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4-6)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云母试板(1/4λ) ---颜色的变化时针对矿物薄片的干涉色。 光程差为147nm,干涉色为一级灰白; 使矿片的干涉色升、降一个色序。 如矿片为一级紫红,升高变为二级蓝,降低变为一级橙黄。 晶体干涉色为二级绿(800nm),升高变为(947nm)二级橙黄,降低变为(653nm)二级蓝色 适用于干涉色级序一级、二级和三级的晶体。
3.影响光程差的因素有哪些?
R=V0(tg-tp)=D(Vo/Vg-Vo/Vp)=D(Ng-Np)=D*△N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tp、tg:快光、慢光通过厚度为D的薄片所需要时间; VP、Vg: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
N:晶体的双折射率。 决定光程差的因素是薄片的厚度和晶体的双折射率值。
问题:影响干涉色的因素有哪些?
1.干涉色只决定于光程差,于晶体的颜色无关;
决定光程差的大小因素是薄片的厚度(D)和切面方位中的双折射率(Ng-Np),薄片的厚度和切面方位中的双折射率决定了干涉色;
α角的大小只影响干涉色的亮度而不影响干涉色本身的颜色;
干涉色:正交偏光下用白光观察时,非均质体矿片呈现的各种颜色。 随着光程差的逐渐增加,产生了一系列有规律变化的干涉色序。为了将光程差不等而颜色相同的干涉色区别开来,用特征色将干涉色分级,每级内干涉色均按照一定的次序出现,称为干涉色级序。 第一级序(0~560nm):暗灰—灰白—浅黄—亮黄—橙—紫红 第二级序(560~1120nm):蓝—蓝绿—绿—黄—橙—紫红 第三级序(1120~1680nm):蓝绿—绿—黄—橙—红 第四级序(1680nm以上):粉红—浅绿—浅橙- 高级白:更高级序各色光波混杂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的亮白色。
正交偏光镜下光学性质

在光学实验中,偏光分束器用于将自然光分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 。这种分束器广泛应用于光学干涉、光学测量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液晶显示中的偏光镜
液晶显示器的偏光镜
液晶显示器的偏光镜由多层偏光片叠加而成,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和光的透过。通过改变偏光片的排列和角 度,可以调节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等参数。
正交偏光镜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 正交偏光镜将会在技术提升、应用领域拓展 等方面取得进展。
未来正交偏光镜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提高检 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实现实时动态观测、开 发多模式功能等。同时,随着交叉学科研究 的深入,正交偏光镜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 、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科研人员将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创
02
正交偏光镜的工作原理
光的偏振状态
01
02
03
自然光
自然光是一种非偏振光, 其电场和磁场在各个方向 上均匀分布。
线偏振光
线偏振光是指光的电场方 向保持不变,而磁场方向 则与电场方向垂直。
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的电场和磁场方 向都在同一平面内旋转, 但方向保持不变。
正交偏光镜的作用
检测偏振状态
正交偏光镜能够检测出光的偏振 状态,从而判断出物质的性质。
偏光镜通常由两个偏振片组成,第一个偏振片允许特定方向 的光通过,而第二个偏振片则允许与第一个偏振片正交方向 的光通过。
正交偏光镜的特性
正交偏光镜具有两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这种特性使得正交偏光镜能够完全消除非偏振光,只允许 与两个偏振片偏振方向都垂直的光通过。
正交偏光镜在光学实验中常被用作消除杂散光的手段,以 获得更纯净的光源。此外,正交偏光镜还可以用于研究光 学材料的双折射性质等。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思索题(1)
1. 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所观察到旳晶体“颜色” 有何区别?
2. 一般辉石为正光性晶体,在正交偏光下其最高 干涉色为二级黄(R=880nm),⊥Bxa 切面具 有一级亮灰干涉色(R=210nm),设 NgNm=0.019,求薄片厚度。
3. 斜长石旳Ng=1.563, Nm=1.555, Np=1.511, 薄片 厚度为0.03mm,问它在正交偏光镜下应有旳干 涉色(光程差)怎样?
