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烧蚀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耐烧蚀复合材料精简版

耐烧蚀复合材料精简版
耐 点
击 此 处 添
烧 加
正 文 ,
蚀 文
字 是 您
复 思
想 的 提 炼
合 ,
请 言 简
材 意
赅 的 阐
料 述
您 的 观 点 。
一、概述
烧蚀放热是利用表面烧蚀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的热解放热、热解气 体的质量引射效应以及表面碳层的再辐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带走大量的热量来保护构件。
烧蚀材料在高热流作用下,由于发生化学、物理状态和结构变化 而吸收热量,材料在贫氧条件下热解生成的多孔碳质残留物具有 良好的隔热性能,且在炽热状态时具有很高的表面红外辐射系数, 可通过辐射作用将大部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延缓热能向内部传 导,保护了构件在工作过程中不至受到热损伤。
树脂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多为模 压及布带缠绕,层压及花瓣铺展也有少量 应用,近年来在RTM工艺方面的研究也有很 大的进展,模压工艺多用纤维模压与碎布 模压。布带缠绕由于技术成熟、工艺简单、 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而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四、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上的应用
1
根据喷管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的受热分析和所用材料 的功能,喷管材料大致可分为四类:
四.碳/碳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为气相沉积碳或液体浸渍热解碳,增强材料为碳布、碳毡或碳纤维 多维编织物,该材料具有多种优点:高温条件下强度高;耐含固体颗粒的气 流冲刷;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低等。碳/碳复合材料可用于喷管内型面的 各个部位,且不需要支撑结构,因此可使喷管结构大大简化,实现质轻、高 效率和高可靠性。
碳基烧蚀复合材料
01 主要有碳/碳复合材料,属于升华型烧蚀材 料;
02
陶瓷基烧蚀复合材料
主要有碳/石英烧蚀材料,属于熔化-升华 型烧蚀复合材料。

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研究进展

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研究进展

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研究进展摘要:树脂基耐烧蚀材料在众多领域内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电子、能源等高科技领域。

尽管这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了当前的工业需求,但在极端高温环境下,这些材料的稳定性、耐热性能以及性能恢复能力等仍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面临制备成本高、环保问题以及设计研发困难等挑战。

因此,本文对当前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对策和改进方向,包括改善材料设计、引入新的合成策略、开发自修复树脂、采用绿色化学方法以及使用可再生原料等。

最后,强调了计算机模拟和预测、机器学习以及多学科合作在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树脂基耐烧蚀材料;高温稳定性;耐烧蚀性;自修复树脂;绿色化学一、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的现状树脂基耐烧蚀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航空航天和军事应用等多个领域中重要的高性能材料。

它们在保持材料原有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抵抗高温环境中的热蚀损伤。

树脂基耐烧蚀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两大类。

热固性树脂在一次加热固化后,会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和高温性能,其中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等应用较为广泛。

热塑性树脂则可以在加热时反复熔融和冷却固化,如聚酰胺和聚苯乙烯等。

它们的耐热性能略逊于热固性树脂,但加工性能更好。

在耐烧蚀材料的应用方面,热固性树脂更加普遍,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于飞行器的隔热涂层和火箭发动机的隔热材料等。

热塑性树脂则更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耐热用具和建筑装饰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新型的树脂材料,例如纳米复合树脂、高性能有机硅树脂、碳基树脂等,它们在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电绝缘和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展示出了优异的性能,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这些新材料的发展,无疑将为耐烧蚀材料的应用开辟出新的前景。

二、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树脂基耐烧蚀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其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

C复合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复合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耐烧蚀C/C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温、高性能、高强度、高韧性和
超强耐蚀性能的复合材料,在航空、火箭、高速列车、石化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多孔陶瓷和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

因此,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
1. 制备过程优化:调整溶胶-凝胶法的制备条件,探究最佳的制备参数,如溶胶浓度、凝胶时间、热处理温度等,从而优化制备过程,提高
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制备效果。

