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零售行业深度投资研究咨询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新零售行业研究分析

新零售行业研究分析

新零售⾏业研究分析新零售⾏业研究分析1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是在传统零售基础上构建⼀套以消费者思维为战略原点,以产品为核⼼,以信息化为管理⼿段,以现代仓储物流系统为⽀撑,极其充满张⼒的商业模式,最终体现的是效率的提⾼。

新零售体现的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流、服务流、数据流的⾼效统⼀。

我们认为近⼏年成功的“新零售”公司以产品品质为导向,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给消费者做出的极致性价⽐产品,并且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丰富品牌内涵,是新零售的代表。

新零售主要解决了⽤户以下痛点:很难买到真正好的产品,且性价⽐低。

旧的零售渠道,⽆论是超市、百货,还是天猫、京东,都以零售企业本⾝的盈利为导向,哪些品牌愿意给更⾼的⼊场费、更⾼的扣点、做更多的⼴告、与更多的促销,哪些品牌就更容易进⼊这些渠道。

这些零售渠道并不是以产品品质为导向,所以消费者很难购买到真正好的产品,并且由于⾼额的渠道费⽤,这些零售店销售的产品加价倍率都较⾼,不但质不优,价也不廉。

⽽新零售公司通过产品设计、研发的颠覆,再找到最优秀的⽣产企业,砍掉中间所有的流通和营销环节,以极低的加价倍率销售给消费者,真正做到了质优价廉。

很难挑选出合适的产品。

以天猫为例,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往往是搜索关键字,但会显⽰出海量商品,⼤部分⼈会选择按销量排名,但是现在天猫商家刷单已是公开的秘密,消费者很难挑选到真正好的产品,在传统线下零售渠道,也存在此问题。

新零售公司采⽤爆款单品策略,相当于已经帮消费者做了⼀次选择,避免了消费者的“选择恐惧症”。

试错成本⾼。

以空⽓净化器为例,前⼏年空⽓净化器的价格往往在3000以上,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试⽤成本⽐较⾼,往往不买。

⽽⼩⽶空⽓净化器699元,⼤幅降低试错门槛,使⼩⽶空⽓净化器在短短2年时间成为国内销量第⼀。

很多品类没有设计特⾊,对现有品牌厌烦。

以插线板为例,⾏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产品⼀成不变。

新零售公司擅长产品创新,例如⼩⽶插线板⼀推出,以⼩薄简约的风格、3个USB接⼝满⾜⼿机充电需求,快速成为爆款。

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趋势「图」

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趋势「图」

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趋势「图」一、新零售行业概况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当前的新零售呈现出八大种业态模式,从零售供给端看有全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新电商、新实体店、无人零售、生鲜这六大商业模式,而新零售科技和新零售物流乃新零售业态发展所催发的产物,科技和物流的精进又反过来支撑推动新零售业的前进。

新零售八大业态模式解析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零售和传统的零售最大的不同在于运营的模式上的不同,新零售是通过结合大数据,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的模式,结合物流等,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的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依靠过往的消费者,依靠个体的经验自营。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中国的网上零售交易额突破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却只有23.64%。

2019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3.8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04万亿元,增长2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9%,较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但未来线下零售仍然占据主流。

2012-2018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规模及其占社会消费量零售总额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B2C网络零售额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62.8%,较2017年提升4.4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深化,消费者对品质、服务、品牌的关注度逐渐提高,B2C市场优势更加明显。

2016-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B2C与C2C市场份额占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移动支付利用短信、蓝牙、红外线、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手段,引爆零售业的“第二春”。

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分析(1-3月)

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分析(1-3月)

2017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分析2017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873亿元,增长10.0%。

2017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460亿元,增长7.9%。

2017年1-3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商品零售中,3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150亿元,同比增长10.1%。

1-3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5248亿元,同比增长7.9%。

其中,1-3月同比增速排名前三的商品依次是文化办公用品、建筑及装潢材料、饮料类,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8%、14.8%和12.7%。

2017年1-3月中国商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年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4045亿元,同比增长32.1%。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674亿元,增长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4%;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7%、15.6%和30.6%。

1-3月份,在中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市场中,汽车的零售总额达到9232亿元,占比达12.05%。

紧随其后的是石油及制品和粮油、粮油食品类,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国商品零售市场的6.16%和5.1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分析和市场预测咨询报告》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零售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其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模式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未来线上线下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良性联动并逐步转变为全行业发展的共识和方向。