同名轴平行
340nm
900nm
1460nm
(b) 云母试板
产生147nm旳光程差,一级灰白干涉色, 为黄色光波长旳四分之一,升降一种色序, 云母试板合用于鉴定一、二、三级干涉色, 不适于鉴定四级以上干涉色。
二级蓝
二级绿
二级橙黄
异名轴平行
147nm
147nm
同名轴平行
653nm
800nm
947nm
(c) 石英楔
sin 2
2 sin 2 (R
/ )
R=(2n+1)λ/2时,sin(Rπ/λ)=1,视域最亮
R=nλ时,
sin(Rπ/λ)=0,视域最暗
白光旳干涉
干涉色等级
第一级:0-560nm 各色光具一定亮度,有一级白,无蓝色与绿色。 第二级:560-1120nm 颜色鲜艳,色带之间界线较清楚。 第三级: 1120-1680nm 颜色不如二级鲜艳,色带之间旳界线不清楚。 第四级:1680nm以上 色调很淡,色带之间逐渐过渡,无明显界线。 五级以上,呈高级白。
9. 双晶
简朴双晶、聚片双晶、联合双晶、格子双晶
5.锥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1)锥光镜旳装置
在正交镜基础上,加聚光镜,换高倍物镜。 去掉目镜(或保存目镜+勃氏镜)
2.4_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2)、干涉色级序 在正交偏光镜间缓慢推入石英楔子,随石英楔的慢慢推入, 其光程差由小到大连续变化,视域内出现有规律的连续干涉色, 这种干涉色依次变化的顺序叫干涉色级序: 第一级序:暗灰—灰白—浅黄—亮黄—橙—紫红 第二级序:蓝—蓝绿—绿—黄—橙—紫红 第三级序:蓝绿—绿—黄—橙—红 第四级序:粉红—浅绿—浅橙 高级白:更高级序各色光波混杂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的亮 白色。 特征: 每个级序的顶部均以紫红色或红色为标志。
四、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1、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
是在单偏光镜的基础上,
加上上偏光镜,并使上、 下偏光的振动方向相互 垂直。这样,在不放任何 矿片的情况下,视域应该
是黑的。如果不黑,表明
上、下偏光的振动方向 没有相互垂直,需要调整。
2、 消光现象
消光:矿物在正交偏光镜间呈现黑暗的现象。 全消光:转动物台360°,矿片一直消光的现象。 成因:为均质体及垂直光轴切片,他们不改变下 偏光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波不能透过上偏光镜。 四次消光:转动物台360°,矿片呈四次明、暗的现象。 成因:非均质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切片,光率体为椭 圆,转动物台360°,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与上、 下偏光振动方向AA、PP有四次平行的机会,出现四 次消光。
常见的双晶类型:
① 简单双晶;② 聚片双晶;③ 卡钠复合双晶; ④ 格子双晶; ⑤ 卡斯巴双晶。
钾长石的卡斯巴双晶
微斜长石的格子状双晶
斜长石的聚片双晶和卡钠联晶
思考题
1、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所观察到的晶体“颜色”
有何区别? 2、斜长石的Ng=1.563, Nm=1.555, Np=1.511, 薄片厚度为0.03mm,问它在正 交偏光镜下的最高干涉色为何?估计其光程差 大小。
5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1.下偏光到矿片分解
偏光进入处于消光位以外的 非均质体切片时,发生双折 射现象,即分解成K1和K2振 动的两束偏光。
路径:PP——进入矿片—— 发生双折射——分解为两束 偏光K1和K2,且NK1>NK2 K1和K2速度不同,先后透过 薄片。
2. 矿片到上偏光的分解
由于K1折射率大于K2折射率,故在薄片 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而先后透出 薄片并到达上偏光镜。 因其振动方向既不平行又不垂直上偏光 镜的振动方向,所以再次发生分解,
第一节 消光
一、装置
1. 在下偏光镜 PP 的基 础上,推入上偏光镜, 且 上 偏 光 镜 (AA) 与 下 偏 光 镜 (PP) 的 振 动 方 向互相垂直,并分别 平行于目镜十字丝的 方向。
2. 观察的光学性质
在正交偏光镜装置下,可以
观察和测量的矿物的晶体性
质包括: (1)最大双折射率、最高干涉色、 最大消光角 (2)消光类型 (3)观察矿物双晶,测定矿物延 性正负等。
斜方晶系:三个光率体主轴与 三个结晶轴分别一致。
单斜晶系:结晶轴b轴为二次对 称轴,与光率体主轴之一重合, 其余两结晶轴与光率体主轴斜 交。
OA 切面的光率体切面特征? C切面的光率体切面特征? // bc 切面的光率体切面特征?
