. 工资不公C. 工资过高D. 工资过低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工资管理中常用的工具?()。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 (2)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自考试题 (2)

.浙江省2011年7月自学考试企业劳动工资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产品质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产品这样一种竞争战略是( )A.成本领袖战略B.创新战略C.客户中心战略D.差异化战略2.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相关薪酬决策就是( )A.战略性薪酬决策B.薪酬控制C.薪酬分析D.薪酬预算3.岗位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岗位工作分析 B.确定岗位工资标准C.岗位评价D.岗位工资测算4.公司通过奖励的方式直接赠与,或是参照股权的当前市场价值向员工出售股票,这是( )A.现股计划 B.期股计划C.期权计划D.员工持股计划5.按照工人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来支付工资的形式是( )A.计时工资制B.计件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D.年薪制6.如果用差异性和刚性这两个特征来分析薪酬模块,则具有高差异性和低刚性的薪酬模块是( )A.基本薪酬 B.奖金C.福利D.保险7.通常企业在制定绩效奖励计划时,首先要确定的是( )A.激励对象 B.奖金总额C.绩效目标D.部门资金8.企业补充保险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A.团体人寿保险 B.工伤保险C.补充养老计划D.雇主责任险9.企业内部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所形成的相互比较关系是指( )A.薪酬水平 B.薪酬构成C.薪酬体系D.薪酬关系10.由管理者预测出每一位员工在未来一年薪酬的预算估计数字,计算出整个部门所需要的薪酬支出,然后汇集所有部门的预算数字,编排企业整体的薪酬预算,这是( )A.由内到外法 B.由外到内法C.自上而下法D.自下而上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试题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工程技术讲座5
学院名称:建筑学院学号:姓名:刘安明成绩:
课程论文题目:1.探究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功处理
2.
3.
基本要求:1.
2.
3.
4.
5.
探究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功处理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内核心筒为钢骨混凝土结构,其椭圆平面尺寸为17m×14m(椭圆外墙内壁尺寸),高度为145.60m。

核心筒外墙厚度从底部的900mm厚逐渐变化至顶部的500mm厚,混凝土强度由C70变化至C40;沿周边设置14根构造型钢以加强外墙的刚度,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和压缩变形;内墙厚度分别为300mm和400mm两种,沿竖向截面不变。

钢外筒24根钢管混凝土立柱为圆锥形柱,柱截面由底部(+6.80)的钢管直径2m连续渐变至顶部(+124.00)的1.2m,柱内填充C60混凝土。

2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选择的控制采用由预制混凝土供应商为主,项目部为辅的控制方式:混凝土搅拌站与项目部签订合同,共同严格执行规范《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混凝土搅拌站与项目部共同精心选择由所需混凝土性能决定的用于制造工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保证本工程所用的一切材料、设备和技术均符合合同文件所规定的种类及标准,并对材料、设备和技术等质量负责。

此外,所有混凝土原材料及外加剂、掺合料必须经业主、监理、设计认可后方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外加剂、掺合料与水泥的施工配合比、掺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通过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合同条款的明确规定,要求搅拌站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供货),并小心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材料的碱含量,使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小于0.06%;尽量使用非碱性骨料,使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含碱总量不大于3kg,避免混凝土由于碱集料反应而导致膨胀开裂。

此外,选用可耐高温的掺合料,以避免高强度混凝土爆裂。

2.2 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时的控制措施施工工艺技术对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影响:首先是搅拌。

搅拌的目的除了使混凝土达到均匀混合之外,还要达到使其强化、塑化的作用。

本工程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二次投料工艺拌合。

二次投料法是先拌合砂浆,再投入粗骨料,制成混凝土混合料。

在泵机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 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宜保持送料的连续性,尽量避免送料中断。

若遇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那么应放慢泵送速度。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保持充盈,以防止吸入空气。

