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淮南_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
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内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和污染压力预测分析,研究探讨治理措施,为减轻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水污染压力和保护水质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识别;污染压力预测;治理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 of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afety, ecological safety of water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pressure and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Key words: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经过多年治理,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淮河流域蚌埠段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南部,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和怀远、五河(部分)县。
新形势下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发展分析

新形势下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发展分析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在中部地区能源运输、商品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极有助于促进蚌埠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蚌埠港是淮河流域核心城市,新港年综合通过能力1500万吨,最大起重能力已达到40吨,同时蚌埠港地处淮河中游,毗邻合肥,西通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东连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2015年吞吐量达到852万吨,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但由于过去蚌埠港模糊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港航发展资金不足、蚌埠地区船员等流失严重等问题,蚌埠水运的发展严重受阻。
本文通过对港口及航道本身、相关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在新形势下应总结并吸取发展经验,抓住机遇,提升航道水平,加快增加集装箱航线,加大水运宣传力度,加强货运信息发布,降低水运成本,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这对将蚌埠港打造成为淮河经济带的重要水运交通核心,提升蚌埠港在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运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蚌埠;淮河水运;“十三五”規划;发展规划建议0 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水患严重,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号召。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淮河水患得到了很大的遏制。
近些年,蚌埠市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数增速居安徽省前列。
在“重返安徽省第一方阵”的发展战略规划下,经济又有了长足进步。
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对耗能低,运量大的运输方式依赖加大,特别是在淮河水运方面,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蚌埠港仅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了3300TEU(标箱),计划至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突破2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000TEU以上。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强标准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工具推广应用,将淮河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列为交通建设重点工程,交通运输部将淮河航道列为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高等级航道网“一纵、二线”布局中的一线(一纵为京杭运河,二线为淮河、沙颍河)。
安徽省淮河流域地下水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好氛围。
涡河的水体污染虽然在一定程度
对 涡 河 流 域 污 水 排 放 未 达 标 的 企 上得到控制,但还涡河以碧水还任重而
业应停产整治,特别是对县境内的污染 道远。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
大 户 ,要 狠 抓 水 污 染 防 治 ,坚 决 控 制 新 利益所造成的环境损失是巨大的,甚至
增污染负荷。建议尽快制定并实施《涡 是不可挽回的,片面追求经济和物质财
一 、存 在 问 题 与 原 因 ( 一 )淮 河 以 南 淮 河 以 南 +’"!’)* + 的 范 围 内 ,除
山区丘陵外,尚有 ",-$)* + 平原区,主 要分三块:一是淠河入淮口的冲积平 原 ,面 积 为 $("+)* +;二 是 白 塔 河 入 高 邮湖口的泛滥冲积平原,面积 !%,,)* +;三是属池河入洪泽湖口的冲 积 平 原 ,面 积 %"$)* +。 按 本 次 评 价 要 求 ,超 过 !&&&2)* + 的 平 原 区 必 须 进 行 地 下 水 资 源 评 价 ,且 淮 河 流 域 属 全 国 北 方 片 ,是 地 下 水 重 点 评 价 区 ,但 由 于 动 态 资 料 的 缺 乏 ,评 价 精 度 将 难 以 令 人 满 意 。造 成 淮 南 空 白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该 区 域 地 下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低 ,近 年 虽 然 白塔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 率有较大提高,但开采主要不用于农 灌 ,所 以 一 直 未 受 到 足 够 重 视 ,以 致 于
【水资源研究】
安徽省淮河流域地下水动态 监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陶月赞 岳文君
