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探讨

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探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原生态、健康、休闲、娱乐为主题,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休闲观光农业在农村旅游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休闲观光农业来了解农村文化、习俗,一方面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一、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业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休闲观光农业强调的是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这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也推动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保护生态环境休闲观光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农业旅游,能够保护农村原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防止财产式旅游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对于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旅游直接带动旅游消费,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完成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先后在日本、美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进行了许多好的实践。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同样也在推进中,今年四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将其作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很好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IOT、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到扶贫工程中,帮助贫困地区助推经济发展。
三、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不足(一)财产式旅游问题由于我国游客素质的不完善,休闲观光农业经常被游客视为了一个国内最为便宜的旅游方式,但也带来了游客的恶性消费现象。
游客为了达到财产式旅游的目的,大肆捕杀、投喂猴群、非法采摘等破坏行径,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乡村振兴战略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作者:王海燕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4期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迎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重视提高观光休闲农业建设水平,从实践分析,做好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不仅保证了农业生态化发展,同时也为农民收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有效的工作实践,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设推动了区域产业化发展,利于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在有效的开展过程,应该重视构建品牌,要科学的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才能保证观光休闲农业开展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认识与能力,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1、突出重点、创建品牌所谓的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类农业与旅游业高度结合发展的新兴产业。
该产业不仅具备农业的基本属性,还具备传统农业所没有的旅游功能,例如观赏性、文化性以及深度性等。
所以,在临洮县进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应当开发更多具备地方性文化特色的低于。
其次,当地的农户可适度与旅游业的企业展开联动。
让更具备产业经验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企业,带动整个临洮县的观光旅游业发展,力求更好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不仅能够挖掘当地的地方性文化特色,还能够产出更多的旅游产品,通过设计和包装等多元化的方法,将原本只能展开农业种植的区域,发展成为具备多重效益和价值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同时,临洮县当地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在资金以及政策上给予多方位的扶持和关注,将传统的农业逐步向其他多元方向上改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建设专门的指导示范基地,以求更好带动其他的区域共同发展。
最后,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以临洮县带动其他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达到最佳的成效。
临洮县要切实将自身在休闲农业上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积极打造专属于临洮县的文化特色,致力于推出更受现代化认可的休闲观光农业。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观光休闲农业最终都会走向品牌化的道路,而品牌的价值非常大,品牌响亮与否将直接决定是否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认可。
新时期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思路探讨

新时期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思路探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也日新月异。
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另一面问题也日益显著,其中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这些问题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的治理理念已经转向了“智慧城市”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成为了一个前沿的思路,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可以缓解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需求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消耗,包括水、能源、土地和食品等。
城市的土地面积有限,可用土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少,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和扩张。
而大城市郊区交通方便,可以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农场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园区、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开发,同时保护农业资源的长期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缓解城市的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增加资源的供应。
其次,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
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农场跨越发展可以将郊区的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绿色、有机和循环农业生产,通过控制化肥、农药等农业污染的向城市渗透,有效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农场跨越发展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循环。
如利用生物多样性,通过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能源利用等多种方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大城市郊区农场跨越发展可以激发城市多元发展模式。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而郊区的多元化经济模式可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场跨越发展可以打造多种产业融合的区域,如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结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可以消化部分城市的过剩产能,转移或补充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些空缺领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探索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探索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与需求也日益增加。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首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
