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版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鲁科五四学制课标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鲁科五四学制课标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者分析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
1.列举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2.介绍pm2.5的危害
3.N7H9禽流感的危害及预防。
1.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
2.从自身做起爱护自己,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利用媒体的直观,出示图片和文字,给学生带来启示。
归纳总结纳入系统
设疑,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板书。1.本节课主要探究合作学习了有关什么方面的知识?
2.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用flash动画将抽象的知识更具体更形象;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结合电子白板的一些功能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如:电子白板的拉幕、聚光灯和放大镜效果可加强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活动和亲身体验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也要适时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作为一个有用的人。
2.人体的呼吸是通过哪个系统来完成的?
3.呼吸系统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4.呼吸道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思考回答。生l:人体的呼吸。
生2:呼吸系统。生3:呼吸道和肺。
生4: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的通道。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调查并记录一周内本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结合呼吸道健康知识,分析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阅读拓展:
-阅读有关呼吸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文章或科普书籍,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观看与呼吸道健康相关的纪录片,如《呼吸的奥秘》,加深对呼吸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4.家庭作业:
-绘制呼吸道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2.图片展示:展示呼吸道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提出问题: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呼吸道如何对空气进行处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呼吸道结构:详细介绍呼吸道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并解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讲解呼吸道内黏膜、毛细血管和纤毛等结构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如加温、湿润、过滤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呼吸道模型观察和实验操作。
-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科学的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呼吸系统的奥秘。
2.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呼吸系统的结构模型,促进理解。
3.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呼吸道健康问题的关注,培养其健康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七年级生物上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5.提出两个问题,解释呼吸道与健康生活的联系,并给出答案。
答案:问题1:为什么感冒时会咳嗽?答案:感冒时咳嗽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病菌。
问题2:为什么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需要戴口罩?答案: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课堂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批改作业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基本生理结构,对细胞、组织、器官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他们也可能已经接触过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如肺的功能、气体交换等。
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掌握呼吸道的作用: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
3.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机制。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呼吸道相关的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探究呼吸道的作用,建立人体呼吸系统的生命观念,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

精版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4.3.3《生物空气质量与健康》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

精版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4.3.3《生物空气质量与健康》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3.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二)能力1.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手段:相关资料,学生调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关注空气质量。

片的森林植被枯焦死经典资料(一)10、居室装修材料缓慢释13、农业上喷洒有毒农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合措施:调整能源结经典资料(一)、本组的探究计划板书设计: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一、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健康二、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三、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四、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1.调查交流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2.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作业:要说明为什么?1.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的新鲜和清洁,下列哪项做法不可取()A.绿化环境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C.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D.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答案】C2.(多选题)禁止青少年吸烟是因为()A.烟内含激素,吸放后影响正常发育B.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C.烟内含致癌物质,吸入后会致癌D.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会反应迟钝。

【答案】B C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A.肺泡的数目增多 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C.呼吸的频率增多 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答案】D经典资料(一)。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案(无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案(无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

呼吸道对空气处理【学习目标】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呼吸系统组成【难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家,并加识记。

合作完成探究案,在课上的老师、同学交流,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文,把重点的知识点(如时间、事件、人物、影响、意义等)圈划出来,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___ 组成。

前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吸入空气后;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场所。

2.呼吸道的作用①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呼吸道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④喉部有__________吞咽时盖住喉入口处,阻止食物进入_________。