淮河干流蚌埠闸上近14年水质变化特征

淮河干流蚌埠闸上近14年水质变化特征
吴春霞;彭博;滕晓楠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根据2000-2013年淮河干流蚌埠闸上的监测资料,对近14年来蚌埠闸上CODMn (高锰酸盐指数)、NH3-N的年内、年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其进行评价。
从年内变化情况来看,CODMn、NH3-
N浓度同时受到闸的调控方式以及区域来水量的影响,非汛期浓度明显高于汛期;从年际变化来看,2011年是蚌埠闸上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转折点,2011年以前水
质逐渐好转,2011年后水质急剧恶化。
最后对水质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水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吴春霞;彭博;滕晓楠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宣城市水利水电
建筑勘测设计院,安徽宣城 242000;宣城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安徽宣城2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63
【相关文献】
1.颍上闸汛前泄流量对淮河干流水质影响
2.淮河干流蚌埠闸上取水累积影响分析
3.2001年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水质性缺水评价
4.应用SPSS研究淮河干流蚌埠闸上2006-2010年水质状况
5.颍上闸调控改善淮河干流水质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河淮南段水质监测现状采样频率的合理性探讨

淮河淮南段水质监测现状采样频率的合理性探讨[摘要] 淮南市环境监测站是国家三级监测站,在工作中承担大量的监测任务,工作十分繁重,科学安排监测时段,满足国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以淮河淮南段水质例行监测为样本,利用历史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现状监测频率、时段分布的合理性。
[关键词] 水质监测质量保证趋势分析采样频率相对误差1.统计方法与分析设计1.1统计方法:水质参数的平均值(年、季、月)能够反映水质变化的趋势,因此,用统计法重新设计水体的监测频率时,应首先求的该水体在原采样点上按一定频率,对某项参数经过多年监测的均值()和方差(),使调整后频率测定的平均值()以一定的显著性水平(),落入由历史数据估计的置信区间内。
监测频率(n)和相对误差E为表示频率设计允许的误差:当数据样本较小时,以s近似代替,并用t分布统计量代替,则:1.2分析设计:根据淮河淮南段水体纳污和监测断面分布情况,设计选用三个主要监测断面;样本分析因子选其污染特征显著、环境管理重要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区间为连续五年时段内的监测数据;分别以不同监测断面、不同监测因子,在每年12次监测频率的现状条件下对其监测数据样本的相对误差进行计算,按照环境质量保证统计学原理,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角度分析现在的淮河水质监测频率是否满足环境质量管理技术要求。
分析河流:淮河淮南段。
分析断面:峡山口断面(对照断面)。
分析时段:2006年至2010年,每月一组数据,全年12组,分析时段共采用60组监测数据。
分析因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2.结果与分析2.1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如1表。
2.2分析:对照上表计算结果,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要求,监测目的规定设计相对误差一般情况必须小于20%,从中可以看出,在95%置信水平下,淮河淮南段各断面每年12次,即每月一次对三个断面监测采样频率状况,(1).三个断面水质对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从质量保证可靠性上看非常好。
淮河淮南_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

淮河淮南_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第21卷第4期2005年7月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 S PROTEC TION Vol.21No.4July 2005表1 研究区域水功能情况水功能区名称一级二级所属区域范围起始断面终止断面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水质管理目标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淮南市淮南市李嘴孜取水口上游1 0km 淮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牌处淮南公铁大桥23 !类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淮南市淮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牌处大涧沟轮渡码头大涧沟5暂不执行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淮南、怀远大涧沟轮渡码头怀远县马城镇新城口26!类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蚌埠怀远县马城镇蚌埠闸上蚌埠闸上20 !类基金项目:水利部科研资金资助项目(2002 95)作者简介:杨迪虎(1969 ),男,安徽安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Email:***************淮河淮南、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杨迪虎(蚌埠水文水资源局,安徽蚌埠 233022)摘要:对淮河淮南、蚌埠段4个水功能区不同流量级条件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污染状况,结合相应河段污染物现状入河量,提出不同流量级情况下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及入河污染物削减量。