同时,根据国家的产业规划,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批发零售业迎来利好。

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投资研究咨询分析报告

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投资研究咨询分析报告

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8月正文目录1. 行业概览:逆“外贸寒冬”绽放,流量红利仍在持续 (6)1.1. 跨境电商产业链:缩短流通环节,提高流转效率 (6)1.2. 市场数据:行业整体快速增长,出口电商占出口贸易近40% (7)1.3. 政策支持力度大,综合试点区蓬勃建设 (12)1.4. 多模式并存,跨境电商周边应势发展 (14)2. 跨境进口电商:行业风口期与监管变革期并存,龙头待崛起 (15)2.1. 行业高速增长,美妆、母婴需求旺盛 (15)2.2. 政策变革行业洗牌,机遇挑战共存 (17)2.3. 平台巨头尚未形成,模式之争持续 (20)2.4. 政府背书,G2G模式建立 (22)3. 跨境出口电商:政策支持制度完善,平台商监管促进品质升级 (23)3.1. 跨境出口市场: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游市场需求升温 (23)3.1.1. 制造业存在周期性复苏趋势,中国制造升级转型海外拓展加速 (23)3.1.2. “一带一路”创造贸易“活水” (24)3.2. 跨境流程:通关环境完善,海外仓成为重要趋势 (26)3.2.1. 通关&退税 (26)3.2.2. 物流 (27)3.2.3. 仓储 (28)3.3. 平台监管趋严,品质提升大势所趋 (28)3.3.1. 几大平台提高入驻门槛 (28)3.3.2. 各商家发力布局自有品牌 (29)4. 新三板成为明星跨境电商聚集地,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30)4.1. 新三板跨境电商整体版图: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出口好于进口 (30)4.1.1. 盈利性:出口显著好于进口 (31)4.2. 主要公司分析 (34)海翼股份 (34)傲基电商 (35)有棵树 (36)三态股份 (37)价值链 (38)赛维电商 (39)图表目录图1:出口电商、进口电商流程 (7)图2:跨境电商市场情况分拆 (8)图3:跨境电商出口、传统贸易出口占比 (8)图4:跨境电商进口、传统贸易进口占比 (9)图5:出口跨境电商B2B市场交易规模(亿元) (10)图6:出口跨境电商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亿元) (10)图7:进口跨境电商B2B市场交易规模(亿元) (11)图8:进口跨境电商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亿元) (11)图9:进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比 (12)图10:跨境电商B2B、零售业务占比 (12)图11: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综试区分布 (13)图12: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商综试区 (13)图13:跨境电商运输模式 (14)图14:跨境电商物流模式 (14)图15:跨境进口电商价值链条 (15)图16:跨境进口电商生态 (16)图17:最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品类 (17)图18: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品来源和类目 (17)图19:新政实施进度 (18)图20:保税模式VS直邮模式 (19)图21:48新政对进口环节税率的具体影响 (19)图22: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台销售占比 (20)图23:供应商四种模式 (21)图24:物流角度的跨境电商模式 (21)图25:海淘模式VS保税仓模式 (22)图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利润率(%) (23)图27:上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利润率(%) (24)图28: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我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 (25)图29:一带一路ECI指数排名 (25)图30:一带一路市场需求增速前几名产品 (26)图31:跨境出口重要流程节点 (26)图32:MFN北美市场物流解决方案 (27)图33:FBA模式下头程物流解决方案 (27)图34:海外仓VS FBA模式对比(以100g电池为例) (28)图35:三大出口电商平台相关管理政策 (29)图36:新三板出口跨境企业经营产品汇总 (29)图37:新三板跨境电商一览表 (30)图38:新三板跨境电商版图之业态划分 (31)图39:新三板跨境电商版图之波士顿矩阵变形 (31)图40:新三板进口、出口跨境电商板块财务数据对比 (32)图41:新三板跨境电商企业毛利率分布情况 (32)图42:平台使用费和占营业收入比情况 (33)图43:运输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 (33)图44:员工开支占营业收入比重 (34)1. 行业概览:逆“外贸寒冬”绽放,流量红利仍在持续2014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规模增速均出现持续下滑(进口:-1%、-13%、1%;出口:5%、-2%、-2%),外贸行业正经历寒冬,而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流量红利尚存的领域,逆势上涨(进口:40%、30%、33%;出口:32%、26%、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1.“新零售”成破局关键,海内外巨头纷纷布局 (7)1.1. 