角闪石
Ng
Nm
a
Np
OA 切面的光率体切面特征?
C切面的光率体切面特征?
若用白光做光源, 在正交偏光镜间缓 慢推入石英楔,随着石英楔的慢慢推 入,光程差连续地增大, 视域内出现的 干涉色由低到高有规律的变化, 干涉 色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叫做干涉色级序. 级序升高:干涉色向R增大方向变化 级序降低:干涉色向R减小方向变化
各个级序干涉色的特征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

04
晶体光学在科学和技术中的应用
光学仪器制造
透镜和反射镜
激光器
晶体光学材料如石英、方解石等常用 于制造透镜和反射镜,用于各种光学 仪器中。
晶体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元件,如常 见的红宝石激光器中的红宝石晶体。
干涉仪
利用晶体光学性质,可以制造出各种 干涉仪,用于测量光波的波长、相位 等参数。
晶体材料研究
新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光子学和量子技 术的发展,有望实现更高效、更 精确的光学器件和系统。
偏光镜和晶体光学在前沿科学中的应用
生物医学成像
利用偏光镜和晶体光学技术,提高生物医学成像的分辨率和清晰 度,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光学传感与检测
利用偏光镜和晶体光学器件,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光学传感 与检测,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
组织光学成像
通过向生物组织中引入光学活性 物质,利用晶体进行光束调制和 成像,实现高分辨率的组织光学 成像。
光声成像
结合晶体和光声效应,可以开发 出新型的光声成像技术,用于无 损检测生物组织内部的病变。
05
正交偏光镜与其他光学仪器的比较
普通偏光镜
普通偏光镜主要用于观察透明 或半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 等。
学器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智能化与自动化
03
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光学仪器的智能化与自
动化控制,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偏振片
使自然光变为偏振光的光 学元件。
晶体中的光传播ຫໍສະໝຸດ 双折射现象光线在通过某些晶体时, 会分解为两个偏振方向相 互垂直的折射光。
折射率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复习思考题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复习思考题《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1.光波在均质体和非均质体中的传播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2.光波在非均质体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及相应折射率值是取决于光波的传播方向?还是取决于光波的振动方向?3.光轴、一轴晶、二轴晶的概念?4.光率体的概念?一轴晶光率体、二轴晶光率体的形态特点?5.一轴晶光率体平行光轴的椭圆切面、垂直光轴的圆切面各有多少个?6.一轴晶光率体的光性正负是如何定义的?7.分别画出一轴晶正光性、负光性光率体的三种(垂直OA、平行OA、斜交OA)主要切面,指出各切面的双折射率,并注明每一个切面的光率体半径名称。
