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讲课
《自然之道》公开课教案()

《自然之道》公开课教案(推荐)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之道》公开课的主题和目的,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1.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受。
1.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自然之道的基本概念2.1 教师讲解:解释自然之道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之道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的基本概念的应用。
第三章:自然之道的体现3.1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之道的体现方式和例子。
3.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之道体现的理解和经验。
3.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体现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自然之道与人类社会4.1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之道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和影响。
4.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之道与人类社会的理解和建议。
4.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自然之道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之道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方法。
5.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之道保护与传承的理解和行动。
5.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意义。
第六章:探索自然之道的方法6.1 教师讲解:介绍探索自然之道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研究等。
6.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探索自然之道的方法和经验。
6.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自然之道的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自然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7.1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农业、环保、健康等。
7.2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自然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体验。
7.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精品教案)自然之道讲课稿

(精品教案)自然之道讲课稿自然之道讲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也许用到讲课稿,写讲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说课技巧。
这么讲课稿应该如何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自然之道讲课稿,仅供参考,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自然之道讲课稿1《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情况进展的顺序,说述了一具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具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具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别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他们为自个儿爱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认为外头非常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和内疚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且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紧内容、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要紧内容的普通办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别能要求过高,别能急于求成;在举行精读课文时,要让学生交流的自个儿的阅读感觉,从中受到启发: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别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依照四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内容,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索大自然对人类启发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要紧内容,从中受到启发;难点是明白向导的话,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篇课文说的是对于自然界的规律,内容相对抽象,与学生的日子、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我预备采纳视频课件和谈话法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怎么样把握课文要紧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降,突出重点,精读研讨,降实词句段训练,指导有感情朗读;最终,总结升华,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觉,明确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完美版课件

社会参与
倡导绿色生活,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保事业。
3
国家政策
呼吁政府加强环境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 规和政策。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课程背景
说明《自然之道》课件的创作背 景,包括当前环境问题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自然之道”的基本理念和 原则,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
用。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课程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和思考。
对未来的展望
环境保护意识
希望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可持续发展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
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行动呼吁
1 2
个人行动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它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和其他资 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同时也是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开展科学研究等。同时,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促进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与自然和谐共处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采取可持续的 方式,确保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系 统的稳定。
《自然之道》说课稿

《自然之道》说课稿自然之道的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
随机板书:游客、向导)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
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3.学习词语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
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三、学习“救幼龟”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
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焦急(2)向导:极不情愿多媒体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朗读体会若无其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自然之道》公开课教案

《自然之道》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自然之道》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强调学习自然之道的重要性1.2 课程内容概述概述课程将探讨的自然界的各个方面介绍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1.3 学习目标列出本章的学习目标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1.4 教学方法介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提问第二章:自然界的规律2.1 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解释自然界中的规律和定律强调自然规律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2.2 地球的运动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地球运动对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3 天气预报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教授学生如何读懂天气预报和应对天气变化2.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天气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第三章:生态系统3.1 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3.2 食物链和食物网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并进行讨论第四章:水资源4.1 水资源的重要性强调水资源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介绍水循环的基本过程4.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讲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讨论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4.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并进行讨论第五章: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5.1 气候变化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5.2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解释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基本原理介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5.3 环境保护的责任强调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职责讨论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保护环境5.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进行讨论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6.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6.2 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作用讨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与措施6.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要求学生制作汇报PPT,分享观察和调查成果第七章:土壤与植物生长7.1 土壤的形成与功能讲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强调土壤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作用7.2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介绍植物生长的光、水、肥等基本条件讨论如何提供最佳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7.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观察和土壤样本采集要求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八章: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8.1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8.2 环境污染与治理讲解主要环境污染类型及其治理方法讨论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8.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要求学生设计宣传材料,提高环保意识第九章:自然灾害与防治9.1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成因介绍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强调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9.2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讲解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的基本措施讨论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9.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自然灾害逃生演练要求学生学习制作应急包,掌握基本自救技能10.1 课程回顾强调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的核心理念10.2 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机遇讨论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自然保护做出贡献10.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创意提案的制作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为自然保护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的课程介绍和内容概述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自然之道》公开课PPT课件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 的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 的蠢事。
--
28
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愚不 可及的“蠢事”?
--
29
--
30
讨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 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 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 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 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 受到伤害。”
13
嘲 鸫
鲣 鸟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踌躇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欲出又止 争先恐后 鱼贯而出 无遮无拦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愚不可及
踌躇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 巢穴,却欲欲出出又又止止,似乎在侦 查外面是否安全。
--
17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 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只是是从从 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 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海鸥 等食肉鸟的食物。
多么令人心痛啊!
--
23
--
24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 答道:“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的。”
--
25
--
26
向导怎么会是这种态度? “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 什么不给“我们”解释?
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 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危急、心 存侥幸。
--
37
只有遵循“自然之 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 共存。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 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感悟启示: 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
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 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教训, 得到了启发,那么就把你受到 的启示跟大家说一说吧!
《自然之道》优秀说课稿

