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2年下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卷
2012年下期高一语文试题(教师版)

2012-2013学年度高一学业水平测试试卷语文(必修2)考生注意:(1)本堂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加“※”的题为选做题,分值为30分,其他题为必做题,分值为120分,选做题和必做题的得分均计入总分;(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古诗文默写和名著阅读积累。
(1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诗经·氓》)(2)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
(《短歌行》)(3),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5)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答案】(1)靡室劳矣夙兴夜寐(2)枉用相存契阔谈讌 (3)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4)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5)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2.名著阅读积累。
(4分)(1)在巴金的《家》中,那个下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而要做“自已的主人”的人是(谁?)那个既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的人是(谁?)(2)※《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
的美貌与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答案】(1)觉慧觉新(2)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12分,每小题3分)①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报负满怀、谨守儒.(rú)家思想的人物。
②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还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③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yū)腐气。
④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且恰恰是他的另一面。
⑤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高中高一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高中高一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有和霾胁关重威多牛进严奶掉门热词——“出的,许覆盖我国的积面了下,大雾时康造霾健成国人给里”“人追尾人”“尘惯吸”等到处流传,这成为人们一种无奈的宣泄。
科学家指出,雾霾的危害真病国率。
英病冠专心的发病进行了加患脏对15.4万名心家者,因为动物看的增不小实能标严能验超重证霾实,雾患者死病脏心导亡致除可以,会们,人上升20%。
那么率了究,发现研踪部平跟雾均3.7年的侵肺霾以入微粒可霾什有的么漫雾办吗?在法清除妙的巧弥生的源霾雾正对头产以外进除,对根行这些微把粒办以想物法,所键。
为,我关是清除掉,才质此是其中的,就人雾霾害多果种的结作祟质粒微物。
不过这办法法比较有效候果差,而办效时风大的在种议局部雾建员的研究人霾,清除喷洒,采雾中水空国取向广合适泛应,不。
用广推较大人且物力力入比投在气降雨质天量,也就是情,通过飞下况过境的气有出该通过提家空有专向,应来改云善方式“借雨”的量。
不过水遗者憾增加降繁出是频或的霾是,因雾的现向中播撒箭火水机或干云层降,使云冰化剂催分、盐等的人降雨工力,还,而且连续面带来负财境环给气候和会就量,如果持久持而且比较续的要耗费用,那大这法种办非并。
法上策,所影响以此还有专家建议,借助大自然的风的力量来驱散城市上空的雾霾。
娄底高一联考试卷

娄底高一联考试卷一、语文(共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 请分析文章中“春”的象征意义。
(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春天的景象?(5分)3. 文章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5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8题。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 请解释“将进酒”中的“将”字的含义。
(5分)6. 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5分)7. 请分析“五花马,千金裘”这一句的意象。
(5分)8.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5分)(三)作文(6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二、数学(共100分)(一)选择题(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1.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B. √2C. πD. 0.33333(无限循环小数)2. 若函数f(x) = 2x^2 - 3x + 1,求f(-1)的值。
娄底地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娄底地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 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B . 凤凰古城收费后引起轩然大波,景区该不该收费,门票收入用来干什么,谁从门票收入中得益,一时成为人们争论、质疑的焦点。
C .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 . 庭审会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面对被告律师的无理狡辩,公诉人用大量的事实振振有词地逐条反驳,最终让对方哑口无言。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B .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 .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企业广泛受益。
D .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那两个名额。
3. (2分)下面是某校高一(2)班为借用学校多功能厅而向团委递交的申请书,语言表述全都简明、得体的一组是()申请书尊敬的团委办公室老师:①我班拟于本周六下午举行中秋联欢会。
②这是建班以来的首次大型活动,因本班教室条件有限,③经班委会磋商决定,④特申请借用贵校的多功能厅。
⑤联欢会从14:30开始,大约持续三个小时左右。
⑥我们保证遵守多功能厅的使用条例,⑦故务必批准我们的申请。
⑧此致敬礼高一(2)班班长段小洁2012年9月28日A . ①⑤⑧B . ①⑥⑧C . ②③⑥D . ②④⑦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4. (6分) (2018高一下·田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2011-2012下学期高一年语文试题

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汉字的读音,有误的两组是()(3分)①卑鄙.(bǐ)麻痹.(bì)敕.造(chì)饿莩.(piǎo)②簸箕(bǒ)贿赂.(lù)哺.乳类(bǔ)奴颜婢.膝(bì)③商埠.(bù)重创.(chuāng)差.不多(chà)从.容不迫(cóng)④豆豉.(chǐ)捧场.(chǎng)应.届生(yìng)乳臭.未干(xi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具炒鱿鱼声名雀起徇私舞弊B.装璜倒计时开源截流老生长谈C.邪教明信片和衷共济心无旁骛D.提词摄相机既往开来磬竹难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潭邵高速公路贯穿湘中腹地,厚重的湖湘文化积淀和琳琅满目....的风物交织的绚丽画卷,都因为有了交通的改变,让湘人耳目一新。
B.在这块创造出无数神奇的土地上,在三湘四水纵横捭阖....的泸昆高速公路,使昔日的辉煌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使无数梦牵魂绕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
C.五十一年前,毛泽东曾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瑰丽词句。
如今,帆樯竞发,宏图大展,长株潭和武汉试验区的设立,将使两大城市群相得益彰....,建立起真正的鱼水关系。
D.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4.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填然鼓.之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忌不自信B.夫晋,何厌之有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D.未之有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A.砯崖转.石万壑雷B.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可以横绝..峨眉巅D.高.余冠之岌岌兮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吾尝终日..而思矣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微波入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一)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欢迎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份。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通过形象、鲜明和适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核心词语。
最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刹时的暴发。
显然这种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致使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种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以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表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的确为今世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利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踊跃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趋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招架。
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教学设计 .doc

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对于高一要参加语文考试的学生来说,做语文试卷的练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与理解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觇chān视玉玦jué 谄chán媚羁縻mǐ 苗裔yìB、纾shū难皦皦jiáo 檄xī文缇tí骑巡徼jiàoC、自刭jǐng 鲰zōu生刎颈jīng 户牖yǒng 湮yān没D、燕yān王逢páng孙蓼liǎo洲缪miào贤渑miǎn池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C、在亵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精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清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D、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全诗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抒情主人公对于国事难为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
B、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文天祥率军抵抗失败,他得知赵昰在福州称帝,就前去投奔。
他一路与敌兵周旋,在路上写出《指南录》一书,他总结宋朝失败的原因,痛定思痛,要把握时机,才能振兴宋朝。
C、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垂拱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D、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Ⅰ卷(26分)Ⅱ卷(74分)14.①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抄小路到赵国了。
(“诚”“见……于”“间”)②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
(“弗”“曲直”)【附】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参考译文: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
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
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
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
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
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
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
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
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
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15.默写:(略)16.①(1)芳菲凋零,子规哀啼,晓风残月,意境苍凉(2)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3)对战乱之前何等繁盛的故园风土人情的眷念(4)钦宗的生日即将来临,本是个欢庆的节日,现在国土已失,诗人虽率军抗金,但亦不能挽回大宋败局,抒发国耻未除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