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合集下载

以“回到原点”为题【写作范例】

以“回到原点”为题【写作范例】

以“回到原点”为题【写作范例】(2011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了这一特色。

而且一如去年“材料加命题”的命题方式,为广东考生所熟悉,符合广东考生的实际。

写作本题,要注意几点:第一,要弄清楚概念——什么是“原点”。

“原点”本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出发的地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

在这里,“原点”又是一个数学概念——坐标的中心;同时还是一个哲学概念——事物的根本。

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将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导语提示让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又能让优秀的考生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启发,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所以,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切入一个相对熟悉的角度,生活的原点、感情的原点、生命的原点、人性的原点、思想的原点、心态的原点、历史的原点……比如,可写人生事业学业方面,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可写企业团体民族方面,回归原点,重头再来;可写面对成功,淡然处之,以再回原点的勇气,争取更大的胜利;可写面对灾难,挺起脊梁,不怕回到原点,来个凤凰涅槃式重生……第二,要弄清题目——“回到原点”。

这是一个动宾结构,重点是“回到”。

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考生结合“生活体验和认识”,谈如何“回到原点”。

“回到”,指返回并到达原来所在地方,或(情况发生变化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又指的是根本或开端,“点”指一定的位置。

“回到”,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

考生据此可以较快入题,写出有一定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

明确题意后,考生在写作中,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辩证立意。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1分:回到原点_高中生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1分:回到原点_高中生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1分:回到原点
人生既是一辆敏锐的汽车。

想要走飞快。

就要从曲折里到过,经无数的灾难。

才能让你更加澎湃的发展。

道路是曲折的,通过一系列的磨练才可以坚忍不拔的通过。

首先,要想经过道路的曲折,就要先从原点开始,也是人生的一步以及一个跨步的步伐。

没有人就从道路的中途走过,这样是不可能的。

刘祥,是亚洲黄种人的身份的代表,也是中国第一个创造历史喜悦的跨栏冠军,他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得世界冠军,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不人强,也不是一开始比经历的过程多。

大千世界,并非是原点无所不在。

生兴是一个起源。

起步的给一个门我,要想通过这道门我就要经得起磨练,奋发途强。

坚忍不拔,不受它人的挑衅,也不受外人影响很大。

要就比他人更加多时间练习,从练习的起点开始。

拼命接受教育与教导,受尽磨练,受尽刻苦,受尽教练的谴责和痛骂。

但是,刘祥做过这些事之度外(我看不懂作者写的是什么不好意思),忍受痛苦,忍受磨难。

没有一生下来什么都会。

什么都懂,只是一个哺着乳房的婴儿,通过慢慢的培养和培育,才能慢慢使婴儿长大,长大了并不是,能走路,能叫爸爸妈妈也要通过爸爸,妈妈的带领才能学回走路大,才能叫爸爸妈妈
在我生活里,并不是一下子就走到道路的前面,道路的中途,也是像婴儿一样的学习,从起点学习,磨练,锻炼才能。

人生就如一场梦似的,首先是一名小学生,然后到中学生,然后到大学生,不断的
长大,不断的懂得起点的源头和根本。

10+11=21分。

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回到原点回到原点
2011年6月7日上午9点30分,我翻到了作文,开始了大作2011年6月6日晚8点三十分,我吃的火锅
2011年6月6日中午,约人谈考试
2011年6月5日-2011年6月2日游戏升级和dota
2010年我还在高中奋斗
2010年夏天我发现在社会上是需要地位和钱的
2010年从懵懂变的成熟
1991年夏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1989年我50岁,我有个儿子,是监场的,不知道考生的艰辛。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用他那肮脏的手去接孩子家长的钱,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儿子而心酸。

拿着老师的工资,监场确这个那个不行,没事伸出你那我小时候牵着得小手
于是我在2011年我回归了原点,今天我希望我前世的老伴能看见我今生写的作文
把他掐死吧,主啊,阿弥陀佛,愿主保佑你一路走好。

回到原点吧,我的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32分:回到原点—关于后悔及从头再_议论文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32分:回到原点—关于后悔及从头再_议论文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32分:回到原点—关于后悔及从头再“世上没有后悔药”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感到陌生,但现在有许多人在做错事的时候才觉得后悔,想回到原点,一切从头再来。