2. 材料性能测试:对制备的耐烧蚀C/C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如
耐腐蚀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评估其综合性能,为进一步应用
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1. 溶胶-凝胶法制备
2.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方法
3. 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SC)等热性能测试方法
4. 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四、论文结构
1. 绪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论文结构。

2. 溶胶-凝胶法制备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实验流程和方法。

3. 耐烧蚀C/C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测试,并对制备过程和材料性
能进行分析和探讨。

4. 结论: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指出研究限制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列出本论文参考的相关文献。

抗烧蚀剂研究报告

抗烧蚀剂研究报告

抗烧蚀剂研究报告一、引言抗烧蚀剂是一种可以保护材料表面免受高温气体或液体的侵蚀和烧蚀的化学物质。

在航空航天、能源、冶金等领域中,抗烧蚀剂广泛应用于高温材料的保护和维护。

本报告旨在探讨当前抗烧蚀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二、研究进展1. 抗烧蚀剂分类根据使用条件和化学成分,抗烧蚀剂可以分为无机型和有机型两类。

无机型主要包括硅酸盐、铝酸盐、碳化硅等;有机型则包括聚合物、陶瓷等。

2. 抗烧蚀剂作用原理抗烧蚀剂的作用原理是形成一层密封性的保护层,防止高温气体或液体对材料表面的侵蚀和氧化反应。

在高温下,这些保护层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增强了材料表面的耐火性和抗烧蚀性。

3. 抗烧蚀剂研究进展目前,抗烧蚀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无机抗烧蚀材料的开发:例如,氮化硅、氮化钛等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成为了新型无机抗烧蚀材料的重要代表。

(2)有机-无机复合抗烧蚀材料的开发: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烧蚀性能,是当前抗烧蚀剂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抗烧蚀剂应用技术的改进: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抗烧蚀涂层、采用激光喷涂技术制备高效抗烧蚀涂层等,都是当前应用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

三、应用前景随着国家对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对高温材料保护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抗烧蚀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温材料保护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1.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抗烧蚀剂可以用于保护发动机、涡轮叶片等高温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飞行安全性。

2. 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抗烧蚀剂可以用于保护核反应堆、燃气轮机等设备,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率。

3. 冶金领域在冶金领域,抗烧蚀剂可以用于保护高温工业炉、铸造模具等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

四、结论综上所述,抗烧蚀剂是一种重要的高温材料保护技术。

当前,对新型无机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技术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CC复合材料HfC抗烧蚀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C复合材料HfC抗烧蚀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C复合材料HfC抗烧蚀涂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烧蚀是高温材料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主要指材料在高温气体或等离子体环境下遭受氧化、剥离、熔化等热化学反应的损伤。

为了提高高温结构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已经发展了多种抗烧蚀涂层技术。

其中,CC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烧蚀性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但是,由于CC复合材料表面易于受到热化学反应的损伤,因此需要在CC复合材料表面设计制备耐烧蚀涂层,以提高其耐高温氧化烧蚀性能。

HfC是一种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和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在高温氧化、烧蚀等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损伤性能。

因此,将HfC作为抗烧蚀涂层的材料,可以有效提高CC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氧化烧蚀性能。

目前,采用热处理或等离子喷涂等方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涂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HfC涂层,并研究其制备过程中HfC涂层的结构与形貌,以及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及其对涂层的影响。

同时,将对涂层的烧蚀性能、氧化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为设计制备温度更高、性能更好的抗烧蚀涂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 HfC涂层的制备过程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HfC涂层,对不同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选择最优制备参数进行大面积涂层制备。

2. 涂层结构及形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制备的HfC涂层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与形貌特征。

3. 界面结合情况分析通过剥离测试、横向切割等分析方法,研究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并探讨不同制备参数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4. 涂层性能测试对制备的HfC涂层进行烧蚀性能、氧化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的涂层抗烧蚀、氧化和机械性能,探究涂层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预期成果及其意义1. 成功制备具有较高性能的HfC涂层通过对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过程中的参数调控,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抗烧蚀、抗氧化和机械性能的HfC涂层。

