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C.祈.祷(qí) 宛转.(zhuǎn) 崎岖.(qū) 金柝.(tuò)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欺侮.(wǔ) 污秽.(huì)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人建议,一旦遇到灾情加重的情况,可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停工停课。

B.向来考试不及格的他,破天荒第一次考了满分。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难道我们能否认钟南山院士为我国医学所做的突出贡献吗?5.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2分)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气魄.(pò)污秽.(huì)澎湃.(bài)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éng) 气氛.(fēn) 踱.步(duó)C.屏.障(píng) 怪诞.(dàn) 默契.(qì) 炽.痛(chì)D.亘.古(gèng) 泛滥.(làn) 镐.头(gǎo) 可汗.(h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喧闹字贴气势磅礴B.崎岖高梁高山之颠C.斑驳斑澜人心惶惶D.嗥鸣懊悔绝壁断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掩埋(yǎn)坚韧(rèn)一隅(yú)淳朴谦逊(xùn)B.汹涌(xiōng)什物(shén)事迹(jì)聚歼敌人(qiān)C.溜达(liū)胸脯(pú)惊讶(yà)永垂不朽(xiǔ)D.摁倒(èn)过瘾(yǐn)犁耙(bà)千载万世(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19世纪,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关系长期紧张。

B.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C.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市民提高了安全意识。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D.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5.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咀嚼(jué)军阀(fá)惊惶(huāng)B. 瑶民(yáo)矗立(chù)骨碌(gǔ)C. 攀谈(pān)欺侮(wǔ)缴租(jiǎo)D. 煮粥(zhōu)点缀(zhuì)倾斜(qǐng)【答案】C【解析】A项“惶”应读huángB项“骨”应读gūD项“倾”应读qīng故选C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等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 “立”是开始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D.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品质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答案】A【解析】A项“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错误《呐喊》《彷徨》是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3.学完《无言之美》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诗词之美】根据诗歌内容下面诗句空缺处应填入哪一词语?为什么?(只填选项)春风知别苦不遣_______青A. 松枝B. 柳条【答案】B【解析】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B.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共49篇C.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名称D. 阿西莫夫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答案】A【解析】A项“宋代”错误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underset\cdot驿站(________)面\underset\cdot颊(________)huái(________)花5.(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5.(3)“迷惘”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灿然”中“灿”的意思是________5.(4)画线诗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答案】(1)yì, jiá, 槐【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驿“读作“yì” 面颊脸蛋儿“颊“不能读作“xiá”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花或花蕾注意“槐”字不能写成“愧”【答案】(2)心絮, 心绪【解析】(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心绪”的意思是心情用“沉重”修饰【答案】(3)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光彩耀眼【解析】(3)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和“清醒”相对灿然形容明亮从“灿然一笑”可知这里的“灿”有“光彩耀眼”的意思【答案】(4)比喻, 对偶【解析】(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一句中诗人把“欢乐”比作“驿站” 把“痛苦”比作“航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字数相同语意相关“欢乐“对“痛苦” “人生”对“生命” “驿站”对“航程”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东临碣石 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6.(2)《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4)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6.(5)《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观沧海【解析】(1)注意“沧”的正确书写【答案】(2)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2)根据“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嫌”的正确书写【答案】(3)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解析】(3)注意“烽”的正确书写【答案】(4)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4)注意“霄”的正确书写【答案】(5)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解析】(5)根据“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可推知答案注意“义”的正确书写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旧的事物总要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失败 _______________【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三件往事8.(3)认真阅读第②段揣摩加点的词语“兴奋”和“认真” 通过合理想象简要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内)8.(4)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①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从人物描写角度)②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从修辞角度)8.(5)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儿子的“幸福”A. 文章开头说“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三件往事做好铺垫B. 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回忆了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深情C. “我”不把这三件事告诉母亲是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此时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D. 文中第④段加点词“欣然”和第⑪段加点词“喜悦” 表现母亲的“幸福”情绪母亲为自己能为儿子做这些事情感到由衷的满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ACD.正确B.