若吸入空气,应立即转泵,将混凝土吸回料斗内,等去除空气后再转为正常泵送。

2.2.2 在混凝土正常泵送过程中,应设法让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处于均匀分布的运动状态。

另外,混凝土泵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输送管也应清洗干净,以防混凝土残留在管道中影响下一次混凝土输送。

2.2.3 由于需要泵送454m高的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管道堵塞,从而引起混凝土离析而损害到混凝土的特性,因此必须保证泵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压力。

特选择2台由三一重工生产的HBT90CH-2122D型混凝土输送泵。

这种输送泵具有超过20MPa的压力,能够通过特制的泵管将混凝土以每小时30m3的速度送至接近480m的高空,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需要。

2.2.4 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在拌和之后,由于运输时间较长,坍落度损失较大,且易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或分层现象,此时决不允许添加任何拌和水,以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而应采用二次添加外加剂的方法,即在搅拌站先掺入70%的用量,到运送至施工现场后再添加30%(实际操作时后添加的量应由预先试验确定),以减少坍落度损失,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灰比。

此时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将后添加的外加剂掺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然后快速运转,搅拌均匀后,经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2.5 再则,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混凝土运至卸料地点时,还应检测其稠度。

所测稠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其允许偏差值为±30mm。

2.2.6 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随运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所以应尽量缩短运输时的延续时间,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2.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控制措施
2.3.1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斜面式分层浇捣,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由远到近自下而上逐层沿混凝土的流淌方向连续浇筑。

通过减小浇筑层的厚度和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来加快混凝土在凝结初期的水泥水化热的散失,从而降低混凝土的中心温度。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尽可能晚拆模,且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在短时间内下降15℃以上。

2.3.2 钢管混凝土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浇筑。

高位抛落无振捣法是利用混凝土下落时自身所产生的动能来达到振实混凝土的目的。

但由于管内混凝土的浇灌质量无法直观检查,故施工时要严密组织施工,明确岗位责任制,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包括施工缝),应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0~20cm的与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因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的弹跳现象使得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裂缝、蜂窝及麻面等缺陷。

2.3.3 核心筒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循序前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包括施工缝),也应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0~20cm的与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

为预防早期塑性裂缝的产生,可采用二次振捣和表面修整的方法。

二次振捣的时间在头次振捣后0.5h左右,即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

再根据振捣环境条件的不同应控制及时把握二次振捣的时机;此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密度,尽量多的消除结构构件四周的水泡和缩水裂缝。

浇筑后通过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可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效果。

2.4 混凝土的养护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的时间和速度,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对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进行控制。

使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

同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的控制结构裂缝的出现;另外在基础完成后还应及时回填土,以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采取“双控计算”措施,即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条件和拟采取的防裂控制措施,计算出混凝土可能产生的最大降温收缩拉应力,并测量出其内外温差及内部应力变化。

通过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范围内,使各阶段降温时混凝土的累积拉应力小于该龄期混凝土允许的抗拉强度,以实现对裂缝的控制。

3 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功计算
3.1 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1(t)=Tj Thξ(t)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的最高值);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30℃;
3.2 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阻燃草帘)蓄热保温养护。

在草袋上下再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其厚度的计算公式:
δ=0.5h·λx(T2-Tq)Kb/[λ·(Tmax-T2)]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h—底板厚度;
λx—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取0.14;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28℃;
T2-Tq—取18(℃);
Tmax—最高温度;
Tmax-T2—取23(℃);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
代入数值得:δ=0.5h·λx(T2-Tq)Kb/[λ·(Tmax-T2)]
=0.5×2×0.14×18×1.3/(2.33×23)
=0.06m=6cm
故需采用两层阻燃草帘(每层草帘被厚度为3cm)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3.3 混凝土的测温技术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混凝土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和及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控制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降温速率小于3℃/d,特对本底板基础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

本工程主要采用电子测温技术,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温度陡降不超过10℃。

测温必须24小时连续进行,并安排专人负责,若出现温差过大要立即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