MC-C/C复合材料烧蚀机理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MC-C/C复合材料烧蚀机理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之一 。更重 要 的是这 种 材料 的性 能 从 室 温 到 2 0 ℃ 随着 温 00
碳 化 物的 c c复合 材料 , / 国内材 料工作 者也 相继 开展 了相 关 方面 的研究 。本 文重 点 总结 了近 年 来 国 内外 关 于 MC C C -/ 复合 材料烧 蚀机 理及 其制备 方法 的研 究进 展 。

44・ l
材料 导报
21 0 2年 5月第 2 专辑 1 6卷 9
MC c/ 复 合 材 料 烧 蚀 机 理 及 其 制 备 方 法 的 研 究 进 展 — c
郭 建 业 易 同斌 何 庆 中 黄 安 畏 高海 波。 吴 护 林 , , , , ,
( 中国兵 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1 重庆 4 0 3 ; 驻重庆地 区军事代表 室 , 0 0 92 重庆 4 0 3 ) 0 0 9
pe aai c n l i f - / o o i saeit d cd rp rt nt h oo e o o e g s MCC C cmp s e r r ue .Th rsn rbe n h oe t l ee p n t no epeetpo l msa dtep tni vl met ad o drcino h v siai f - / o o i sae l rp sd i t nte n et t no e o i g o MCC C cmp s e r s po o e. t ao
度 的升高不 降反 升 _ , 目前最 好 的镍 基 高 温合 金 最 高工 作 】而 ] 温 度仅 为 1 0 ℃左 右 , 多 数 陶瓷 基 复合 材 料 在 温 度 高 于 10 大
1 MC C C复 合 材 料 烧 蚀 机 理 -/
c c复合材 料烧 蚀 主要 为 热化 学 烧 蚀 和机 械 剥 蚀 两 部 /

低烟耐烧蚀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低烟耐烧蚀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第30卷 第1期2010年2月 航 空 材 料 学 报JOURNAL OF AERONAUTI CAL MATER I A LSVol 130,No 11 Feburary 2010低烟耐烧蚀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周艳明, 高建峰, 孙中战, 尹卫锋(中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太原030051)摘要:以1,6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 I )、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 )、3,3/2二氯-4,4/2二氨基二苯甲烷(MOC A )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弹性体,并进一步将消烟耐烧蚀反应型填料填充其中制得低烟耐烧蚀聚氨酯弹性材料。

系统的研究了软段含量、交联度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软段长度的增加,HD I 型聚醚弹性体的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回弹率降低,扯断伸长率增加;随着交联度的增加其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降低,拉伸强度则先降低后增加,回弹率却大幅增加。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消烟耐烧蚀反应型填料的HD I 型聚醚弹性体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的低烟耐烧蚀性能。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软硬段含量;交联DO I:1013969/j 1issn 110052505312010111017中图分类号:T 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53(2010)0120090205收稿日期:2009210227;修订日期:2009211217作者简介:周艳明(1979—),男,硕士研究生,(E 2mail )zy maizh@1631com 。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聚合物,其物理机械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既具有塑料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又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耐磨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使它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HD I 是具有饱和直链结构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两个活泼的异氰酸根(NCO )直接连接在直链的两端,它与聚氧化丙烯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分子中不含有苯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烟雾量极小,因此是一种低烟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再配以适当的耐烧蚀填料,可以制成一种低烟耐烧蚀聚氨酯弹性体[1,2],是继T D I,MD I 和P AP I 之后需求量较大的二异氰酸酯品种之一,应用于飞机涂装、固体火箭包覆密封层、高档建筑涂料、汽车面漆领域[3~8]。

石墨表面耐烧蚀抗氧化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石墨表面耐烧蚀抗氧化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石墨表面耐烧蚀抗氧化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飞行器的服役环境日趋恶劣,对高性能的热障涂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碳基材料,如C/C复合材料、石墨等,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量、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热震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碳基材料在500oC以上氧化环境中就会发生氧化,而涂层技术是改善碳基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有效方法。

