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章_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全部内容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2.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含义)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D.记忆性强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1、光计算机2、生物计算机3、量子计算机5.常用的数制基数:R进制的基数=R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1.1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1.第一代:1946年—50年代中,电子管时代,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2.第二代:50年代中—60年代中,晶体管时代,使用操作系统,出现Fortran、COBOL、ALGOL 高级语言。

3.第三代:60年代中—70年代初: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使用了磁盘。

4.第四代:70年代初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开始引入光盘、优盘。

二、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机精确度高3.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4.有自动控制能力5.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2.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3.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机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3.自动控制4.计算机辅助功能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I:计算机辅助教学5.人工智能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1.2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收信者事先不知道的报道,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用于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并再生信息的一类技术。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第二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三次革命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第四次革命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现代信息技术。

三、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二进制只有0、1逢二进一2.八进制3.十六进制B—二进制D—十进制O—八进制H—十六进制4.不同进制数据之间的转换5.西文字符的编码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重要的西文字符编码:ASCII和EBCDIC码(IBM大型机用)普通采用的是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一个字节为8个二进制位,最高位为0,共有128个字符EBCDIC采用8位二进制表示256个字符6.汉字编码(1)国标码GB2312-80国标码收录了6763个汉字和682个字符,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按拼音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部首顺序排列,所有汉字和字符组成一个94行(区号)和94列(位)的矩阵,第一个字对应的行号和列号合起来叫区位码。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
2
3
4
小石头
算筹
算盘
计算尺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机械计算机就是由一些机械部件,如齿轮、杆、轴等来构成的计算机。机械计算机 的发展历程中有5位代表人物,达芬奇、什卡尔、帕斯卡、莱布尼兹、巴贝奇。达芬奇 曾经设计了加法器,但最终未能实现。德国人什卡尔1623年发明了计算器,但遗憾的 是,当计算机快研制成功的时候毁于大火。帕斯卡1642年发明了加法器,利用一个有 10个齿的齿轮表示1位数字,几个齿轮并排起来表示一个数,通过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关 系来表示数的进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加法器。莱布尼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 家、哲学家,在1674年发明了能直接进行乘法运算的乘法器。以前数学用表是人工手 动计算的,巴贝奇想使用机器计算而避免人工计算错误。
C O M P U T E R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慕课版
目录
CONTENTS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1.3 1.4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科学思维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早期的计算工具有4种。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奠基期
探索奠基期主要的事件。
技术基础 的建立
理论基础 的建立
ABC计算 机
Colossus 计算机
ENIAC计 算机
、EDVAC 方案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领域,其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对于教育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章节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第一章是信息技术教材的开篇章节,旨在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本章通常以引入信息技术的定义和起源为开端,接着介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和社交媒体等。

此外,本章还会涵盖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趋势,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从硬件角度出发,本章通常会涵盖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即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同时,本章还会对计算机内部运行的基本原理进行解析,例如数据存储、位运算和逻辑电路等。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是信息技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此外,本章还会涵盖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

同时,本章还会介绍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数据库系统第四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征,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本章通常会涵盖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两种类型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此外,本章还会涉及到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第五章:软件开发与编程第五章是信息技术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章节,主要介绍软件开发和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本章通常会涵盖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和常用的开发模型,以及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测试等关键环节。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⑴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⑵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⑶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的定义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包括信息的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等等。

信息技术三大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⑴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⑶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⑷信息网络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州大学,取名“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ENIAC。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

由于ENIAC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ENIAC存在着不能存储程序、使用的是十进制数且在机外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等明显的弱点。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提出的,它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可以把计算机分为以下6类: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处理(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超强的“记忆”功能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高度的自动化及人-机交互功能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U盘、光盘、硬盘的使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能力得到 了很大程度的延伸。
3 信息的处理
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电信、医疗、银行、证券、 保险、制造、商业、科研、教育等行业已广泛采用先进 的计算机分析技术,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应 用于市场营销、运营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领域。
它涉及统计科学、科学计算及程序设计和图像处理 等技术。信息时代的核心无疑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 的核心则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
5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传输包括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 现代的信息传输除了包括传统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 信外,还包括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新兴技术。
1.1.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信息化建设已在各行各业广泛 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 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 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64年,研制 成功晶体管计算机;1971年,研制成功以集成电路为主 要器件的DJS系列机。 1983年,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诞生。 1995年,第一套大规模并行机系统-“曙光”研制成功。 1999年,“神威”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1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我国第一台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 务器诞生。 2005年,联想并购IBM PC。
无人驾驶的汽车, 电子看门人
1、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神经计算机)
2、多媒体技术 (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
3、光纤技术 (频率高、损耗低、频带宽、容量大)
4、卫星通讯 (通信频带宽、容量大、距离不受限制、 组网灵活)
1.2 计算机的概述
1. 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一、填空题1.英国数学家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对数字计算机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___模型。