关键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总量控制;淮河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933(2005)04 0056 04Dynamic 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 in Huainan Bengbu section of the Huaihe RiverYA NG Di hu(Bengbu Bureau o f Hydrolo gy and Water Resources ,Bengbu 230022,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in four water function distric ts in the Huainan Bengbu section of the Huaihe River,pollution sta tus of each function district was analyzed.Sche mes for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pollutants and decrease of amount of pollutants into the river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mount of 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he river.Key words:water function district;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total amount control;Huaihe River 淮河干流淮南市李嘴孜至蚌埠闸上74km 河段共划分为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四个水功能区。
淮河 污染 调研报告

淮河污染调研报告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等省份,是华东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然而,多年来,淮河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河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主要从淮河的污染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淮河的污染现状1. 水质污染严重:淮河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严重影响,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2.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水质污染对淮河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生态平衡。
3. 地下水污染问题:淮河周边的地下水也遭受严重污染,由于持续的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给周边城市和农田的用水带来了风险。
二、淮河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污: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较快,许多企业存在排污不达标的问题,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或通过排污渠道进入淮河,成为淮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农业面源污染:流域内大量农田利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农作物生长,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随雨水流入淮河,导致水质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流域内的城市存在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的问题,污水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淮河。
4. 污染治理不力: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对于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不严格,导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三、解决淮河污染的方案1. 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污企业进行处罚,促使企业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2. 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能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化学物质进入淮河的数量。
3.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生活污水经过适度处理后再排放。
淮河淮南段水环境评价

淮河淮南段水环境评价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外界输入的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及水体自净作用对河流水质的作用。
了解了淮河流域的地理、水文气象、水资源、流域经济等情况以及淮南市的地理和人口概况。
介绍了水环境评价的重要性、水环境评价的步骤以及评价参数、评价方法等要素。
根据水质监测方案搜集了淮河流域淮南段1996-1997年的五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文水质资料,并使用综合指数法和灰关联评价法对监测断面的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
选取特征因子进行指标分析,得出水体评价结果,绘制出水质图,完成水环境评价报告。
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的水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
这与淮南段的工业布局相吻合。
根据资料剖析了淮河淮南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提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淮河淮南段水质评价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治理对策1. 淮河流域概况1.1 自然地理淮河流域位于东经111°55′~120°45′,北纬30°55′~36°36′。
流域面积270000km2。
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经入江水道至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
河源至洪河口为上游,长360km,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中渡至三江营为下游,长150km。
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杨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
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m3,其中淮河水系453亿m3,沂沭泗水系168亿m3。
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