8.二轴晶光率体的光性正负是如何定义的?9.二轴晶光率体的主要光学要素有哪些?10.什么是光轴角(2V)、光轴面(AP)、光学法线?11.分别画出二轴晶正光性、负光性光率体垂直Bxa切面、垂直Bxo切面、垂直OA切面、平行AP切面、垂直AP的斜交OA切面,指出各切面的双折射率,并在各切面上标出光率体要素。
12.什么是光性方位?矿物的光性方位与所属晶系之间有何关系?指出中级晶族、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矿物的光性方位。
第三章单偏光显微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1.正交偏光镜下可观察测定透明矿物的哪些光学性质?2.什么叫矿物的边缘、糙面?边缘的粗细和糙面的明显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有的矿物(如橄榄石)边缘明显、糙面显著,而有的矿物(如石英)轮廓看不清楚、表明较为光滑?3.什么叫贝克线?贝克线的移动规律是什么?4.什么叫突起?薄片中矿物的突起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在偏光显微镜下同一薄片中的不同矿物颗粒给人一种突起高低不同的感觉?5.如何规定突起的正负?在薄片中怎样确定正突起和负突起?6.举例说明矿物突起划分为哪6个等级?7.什么是闪突起?哪些矿物具闪突起?具有闪突起的晶体是否无论在任何切面都能见到闪突起?什么样的切面闪突起最明显?8.解理纹的可见度与哪些因素有关?9.辉石和斜长石都具有两组完全解理,在岩石薄片中,为什么辉石具解理缝的切面多于长石且解理纹很清楚?而斜长石的解理纹却难见到?10.角闪石具有两组完全解理,夹角为56°;在岩石薄片中,为什么有的切面上见到两个方向解理纹,有的切面只见到一个方向解理纹,而有的切面上见不到解理纹呢?测量解理夹角应在什么切面上进行?11.含黑云母的薄片中,为什么有的黑云母切面上看不见解理缝,而且多色性不明显?见到大部分黑云母颗粒不具解理纹;能说这种黑云母不具解理吗?为什么?12.什么叫矿物的颜色?矿物的颜色与哪些因素有关?13.什么是多色性?多色性明显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4.什么是吸收性和吸收性公式?15.矿物的多色性在什么方向切面上最明显?为什么?测定一轴晶和二轴晶矿物的多色性公式,需要选择什么方向的切面?16.如何利用黑云母确定下偏光振动方向?第四章正交偏光显微镜间的晶体光学性质1.正交偏光镜下可观察测定透明矿物的哪些光学性质?2.什么叫消光?什么叫消光位?3.什么叫全消光?四次消光?哪些类型的切面可以呈全消光?四次消光?4.什么叫干涉色?干涉色与颜色的区别?5.Ⅰ~Ⅲ级干涉色色序?Ⅰ、Ⅱ、Ⅲ级干涉色的特点?6.写出云母试板、石膏试板的光程差、干涉色及光率体椭圆半径的方位和名称。
2.4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

不适合鉴定干涉色高的晶体
一级黄 −560 nm 二级黄 +560 nm 三级黄 异名轴平行 ← → 同名轴平行 340nm 900nm 1460nm
(b) 云母试板
产生147nm的光程差,一级灰白干涉色, 产生147nm的光程差,一级灰白干涉色, 为黄色光波长的四分之一,升降一个色序, 为黄色光波长的四分之一,升降一个色序, 云母试板适用于鉴定一、二、三级干涉色, 云母试板适用于鉴定一、二、三级干涉色, 不适于鉴定四级以上干涉色。
4、 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
