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雷达和卫星图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雷达和卫星图像是现代 气象观测的重要手段, 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 辨率的气象信息。
雷达能够通过发射电磁 波探测云层中的水滴、 冰晶和降水粒子等,提 供降水强度、降水类型 和云层结构等信息。
卫星图像能够观测地球 表面的温度、湿度、风 速和云层分布等情况,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气象 信息。
详细描述
温带反气旋一般出现在中纬度地区,呈椭圆形或圆形。在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 燥,温度和湿度较低。由于水平气流辐散,高空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云层较少,风力较
小。
副热带反气旋
总结词
副热带反气旋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 天气系统,其特点是中心气压较高,四 周气压逐渐升高。
VS
详细描述
副热带反气旋多出现在夏季或初秋季节, 主要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在副热带反辐散,高空盛行下沉气 流,因此云层较少,风力较小。
雾是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 在近地面的空气中,使能见度降 低;霾则是由于空气中悬浮颗粒 物增多,导致大气混浊,使能见
度降低。
雾和霾的危害
雾和霾会降低空气质量,影响人 类健康,同时也会对交通产生不
利影响。
雾和霾的预警
气象部门会通过气象观测和预测 ,发布雾和霾预警,提醒公众注
意防范。
06
天气系统的模拟与预测
雷达和卫星图像在天气 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提高预报精度和 时效性。
天气预报的局限性
天气预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大气运动的不确定性和观 测误差等,导致预报结果存在 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天气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在不 同地区和季节存在差异,例如 对于热带气旋、暴雨、强对流 等复杂天气系统的预报还存在 一定的难度。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珠江流域(东南沿海)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流域(东南沿海)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 ) 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 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 因是什么?( ?(4分 因是什么?( 分) (3)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 分) )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4分 :(
1、答案:B 、答案: 2、答案:B 、答案: 3、答案:D 、答案:
读图完成: 1.有关①、②、③、④点气压的 有关① 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 ) A.p①>p②>p③ >p②>p③ B.p②=p③>p① =p③>p① C.p④>p①>p② >p①>p② D.p②>p①=p④ >p① p 2.四地中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四地中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四地中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① ② C.③>② D.④=① ③ ④ ① 3.未来一段时间四地的天气变化是() 未来一段时间四地的天气变化是() 未来一段时间四地的天气变化是 A.①地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①地气温上升, B.②地气压下降,天气转阴 ②地气压下降, C.③地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③地气温下降, D.④地气温下降,天气转阴 ④地气象小组学 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
1.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1.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 气实际状况的是 B
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
(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不同,哪个地点风力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 、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的 冷锋 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等 寒潮、 暖锋 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天山准静止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7讲 常见天气系统(教师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7讲 常见天气系统(教师版)

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①团,下侧为②团;(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答案】暖气冷气【注意提示】冷、暖气团的比较2.升高 气温和湿度 冷气团 上升 下降阴雨连绵 冬春 梅雨 阴雨冷湿【注意提示】(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2.高压脊:从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 。

3.低压槽:从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 。

【答案】高气压 山脊 低气压 峡谷【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图,回答1~2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解析】选A。

①地因离锋面较远,受冷气团影响不明显,故①地气温最高。

④地未来将受冷气团控制。

乙图中a、b两地可能形成降水,c、d两地处在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

城市因处在气旋中心区域,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3-5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5.据图分析影响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解析】第3题,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多在冬季。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二、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与锋面经常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也是影响我国北方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往往与低压槽(将低压区等压线弯曲最大的各点连接起来,由于这条线各点气压比两侧低,所以称为槽线)重合,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冷暖气流在此相遇。

2、锋面类型的判读:①找槽线:图中 、 为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 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为 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半球后,如果为北半球,则从偏北方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从偏南方向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断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 、C 气流占主动地位,即甲为 锋,乙为 锋。

⑤判断天气状况: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均主要分布于 气团一侧,如图中字母 、 降水较多。

三、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2. 不同时间尺度的的气候变化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4.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技术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

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4)加强立法和管理,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科学预测,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例1】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1--3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参考答案:1C 2B 3B【例2】《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常见天气系统上课

