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的种子。
-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例如,菜豆种子的子叶比较肥厚,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比较小,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 植物根的生长。
-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 根的作用:一是固定植物,二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植物的根总是向地生长,而且生长速度较快。
3. 植物茎的生长。
- 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花和果实;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植物的茎根据质地可以分为木质茎(如杨树、柳树)和草质茎(如狗尾草、三叶草);根据生长方向可以分为直立茎(如向日葵)、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和匍匐茎(如草莓)。
4. 植物的开花结果。
-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例如,一个桃子就是一个果实,桃核里面的桃仁就是种子。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生命周期。
-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 蚕卵呈扁圆形,紫黑色,像小米粒大小。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黑色,像蚂蚁。
- 蚕幼虫期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长大一些。
蚕在吐丝前会停止进食,身体变得发黄发亮。
- 蚕蛹呈纺锤形,体表有硬壳,颜色为深褐色。
蛹不吃不动,但内部在发生变化。
- 蚕蛾是蚕的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蚕蛾交尾后会产卵,然后死亡。
2.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像鸡、鸭、鹅等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它们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卵、雏鸟(幼体)、成鸟三个阶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 超级完好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面特点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能够用根、茎、叶来生殖后辈,我们熟习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精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害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 1 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生时不需要浇大批的水,在适合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生。
6.凤仙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正确期间是4 月,花期是 6—8 月。
7.栽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能够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察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生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老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知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11.实考证明植物的根有汲取的作用,植物的茎有传输的作用。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生提奉养料,以后,会萎缩零落,它与此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错散布,有益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能够依赖阳光供给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汲取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拥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经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汲取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很多的小管子,因此有运输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爬行在地面生长,也有攀附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环绕物体向上生长。
( P20)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相同,轻轻挑开凋零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外壳变为红褐色并自行裂开,从里面弹出种子,颜色是黑褐色。
三年级科学下册背诵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背诵知识点一、物质与能源1.物质的三态和变化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的特点是形状固定,不能流动。
液态物质的特点是形状不固定,能流动。
气态物质的特点是形状不固定,能自由流动。
2.万物皆有颗粒结构物质由微小的颗粒构成。
颗粒结构是物质的一种内部特征。
3.能源的种类和利用能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化石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水能、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1.动物与栖息地动物栖息地是动物生活和繁殖的地方。
不同的动物适合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中。
我们需要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才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2.植物与环境因素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当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才能健康生长。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因素的要求有所不同。
3.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天气是指一天内气温、湿度、降水量等的变化。
季节是指一年四季的变化。
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对植物和人类生活都有影响。
三、科学实验1.科学实验的步骤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和结果、总结实验。
2.安全措施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实验室中要戴上实验面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相关防护设施。
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环境干净整洁。
3.实验中的变量实验中会有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因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有目的地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干扰因素是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背诵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背诵重点和知识点请以教材内容为准。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全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全册知
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资料 (全册知识点归纳)
目录
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 植物的组成部分
- 植物的生长过程
- 植物的繁殖方式
2. 第二章: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 动物体的组成部分
- 动物的生长过程
- 动物的繁殖方式
3. 第三章:材料与物体
- 常见材料的性质
- 材料的分类方法
- 材料的用途和保护
4.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
- 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向
- 物体的力和速度
- 物体的简单机械
5. 第五章:小动物与它们的生活
- 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特征
-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 小动物的生活性
6. 第六章:身体的健康
- 身体的饮食营养
- 身体的运动锻炼
- 身体的卫生保健
7. 第七章:科学与生活
-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 科学知识的探寻与分享
总结
本文档是三年级下册科学与技术复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的知识点。
内容涵盖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
繁殖、材料与物体、物体的运动、小动物与它们的生活、身体的健康以及科学与生活等主题。
通过阅读本文档,学生们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学生们还需要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
祝你学习进步!。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自然界的循环1. 水循环- 蒸发:水如何从地表变成水蒸气- 凝结:水蒸气如何变成云- 降水:雨、雪的形成过程-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2. 物质循环- 描述物质如何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状态转换-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循环,如洗涤剂的使用和废水处理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植物的器官- 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发育过程2.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植物如何利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3. 植物的繁殖- 种子繁殖的过程- 无性繁殖的例子(如分株、扦插)三、动物的分类和习性1. 动物分类基础- 根据形态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2. 动物的生活环境- 描述不同动物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方式- 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通过保护色、伪装等适应环境3. 动物的行为- 描述动物的觅食、繁殖、迁徙等行为- 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特殊行为,如蜜蜂的舞蹈四、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2. 太阳系- 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基本知识-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3. 天文现象- 月相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的解释五、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基本属性:密度、重量、体积2. 能量的形式- 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能量转换的例子(如风车、水坝)3. 简单机械- 杠杆、滑轮、斜面的基本原理- 简单机械如何帮助我们省力六、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实验- 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的初步概念2. 数据收集和分析- 如何收集、记录和整理数据- 利用图表展示数据的基本方法3. 结论和反思- 基于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的反思和调整以上是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一个概览。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点也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基础。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依据: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1-2.八个方位:1-3.描述位置的方法: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2-1.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2-2.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是不一样的。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的运动4-1.物体在斜坡上可能静止不动,可能滚动,可能滑动。