匈牙利裔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数字计算机的_____________结构。

2.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________诞生于__________。

3.按特定顺序排列,使计算机能执行某种任务的指令的集合称为____________。

4.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先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元器件,共经历了4代变革。

5.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当数据以某种形式被处理、描述或与其它数据比较时,它才成为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当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进入以______ 为特征的时代。

A.并行处理技术B.分布式系统C.微型计算机D.计算机网络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主机、键盘、显示器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3.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______。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4.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5.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计算机软件一般可分为哪两类?A.系统软件和非系统软件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C.应用软件和非应用软件D.系统软件和管理软件6.下列哪一类软件是系统软件?A.编译程序B.工资管理软件C.绘图软件D.制表软件7.为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程序,称为什么软件?A.系统软件B.支撑软件C.应用软件D.服务性程序8.CAD是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它的含义是______。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1.1计算机概述计算是人类表达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而计算工具则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晶。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使用的计算工具先后经历了手工、机械和机电3个发展阶段,目前的电子计算机是人类计算工具的最新发展。

那什么是计算机呢?简单地说,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且高效地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与以往的计算设备最大的区别在于,计算机实现了存储程序,即程序在计算机内部可以发生变化。

在本章中将首先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病毒等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1.1计算机发展简史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算筹法,这使得后来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了当时最精确的圆周率。

唐朝末期,标志着古老东方文明的算盘又在我国诞生。

1642年,法国数学家Pascal发明了能完成加、减运算的手摇式机械计算机。

1694年,德国数学家Leibnitz设计出了能完成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的手摇式机械计算机。

1820年,英国数学家Babbage提出了用卡片存储数据和让计算机根据条件决定下一步计算的设想。

1910年,美国IBM公司生产出了一种用卡片存储数据、用继电器完成计算的计算机。

1941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V on Neumann提出了3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1)存储程序:存储不仅要存储数据,而且要存储程序。

(2)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

(3)顺序控制: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或数据,由控制器解释,由运算器完成计算。

这3个基本概念的提出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以它们为理论制造出来的计算机至今仍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流,V on Neumann也因此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亚克(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规模集成电路
体积小、重量轻 功耗小、成本低 速度快、可靠性高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用途分:


通用集成电路(如:微处理器、 集成电路规模 存储器芯片) 小规模集成电 专用集成电路(ASIC)
路(SSI)
元器件数目 <100

按电路的功能分:


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
中规模集成电 路(MSI)
IC卡的类型(按使用方式分类)

接触式IC卡(如电话IC卡)


表面有方型镀金接口,共8个或6个镀金触点。使 用时必须将IC卡插入读卡机,通过金属触点传输 数据。 用于信息量大、读写操作比较复杂的场合,但易磨 损、怕脏、寿命短 采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传输数据,解决了无源 (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问题 操作方便,快捷,采用全密封胶固化,防水、防 污,使用寿命长 用于读写信息较简单的场合,如身份验证等
调制 解调 调制解调器 模拟调制的三种方法:
(1)调幅
(2)调频
(3)调相
多路复用
(1)频分多路复用 (2)时分多路复用 (3)波分多路复用
模拟传输技术的应用
有线载波电话
模拟通信的特点
优点: 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 缺点:信号的调制和传输过程不可避免 受到噪音信号的干扰,传输质量不稳定。 模拟通信已经越来越多被数字通信所 取代。
信息的收集(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 信息的加工(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 信息的存储(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 信息的传递(如邮寄、电报、电话等 ) 信息的施用(如控制、显示等)
信息表示形式: 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 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 路(LSI) 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VLSI) 极大规模集成 电路(ULSI)
100~3000
3000~10万 10万~100万 >100万

按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 分:


双极型(Bipolar)电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路 · · · · · ·
(2)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1、B 2、对
3、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09 年) A.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将永远符合Moore定律 B.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 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通常尺寸越小, 速度越快 C.集成电路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在此 基础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D. 集成电路是在金属基片上制作完成的
10,000,000
Pentium II 1,000,000
但是,集成电路不可能一直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 Moore定律也不可能永远成立 。
(3) IC卡简介

