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观光园、生态园发展分析
生态园的优缺点

3、2、1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得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与风景点得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得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得与谐与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得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得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与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与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与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 m。
1、3生态示范作用不强
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得布局与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得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与“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得模式来设计与生产,生产得无公害产品也就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得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得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与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得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得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得统一。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得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得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与集中性统一得优点,还能对其她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与参考性得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与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与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就是生产者,又就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得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得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得“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得旅游精品与主导产品。
2、2、2观光农业旅游园
农业生态园可行性分析报告

农业生态园可行性分析报告农业生态园可行性分析报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农业生态园开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
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景观、旅游、休闲等为特色,集农业、科技、艺术、教育、文化、生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宜人宜业的生态系统。
这种生态园的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和休闲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农业生态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思路和建议。
一、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环保、自然生态等方面的追求,人们对农业生态园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国内,银耳岭农业生态园、七里香农业生态园、鸟巢山农业生态园等等优秀的农业生态园均已引起大量游客的关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国外,欧洲、日本等国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容小觑。
因此,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农业生态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投资分析在进行农业生态园的投资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对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额度、将要进行的农业生态园建设规模、科技含量等等。
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是,农业生态园的建设的容易程度因地而异。
在通常的情况下,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涉及到的成本高,有着许多高新技术含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够实现。
但是,在经过长期的运营发展之后,农业生态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是巨大的,符合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和收益预期。
另外,在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投资者要注重美化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生态效益,这些对于农业生态园的金融融资、审批上是非常重要的。
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农业生态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园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建设农业生态园的过程中,投资者要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上要注意机械化采摘、化学肥料、农药施用等等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北京园博园北京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北京园介绍北京园博园是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座大型公园,是中国首个国际级园博会的永久性场馆。
该园占地面积达到了4.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到了2.6平方公里,是一个集展览、科普、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北京园博园的主要内容。
1. 国际馆国际馆是北京园博会上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这里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和景观。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花草树木,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美妙景致。
2. 中国馆中国馆是整个北京园博会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展馆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所带来的独特韵味。
同时,在中国馆内还有许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3. 智慧城市展区智慧城市展区是北京园博园中最具前沿科技感的展区之一。
这里展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科技成果,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能医疗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未来城市生活的便捷和美好。
4. 自然馆自然馆是一个集科普、生态环保为一体的展馆。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地球上各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和动物植物。