农村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和承包权能流转,可以增加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乡村旅游提供有力的保障。
只有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其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建设完善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住宿设施、景区开发等。
道路的畅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解决交通问题,才能保证游客的到访。
同时,乡村旅游还需要建设一些独特的住宿设施,比如农家乐、客栈等。
景区开发是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需要发掘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设计合理的线路和景点。
只有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政府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休闲农业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监管,防止低水平、低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
最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乡村旅游的兴起,会给农村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土地开垦和水源污染等。
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推广可持续农业、开展生态修复等,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边缘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昆明市为例

观 光 休
闲农业 融农 业生 产 和休 闲旅 游于 一体 ,是 农业 和旅 大 城市边 缘 区是 城市 要 素和 乡村 要素集 聚且 相 互 渗透 、相 互作 用形 成 的位 于城市 建成 区与广 大 乡
村地 区 之间 的 区域 , -{其 独 特 的 区 位 、 自然 、经 E] } 9 3 济 和社会 条 件 ,使其 在观 光休 闲农 业 开发上 具 有诸
赋 予 乡 村 旅 游 以 民 族 民俗 文 化 的 别 样 色 彩 。
光休 闲农 业 发展提 供 了强大 的政治 、经济 平 台。生
来 璐 ,李 世 峰 ,谭 建 欣 ,卢 凤 君 。 。 。
( .中 国农 业 大 学 经 济管 理学 院 ,北 京 1 0 8 ;2 1 0 0 3 .北 京 东 方 畅 想 建 筑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1 0 8 ) 0 0 3
摘
要 :观 光 休 闲农 业是 农 业 和 旅 游 业 的 交 叉产 业 , 经 济 发 达 的 大城 市 边 缘 区 是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析 ,探 讨 其 发 展 路 径 。
~~~~ 一一一一 LⅢ~ …一 ~一~ 一~一 .~~ 一 c. ~一 啪 ~ 一 呲 K
文章 编 号 :1 7 — 1 X ( 0 0 20 7 —4 6 18 6 2 1 )0 — 1 70
关 键 词 :大 城 市 边 缘 区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TU9 4 1 8.8 文献 标 识 码 :A
一 一~~~ ~~一 ~
观光休 闲农 业 以农 业 、农村 资源 为依 托 ,深度 挖 掘 与农业 、农 民 、农村 相 关 的旅 游 内涵 ,开 发 出 包 括农 村 独特 的 田园风 光 、农事 劳作 及农 村特 有 的 风土人 情等 内容 ,展 示 自然 之美 、景 物之 美 、人文 之美 、产 品和科 技 之美 ,增 进公众 对 农业 和农 村 的 体 验 ,提高 农 民效 益 ,促 进 农 业 发 展 。
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

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
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是农业产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以农业观光为主要形式,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和休闲旅游产业,形成多元化的农业观光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农业文化、健康生活等多方面需求。
它不仅扩大了农业产业的内涵,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村形象。
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新发展对策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需要加强科技支持。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农业观光的吸引力。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和作物施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溯源。
要注重产品创新。
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和开展特色农业观光活动,提升农业观光的娱乐性和参与性。
开展采摘活动、乡村游戏、农业DIY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增加观光农业的人气。
要加强农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的衔接。
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销售渠道。
在农村旅游过程中,可以设置农产品展示区和销售点,让游客直接购买农产品,实现产销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第五,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保障游客的权益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

浅析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利用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结合观光旅游活动,提供给城市居民和
游客参观、体验、休闲和娱乐的农业经营模式。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丽乡村环境的需求,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目前,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已经逐渐成熟,但仍然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多元化
的需求。
以下是几个创新发展对策。
优化农业旅游产品结构。
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需要提供吸引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吸
引游客。
农业旅游产品可以包括农场观光、农产品加工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
创新发展
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旅游产品的结构,提供更多元化、
个性化的产品。
加强农业观光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观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关键。
包括农场的布局、道路的修建、设施设备的配备等。
创新发展需要注重农业观光基础设施
建设,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感。
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产品。
创新发展需要将农业观光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独
特的特色农业观光产品。
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美食、乡村文化等领域,为游客提
供与众不同的农业观光体验。
加强农业观光服务队伍建设。
优秀的服务队伍是提供高质量农业观光服务的保证。
创
新发展需要加强农业观光服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
加强农业观光与其他行业的融合。
农业观光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的范畴,还需要与旅游、餐饮、文化等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农业观光的创新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它将农业和乡村景观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方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为
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喧嚣的休闲方
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农业资源。