超高温材料是指在超高温环境下(>2000oC)以及反应气氛(原子氧环境、等离子体等)中能够保持物理、化学稳定性的一类特殊材料。

ZrB<sub>2</sub>–Si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抗氧化和抗烧蚀等综合性能,是目前在超高温陶瓷材料体系中得到最广泛研究的体系。

由于传统碳基材料和ZrB<sub>2</sub>–SiC基超高温材料均存在其特有的优缺点,若能在碳基材料表面制备ZrB<sub>2</sub>–SiC陶瓷涂层,结合基体碳材料轻质、抗热震性能好、高强高模量和ZrB<sub>2</sub>–SiC基陶瓷材料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好的优点,则能够解决基体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差和ZrB<sub>2</sub>–SiC基陶瓷抗热震性能差、脆性大的问题,获得同时具有良好抗热震、抗氧化、抗烧蚀、轻质等特点的材料。

在碳基材料表面制备含ZrB<sub>2</sub>涂层体系过程中,传统方法往往将ZrB<sub>2</sub>以颗粒或粉体的形式直接加入,这导致涂层结构不致密、ZrB<sub>2</sub>颗粒与基体和其它组元间结合差,影响涂层性能。

通过原位合成ZrB<sub>2</sub>有利于提高涂层的性能,因此首先需要解决ZrB<sub>2</sub>原位合成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面 形成 一层 炭化 层 ,它 具有 致密 坚 硬 、与 内部
特 性 ,可 用 作 固体火 箭 发动 机 壳体 的 内绝 热层 ,
是航 天航 空 领域 必不 可 少 的高 性 能配套 材 料 。石 棉填 充弹 性体 是应 用 最广 的耐烧 蚀柔 性 绝 热层 材 料 。2 世 纪7 年代 研 制成 功 的芳 纶 纤维 , 以其 高 O 0
强度 、高模 量 、低 密度 、耐 高温 、化 学 稳定 性好
从热化学的角度看,聚合物的热保护过程主
要分 为两 类 :一是 聚合 物分解 、汽 化吸 热 ,即为
对 内层起 到有 效 的热 防护作 用 。防热 复合材 料 的 烧 蚀模 型如 图 1 示 。 所
粒子云 两相流
边界层 炭化 区
反应层
原材料
图 1 防 热 复合 材 料 的烧 蚀 模 型
对 聚合 物 而言 ,材 料 积聚 的热 量先 将 聚合 物 主链 上 的侧基 裂解 , 进而 主链 上 的化 学键 也断 裂 , 聚 合物 内部存 在着 主链 断 裂和 侧基 裂 解两 个竞 争 反应 。如 果前 者 占优 势 ,则材 料 主要 通过 分解 方 式吸 收大 量 的热 量 ;如果 后 者 占优 势 ,则 原 来 的 链 结构 将 以碳 的形 式保 留下来 ,此 时 ,会 在烧 蚀
升华 型耐 烧蚀 :二 是聚合 物炭 化 、通 过再辐 射 散 热 ,即为 成碳 型耐烧 蚀 。在烧 蚀过 程 中 ,开 始受 热 时 ,材 料吸 收能 量并 向 内部 传导 ,但 是 由于材
料热 导率 很小 ,热量 来不及 扩 散 出去而集 中在 材 料 表面 ,使 表面温 度迅 速升 高 ,暴露 在高温 、 高
2 1. 1 01 N0.
卢 洋 .耐 烧 蚀 弹 性 体 复 合 材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l 5
耐 烧蚀 弹 性体 复 合 材 料 的研 究进 展
卢 洋
( 国船舶 工业 集 团船 舶系 统工 程部 ,北 京 中 10 3 ) 00 6