IC卡(chip card、smart card),又称为集成电路卡, 它是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卡基片内,使其成为 能存储信息、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载体 特点:
晶体管 (1948) 电子 管 (1904)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1950’s) 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1970’s)
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它是在电子 元器件小型化、微型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什么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简称IC): 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基片,采用平 面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 等元器件及其连线所构成的电路 制作在基片上所构成的一个微型 化的电路或系统。 集成电路的优点:
B
4、下列关于IC卡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0年) A. IC卡按卡中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不同可 分为存储卡和CPU卡 B. 现在许多城市中使用的公交卡属于非接 触式IC卡 C. 只有CPU卡具有数据加密的能力 D. 手机中使用的SIM卡是一种特殊的CPU卡
C
1.3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技术入门
通信的三要素
信源、 信道和信宿
信道的任务是迅速、可靠而 准确地将信号从信源传输到 信宿
信 号 信 号
信源(宿)
信道
信宿(源)
发送信息的 设备
被传输的信息都必 须以某种电(或光) 信号的形式才能进 行传输
接收信息的设备

电信号(或光信号) 有两种形式: 模拟信号形式: 通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信 号的幅度)来表示信息,例如人们打电话或 者播音员播音时声音经话筒(麦克风)转换得到 的电信号; 数字信号形式: 使用有限个状态(一般是2个状 态)来表示(编码)信息,例如电报机、传真 机和计算机发出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
(1)信道带宽
(2)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速率) (3)误码率 (4)端-端延迟
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
介质 类型
金属 导体 双绞线
特点
应用
光导 纤维
成本低,易受外部高频电磁波干 固定电话本地回 扰,误码率较高;传输距离有限 路、计算机局域 网 同轴电缆 传输特性和屏蔽特性良好,可作 固定电话中继线 为传输干线长距离传输载波信号, 路、有线电视接 但成本较高 入 光缆 传输损耗小,通讯距离长,容量 电话、电视等通 大,屏蔽特性非常好,不易被窃 信系统的远程干 听,重量轻,便于运输和铺设。 线,计算机网络 缺点是精确连接两根光纤很困难 的干线 无线电波 建设费用低,抗灾能力强,容量 广播,电视,移 微波 大,无线接入使得通信更加方便. 动通信系统,计 但易被窃听、易受干扰 算机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


存储信息量大 保密性能强 可以防止伪造和窃用 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 应用举例: 作为电子证件,记录持卡人的信息,用作身份识 别(如身份证、考勤卡、医疗卡、住房卡等) 作为电子钱包(如电话卡、公交卡、加油卡等)

IC卡的类型(按芯片分类)

存储器卡:封装的集成电路为存储器,信息可长期保存,
信息技术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 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
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 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 技术的系统,可以通称为信息处理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
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 术
真题讲解
1、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 基础,以 为核心。(2007年)
2、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有两项:一项是 微电子与光纤技术;另一端是 技术, 电子计算机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该技术。 (2008年)
1、计算机及软件 2、数字技术
3、D 4、错
5、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2010年) A.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的、以信息交 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B.网络聊天室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主 要目的的系统 C.广播是一种点到面的、双向信息交互系统 D.因特网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C
6、现代信息技术是以________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 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 储、显示与控制。 (2010年)
信息处理系统的实例
雷达:以感测与识别为主要目的 电视/广播:以单向、点到多点(面)的信息传递 为主要目的 电话:以双向、点到点的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 银行:以处理金融信息为目的 图书馆:以信息收藏和检索为主要目的 因特网: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处理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特征:
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为核心
B
四、多选题 7、信息处理是指为了更多、更有效地获取和 使用信息而施加于信息的各种操作,包括 的全过程。 A.信息收集 B.信息加工和存储 C.信息传输 D.信息维护及使用 8、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A.微电子技术 B.机械技术 C.通 信技术 D.计算机技术
7、ABCD 8、ACD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
(1)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2)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3)IC卡
(1)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关键
技术,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各项高技术
的基础
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 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
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的发展演变
数字通信
将信源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 号(或信源直接产生数字信号)之后, 直接进行传输或通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 进行数字调制来传输信息的技术称为数 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优点
数字传输技术 (1)基带传输 (2)频带传输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1)调幅 (2)调频 (3)调相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感应卡)



真题讲解
1、根据摩尔(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 均每 翻一番。 (2007年) A.8~14个月 B.18~24个月 C.28~34个月 D.38~44个月 2、集成电路按用途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与专用集成电 路,存储器芯片属于通用集成电路。( ) (2007年)
第 1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
考核目标: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数字技术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定义
从客观上看,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
化的方式 。
从主观上看,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
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 用。


信息处理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广而言之,通信就是信息的(远距离)传递与交流 现代通信 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也称为电信,如 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BBS、QQ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