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4期2005年7月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 S PROTEC TION Vol.21No.4July 2005表1 研究区域水功能情况水功能区名称一级二级所属区域范围起始断面终止断面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水质管理目标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淮南市淮南市李嘴孜取水口上游1 0km 淮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牌处淮南公铁大桥23 !类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淮南市淮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牌处大涧沟轮渡码头大涧沟5暂不执行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淮南、怀远大涧沟轮渡码头怀远县马城镇新城口26!类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蚌埠怀远县马城镇蚌埠闸上蚌埠闸上20 !类基金项目:水利部科研资金资助项目(2002 95)作者简介:杨迪虎(1969 ),男,安徽安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E mail:ydh6909@淮河淮南、蚌埠段动态纳污能力分析杨迪虎(蚌埠水文水资源局,安徽蚌埠 233022)摘要:对淮河淮南、蚌埠段4个水功能区不同流量级条件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污染状况,结合相应河段污染物现状入河量,提出不同流量级情况下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及入河污染物削减量。
关键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总量控制;淮河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933(2005)04 0056 04Dynamic 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 in Huainan Bengbu section of the Huaihe RiverYA NG Di hu(Bengbu Bureau o f Hydrolo gy and Water Resources ,Bengbu 230022,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in four water function distric ts in the Huainan Bengbu section of the Huaihe River,pollution sta tus of each function district was analyzed.Sche mes for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pollutants and decrease of amount of pollutants into the river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mount of 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he river.Key words:water function district;pollution receiving capacity;total amount control;Huaihe River 淮河干流淮南市李嘴孜至蚌埠闸上74km 河段共划分为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四个水功能区。
其中,淮南和蚌埠2个饮用水水源区内日取水量各约40万t 。
具体情况见表1。
1 入河废污水现状安徽省水文局组织对省辖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进行多年调查监测,按GB 88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他排污单位%一级排放标准C OD Cr 质量浓度为100mg/L 、NH 3 N 质量浓度为15mg/L 计算等标污染负荷,统计结果见表2。
凤台以上无大的城镇直接排污入淮,其水质状况主要受上游及主要支流(颍河)来水影响,凤台以下有凤台、淮南、怀远3城区沿淮分布,其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淮河,对淮河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56&表2 安徽省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段水功能区入河污染物量水功能区名所属区域废污水流量/(m3&s-1)年入河量等标污染负荷废污水量/万m3COD Cr/t N H3 N/t P c P n P c+P n P c/P n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淮南市1 9366104 84150252 715 03 518 54 3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淮南市2 8679040 06100702914 6100 7194 3295 00 5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怀远县0 3491099 3811183150 5111 810 0121 911 1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废污水入河流量为1 936m3/s,污染物质COD Cr质量浓度为24 6mg/L,NH3 N为0 9mg/L,均为混合废污水,直接排入该功能区,河道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
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入河流量为2 867m3/s,污染物质C OD Cr质量浓度为111mg/L,NH3 N为32 2mg/L,90%以上是混合废污水,直接排入该功能区,影响河道水质。
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入河流量为0 349m3/s,污染物质COD Cr质量浓度为1017mg/L,NH3 N为13 7mg/L,均为混合废污水,直接排入该功能区,影响河道水质。
分析表明:污染最严重河段是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段等标污染负荷入河总量的一半以上,对水体影响最大的污染物质是NH3 N,其等标污染负荷约为COD Cr的2倍;两个饮用水水源区均有废污水直接排入,尤其是淮河蚌埠饮用水源区等标污染负荷达121 87,仅次于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入河量,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化学需氧量污染为主,淮河豫皖缓冲区、淮河凤台八公山过渡区和淮南蚌埠过渡区无点源废污水排入。
2 纳污能力计算纳污能力是指水体在满足一定功能要求、设计水文条件和水环境目标下所允许容纳的污染物量,与水体水力学特征、污染物性质、水质目标、排污口位置以及排污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入流污染物的稀释降解能力以及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时空分布。
规划水域纳污能力分析是水资源保护研究的关键技术,是总量控制的依据。
本文在水功能区划与水质保护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并结合研究河段的实际情况,确定水体纳污能力的计算原则,选用适合的水质模型,确定计算参数,对拟控制的主要入河污染物C OD Cr、NH3 N 进行纳污能力计算,提出污染限排意见。