同时,该馆还有许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
5. 游船观光北京园博园内有大片湖泊和河流,游客可以乘坐游船进行观光。
在湖泊和河流两侧,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和建筑,让人们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身心。
6. 休闲娱乐北京园博园还有许多休闲娱乐项目,如草地野餐、自行车骑行、儿童游乐区等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总体来说,北京园博园是一个集展览、科普、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和文化,了解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科技成果,同时还能够享受到放松身心的休闲时光。
如果你来到北京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地方。
优河湾生态园发展现状分析

优河湾生态园发展现状分析
优河湾生态园位于中国某地区,是一个以生态保护、观光旅游和科学教育为主题的自然景区。
现在我将给您提供一些关于该生态园发展现状的分析。
1. 生态保护:优河湾生态园以保护区内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为重点。
园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积极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监测和科学研究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了解物种数量和分布状况,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2. 观光旅游:优河湾生态园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园区内建有游览路线和观景平台,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泊、山脉和丰富的植被。
此外,园区还提供导游服务和室外活动,使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
3. 科学教育:优河湾生态园致力于提供科学教育和研学活动。
园区内设有教育展览馆和实验室,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园区还举办了各类科普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意识。
4. 发展前景:优河湾生态园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
该园区可以加强与当地旅游机构的合作,推广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进一步开发和丰富旅游项目。
还可以拓展科研合作,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政策。
总之,优河湾生态园在生态保护、观光旅游和科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园区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加强与相关方面的合作,推动生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北京花卉大观园简介

北京花卉大观园简介北京花卉大观园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公园,是北京市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展示园之一。
该园位于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石景山路,占地面积达168公顷,建成于1995年,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园艺展示基地之一。
一、自然景观园内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有山、水、林、花、草、鸟等。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大景点:太阳岛、水晶桥和石象湖。
太阳岛在园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太阳亭,亭中悬挂着一颗巨型“太阳”,周围有多种植物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植物环球汇。
水晶桥在湖上,桥身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制成,透明度很高,站在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下方的鱼群游动。
石象湖周围聚集了形状各异的巨石,看起来像是一群石象在水边喝水。
二、人文景观在园内的人文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明皇万花谷。
万花谷以“中华园林文化”为主题,采用“四品一梅”“华表”等传统园林元素,融入西方艺术风格,使游客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美感。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仿古建筑、香火众多的观音殿、爱情之眼等人气景点。
三、农业观光北京花卉大观园还是一座集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业公园。
园内有大面积的花卉种植区、果树种植区、菜地区等耕地,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田园风光,品尝到现摘现食的瓜果蔬菜,参与到各种耕种采摘活动中。
同时,园区内还有“中国园艺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园艺的发展历程与今日成就,是中国园艺行业的重要窗口之一。
北京花卉大观园,是一座汇集了自然、人文、农业等多方面元素的生态公园。
园内景色怡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绿草,可以领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美感,可以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自然美好。
北京园博园各园特点介绍

北京园博园各园特点介绍
北京园博园是一座集园林艺术,科技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园林博览园区,包括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展园和全年开放的园林景观区。
各园特点如下:
1. 国际馆:展示了来自8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4个景观、花卉和艺术展览,展现了不同文化的风采和特色。
2. 中国园林博物馆: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历史和演变,并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3. 生态交响园:通过音乐和灯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未来科技馆:展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成果,让游客了解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5. 神州园:呈现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包括了汉画长廊、丝路花坛、古城墙等展区。
6. 治沙科普园:以绿色农业和沙漠治理为主题,展示了现代科技如何帮助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业生产。
7. 蒙古草原公园:模拟了蒙古草原的自然景观和牧民生活,让游客近距离了解蒙古文化和历史。
8. 城市生态森林公园:通过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展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和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以上就是北京园博园各园的特点介绍。
展示了来自各国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历史和科技成果,同时也关注了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问题,是一座集文化、艺术、科技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型园林博览园区。
北京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京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截止2019年10月北京共有A级景区220个,其中3A 级景区110个,占50.00%;4A级景区71个,占32.27%;2A级景区29个,占13.18%;5A级景区9个,占4.09%。
北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每年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赴京旅游。