常见天气系统上课

冷气团 低
性质:
AB偏北风(西北、东北)
B C
D
暖气团
C偏南风(西南)
分析D、E两地天气状 况,并分析C未来的天
气过程。
冷锋
(1)按性质分,甲为_冷___锋,乙为_暖___锋。A、B、C、 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B___C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冷___锋,我国夏季 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冷___锋造成的。
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暖气团 冷气团
市区
暖气团
天气实例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 冬半年更常见: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 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
暖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气压高、天气晴朗
暖气团
冷气团
市区
暖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
暖锋控制,升温,产 生连续性云雨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暖气团主动靠近冷气团 暖锋
产生连续性云雨或 雾
暖气团
冷气团 市区
思考: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与 过境后的天气有何不同?
冷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冷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
冷锋控制,降温、阴 雨、大风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冷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二、气旋和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 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冷气团: 气团在移动的过程中, 比其所经下垫
面(如陆地表面)为冷的气团。亦称冷空 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天气系统概述 • 高压与低压系统 • 锋面与气旋系统 • 台风、飓风等极端天气系统 • 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系统演变趋势 • 观测技术在天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01
CHAPTER
天气系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天气系统定义
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 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和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气象现象和天气状况的 总称。
天气系统分类
主要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 高压脊、低压槽等。
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形成原因
天气系统的形成是大气中各种物理过 程和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包括地球 自转、太阳辐射、地形地貌、海洋和 陆地分布等。
影响因素
影响天气系统的因素很多,如温度、 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这些因素 的变化都会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 产生影响。
低压系统特点与成因
特点
天气阴雨连绵,风向稳定。
成因
低压系统形成于气流上升,空气膨胀并冷却,水蒸气凝结成云致雨。低压中心附 近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风向稳定。
高低压交替影响下的天气变化
高压接替低压
天气由阴雨转为晴朗,气温回升,湿度下降。
低压接替高压
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气温下Fra bibliotek,湿度上升。03
CHAPTER
北极海冰减少
影响极地涡旋和大气环流,进而改变中纬度地区 天气系统。
非洲干旱化
导致撒哈拉以南地区降水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 粮食安全。
未来天气系统演变趋势预测
气候模型预测
利用气候模型对未来天气系统进行预测,揭示可能的变化趋势和影响。
适应和减缓措施
提出针对未来天气系统变化的适应和减缓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天气系统的未来发展趋 势和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天气系统的可预测性和应对策略
未来挑战
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增加
人类活动对天气系统的干预 和影响
气候变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测技术 面临的挑战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过程
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气旋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锋面气旋系统与其他天气系 统的关系
天气系统的观测和预报
观测方法
地面观测: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观测,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参数的测 量
卫星观测:通过气象卫星进行观测,可以获取大范围、连续的云图、温度等信息
天气系统的分类
锋面系统:冷 锋、暖锋和准
静止锋
气压系统:高 压、低压和鞍
形场
气旋系统:热 带气旋、温带
气旋
风带系统:低 纬度信风带、 中纬度西风带 和极地东风带
副热带高压系 统: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印 度-澳大利亚
副热带高压
高压脊系统: 副热带高压脊、
极地高压脊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定义:锋面是冷、暖两种不同性质气团相遇时形成的交界面 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特点:冷锋过境时气温骤降,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 影响:降水、大风、气压变化等
类型:常见的反气旋系统包括高压、冷锋、暖锋等
影响:反气旋系统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如高压系统通常带来晴朗干燥的天气,而低 压系统则可能引发降水等天气现象
锋面气旋系统
定义:锋面气旋系 统是冷暖气团相遇 时形成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 统 课件
目 录
• 绪论 • 锋面系统 • 高压与低压系统 • 气旋与反气旋系统 • 季风系统 • 热带气旋系统
contents
01
CATALOGUE
绪论
天气系统的定义
天气系统: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大 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征的,能够相互影 响和相互制约的大气运动系统。
02
CATALOGUE
锋面系统
冷锋
总结词
冷锋是指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面,由于冷空气密度较大,暖空气密度 较小,因此冷锋会推动暖空气抬升。
详细描述
冷锋过境时,常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有时还会出现暴风雪、 冻雨等极端天气。在冬季或初春时节,冷锋过境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寒冷的天气。
暖锋
飓风
飓风是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的一 种热带气旋,也具有强大的风力和暴 雨。
飓风的路径也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海洋温度、气压等。
飓风的中心称为飓风眼,同样相对较 为平静,但周围的风暴和降水非常强 烈。
飓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大,可 以造成严重的灾害,如房屋倒塌、交 通中断等。
热带低气压
降水,但也可能导致洪涝等灾害。
能源和交通影响 季风对能源和交通也有一定影响,例
如影响风电和航运等。
气候影响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显著,它决定了许 多地区的温度和降水模式,对农业生 产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影响
季风还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例如影 响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 设等。
06
CATALOGUE
天气系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天气系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现代天气系统的研究则始于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气系统 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2017·甘肃河西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C.①处为晴朗天气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2.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B.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C.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D.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解析:第1题,借鉴北半球锋面气旋知识来分析,可判断该低压槽西南侧为暖气团、东北侧为冷气团,同时该锋面受暖气团推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故会形成暖锋;①处为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③位于锋后,受暖气团控制而为晴朗天气。