线上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升级,新零售成为破局关键 (7)1.1.1. 全球线下线上零售发展均出现放缓,中国实体零售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7)1.1.2. 中国消费升级引领全球,消费者数字化程度高 (10)1.2. 海内外巨头不谋而合纷纷布局,“新零售”大风来袭 (12)2. 新零售核心是线上线下融合,信息化是关键 (13)2.1.“人-货-场”核心要素得以重构,消费体验全面提升 (13)2.2. 商家直击消费者行为痛点,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 (16)2.3. 信息化是关键,商品、客流和物流信息需互相融合精准对接 (20)2.3.1. 商品和客流信息的精准对接是达成交易的关键 (21)2.3.2. 重塑物流体系,将提升用户交易体验降低成本 (24)3. 更好地达成交易,商品与客流数据采集分析是重点 (26)3.1. 商品信息线上线下同步,RFID百亿市场空间可期 (26)3.2. 多技术手段获取线下客流信息,百亿市场蓝海待开启 (31)4. 提升用户交易体验降低成本,需要重塑物流体系 (39)4.1. 快递和电商巨头均加大对物流的布局 (39)4.1.1. 物流业转型升级进行时 (39)4.1.2. 电商巨头瞄准智慧物流 (42)4.2. 新零售对物流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47)4.2.1. 新零售变革传统物流体系 (47)4.2.2. 智慧物流是最终发展方向 (49)4.3. 最后一公里是布局重点,模式多样 (52)4.3.1. 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对最后一公里的布局 (52)4.3.2. 重点企业最后一公里服务模式多样 (53)5. 相关建议 (55)图目录图1:新零售风口来临 (7)图2: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与沃尔玛销售额对比 (8)图3:2015年亚马逊跻身全球TOP10 (8)图4: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及预测 (9)图5:中国线上买家支出增长情况及预测 (9)图6:2013年各国购物中心渗透率比较 (10)图7:中国年度日常消费比例及预测 (11)图8:中国与其他国家消费市场规模预测比较 (11)图9:中国消费者购物途径高度数字化和碎片化 (12)图10:新零售对“人-货-场”进行重构 (14)图11: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形态 (15)图12:新零售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15)图13: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 (16)图14:新零售带来供应链高效整合 (16)图15:用户在购买前线上线下行为联系 (17)图16:用户在购买过程中线上线下行为联系 (17)图17:消费者购买行为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 (18)图18:苏宁会员融合体系平台 (19)图19: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管理 (19)图20:eBay与Minkoff共同打造的试衣间 (20)图21:全球RFID市场占比分析 (22)图22:基于RFID一站式解决方案 (22)图23:客流量对于线下零售的重要意义 (23)图24:客流价值分析流程 (24)图25:新零售打造全新物流供应链 (25)图26:智能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 (26)图27:全供应链化的数字物流解决方案 (26)图28:Amazon Go实体店 (27)图29:RFID在零售业中的应用领域 (29)图30:全球RFID应用市场占比 (29)图31:2014-2016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30)图32:2014-2016中国RFID行业区域市场结构 (31)图33:2016我国RFID行业主要应用市场结构分析 (31)图34:线上线下客流数据采集方式及融合 (32)图35:消费者客群画像将由模糊群体过渡至多维度清晰化 (32)图36:嵌入式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架构 (33)图37:基于人脸识别的客流统计分析 (34)图38:Wi-Fi客流统计应用场景 (35)图39:Wi-Fi客流系统架构 (35)图40:iBeacon在商超中的应用 (36)图41:2016商业面积区间统计(单位:万m) (37)图42:2016年新开项目区域分布 (37)图43:城市级别项目商业体量集中度(单位:万m) (38)图44:2005-2017国内新增集合店品牌数量 (38)图45:2006-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与GDP增长率变化情况 (39)图46:2006-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 (40)图47:国内物流行业全景图 (40)图48:物流行业新趋势带来巨大挑战 (42)图49:Amazon Kiva物流机器人 (44)图50:Amazon无人机送货 (44)图51:菜鸟网络集中揽货仓 (45)图52:菜鸟自动化配货流水线 (46)图53:京东物流云产品和服务 (47)图54:京东物流产品和服务 (47)图55:新零售对物流的影响与供应链的改变 (48)图56:物流五大物理要素全面升级实现虚实结合的智慧化升级 (50)图57:智慧物流自执行有机结构 (52)表目录表1:线上电商与线下零售企业展开合作案例 (13)表2:新零售知识框架及要素 (21)表3:基于RFID的服装零售整体解决方案带来的效益提升 (28)表4:2016年快递企业上市潮 (41)表5:各类企业在最后一公里层面的探索及遇到的问题 (53)1.“新零售”成破局关键,海内外巨头纷纷布局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在“新零售”这一概念提出后,立刻受到多方高度关注,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已逐渐受到业内的认可,并终将依托于此形成新的商业零售生态圈。