4-2.像木块等这种方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滑动。
4-3.像乒乓球、铅笔等这种球形或圆柱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滚动。
4-4.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
4-5.如果斜面变高,运动方式不变,但运动速度会加快。
5-1.借助秒表,进行计时,每组至少测三次。
5-2.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时间短,说明运动的快,时间长,说明运动的慢。
5-3.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要求平均数,取平均值。
6-1.时间相同,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速度越快。
行走距离近的,说明运动的慢。
6-2.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
6-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7-1.过山车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7-2.第一步,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第二步,制作: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第三步,评价:根据要求,完成评价。
8-1.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描述位置,首先要选择好标准;再根据物体与标准的关系,确定位置。
也可根据方向和距离进行描述。
8-2.利用秒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7、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13、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宝宝一生共蜕皮4次。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最新改版三下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知识点目录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 (4)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5)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7)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 (7)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8)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 (8)第8课《测试“过山车”》 (9)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0)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1)第3课《蚕长大了》 (12)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13)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4)第6课《蚕的一生》 (15)第7课《动物的繁殖》 (16)第8课《动物的一生》 (17)第三单元太阳、地球第1课《仰望天空》 (18)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9)第3课《影子的秘密》 (20)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21)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22)第6课《地球的形状》 (23)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24)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 (24)最新改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相对于地面(标准物)来说,图中老鹰是运动的,蒙古包、马和白云是静止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东北东南北南东西西南西北(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必备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P2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P3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P4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P7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P86.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7.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8.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P129.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P13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P151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P1712.我们发现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P1813.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P1814.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P20补充:1. 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2.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温度和空气等3.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4.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5.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6.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
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5.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P356.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8.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9.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绝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而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的。
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10.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1.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2.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
蚕卵是有生命的。
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2.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
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4. 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
胸部长有胸足。
腹足、尾足消失。
胸部、腹部都有环节。
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
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
体色呈褐色。
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
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
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7. 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9.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
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10.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1.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2.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点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4. 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6.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7. 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8.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
9.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1.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能被磁铁吸引。
P672. 有时候,磁铁隔着一些物体(非铁物质)也能吸铁。
P683.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P694.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P715.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两三个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强;相斥着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P74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制成了“司南”。
P758.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针。
P789.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P84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必备字词一、读一读:1. 支撑运输固定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2. 胸部腹部蚕茧竹签繁殖3. 温度摄氏度测量俯视仰视水蒸气三态循环4. 磁性同极异极司南指示方位盘磁针摩擦二、写一写:1. 水分矿物质二氧化碳氧气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土壤2. 卵幼虫蛹蛾生长发育3. 温度计视线浸入液面平视热量凝固融化蒸发冷却凝结液化4. 磁铁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北极南极悬挂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针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必备试题班级: 姓名:学号: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光合作用:请把下面光合作用中的几种物质的来龙去脉简要写出。
阳光二氧化碳 + 水绿叶氧气 + 养料(1)二氧化碳:(2)水:(3)氧气:(4)养料:或者:请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对下面的实验进行分析。
(1)光合作用:()()+ ()()+()(2)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