可是我们却对回到原点无能为力。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要突破时间、空间的制约,换句话说就是穿越时空。

但我们不是叮铛,在现实我们做错事只能去接受和改正。

像我以前做错事的时候只会埋怨自己那个时候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如果一切从头再来该多好。

那个时候,在我上初三的时候,我在班上当劳动委员,负责管理同学值日和大扫除的方面,有一次,有个同学因生病不能来上学,我就找人代替一下他,可是没有人肯去做,因为大家都觉得倒垃圾是一件苦差事,每个人都摇头。

那没办法,只好我亲自去倒,可到垃圾旁,倒完垃圾回来后,大约还有20多分钟上课,我就去饭堂吃一下早餐,回到课室刚好上课,我完全没有看过垃圾桶,因为我想大家见到垃圾桶已经空了,应该不会有人扔垃圾吧,然后我照常像平常上课一样,听书做笔记。

然而一句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这个课堂,原来是巡堂老师看到我们班的垃圾堆积如山,还批评我们班的卫生问题,老师一脸愧惑,等巡堂老师走了,老师立即把枪头“喵准”了我,我跟他解释,可是他不听,他不相信一个空的垃圾桶会在20分钟里多到连垃圾桶盖都盖不住,他当着全班的骂我,令我感到很没有面子,加上炎炎夏日,心情本来就不太好,心想:你用枪指着我是吗?我用大炮炸死你。

顿时,我下意识地爆发了,我开口骂老师,还一脚踢烂了垃圾桶,这么“热闹”的场面,令巡堂老师“不由自主”地走了回来。

终于,我被学校记过处分,幸好老师后来也有“人性”帮我说几句话,但公然循规蹈规,不出一个学期就撤消了处分。

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件事过去就算了,但在我心目中始终都是个污点,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可以回到原点,学会冷静多好。

点评:本文记叙了一件自己懊悔的事情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回不到原点而感到遗憾。

对“回到原点”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简单化了,故事情节没有波澜,详略也不得当属于纯文本记叙事情的经过,立意显得不深刻。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1来源:作文网整理 2011-06-30 18:16:46[标签:2011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小学精华资讯免费订阅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1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

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

”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

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

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

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

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

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

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

“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

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2011年高考作文-回到原点试写作文

2011年高考作文-回到原点试写作文

回到原点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周而复始。

起于原点,回到原点,以至永恒也许这就是自然规律。

那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和灵魂在外面风尘仆仆流浪太久,就想回到久违的家中。

童年温和平的家,既是出生的地点,又是灵魂的归宿。

由此我想起了冰心,感叹她永怀一颗真善美的童心。

我想到了永远热情的始终说真话的巴金。

我也想到了矢志不渝的文学救国的鲁迅。

他们生,源于爱,死,也归于爱。

爱,是人生的原点。

正因如此,他们的英灵永存。

每个人都有自己画定的人生原点,因此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追求。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有人把追名逐利作为人生的出发点,于是就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钱,那就容易泯灭人类善良的本性。

如果丧失了人的本性,就会以诚信为愚蠢,以欺骗为聪明,以罪恶为光荣。

它的灵魂一开始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风华正茂,却走上了刑场,因为故意杀人;留学归来,却拷下了手拷,因为寄钱迟缓刀刺母亲;高三学子,再也上不了考场,因为搬桌子而群殴夺命。

杀人者也有悔恨的时候,可惜的是一切都来得太晚。

悔不当初,再想回到一切都未发生的原点已经不可能。

青春的花朵就这样凋谢了,究竟都是谁之过?假如在幼年的时候,浇灌的不是溺爱放纵,而是博爱宽容,也许就不会出现人生的悲剧。

如果学校教育不是那么功利,也许学生就不会变得如此冷血。

如果社会多一点公正和谐,也许就不会出现如此的震惊。

原点,有大有小。

以大我画成的人生原点,它发出的射线。

以小我画成的原点,发出线段。

而以极端自私画成的原点,它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圈,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别想走进来,因为里面处处是陷阱。