图1:新零售风口来临1.1. 线上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升级,新零售成为破局关键1.1.1. 全球线下线上零售发展均出现放缓,中国实体零售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受电商快速发展冲击,全球实体零售发展遭遇天花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线上零售突破时空与地理位置的限制,有效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性。

在过去10年时间里,线上零售企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发展态势,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在2015年首次跻身全球零售商前10。

然而线下零售在同期则遭遇发展瓶颈,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实体近5年销售额保持持平,呈现停滞态势。

图2: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与沃尔玛销售额对比图3:2015年亚马逊跻身全球TOP10近年来中国线上电商增速明显放缓,网购支出增长率也随之减缓。

中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疯狂增长后也开始遭遇天花板,2016年增长率已下降至29.6%,移动购物人口红利也基本耗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网上零售额为3.5万亿元,增速为26.1%。

与2014年的49.7%和2015年的33.3%相比,近3年电商增速呈下滑趋势,与往年一直高速增长相比开始显露“疲态”。

根据iResearch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电商支出也出现放缓,2017年人均消费达12000元,同比增长7%。

预计从2018年开始线上买家支出的平均年增长率会降至5%以下。

图4: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及预测图5:中国线上买家支出增长情况及预测中国线下零售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均衡情况明显。

百货、购物中心以及连锁超市在中国近30年里相继出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实体零售仍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

由于人口基数大和地区不均衡发展,使得中国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当前超级大都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的现象并存。

图6:2013年各国购物中心渗透率比较1.1.2. 中国消费升级引领全球,消费者数字化程度高中国消费升级增速突飞猛进,雄踞全球市场规模之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66.4%。

目前来看,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正接近日韩水平,质量诉求正逐渐取代价格诉求,高品质、个性化、小生活主义将成为未来消费的升级方向。

麦肯锡数据显示,在未来15年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量的30%,中国消费者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日趋接近。

到2030年左右,中国家庭全年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比将持续下降,而“可选品”和“次必需品”的支出将持续显著增加。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分析,2016-2021年期间中国消费增长将达1.8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2021年的消费市场规模。

图7:中国年度日常消费比例及预测图8:中国与其他国家消费市场规模预测比较中国零售业消费者数字化程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购物途径呈现高度数字化和碎片化。

根据普华永道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线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百分比已从2009年的2%上升为当年的10%,B2C电子商务销售额达4400亿美元,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同时数据还显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中国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模式。

58%的中国消费者会通过数字化渠道购买产品,高于47%的全球平均水平。

在中国,33%的消费者会首先访问品牌网站,12%的消费者会前往社交媒体网站查询,4%的消费者选择访问相关品牌的手机应用,而上述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分别为19%、4%和2%。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成本的提升,以及大量信息来源可供选择,国内消费者碎片化购物已成为常态。

图9:中国消费者购物途径高度数字化和碎片化1.2. 海内外巨头不谋而合纷纷布局,“新零售”大风来袭近年来,以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为代表的海内外电商巨头纷纷加大与线下企业合作力度,传统零售行业变革在即。

新零售意味着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的深度融合,线上对应云平台,线下则对应销售门店或生产商,结合新物流形式来完成去库存。

在此背景之下,巨头纷纷着手于新零售布局,旨在打造全天候的渠道入口,笼络线上与线下的用户,以新科技应用为切入点的全新体验模式将用户带入到场景消费之中。

一方面,融合渗透线上和线下,用互联网技术使客户消费体验得以提升和增加;另一方面,大数据使得用户数据能够得到深度挖掘,品牌方可以通过分析洞察线下门店经营细节,了解消费偏好、精准营销,提高经营效益。

当前阶段越来越多的线上电商与线下零售企业开始逐步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

表1:线上电商与线下零售企业展开合作案例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渠道是其核心要素。

线上企业与线下商家的全方位合作既是对渠道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是对渠道作用的再一次升级。

从该层面来看,这直接决定了新零售将会在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前景。

2. 新零售核心是线上线下融合,信息化是关键2.1.“人-货-场”核心要素得以重构,消费体验全面提升新零售是在O2O基础上的全面升级,对“人-货-场”传统商业要素进行重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