(1)、干涉色 )、干涉色 如果光源为单色 在正交偏光镜45 光,在正交偏光镜45 度位时插入石英楔, 度位时插入石英楔, 随着石英楔的慢慢推 入,视域内依次出现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带。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带。 亮带代表增强, 亮带代表增强,暗带 代表减弱。 代表减弱。 实验表明:光程差 = 实验表明:光程差R= d (N1-N2)
5、补色法则及补色器
补色法则: 补色法则: 在正交偏光镜间,两个非均质体任意方向的切片 在正交偏光镜间, 除垂直光轴以外的), 45°位置重叠时, ),在 (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在45°位置重叠时,两矿 片光率体椭圆半径同名半径平行 同名半径平行, 片光率体椭圆半径同名半径平行,总光程差等于原来 两矿片光程差之和 表现为干涉色升高 干涉色升高。 两矿片光程差之和,表现为干涉色升高。异名半径平 总光程差等于原来两矿片光程差之差 行时,总光程差等于原来两矿片光程差之差,其干涉 色降低。 色降低。 异名半径平行时 如果总光程差等于零, 当异名半径平行时, 如果总光程差等于零,那么矿 片就会变成灰黑色,此现象就是矿片消色 矿片消色。 片就会变成灰黑色,此现象就是矿片消色。
(2)、干涉色级序 、 在正交偏光镜间缓慢推入石英楔子,随石英楔的慢慢推入, 在正交偏光镜间缓慢推入石英楔子,随石英楔的慢慢推入, 其光程差由小到大连续变化,视域内出现有规律的连续干涉色, 其光程差由小到大连续变化,视域内出现有规律的连续干涉色, 这种干涉色依次变化的顺序叫干涉色级序: 干涉色依次变化的顺序叫干涉色级序 这种干涉色依次变化的顺序叫干涉色级序: 第一级序:暗灰—灰白—浅黄—亮黄— 第一级序:暗灰—灰白—浅黄—亮黄—橙—紫红 第二级序:蓝—蓝绿—绿—黄—橙—紫红 第二级序: 蓝绿— 第三级序:蓝绿— 第三级序:蓝绿—绿—黄—橙—红 第四级序:粉红—浅绿— 第四级序:粉红—浅绿—浅橙 高级白: 高级白:更高级序各色光波混杂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的亮 白色。 白色。 特征: 每个级序的顶部均以紫红色或红色为标志。 特征: 每个级序的顶部均以紫红色或红色为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d (Ng-Np)
影响光程差R大小的因素:
应综合考虑:
A. 不同矿物的N不同 B. 即使同一矿物、不同方向N也不同 //OA 或者//AP,—— N最大 OA, —— N=0 其余的切面, ——N=0~Max
光程差
R=d (Ng-Np)
干涉结果与视域亮度,还与K1′与K2′ 的振幅λ的大 小有关 λ越大——亮度越强
光程差R——指两束光通过介质后传播距离的差值
三、光程差
2.光程差的计算
(1) 推导过程(略) (2) 推导结果:
R=d (Ng-Np)
光程差(R)等于矿片厚度(d)乘以双折率(Ng-Np) 因此:R与薄片厚度和双折率成正比,而双折率由 矿物性质和切面方向控制
光程差
(1)矿物性质 (2)切面方向 (3)薄片厚度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10
5
短无线电波
578 592 620
1010
广播波段
红
长无线电波
1015 770
白光干涉的各种单色光干涉色
红光λ大,带宽 紫光λ小,带窄
干涉色——单色光混合色是由白光通 过正交偏光镜间的薄片(非均质体的 非垂直光轴的切面)后,经干涉作用 形成的,称为干涉色。
第四节、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
我国大陆科学超深钻岩芯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工程(CCSD) 1.1997年被国家科 技领导小组列为 “九五”国家重大 科学工程项目。 2.1998年被国际大 陆科学钻探组织列 为国际大陆科学钻 探项目。 3.2001年6月25日 进行试钻 4.8月4日举行了开 工仪式。
5.最大钻进深度?