北京作为首都、超一线城市,是旅游出行的热门城市,2019年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达3.22亿人次,较2020年增加了0.08亿人次,同比增长2.55%,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整个国家的旅游业都遭到重创之际,北京旅游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但随着国家对于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旅游业经济也稳步回升,2021年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6亿人次,较2020年增加了0.76亿人次,同比增长41.30%。
其中,2021年北京接待国内游客2.5亿人次,较2020年增加了0.66亿人次,同比增长35.87%,接待入境游客0.002亿人次,较2020年减少了0.001亿人次,同比减少28.15%。
国内游客长期占据北京接待游客总数九成以上的比例,2021年北京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占游客总人数的99.90%,较2020年增长了0.09%,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仅占游客总人数的0.10%。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收入也随之增长,2021年北京旅游总收入达4166.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252.20亿元,同比增长42.97%。
其中,2021年北京国内旅游总收入完成4138.5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257.60亿元,同比增长43.65%,国际旅游收入完成4.3亿美元,较2020年减少了0.50亿美元,同比减少10.42%。
旅游是大家都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由于平时工作忙,所以大家的出行计划一般都安排在了节假日,小长假旅游也就风靡起来了,2021年北京端午节假期共接待旅客451.4万人次;五一假期共接待旅客8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93亿元;国庆节假期共接待旅客86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108.2亿元。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规划设计方案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项目背景苗木培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日光温室大棚110 座(其中本村村民拥有28座,中心拥有82座),总长度为6086.4米折合91.25亩棚前可利用空地折合82.13亩,总面积折合173.38亩(具体数据见附表),可以用于发展农业休闲农场的流转土地共有120亩,属集体所有。
闲置房屋汇总表合计274 1414苗木培育中心温室大棚汇总表苗木培育中心自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一(集体)苗木培育中心村民拥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二(个人)1.2.项目建设概述项目地现有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符合本项目长期发展规划。
在现有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2丄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同时为充分展现“陇原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陇原民居”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 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牛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发展概述(一)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现状根据《北京市观光农业示范园评定标准》的定义,观光农业园是指从事观光农业经营活动,具有观光、采摘、休闲、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应观光服务设施的单位,包括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观光农业园区以农业为重点和核心,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的特点。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建设,成效显着。
截至2010年,北京郊区共有农业观光园1303个,农家乐8705户,年接待游客2990.5万人次,总收入达25.1亿元。
形成了密云的张裕爱斐堡葡萄酒庄园、香草观光示范园,昌平区的十三陵观光休闲农业带、小汤山特菜大观园,顺义区的三高高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龙湾屯山里辛庄千亩樱桃园,大兴区的庞安路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沿途有老宋瓜园、东方绿洲生态园、小李瓜王、千亩梨园等十余处著名乡村旅游景点),通州区的南瓜农业主题公园(这是北京市首家通过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市场化运作的都市农业项目,也是全国首家以单一蔬菜品种“南瓜”命名的农业观光园),丰台区的花乡花卉大观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都市旅游观光园。
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观光农业园总收入达到8.4亿元,同比增长37.6%,园均收入65.9万元,同比增长38.2%。
怀柔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家观光农业园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称号。
(二)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类型北京市观光农业园主要有以下7个类型:1.农园观光型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等为主,而建立的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或租赁农园等。
如朝阳区的朝来农艺园、昌平区小汤山的灿烂阳光少儿农庄、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
其中,朝来农艺园就是集高科技蔬菜生产、农业生产教育实践、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通州区徐辛庄镇的东果牧场推出了“周末农人”系列活动,向城里人出租菜田、果树,承租者可以在此种瓜点豆,为果树施肥剪校。
2.农园采摘型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瓜园、花圃等,供游客人园观景、赏花、摘果,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的果(花)农生活和享受田园风光。
如顺义区举办的西甜瓜采摘月活动,怀柔区乡间情趣园,以果花观赏、果实采摘为主,并建有伊甸园幸福林基地,建园三年来平均每年接待30万人次。
门头沟区的瑞丰花果园、龙泉香杏园、妙峰山樱桃园等,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渔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渔池等水体进行垂钓、驾船、滑艇、食水鲜和水上娱乐等内容的水域旅游活动。
目前,北京市拥有专供垂钓的水面面积2500多亩,可供四季全天候垂钓的大型垂钓园、棚11处,经营垂钓的单位共400多家。
怀柔县虹鳞鱼养殖、垂钓点已有30多家,已开发水面70余亩,虽仅占全县总水面的0.4%,其效益却占到渔业效益的87.8%;朝阳区蟹岛度假村则以垂钓稻田蟹为主要特色。
4.畜牧观赏符猎型利用牧场、养殖场、狞猎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乐趣。
如房山蒲洼乡野生动物饲养场和狞猎场、延庆县康庄跑马场等,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5.森林旅游型以森林区优美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来吸引居民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度假、森林考察、避暑疗养等健身活动。
如房山区上方山森林公园、怀柔县云蒙山森林公园、海淀区香山植物园等。
6.生态科技观光型利用生态示范区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吸引游客,使游客在休闲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如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等。
7.综合观光型在观光农业景区内设置多种项目,如北京昌平县下庄乡开展山区特色旅游项目——“亲情旅游到下庄”,既观农园寻田园风光,又乐民俗享乡野风情,同时还利用大杨山自然风景区搞红果采摘活动。
总体来看,观光农业园在经营上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5月到11月这六个月是旺季,其余时间则为淡季。