摘要 :耐烧蚀 复合材料 具有轻量化 高性能的特点 ,正逐步取代传统 防热材料 ,广泛 用于航 空 航 天领域 。近年 来 ,弹性体 基耐烧蚀 材料 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本文 简单介绍 了耐烧蚀复合材料的
速率 、低 密 度 、不 同硬度 的耐 烧 蚀材 料 。 同时 ,
使用 一 些微 观测 试 手 段 ,初步 探 索 了这类 复 合材 料 的耐烧 蚀 机理 。在此 基础 上 ,还进 行 了混 杂短
酚 醛 复合材 料 。耐 烧 蚀复 合材 料 在航 天航 空领 域 得 到广 泛应 用 , 目前 正逐 步取 代 黑色 金属 、有色
纤维一 P M一 E D 树脂体系 的研究和多种抗烧蚀助剂
的选择 。
金 属等 传统 材 料 ,成 为轻 量化 结 构和 防热 结构 的
主要 材料 。 J 弹性 体 基耐烧 蚀 材 料 以其 低密 度 、耐 烧 蚀 的 1 耐烧 蚀机 理 物质 通过 损伤 自己的外部形 貌 来吸 收大 量 的 热 ,达 到防止 热传 到 内部 以便保 护物 质 内部 结构 的 隔热方 法 即为烧 蚀法 【。与 传 统 的隔热 方法 , 5 】 如吸热 法相 比,烧蚀 法 的吸 热效 果更好 ,二者 比 较 结果 见表 1 耐烧 蚀 复合材 料 根据烧 蚀 的结 构不 。
作 者 简 介 :卢 洋 (9 1 ) ,男 ,毕 业 于 吉 林 大 学 , 17 一
现从事船舶用橡胶制品工作, 目前 已发表 论文5 。 篇
和 热氧 化反 应) 导致 的质 量损 失 。
1 6 表 1 烧蚀 法 和 吸热 法 的性 能 比较
《 塑资源利用》 橡
2料 ,例如 C C 合 材料 、碳/ ,复
8 年代 末 开始 对E DM一 0 P 芳纶 纤维 耐烧 蚀材 料进 行
研 究[ 3 川。通 过对 不 同含量 芳 纶短 纤 维一 P E DM- 树 脂 复合 材料 体 系耐 烧 蚀性 能 的研 究 ,得 到低 烧蚀
耐 烧 蚀机 理 ,并 结 合 耐 烧蚀 弹 性 体 复 合 材 料 的 实例 ,讨 论 了 纤 维 、 阻燃 剂 和 填 料 对 弹性 体 基 耐烧 蚀 复 合材 料 性 能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 耐烧 蚀 ; 弹性 体 ; 综述
耐烧蚀材料是一种功能材料,在工作环境热
气流 作用 下 能发 生分 解 、熔 化 、蒸 发 、升 华 等 多 种 吸 收热 能 的物 理和 化 学变 化 ,通 过材 料 自身 的 质量 消耗 带走 大量热能 ,以达到防热 隔热 的 目的【。 l J 人 们将 抗烧 蚀 填料 加 入 到基 体材 料 中制 备 出性 能
使材 料密 度 明显 降低 ,线烧 蚀速 率 减 小 , 同时可
以简化 施 工工艺 ,提 高产 品质 量 。我 国 自2 世纪 0
发) ,高速 粒 子撞 击 ( 蚀) 侵 及机 械剥 蚀等 引起 的质 量损 失 ;体积 烧蚀 则是 指结 构 内部材 料在 较低温 度 ( 对于表 面 烧蚀) ,因热化 学 反应 ( 相 下 热解 反应
热下 的材料 中的一些低 分子 物质 和吸 附 的微量水 分容 易挥发 出来 ;进 一步升 温后 ,聚 合物 会熔 化 和 升华 、分 解 、甚至 发生离 子化 ,填 料 也将 同时 发生化 学 反应 ,这个 过程 能消 耗大量 的热 能 ,从 而 防止热 量侵 入 内部 结构 , 坏材 料 的内部 结构 , 破
而 成 为石 棉纤 维 的最 佳替 代 品 。它不 仅 可实 现材 料 的更 新 ,克服 石 棉 带来 的一 系列 不足 ,而 且可
同可分 为表 面烧 蚀和 体积 饶蚀 。表 面烧 蚀是 指发
生在 材料 结 构表 面 的烧 蚀 ,主要 包 括表 面材 料与
环境 气流 的热 化 学反应 ,材 料 的熔化 、升 华 ( 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