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和耳朵》教案

合集下载

安全教育教案保护五官

安全教育教案保护五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官的基本功能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五官健康。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五官疾病。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五官的基本功能。

2. 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教具(如眼镜、口罩、耳塞等)3. 录音、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五官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说出五官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2. 提问:五官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保护五官?(二)讲授新课1. 讲解五官的基本功能:(1)眼睛:观察世界、识别物体、表达情感。

(2)耳朵:听觉感知、平衡协调。

(3)鼻子:嗅觉感知、呼吸。

(4)嘴巴:语言交流、品尝美食。

(5)皮肤:保护身体、调节体温。

2. 讲解保护五官的方法:(1)眼睛: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保持适当距离;勤洗手,预防眼部疾病;定期检查视力,及时矫正。

(2)耳朵:避免噪音污染,佩戴耳塞;保持耳朵清洁,预防耳部感染;注意听力保护,避免听力下降。

(3)鼻子:保持鼻腔清洁,预防感冒;避免过敏源,预防鼻炎。

(4)嘴巴: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保护口腔黏膜。

(5)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病;避免紫外线照射,预防皮肤癌。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五官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保护五官的经验和心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感想,提出保护五官的建议。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家人的五官保护意识。

2. 让学生观察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不良习惯,尝试改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五官的基本功能和保护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五官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

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4篇)

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4篇)

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4篇)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4篇)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1、课件——乐趣卡:身体的各个部位2、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

活动过程一、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1、出示乐趣卡: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张图像,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图像上一样呢?幼儿观察讲述。

2、引导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认识五官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2、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

(2)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幼儿互说)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三、游戏:找五官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幼儿园保护五官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并说出人的五官。

2、通过探索尝试知道眼耳嘴鼻的作用。

3、知道一些基本的保护五官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五官。

幼儿园小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模板五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模板五篇

幼⼉园⼩班健康保护⽿朵教案模板五篇幼⼉园⼩班健康保护⽿朵教案模板五篇幼⼉园开学了,新学期的开始作为⽼师⼀定要做好准备,有⼀份教案是⾮常不错的。

幼⼉园⼩班健康保护⽿朵教案⼀:有⽤的⽿朵活动⽬标: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朵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让幼⼉在⽐较、讨论中了解⽿朵的作⽤以及在⽣活中该怎样保护⾃⼰的⽿朵。

3.发展幼⼉的听觉感官,培养探索⾃⾝奥秘的兴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法。

活动准备:两个易拉罐(⾥⾯装的物体不同),PPT准备,《不要随便掏⽿朵》视频,⽇常⼩朋友⽣活照。

活动过程:⼀、兴趣导⼊1.出⽰只有出现各个动物⽿朵的图⽚,让幼⼉猜测动物名称。

2.出⽰只漏⽿朵的⼩朋友的图⽚让幼⼉来猜测。

(出⽰各个动物形象和⾝边⼩朋友的⽿朵是为了⽴刻来突出这节课上课的重点。

)⼆、了解⽿朵的构造。

1.引导幼⼉互相观察⽿朵,为后⾯准确区分各部位做准备。

2.结合教材上的⽿朵解剖图请幼⼉看多媒体课件(⽿朵的结构图)——采⽤多媒体教学法与多渠道参与法,让幼⼉在观察后说,在看后了解在参与后掌握⽿朵的各部位名称。

(设计环节的意图可以不出现的教案中,⼀般说课时会⽤的⽐较多。

另外,把该环节要说的话都写出来,以便上课时语句表达可以更加准确到位)三、了解⽿朵的作⽤1.了解⽿朵美观的功能——选取⼩朋友的⽣活照,通过找不同⽅式让⼩朋友感受到有⽿朵的重要性。

(采⽤⽐较体验法,让幼⼉感受到⽿朵的重要性)。

2.了解⽿朵的听觉功能——选取了两段风格很迥异的⾳乐是为了让幼⼉感受到⾃⼰的⽿朵可以听到⾳乐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

3.了解⽿朵不仅能听到声⾳还能分辨⾳⾊——教师出⽰制作好的装有⽶粒和弹珠的易拉罐两只,晃动罐⼦,请幼⼉倾听,根据声⾳的不同,来判断罐⼦中装的是什么。

(采⽤感知体验法让幼⼉对本活动产⽣兴趣,增加趣味性。

)(如何说,每个环节把要说的话都写进去)四、看视频《不要随便掏⽿朵》1.看完视频,先提问,请幼⼉来说说视频内容,提取幼⼉已有的保护⽿朵经2.教师⼩结:在⽣活中我们能不能随便掏⽿朵,如果要掏⽿朵必须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才可以。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
一、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能够掌握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耳朵。

二、教学重点
•让幼儿认识到保护耳朵的必要性。

•掌握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介绍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听觉器官,需要保护。