《自然之道》优秀说课稿《自然之道》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主要是通过课文来进行观察自然、保护环境的延伸和拓展。
其中《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
它以事情发展为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去旅游时看到一只幼龟被嘲鸫啄食。
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放入大海,结果指使更多的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
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我准备了两个讲授,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生字;理清脉络,讨论段落划分。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朗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学课文,理解词语,总结全文。
我着重讲第二课时,针对可是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以下的目标:1、思想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反之则会弄巧成拙;2、基础知识的目标:理解词语,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意;3、基本技能的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学要点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是重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本科选用了“细读,精读,默读整体感知;讨论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
为什么寻用这种方法呢?本课是一篇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受到启发的文章。
精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默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思考问题。
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这节课可知导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学习方法,知导学生以朗读来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说学生情况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大自然,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借助本课的学习,对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有很好的帮助。
自然之道说课课件

自然之道说课课件自然之道说课课件一、说教材《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
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适当展开联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启示。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采用多媒体直观法、引导学生想象法、拓展学生思维法等。
五、说学法:朗读加联想,自主品读、画重点句等。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道”这篇课文的题目比较抽象,所以,新课伊始,我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道”?引发探究兴趣。
为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又让学生听课文范读。
学生听范读后再进一步读,边读边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悔不已
• (3)像游鱼那样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 鱼贯而出 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 • (4)形容呼吸急促,大口喘气。 气喘吁吁 • (5)指大吃一顿。 饱餐一顿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在文 中画出相应的答案。
你认识这些朋友吗?
旅游 筑巢 孵化 幼龟 返回
沙滩
嘲鸫 颓丧
巢穴
悲叹 蠢事
侦察
棒球帽 海鸥
焦急
啄木鸟 鲣鸟
企图
要记住它们哦!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欲出又止 呼 吁(yù) 响彻云霄 踌躇不前 争先恐后 结伴而出 (jiē)结实 无遮无拦 饱餐一顿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大家都来猜一猜?
比一比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在课文中是说我们弄巧成拙,好心办坏 事,是“愚不可及“ 。
“天哪!” “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和向导的心情的是怎样的?
•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 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 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 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 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 救吧。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 (1)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 从巢口鱼贯而出。 • (2)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 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 出。 • (3)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
•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这件 事是什么?我们的本意是什么?
• 我们不顾生物学家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 龟抱入大海,却误导了幼龟,让它们以为外 面很安全,结果幼龟成为食肉鸟的食物。
1.课文里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要去哪里? 2.去那里做什么,目的是什么呢? 3.课文里写了哪些动物? 4.人物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 样?
请你概括一下本文主要内容
•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 深省的故事。 • 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 到南太平洋家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 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 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 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消息,以 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 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 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
• •
•
• •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 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 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 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 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 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 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 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 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 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 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 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太平洋绿龟
太平洋绿龟又叫绿海龟、绿色龟,体重在150公斤左 右,长可达1米多,主要以海藻为食。它们生活在大西洋、 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龟。 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 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 淹的沙滩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 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 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 壳钻出。 幼龟的体重不及成年绿龟的百分之一,它们一般在四 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 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嘲鸫、鹰 等食肉鸟的食物。绿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 上重点保护动物。
•
•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 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 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 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 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 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 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 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知道 大自然的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 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 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 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 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 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 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 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 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 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 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 ,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 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 1.我和同伴的反应? • 2.带着着急的感情读一遍
•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 之道,就是这样的。” • 1.向导的反应? • 2.带着若无其事的感情读一遍 • 3.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 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 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 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 1.欲出又止和踌躇不前是什么意思? • 2.为什么幼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 3.是否有必要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 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1.向导在悲叹什么?
2.变一变: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 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将“悲叹”换成“说”,可以吗?为什么?
•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 慢慢地走。 • 我和同伴在想什么?
• 在课文中,自然 之道指的是什么? • 以前还学过类似“自然之道”的故事或 寓言吗? •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