(程素华摄,样品由游振东老师提供)
I II
III
第四节、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
级序升高:干涉色向R增大方向变化 ——降低:————R减小————
二、干涉色色谱表及其应用
各个级序干涉色的特征
I级:暗灰-灰白-浅黄-橙-紫红 0-550 nm 特色:无蓝绿,出现特有的灰色,灰白色
II级:蓝-蓝绿-绿-黄-橙-紫红
最显著的颜色——二级蓝
VK1<VK2
2. 上偏光中偏光的再次分解
K1′与K2′//AA
3. 透过上偏光镜后的偏光汇聚
透过AA后的2束偏光K1′与K2′特征为: (1) K1′与K2′是由同一种偏光经过2次分 解而形成的,因此其频率相同, (2) K1′与K2′光程差固定 (3) K1′与K2′在同一平面内振动(//AA), (4) K1′与K2′经过2次分解,振动方向改 变90,位相差180,因此叠加的时候 与非正交偏光的干涉相反,改为半波 长奇数时叠加增强。 因此, K1′与K2′是相干波,会发生干涉现 象,并且取决于光程差R
(1) 若R=2n(λ/2)——(半波长偶数倍),K1’与K2’振 动方向相反,振幅相等,干涉的结果是二者互相 抵消——黑暗; (2) 若R=(2n+1)(λ/2)——(半波长奇数倍), K1’ 与K2’干涉后互相叠加,亮度增强 (3) 若R处于上述二者之间, K1’与K2’ 干涉结果是, 其亮度介于黑暗与最强之间。
颜色更浅,混杂不纯,条带之间界线更模糊
干涉色与干涉色色谱表
第五级或以上,为高级白干涉色,>2200 nm 各色混杂,与珍珠表面接近,呈亮白色
I II
III
IV
V
三、干涉色色谱表及其应用
1. 干涉色色谱表包含的内容:
级序,R,N,d, 且
R=d (Ne-No)=d •N
随着R增大,出现各个级序干涉色
1.全消光——
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垂直光轴 的切片,在正交偏光镜下,旋 转物台360,视域始终呈黑暗, 这种现象称为全消光.
(原因见右图)
一、矿物的三种消光现象
2.四次消光—— 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 的任何切片,在正交偏光 镜下,旋转物台360,视域 呈四次黑暗、四次明亮的 现象,黑暗时为消光,因 此称为四次消光. (原因见右图)
三、异常干涉色 (自学)
常见矿物:绿泥石
第五节、补色法则与补色器
附件:云母试板、石膏试板和石英楔
一、补色法则
1. 定义—— 在正交偏光镜的45 位置放置两个互相 重叠的非均质体矿 片(垂直光轴切片除 外),在光波通过此 二矿片后,其总的 光程则
设第一个非均质体椭圆半径为Ng1,Np1,光程差为R1 第二个—————————Ng2,Np2,————R2 (1)若Ng1//Ng2, Np1//Np2, 同名半径平 行,干涉色级序升高 (2)若Ng1//Np2,Ng2//Np1,
三、干涉色色谱表及其应用
2. 应用
R=d (Ne-No)=d •N
(1) 若已知某一矿物最高干涉色级序R和d,
N = R/d,可以求出双折率 (2)若已知级序R和N, d = R/N
三、干涉色色谱表及其应用
2. 应用
R=d (Ne-No)=d •N
举例: 石英最高干涉色为一级黄白,R=270nm, 薄片厚 度为0.03mm, 它的双折率多少? 解答:查表 N =0.009
将石英楔由薄到厚慢慢推入试板孔内, 由于d 逐渐增大, 则 R随着d 逐渐增大
d
R
第四节、干涉色及干涉色色谱表
2. 单色光光源
在正交镜45位置,插入石英 楔, 慢慢移动,视域内依次出现明 暗相间的干涉条带
产生原因:
(1) 若R=2n(λ/2)——黑带暗; (2) 若R=(2n+1)(λ/2)——亮带 (3) 若R处于上述二者之间, 亮度介于黑 暗与最强之间。
第三节 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程差
一、光波的相干性
波长(频率)相同 2. 相差恒定 3. 传播方向相近
1.
二、正交偏光间光的干涉现象
1.薄片中偏光分解
偏光进入处于消光位以外的非均 质体切片时,发生双折射现象, 即分解成K1和K2振动的两束偏 光。 路径:PP——进入光片——发生 双折射——分解为2束偏光K1 和K2,且NK1>NK2
三、各晶系矿物的消光类型
2.低级晶族矿物
(2)单斜晶系
晶体b轴与Ng,Nm,Np之一重合, 其余2个分别斜交。
例如普通角闪石 Nm=b, Ng∧c=15-20,有{110}解理 , 不同方向切面消光类型不同 //(001)切面为对称消光 //(010)切面为斜消光 //(100)切面为平行消光 普通角闪石光性方位
二、正交偏光镜的特点
3. 若放薄片,且为非均 质体斜交光轴切面,但光 率体椭圆半径之一平行 PP(垂直AA),光波透过薄 片后,不发生双折射,得 到的一束偏光仍不能透 过上偏光镜AA方向,视域 黑暗,产生消光.