特别是观光采摘农园,受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影响,开放时间短,因此采摘农园只能在固定的时节进行开放经营,营业时间较短。
(三)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特征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文化发掘、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多个方面。
当前北京市农业观光园的开发产业链设计体现出以下特征:1.农业、旅游业联动发展坚持农业基础,推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实现生产、加工和服务三产结合。
以农业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养农业。
2.拓展生态产业良好的游憩环境是发展农业观光园的基础,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杜绝“破坏性”开发,防止农业污染,提升休闲服务质量。
3.重视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发展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
通过观光农业休闲园的开发,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以不断发展的姿态实现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历史传承。
(四)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的分布观光农业园是在农用地上开发的以满足都市居民观光和休闲需求的农业园区,一般位于城市郊区。
目前,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在京郊各区县分布不均,分布最多的是平谷区占22%,其次是怀柔区占13%,这两个区占市郊区的35%。
从与都市中心区的距离来看,近郊区观光农业园占全市的6%,中郊区占全市的31%,远郊区占全市63%。
由此看出,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主要分布在中远郊区和远郊区,空间上呈现出从近郊到远郊由弱渐强的圈层开发态势。
从与著名景区和景点的空间关系来看,则主要分布在现有著名景区、景点的边缘、附近和进入景区公路边缘及主干公路两侧,呈带状分布。
图表1:北京市各区县发展条件与观光园区建设表二、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经营模式近年来,由于参与观光农业园开发的各方力量不断汇聚,北京市观光农业园的经营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目前,主要有“农家乐”形式的单个家庭经营模式,“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主流经营模式和由此衍生出的“公司主导型”等多种运作模式。
(一)“农家乐”经营模式“农家乐”经营模式是观光农业园的主要经营模式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市的观光农业园主要集中在农村,大多数以分散农户经营为主,农户是观光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兼管理者,这种经营模式下,园区规模往往较小,提供服务的种类也较为有限。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
这种模式下,通常是由政府牵头,审批通过农业园区项目,该农业园区通常面积较大,地域辐射性较强,涵盖了若干农户农产品种植基地。
之后,由政府组织招商引资,引入优秀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在园区中构建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园区内农户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形成订单生产。
同时,将园区内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打造成为生态观光园,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通过“科技带园区、园区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思路,实现旅游观光、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例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由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11.4平方公里,以小汤山大柳树环岛为中心的核心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
范围涵盖小汤山、兴寿、崔村、百善四个镇,园区与小城镇建设融为一体。
目前园区已有先正达生物科技、奥瑞金种业、吉三多(北京)油脂、森淼种业、正兴隆生物科技等42家农业企业入驻,形成了国有企业、股份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目前,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基本形成了“七区一园”的发展格局,即:以工厂化育苗为主的林木种苗区;以应用3s定位系统生产为主的精准农业区;以鲟鱼孵化和罗非鱼生产为主的水产养殖区;以饲料、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区;以温泉水疗健身为主的休闲度假区;以有机果蔬生产为主的果蔬种植区;以鲜切花生产和园林苗圃为主的园林园艺区;以花卉种苗组培为主的籽种农业园。
园区全年面向广大游客开放。
在这里,游人不仅可以了解许多高新农业知识,参观大型温室内种植的各种名贵花卉、蔬菜、水果等绿色产品,还可以亲自参与采摘,感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魅力。
此外,园区还推出了多项活动内容,如为学生开展的夏令营活动;为农业考查团开设的农业考查游等。
(三)“公司主导型”模式公司主导型的观光园,通常是指农业生产企业将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成农业观光园,在进行全系列工业生产中,同时进行农业生产和观光活动,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有机地融合一体,从而实现工业、农业联动发展,延伸了产业链。
如张裕爱斐堡葡萄酒庄园,是由张裕葡萄酒集团联合葡萄牙维诺克、北京晴朗生态农业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国际化欧式风格酒庄,是一个集无污染都市型工业、旅游度假和会议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在具体运作中,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不仅从事葡萄酒的发酵、压榨、过滤、贮藏一直到成品灌装的全系列工业生产,同时还进行葡萄种植、修剪、采摘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
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工业、农业联动发展,推进了农业深加工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北京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支持北京观光农业园的发展。
在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中,提出了“八带百群千园”京郊观光采摘园布局的总体发展框架。
其中“八带”就是构筑京城的“八大树种优势产业带”,即苹果、梨、桃、葡萄、柿子、板栗、核桃、仁用杏。
“百群”则是重点发展100个具有北京本土特色的果品群,建成100个高质量的名特优品种群。
“千园”是建设1000个特色明显、品质优良,具有观赏、休闲、科普功能的公园式采摘园。
今后,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在发展上将不局限于传统的采摘、餐饮、农事体验等内容,还将进一步发展拓展、健身、商务、教育等功能,能够全方位满足现代都市人在乡村的休闲需求。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要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观光农业作为北京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将大力发展新型乡村生态旅游,推出一批主题村落、乡村旅游新业态聚集区和生态休闲度假区,鼓励葡萄酒庄、创意农园、教育农园等新业态。
四、银行同业做法近年来,北京观光农业园的开发主要是以政府牵头,个人或企业投标或自主申请项目的形式进行融资。
资金来源主要是开发商的资金投入、政府扶持资金和参与开发的农户集资。
当前,北京市银行同业方面专门针对观光农业园的业务还比较少,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农商行。
(一)北京农商行2008年,北京农商行昌平支行推出“一花三果”贷款,为经营百合花、草莓、苹果、柿子产业的农户提供贷款服务,由昌平区政府全额贴息。
此外,针对农业观光园等旅游项目,北京农商行还推出了凤凰旅游卡,凤凰旅游卡是北京农商行针对北京地区近800万有京郊旅游需求的客户群,研发的第一个差异化、个性化的个人金融产品,是北京地区首张具有特色增值服务的银联标准借记卡,持卡人可指定京郊旅游度假村、观光农业园等享受特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