第2题,依题意,高压中心位于②处,故②处受高压控制而天气晴朗;①处位于高压脊部位而多晴朗天气;该脊线处等压线向①处凸出,③处为偏东风、④处为西南风。

答案:1.B 2.B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6年8月25日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①地风速比②地大B.②地云量比③地多C.③地气压比④地高D.④地气温比⑤地高4.该日()A.北京吹偏北风,即将有冷锋过境B.黄淮地区继续维持晴好天气C.乌鲁木齐天气晴朗,微风D.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有明显的风暴潮解析:第3题,①地等压线分布比②地稀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比②地小,风速比②地小。

②地受单一气团控制,云量少;③地受冷锋影响,云量多。

③地气压为1 005 hPa,④地气压为1 005~1 007.5 hPa。

④地在暖湿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⑤地地势较高,并受冷气流的影响大,气温较低。

第4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锋后,冷锋已过境;黄淮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将有阴雨天气;热带气旋中心距浙江、福建沿海地区较远,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等压线稀疏,暂无风暴潮;乌鲁木齐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大气稳定,天气晴朗,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

答案:3.D 4.C(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2016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丙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6.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解析:第5题,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故为西北风。

第6题,甲外围等压线数值为1 010,该闭合等值线的两侧分别有1 015和1 010两条等值线,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确定甲处为低压中心,为阴雨天气;乙处为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

答案:5.C 6.B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郑州模拟)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1~2题。

1.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A.台风雨B.锋面雨C.对流雨D.地形雨2.该时段()A.亚欧大陆降温快B.亚洲高压势力强C.太平洋升温快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解析:第1题,图示大暴雨分布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我国内陆,如此大面积大暴雨只能是锋面雨。

第2题,图示东北和华北大面积暴雨,可判断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故D正确,B错误。

图示暴雨时刻为世界时21日0时~22日0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为21日8时至22日8时,该时段经历了白天的升温和夜晚的降温,故A、C不正确。

答案:1.B 2.D(2017·太原一模)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

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

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4.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此次“极涡”南下()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B.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解析:第3题,依题意,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的低气压,从热力环流角度看,是由于极地寒冷而气流强烈下沉,从而在高空形成低压。

第4题,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由于高空无摩擦力,故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中等压线即为高空等压线,故甲地高空风向为西南风。

第5题,注意材料中的“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表明B正确。

答案:3.D 4.D 5.B(2017·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 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6~8题。

6.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A.辐散下沉B.辐散上升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7.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B.暖锋C.高压D.高压脊8.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A.连绵阴雨天气B.强对流降雨天气C.沙尘暴天气D.晴朗高温天气解析:第6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C正确。

第7题,依题意,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

第8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强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6.C7.A8.B(2017·郑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2016年3月13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

读图回答9~11题。

9.3月13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上海B.香港C.台北D.东京10.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A.日本海B.南海C.渤海D.东海11.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A.东风转为西风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解析:第9题,图中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其他三地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下而多晴朗天气。

第10题,备选项中的四个海域,日本海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强,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

第11题,注意“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表明13日之前东京位于图中低压系统的东部,则判读东京风向变化,可把东京东移至低压东部判断以前风向为西南风,而此时东京为西北风。

答案:9.D10.A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西安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22分)(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

(6分)(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8分)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13.(2017·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2016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4分)(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8分)(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6分)(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6分)解析:(1)图中等压差是5百帕,A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 010~1 015百帕。

(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

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

(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答案:(1)1 010~1 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

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