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农民可以利用农田和农庄搭建休闲设施,开展相关的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养殖动物等,吸引游客的兴趣。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传统的农田景观和农耕文化,
打造农民风情、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城
市旅游,它更加注重的是自然环境和农田风光,要有合适的道路条件、农田保护措施等基
础设施的支持。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还需要有舒适的农家乐、酒店、游玩设施等,提供良
好的食宿和娱乐环境。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和参与。
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经营
者和服务提供者,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接待和服务能力,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农民还需要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展新的农业体验活动和产品,保持乡村
旅游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
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金支持。
政府也需要推动乡村旅游与其
他旅游景点的联动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城市郊区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根据通州新城规划提出的新的城市定位,从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在通州区宋庄镇应以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为突破口,打造新城优美循环新社区的发展路径,系统论述了各个产业带及功能区的建设重点和产业布局,并总结了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充分依托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宋庄镇;现代农业;产业链
AnalysisofDevelopmentPathofLeisureAgricultureinRuralOutskirtsofLargeCities ——TakingSongzhuangTowninTongzhouDistrictofBeijingasanExample
ZHOU Ying 1QIU Jian-jun 1YIN Chang-bin 1CHENG Lei-lei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city orientation which has been proposed in New City Planning of Tongzhou District,starting from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viewpoint was elaborated that leisure and tourism should be a breakthrough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ongzhuang Town to build a beautiful new comm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cycle path. Then the construction highlights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the functional areas were discussed. Finally it was summarized that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hould fully rely on the leading industry,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upgrading.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leisure agriculture;Songzhuang town;modern agriculture;industrial chain
2010年的中央一号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民生,具体内容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1-2]。
为了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适应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时代要求,全国各地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都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宋庄镇作为通州区的北部重镇,处于京东经济发展的纽带地位,其农业发展应融入北京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和新城规划确定了新的城市定位,未来通州新城核心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镇政府也曾经提出“经济强镇”、“旅游大镇”和“文化重镇”的发展战略。
鉴于此,宋庄镇现代农业的发展应突破原有的传统农业定位,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产业突破口,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以优美宜居社区建设为目标,努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品牌宋庄[3-5]。
该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未来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进行了系统地规划和梳理,以为政府部门选择适宜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意见。
1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宋庄镇共辖47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15.9 km2。
《通州新城规划》将全镇用地划分为通州新城建设区用地、温榆河生态走廊用地和基本村镇用地3大类型区。
宋庄镇旅游业从2000年以后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国际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收入都稳步增长。
镇政府先后投入8 000余万元对具备旅游资源的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宋庄镇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项目,如运河苑温泉度假村、伯爵园高尔夫球俱乐部、通顺赛马场、翟里果品观光采摘园等;特别是建设了一批典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如小堡画家村、宋庄美术馆、东区艺术中心等。
特色旅游项目的出现,为新时期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庄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2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
宋庄镇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和百里长街东延线上,是北京的东大门。
境内主要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城市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临接“三区、两城、一港、一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特色主导产业形成规模。
近年来,宋庄镇以特色果品、花卉苗木及特犬养殖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由生产型向观光型转变,不但打开国内外特色农产品市场,打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还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来新的契机。
宋庄镇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形成主打旅游品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农业观光园品种单一、缺乏特色,景观风格与农村环境不协调;休闲游景区间没有形成有机串联整体,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经营服务档次不高,农业休闲产业附加值低等[6-7]。
2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应立足打造“水系镶嵌两翼、瓜果香飘千里”的品牌宋庄,建设“三带、六区”型休闲观光农业新格局。
具体包括以下3点:一是建立与周围人居环境相协调的,兼具多功能性的观光农业园,突出“乡趣、野趣、情趣”的乡土气息。
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在内容上强调自然、人文和文化景观相结合,尤其是宋庄创意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以交通干线、河流、林带
等为“脉”,串联各观光旅游项目及景区的观光农业产业空间新形态。
三是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农户分散接待服务与适度规模服务相结合,形成分散与集中的优势互补。
3宋庄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重点
3.1“三带”发展重点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