⑤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表面有________可分泌黏液。

纤毛摆动将尘粒、细菌和黏液送到咽部经_________排出体外,形成______。

【小组探究】阅读P41—P42页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讨论以下五个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了吗?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生活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课堂小结】学习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和疑问吗?请你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当堂检测】1.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按器官排列的自然顺序是?()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和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D.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2.在呼吸道中能允许食物通过的结构是()A.鼻 B.咽 C.气管 D.喉3.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A.喉结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甲状软骨4.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A.鼻 B.咽 C.肺 D.喉5.鼻在呼吸时对清洁空气有重要作用,其中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A.灭菌B.温暖空气C.过滤空气D.湿润空气6.因感冒鼻腔堵塞或夜间有张嘴呼吸习惯的人,早上醒来会觉得嗓子非常干痒。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包括过滤、加湿、加热和气体交换等作用。
3.掌握鼻腔内的黏膜、纤毛和黏液在空气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容易感冒,并说明如何通过保护呼吸道来预防感冒。
-分析鼻腔内的黏膜、纤毛和黏液在空气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实践活动:
-制作一个呼吸道的模型,展示其结构和功能,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进行课堂提问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和评价能力。
5.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4.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容易感冒。
5.能够使用图表、模型等工具,形象地展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模型、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呼吸道的组成和空气处理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提高学习兴趣。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3.1呼吸道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3.1呼吸道 教案
联系生活,体会生物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达标训练
习题检测及巩固
集体作答。
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①鼻: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与北欧寒冷环境相适应,我们生活在温暖地区,不需要具有这种高鼻梁。如果我们感冒鼻子呼吸不通畅,我们会选择用什么呼吸?说明气体可以通过鼻腔进入,也可以通过口腔进入。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更卫生,为什么?(鼻腔里面的结构可以清洁、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闻到
3、小组活动: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这些问题。寒冷地区(如北欧人)鼻子长有什么好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呛着,为什么?痰在哪里形成,是如何形成的?阅读课文52-53页,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为5分钟,倒计时开始。
板书:呼吸系统,呼吸道,肺
4、请小组代表作答,并进行引导和鼓励性反馈。
板书:喉
④气管: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出灰粒、病菌和黏液,也就是痰。痰里面有非常多的病原体,我们不能随地吐痰,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板书:气管
5、以上是呼吸道各个结构的学习。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1、学生集体回答。
2、阅读课本,思考并与小组成员讨论。
3、个别作答。
5、个别作答。
4、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观看视频
2、互动并回答问题。
3、齐读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构建框架
呼吸道



气管
1、图中所示是呼吸系统的组成,我们吸入的空气会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肺)。图中箭头指的是什么结构?气管分支后形成支气管,再形成细支气管。
2、我们将呼吸系统的器官进行归纳,气体由鼻进入到达气管的这个通道我们称之为呼吸道,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有答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导学案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记住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3.情感目标: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结构及作用。

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作用。

【学习建议】可密切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采取学生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要特别重视教材中的资料分析.【预习新知】课前完成任务: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组成的,其中的呼吸道包括、、、、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鼻腔内有,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膜中还有丰富的,作用是。

3.呼吸道都有和做支架,保证。

4. 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5.哮喘是感染的疾病,常因为吸入、、兽毛等物质引起,患病时呼吸困难,原因是:。

6.发声:声音是由喉部的发出的。

当两条拉紧、中间的空隙时,从肺部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学生做小游戏“憋气实验”,体验呼吸、谈谈感受,导入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再由新生儿出生的图片和问题引入本节。

活动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请做一做深呼吸,体会一下你在呼吸时都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运动?并试着在自身找出它们的大体位置。

2.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分成哪两类?3.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时,共同经过的器官有哪些?【跟踪练习1】呼吸道包括:、、、1呼吸系统的组成、。

肺(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活动二:呼吸道的作用资料分析:阅读分析课本44页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下面问题:【先独立自学4分钟,再小组互助讨论交流5分钟】1.鼻有何作用?鼻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2.第二段讲体温,这与呼吸有何关系?3.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4.最后几段资料介绍几种呼吸系统疾病,这说明了什么?5.课本44页资料分析后的讨论题【跟踪练习2】1.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呼吸道的功能()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人体吸入的空气C.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D.进行气体交换2.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A.喉结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甲状软骨3.下例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达标测评:
(1)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A.喉结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甲状软骨 (2)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3)因感冒鼻腔堵塞或夜间有张嘴呼吸习惯的人,早上醒来会觉得嗓子非常干痒。

这是因为 ( )
A .空气太干燥
B .鼻腔的清洁、湿润和净化作用大大减弱
C .空气中灰尘太多
D .空气中有病菌
(4)我们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共同的通道是( ) A .口腔 B .咽 C .喉 D .气管 (5)我们在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6).右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用数字表示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的顺序是 。

(2)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

(3)痰是由[ ] 和[ ]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