–讲解过度噪音对耳朵的危害,如高音乐音量、嘈杂的环境等。

2.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降低音量,避免长时间听很大声音乐。

–避免接触噪音过大的环境,可以戴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不用尖锐物品伤害耳朵,如用棉签插入耳朵等不良行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耳朵,以及耳朵的作用。

2.学习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向幼儿介绍保护耳朵的方法。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平时是如何保护耳朵的。

3.温故知新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幼儿对于保护耳朵的理解程度。

4.练习
–分发耳塞或耳罩让幼儿亲自体验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保护耳朵的技巧。

五、总结
•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将这种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鼓励幼儿在家和学校中提倡保护耳朵的行为。

通过这次教案的学习,相信幼儿们能够更加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保护耳朵方法,从小养成爱护自己听觉器官的良好习惯。

愿幼儿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小学品德教案

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小学品德教案

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小学品德教案第一章:认识眼睛和耳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和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眼睛和耳朵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组成,视觉的形成。

2.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眼睛和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其结构和功能。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眼睛和耳朵的了解。

3.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眼睛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1. 绘制眼睛和耳朵的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眼睛和耳朵的小短文。

第二章:眼睛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

教学内容:1. 眼睛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产品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眼睛受伤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眼睛保护的思考。

3. 教师讲解:讲解眼睛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眼睛。

作业:1. 制定一个眼睛保护计划。

2. 绘制一张关于良好用眼习惯的海报。

第三章:耳朵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耳朵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

教学内容:1. 耳朵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不当的耳机使用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耳朵受伤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耳朵保护的思考。

3. 教师讲解:讲解耳朵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耳朵。

作业:1. 制定一个耳朵保护计划。

2. 绘制一张关于良好用耳习惯的海报。

第四章:眼睛和耳朵的保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和耳朵的保健方法。

2. 培养学生定期进行眼睛和耳朵检查的习惯。

教学内容:2. 耳朵的保健方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定期检查听力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讨论眼睛和耳朵的保健方法。

2. 教师讲解:讲解眼睛和耳朵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保健。

作业:1. 写一篇关于眼睛和耳朵保健的小短文。

2. 制定一个眼睛和耳朵保健计划。

第五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将所学的眼睛和耳朵保护知识付诸实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明白要如何保护耳朵。

2.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耳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

二、教学内容1.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保护耳朵。

3.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耳朵的保护有哪些帮助。

三、教学准备1.真实的耳朵模型或图片。

2.耳朵保护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有关耳朵保护的故事或视频。

4.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以进行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展示耳朵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外形,并提出问题:“耳朵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保护它呢?”第二步:认知1.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2.介绍如何保护耳朵,例如避免噪音和注意个人卫生等。

第三步:实践1.给幼儿展示耳朵保护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感受并模仿正确的保护方式。

2.通过游戏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加深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第四步:总结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评估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资源链接:引导家长寻找相关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幼儿对耳朵保护的认识和兴趣,可能在后续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保护耳朵》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保护耳朵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眼睛耳朵幼儿园教案

眼睛耳朵幼儿园教案

眼睛耳朵幼儿园教案教案背景眼睛和耳朵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两个重要器官,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

为了提高幼儿对视听环境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必须注重眼耳保健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认识和理解眼耳保健的重要性;2.帮助幼儿掌握保护和训练眼耳的基本知识;3.提高幼儿对视听环境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4.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重点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1. 眼睛保健1.1 眼睛的结构及其功能; 1.2 如何保护眼睛; 1.3 眼睛疲劳和过度用眼的危害;1.4 认知不良眼保健习惯对视力的损害; 1.5 如何采取适当的眼保健措施;2. 耳朵保健2.1 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 2.2 如何保护耳朵; 2.3 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2.4 认知不良耳保健习惯对听力的损害; 2.5 如何采取适当的耳保健措施;3. 眼耳训练3.1 眼睛的视觉训练; 3.2 耳朵的听觉训练; 3.3 如何进行有效的眼耳训练。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幼儿普及知识点;2.展示法:通过设备和模型来展示眼耳结构,并进行讲解;3.游戏法:通过互动课堂,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实践法:通过小组实验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眼耳保健和训练的方法。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布置作业: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眼耳保健作业,帮助幼儿深入掌握知识;2.测评考试:通过学习,帮助幼儿学会如何有效保护眼耳,提高视听能力;3.课外活动:通过参与爱耳日、眼保健操等活动,让幼儿学以致用,形成身体健康、养成健康习惯的良好思想道德观。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将帮助幼儿掌握眼保健和耳保健的基本知识并掌握相关保健技能,进而提高幼儿的视听能力。

同时通过相关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 (2)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 (2)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教案主题:爱护自己的耳朵教案目标: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

3.掌握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爱护耳朵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文具准备:黑板、彩色笔、粘贴纸和纸张。