有误本文第①段是“总” 第⑫段是“总” 中间段落是“分”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故此项中“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表述错误故选 B【答案】①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②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③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了一个好媳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明确出每个事件所处的段落区域再以“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第②③④段写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第⑤⑥⑦段写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第⑧至⑪段写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一个好媳妇【答案】示例营养液准能让儿子考上大学交到他手里我真高兴我相信用手镯换得值【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兴奋”表现出母亲拿出营养液时高兴的心情为能使儿子考上大学而高兴“认真”表现出母亲对营养液的作用深信不疑可据此描述母亲的心理活动【答案】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将营养液交给儿子时的兴奋之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②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幸福表情比作“阳光般灿烂”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过鸡蛋后幸福的神情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第①题要求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递给“我”营养液时的兴奋心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第②题中“阳光般灿烂”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了鸡蛋后幸福的神情体现了母亲深深的爱子之情【答案】示例一在学习上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示例二在生活上在大学能吃到母亲千里迢迢邮来的保平安的五个熟鸡蛋虽然鸡蛋变质发臭但母爱让我的心暖融融示例三在婚姻上母亲听说我交了女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为了拴住一个好媳妇虽然没有拴住但我用一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找到了真爱【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事件阐述“我”得到的幸福感受本文写了三件事营养液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学习上对“我”的关爱熟鸡蛋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生活上对“我”的关心红围巾事件使“我”感受到母亲在婚姻上对“我”的关心可选择一件简要分析如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答案(1)B(2)①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②母亲千里迢迢邮寄五个熟鸡蛋③母亲寄红围巾想为我拴住了一个好媳妇(3)示例营养液准能让儿子考上大学交到他手里我真高兴我相信用手镯换得值(4)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母亲将营养液交给儿子时的兴奋之情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②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幸福表情比作“阳光般灿烂”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知儿子吃过鸡蛋后幸福的神情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5)示例一在学习上考大学前能喝到母亲用最心爱的镯子换来营养液虽然是伪劣产品但却蕴含着浓浓母爱让我倍感幸福示例二在生活上在大学能吃到母亲千里迢迢邮来的保平安的五个熟鸡蛋虽然鸡蛋变质发臭但母爱让我的心暖融融示例三在婚姻上母亲听说我交了女友特意从乡下寄来红围巾为了拴住一个好媳妇虽然没有拴住但我用一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找到了真爱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hōng 烤吹fú石bì9.(2)给文中画线字注音腐蚀()渗入()刨刮()9.(3)根据语境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答案】(1)烘, 拂, 壁【解析】(1)“hōng 烤”的“hōng”应写作“烘” “吹 fú”的“fú”应写作“拂” “石bì”的“bì”应写作“壁”【答案】(2)shí, shèn, páo【解析】(2)“腐蚀”的“蚀”应读作“shí” “渗入”的“渗”应读作“shèn” “刨刮”的“刨”应读作“páo”【答案】(3)示例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解析】(3)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整个语段把握整体大意和句式特点补写的句子要与前后句衔接恰当句式统一注意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根据上文语境可知补写的内容应体现岩石所经历的来自大自然的各方面的“攻击” 结合“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这一句式补写即可。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分)1.(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浊.流(zhuò)朔.气(shuó)呜咽.(yān)山巅.(diān)B.峭.壁(qiào)诧.异(chà)懊.悔(ào)咀嚼.(jué)C.酣.然(hān)踱.步(duò)亘.古(gèng)镐.头(gǎo)D.污秽.(huì)山涧.(jiàn)机杼.(shū)嗥.鸣(háo)2.(本题1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狂斓田垄阿姊污秽B.紫藤丰饶山颠云鬓C.祈祷斑斓气魄辔头D.怪诞泛烂诧异鞍鞯3.(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想不起把钥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寻找,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能见度低,司机要小手小脚....地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5.(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气魄(pò)挚痛(zhì)澎湃(bài)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ěng)懊恼(ào)亘古(gèn)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D.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6.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哽.住(ɡěnɡ)镐.头(ɡǎo)可汗.(hán)B.哺.育(bǔ)机杼.(zhù)懊.悔(ào)C.金柝.(tuò)挚.痛(zhì)污秽.(huì)D.字帖.(tiě)燕.山(yān)澎湃.(bà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老山界》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渺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着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C.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2017·江西)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静一点儿,静一点儿……”C.田野里生长着高粱、玉米、大豆……等庄稼。

D.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老山界》是陆定一的作品,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克服的最大的困难。

C.《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

该散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7.综合性学习。

(9分)“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词。

(3分)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3分)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3分)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二、阅读与鉴赏。

(43分)(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各题。

(13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8.选文从________、动作、________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分)9.“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何含义。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点词“忽然”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起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17分)失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

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

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

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

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

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

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

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

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

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

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2.从文章的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这句话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出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