2.1 计算公式河道纳污能力计算采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通常情况下,对同一个水功能区划相应的河段而言,污染物排放口不规则地分布于河流的不同断面,功能区水流断面的浓度应将所有排污口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及上断面来水水质浓度进行叠加得到。
考虑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且各城镇入河排污口相对集中在城区,为简便计算,将计算河段内的多个排污口概化为一个集中的排污口,概化排污口位于河段中点处,该集中点源自净长度为河段长的一半,设河段长为L,则对于河段下断面处有c x=L:c x=L=c0exp(-KL/u)+M/Q exp(-KL/2u)式中:c x=L为水域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 g/L;k为污染物的衰减系数,1/s;u为河流的平均流速,mg/L;Q为设计流量,m3/s;M为污染物最大允许入河速率,g/s。
则功能区纳污能力W T为:W T=[c s-c0exp(-kL/u)]exp(kL/2u)Q根据监测断面的设计流量及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NH3 N、C OD各级标准限值c s 和各污染物在来水中的背景浓度c0,可计算相应河段纳污能力。
2.2 计算参数的确定2.2.1 衰减系数k值的率定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k是反映污染物沿河段长度变化的综合系数,是计算河段水系纳污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河段水力条件及污染物本身特性密切相关,不同河段、不同流速、不同水温条件下衰减系数值不同,其值一般通过实验获取,并结合河段历史资料进行验证、调整,以期得到比较合适的k值。
由于淮河流域水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质为NH3 N与COD,选择淮河干流不同河段监测断面已有水质资料(含实验资料),分不同流量、流速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用下式计算k值:k=86400uxlnc1c2式中:c1,c2分别为上、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u 为河段内平均流速,m/s;x为河段长,m。
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量级范围内(Q<800m3/s),同一河段衰减系数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
流量超过一定值,k值分布较散乱。
在800m3/s 流量以内,k值与河段内平均水流速度u的关系为k=au+b式中:a,b对应不同河段分别取不同的常数值。
a的取值范围为0 4~0 8,b的取值范围为0 04~0 08。
本文取COD衰减系数k c=0 68u+0 05,NH3 N 衰减系数k n=0 551u+0 061(由淮河水利委员会实验资料统计)。
&57&2 2 2 流量级划分统计淮河鲁台子和吴家渡站1950~2003年共54年最枯月与最枯3个月的流量资料,按P !型频率曲线的拟合计算不同保证率设计流量。
研究河段处于鲁台子与吴家渡断面之间,在枯水季节二者之间无大的水量汇入。
当设计流量很小时,考虑废污水入河量。
经计算,河段多年平均流量为860m3/s,最枯3个月平均流量为198 26m3/s,最枯月均流量为106 72m3/s,75%、90%和95%保证率下最枯月流量分别为46 69m3/s、25 16m3/s和16 72m3/s。
表3 不同流量条件下纳污能力及削减量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量/(t&a-1)一级二级COD Cr NH3 N 流量级设计流量/(m3&s-1)设计流速/(m&s-1)衰减系数k纳污能力/(t&a-1)控制量/(t&a-1)削减量/(t&a-1)削减率/%k c k n COD C r NH3 N COD Cr N H3 N COD Cr N H3 N COD Cr NH3 N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饮用水水源区47.6 1.68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排污控制区31992.4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00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355 4.76最枯月95%170 0110 0570 ******** 80047 61 68100100最枯月90%250 0150 0600 06918321 50047 61 68100100最枯月75%470 0260 0680 07638336 50047 61 68100100最枯月均 1070 0550 0880 09190847 40047 61 68100100最枯3月均1980 0960 1150 114127362 80047 61 681001005000 2200 2000 1822421110 00047 61 681001008600 3580 2940 2583760165 00047 61 68100100最枯月95%170 0110 0570 ******* 21066 221486 266 993 3最枯月90%250 0150 0600 0691166 71166 720385 763 692 8最枯月75%470 0260 0680 0761407 81407 818084 756 391 6最枯月均 1070 0550 0880 09119610 219610 212382 238 688 9最枯3月均1980 0960 1150 11427613 627613 64478 813 785 35000 2200 2000 18252524 031924 0068 5074 18600 3580 2940 25881635 931935 9056 5061 2最枯月95%170 0110 0570 ******** 80000最枯月90%250 0150 0600 06918321 50000最枯月75%470 0260 0680 07638341 60000最枯月均 1070 0550 0880 091102953 70000最枯3月均1980 0960 1150 114144071 100005000 2200 2000 1822738125 000008600 3580 2940 2584253187 00000最枯月95%170 0090 0560 06611313 6003554 76100100最枯月90%250 0130 0590 06817821 1003554 76100100最枯月75%470 0220 0650 07336537 2003554 76100100最枯月均 1070 0440 0800 08590148 1003554 76100100最枯3月均1980 0750 1010 102123962 8003554 761001005000 1670 1630 1532273106 0003554 761001008600 2660 2310 2073463156 0003554 76100100注:c0(COD Cr)=20mg/L,c s(COD Cr)=20mg/L,c0(NH3 N)=1.0mg/L,c s(NH3 N)=1.0mg/L.2 23 设计流速因无研究河段的实测流速资料,只能根据其上、下游水文断面实测流量流速资料,用经验公式u= Q 配线,推算河段平均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