2.教学资料准备: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的图片、常见耳朵问题和疾病的图片。

3.音响设备准备:播放器和耳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问答:“耳朵是我们听声音和保持平衡的器官,同学们知道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吗?”2.教师呈现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图片,向学生解释和介绍。

Step 2:学习(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如耳朵感染、耳鸣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问题和疾病的原因和如何避免。

3.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如不用力拔耳朵、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

Step 3:实践(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a.模拟耳朵感染的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所学知识给予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b.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爱护耳朵”海报,展示耳朵健康和保护的重要性。

Step 4: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复习所学内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Step 5:拓展延伸(自主学习,10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寻找关于耳朵保护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2.鼓励学生向家长、亲戚或朋友咨询有关耳朵保护的问题,并整理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并掌握了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海报设计等实践活动,增强了对耳朵健康和保护的重视意识。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加对耳朵保护的理解和知识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眼睛与耳朵》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眼睛和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体验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知道如何爱护眼睛和耳朵,逐步形成良好的用眼用耳卫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眼睛和耳朵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眼睛和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体验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用眼用耳卫生和怎样保护好眼睛和耳朵。

【教学关键】
在形象教学活动中体会。

【教学准备】
课件、幻灯片、游戏挂图、眼罩、棉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眼睛耳朵作用大
1.猜谜导入,引出话题。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你要猜不着,对着我瞧瞧。

(眼睛)
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天天在一起,永远不见面。

(耳朵)
教师小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通常叫做五官,如果一个人长得好看,我们就说这个人五官端正、眉清目秀。

五官对我们人体真是太重要了,哪一个器官出了问题,人都会很不舒服。

2.情境感受A:播放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说说你的心情。

情境感受B:没有了美妙的声音,画面也模糊不清,现在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现场体验活动:A.蒙眼走路。

(用干净的毛巾将学生双眼蒙住,在教室里走一个来回。


B.塞耳传声。

(用干净的棉花将学生耳孔塞住,进行传话游戏。

)
体验活动后请参与活动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经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作用大)
4.提问:眼睛和耳朵还能为我们做什么?
5.小结:是啊,眼睛和耳朵对我们很重要,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没有了它们,我们几乎寸步难行。

可是,我们的好朋友盼盼却是这样对待它们的,让我们一起听听眼睛和耳朵的诉说。

(以学生喜爱的猜谜形式自然地导入本课学习,能在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

接着,通过两次情境体验与比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眼睛与耳朵的重要性。

而实际进行的换位体验活动则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感官与情感上的触动,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眼睛与耳朵的倾诉
1.播放教材课件:眼睛的倾诉(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习惯:脏手揉眼、强光下看书、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看书。


2.提问:眼睛为什么那么痛苦?
3.找找看,你们的眼睛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
4.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眼睛?
5.示图辨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A课间拿着尖锐的东西打闹 B春节时玩放鞭炮
6.不注意保护眼睛,就会让眼睛得各种疾病,请听听我们的眼科医生是怎么说的?(录象播放医生的介绍:人眼结构、儿童常见眼病及成因)
7.过渡:听,耳朵也在伤心地哭泣,出什么事情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教材课件:耳朵的诉说(例举生活中挖耳、长时间用耳塞听音乐)
8.提问:你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吗?当时是什么感觉?
9.示图辨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A玩闹时拉同学耳朵 B 往耳朵里乱塞杂物
10.医生的话:分析耳朵构造、常见耳病及成因
11.小资料:显示少年儿童意外伤害或保护不当造成眼睛与耳朵疾病的事件。

(近视、沙眼、斜视等)
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以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让眼睛与耳朵倾诉痛苦,使学生真切而自然地感受到不保护眼睛造成的伤害,再将教材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建立联系,通过回忆与反思,引起学生的护眼意识。

医生的介绍则更权威地给孩子树立一种意识,爱眼护耳,从小事做起。


三:我当“小医生”
1.没有了眼睛或耳朵,当眼睛耳朵受到伤害时,我们的生活也将不方便,失去快乐幸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呢?
2.小组讨论、交流护眼、护耳高招:当看书写字疲劳了、用耳塞听音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眼睛和耳朵受到伤害呢?
3.讨论:游泳的时候,耳朵进水了,该怎么办?夏天,有小虫钻进了耳朵,又有什么解决的高招?
4.师生互动,做眼耳保护操。

(从情感的触动到行为的指导,体现了学科教学从知到行的过程,以“小医生”的角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通过向他人提忠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掌握常用的护眼护耳小常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气氛,又在活动中促进了内化。


板书设计
保护眼睛和耳朵
一、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二、保护你的眼睛和耳朵
三、善待你的眼睛和耳朵
【课后作业】
1.请给自己打打分。

(你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请父母也给你打打分并提出建议。


2.课后收集有关保护身体的常识,并以“小医生”的角色寻访身边的“小病人”。

(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与监督。

课后延伸本课的“小医生”活动,通过寻访活动,加深体悟,为下一节课的活动积极储备资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