古人失意远离尘嚣寄情于山水,让自己的灵魂回到天人合一的原点,现代人浮躁则沉洒于网络与时尚。

在虚幻的世界里,在盲目的追求中,有很多年轻的灵魂回不到原来的家。

抛弃了传统的文化,恐怕就像天涯游浪子一样,再也亲身体味不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内涵。

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爱,也是人离开这个世界的终点。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8分:回到原点—关于回到毅力原点_议论文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8分:回到原点—关于回到毅力原点_议论文

2011年广东省卷高考标杆作文28分:回到原点—关于回到毅力原点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要回到原点,原点是我们的根本,是指导我们走向社会,指导我们的人生。

以毅力为原点,是走向成功的桥梁,我们要有坚定的毅力,做事也会事半功倍,我们要回到毅力的原点。

刘伟中国达人秀之一,刘伟小的时候因一次的触电,而失去了双臂,但是他没有想不开,而是很乐观地面对,就是这件事,改变了刘伟的一生。

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去学游泳,他想做一名残疾运动员,但是由于他失去了双臂,很难在水中保持平衡,于是他放弃了。

这一次的放弃并没有影响到刘伟,他看中了钢琴,他想要用脚去弹钢琴。

于是他每天每夜地练钢琴,连脚都出血了,麻痹了也不休息。

一开始有人认为用脚弹钢琴时不行的,但刘伟做到了。

刘伟就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坚定的毅力,不放弃的精神,他用脚去弹钢琴都成功了。

在一次达人秀中,刘伟用双脚弹出一段段优美的歌曲,令全场的观众震撼,有的还感动得掉眼泪,评委也给予了刘伟高度的评价,他成为了达人。

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毅力为原点,回到我们的原点上,要有一颗毅力的心,要有不放弃的精神,那么成功也就在你的身边。

中国飞人刘翔,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奥运会110米跨栏的冠军。

刘翔从小就开始练习跨栏,每天每夜都在练习,毫无松懈,他很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

有时候遇到困难也没有退缩,而且勇敢地接受挫折。

他就是拥有一颗毅力的心,他坚定了自己的毅力。

在奥运会上夺取冠军,他还破了奥运会110跨栏的记录,他还跑在黑种人的面前。

如果刘翔没有坚定自己的毅力,没心地去训练。

他能夺取奥运会的冠军吗?答案是不行。

我们要有坚定的毅力,要回到原点,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桥梁。

13+15=28分。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3篇范文《回到原点》!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3篇范文《回到原点》!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 字(含标点符号)。

《回到原点》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不断前行,追逐着梦想与目标。

然而,有时走得太远,我们会迷失方向,忘记了为何出发。

这时,或许我们需要的,是回到原点。

原点,是道路的起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迷茫时,回到原点,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找回那份最初的热情与动力。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立下了一个个纯真的梦想。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被现实的琐碎所困扰,没有被利益的诱惑所迷惑,心中只有那份最纯粹的向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风雨,遭遇了挫折,那份初心渐渐被遗忘。

我们开始追求功名利禄,开始随波逐流,失去了自我。

回到原点,是一种反思,是对过去的总结。

我们可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分析其中的得失。

是因为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细节?是因为盲目跟风而迷失了方向?通过反思,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调整自己的步伐,重新踏上正确的道路。

回到原点,也是一种回归本真。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我们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戴上了厚厚的面具,隐藏了真实的自己。

而回到原点,就是要摘下这层面具,找回那个真实、简单、快乐的自己。

历史上,许多伟人在关键时刻选择回到原点,从而实现了人生的升华。

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在困境中回到了文学创作的原点,用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回到田园生活的原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回到原点。

当工作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时,不妨回到家庭的原点,感受亲情的温暖;当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时,回到真诚待人的原点,重建信任与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

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

”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

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

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

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

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

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
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

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

“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

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家俊
高考作文评分,看重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的能力,看重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看重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

文章从人的性情的角度,论述“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观点,思路清晰,构思严密。

先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

再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

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作为例子,
强化自己的观点,更加让人信服。

还以马寅初的事迹作为论据,加深对观点的认识。

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作结,引起反思,令人回味。

文章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而且相当多的文句很有意蕴,耐人品读。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

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

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

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

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

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

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

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

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

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

是的,在我人生
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

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

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

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

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

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