二、正交偏光镜的特点
4. 若放薄片,为非均质体 斜交光轴切面,且光率体椭 圆半径之一与PP斜交,PP偏 光透过薄片后,发生双折射, 分解为2种偏光,这2种偏光 再透过上偏光AA后,发生干 涉现象,最后显示一定的颜 色(后边详细讲)
R=R1+R2,
R=R1-R2, 异名半径
且R1=R2 R=0 干涉色为黑色-消光
平行,干涉色级序降低 (3)若异名半径平行,
为何45o位?
由右图可以知道, 只有a与b同时 为45o时,K值 才会最大,这 就是为什么我 们强调45o位的 原因。
一、矿物的三种消光现象
3. 不消光——
非均质体矿物集合体,在正 交偏光镜下,有的矿物颗粒 光率体椭圆半径与PP,AA一 致,呈消光状态,而同时其 他大部分的矿物矿物颗粒光 率体椭圆半径与PP,AA斜交, 因此整个集合体的视域不消 光。
二、矿物的三种消光类型
类型划分的依据: 依据矿物消光时,矿物的解理、双 晶缝以及晶面迹线与目镜十字丝的 关系,可以划分出三种消光类型。
消光类型小结
斜消光
平 行 消 光
对称消光
三、各晶系矿物的消光类型 1.中级晶族矿物
光率体之Ne(光轴)与晶体 C晶轴一致, 平行消光、对称消光为主
三、各晶系矿物的消光类型
2.低级晶族矿物 (1)斜方晶系 3个主轴Ng,Nm,Np与晶 体a,b,c一致,平行消光、 对称消光为主,若有斜 消光,其消光角也不大。
三、各晶系矿物的消光类型
2.低级晶族矿物
(3)三斜晶系
a,b,c轴与Ng,Nm,Np分别斜 交绝大多数切面为斜消光, 且消光角随着切面方向不同 而有差异
如斜长石(An35) Ng∧b, Nm∧c Np∧a,
小结:晶系与消光类型
等轴晶系:全消光 中级晶族:平行消光 斜方晶系:平行消光、对称消光 单斜晶系:平行消光、对称消光、 斜消光 三斜晶系:斜消光 小结: 不同晶系的矿物及其不同方向大 切片,其消光类型不同。
1. 在下偏光镜PP的 基础上,推入上偏 光镜; 2. 上偏光镜(AA)与下 偏光镜(PP)的振动 方向互相垂直,并 分别平行于目镜十 字丝的方向。
二、正交偏光镜的特点
1. 不放薄片,视域为黑 暗,因为PP光,不能通过 AA方向,光波无法通过 上偏光镜,视域黑暗.
二、正交偏光镜的特点
2. 若放薄片,且切片方向为 均质体任意切面,或非均质 体垂直光轴的圆切面,不发 生双折射,光波透过薄片后, 不发生双折射,得到的一束 偏光仍不能透过上偏光镜AA 方向,视域黑暗,产生消光
一、干涉色的级序
1. 产生:白光作为光源,在正交镜45位 置, 将石英楔由薄到厚慢慢推入试板 孔内, 由于d 逐渐增大, 则R随着d 逐渐 增大,在视域内出现有规律的、连续 的干涉色:
干涉色与干涉色色谱表
I级:暗灰-灰白-浅黄-橙-紫红 0-550 nm II级:蓝-蓝绿-绿-黄-橙-紫红 550-1100 nm III级:蓝-绿-黄-橙-红 1100-1650 nm
1.平行消光 矿片消光时, 解理缝、双晶 缝或晶面迹线 与目镜十字丝 之一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