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水电站枢纽1#滑坡体监测简析
浅谈积石峡水电站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

水 阶 段 度汛 标 准 为 2 0年 一 遇 洪水 。积 石 峡 水 电站 导 流 及 泄水 建 筑 物设 计 和 围堰 及 其 防渗 系统 设 计 符 合 工 程实 际水 文 气 象 条 件 和地 形 地 质 条 件 ,为 成 功 截 流 及 主体 工 程 施 工 奠 定 了基 础 ,积 累 了宝 贵 的工 程 经 验 。 关 键 词 :施 工 导 流 ;导 流 洞 ;泄 水 建 筑 物 ;围堰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工 程
c n r l o r s o d t c u l y r l gc a d me e rl gc lc n i o s a d tp g a h c a d g oo i o d t n . h ie so o to re p n o a t a d o o i n t o oo i a o d t n , n o o r p i n e lg c c n i o s T e d v ri n c h i i a d o e d m c n t t n r g a n c f r a o sr i p o r m p o i e a o n ai n o r e co u e n man o k c n t cin a d lo uc o r v d s fu d t fr i r ls r a d o v i w r s o sr t , n a s u o a c mu ae a u b e e p re c si n i e r g c u l tsv l a l x e i n e n e gn e n . i
积石峡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设计

设 计 达 到 技 术 先 进 、经济 合 理 的总 体 E标 。 I 关 键 词 :不 对 称 狭 窄 河谷 ;泄 水 建 筑 物 布 置 ;设 计 ;积石 峡 水 电站 工 程
De in o ae la eS r cu e o ihxa Hy r p we tt n sg fW trRee s tu t rsfrJs ii d o o rSai o Yi , nW e, a e in W a gK n z u W e in h n Bo Re i G oYu xa , n a gh , i a z e g J
adg aate eoea bet e f da cdt h o g n ao al eo o yt b t n u rnesh vr l jc vs vne c nl ya dr snbe cn m eme t lo i oa e o e o .
Ke r s ay e cnr wv ly w tr e aes utr yu; ein J hx y rpw r t i r et yWod : smm t ar a e; ae l s rcuel o td s ;i iaH doo e Sa o po c i r o l re t a g s i tn j
3 r 。 5r ds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枢 纽 利 用 河 道 弯 段 布 置 ,峡 谷 深 度 超 过 3 0 i 两 岸 山 体 陡 峻 ,左 岸 存 在 纵 向 深 槽 0 n,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概述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d i v e r s i o n t u n n e l o n l e f t b a n k S O t h a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c o u l d b e e x e c u t e d t h e y e a r r o u n d .Af - t e r t h e ma i n r i v e r b e d i s c l o s e d ,t h e r i v e r l f o w i n t h e l o w— wa t e r p e r i o d i s d i s c h a r g e d b y t h e d i v e r s i o n t u n n e l i n d i v i d u a l l y : i n t h e l f o o d s e a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e n e r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D e s i g n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i v e r s i o n , J i s h i x i a Hy d r o p o w e r P r o i e c t
积石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湿化变形控制研究_张伟

一、工程概况
二、坝址区开挖料岩性及在大坝填筑中的应用
坝址区岩石开挖料岩性为白垩系砾岩、中细砂岩、泥质粉
坝体下游边坡发生了长约90m、宽40-60cm的纵向裂缝;墨
西哥的坝高148m的英菲尔尼罗心墙堆石坝,首次快速蓄水时
上游堆石体突然湿陷,引起坝顶发生增量达26cm的沉降,并 使得坝顶在水库蓄水初期向上游变位,3周内实测的坝轴线水 平位移达14cm;
密云水库走马庄II号副坝汛期库水位快速上升时,上游坝
问题的提出:
堆石料由天然风干状态浸水饱和时,由于被水润滑和颗粒
中矿物浸水软化,会造成骨架中颗粒相互滑移、破碎和重新排 列,从而产生湿化变形。 湿化变形多发生在水库初期蓄水时,当湿化变形较大或不 均匀时,易导致堆石体产生裂缝。据统计,国内外已有多座大 坝由于坝料湿化变形发生了破坏。如: 委内瑞拉高30m的埃尔伊西罗坝,蓄水期的湿化变形使
砂岩,饱和抗压强度32~122MPa,软化系数0.29~0.88。 岩层分布无规律,岩相变化 大,岩体抗风化能力差,岩 石整体偏软。 可研阶段,不推荐坝址 区开挖料作为面板堆石坝主
堆石区的填筑料,特别是正
常尾水位以下主堆石区的填
筑料。
施工准备阶段,就坝址区岩石开挖料用作大坝填筑料的可 行性进行了大量的勘探、研究与咨询工作。水电十五局对现场 开挖料进行了筛分试验,取得了开挖料的级配;清华大学的研
4.坝体排水期间,坝体内外水位差应严格控制,积石峡水
电站工程的经验是坝体内外水位差不超过1m 。
积石峡水电站导流洞交叉段施工技术

保了交叉段扭面 拱浇 筑体形 和模 板安 装 问题 ,保证 了整
1 概 述
积石峡水 电站 导流洞 及 中孔泄 洪洞 工程 位 于 电站 枢 纽 的左岸 ,导流洞 以 1. 。 中孔 泄洪洞非 结合段相 交结 9 9与 合 。交叉段顶拱形 式为 导流洞 和 中孔泄 洪洞 两个 城 门洞 形顶拱 相切 形成 的平 顶扭 面 拱 。最 大 开 挖 宽度 2 .m、 84
开挖进尺为 2 3 ~ m。
2 施 工特 点
积 石 峡 导 流 洞 交 叉 段 施 工 过 程 中有 如 下 特 点 :
()进行 上扩 半 幅导 洞 开挖 ,边 扩 挖边 支 护 ,为 大 1 跨度洞室开挖稳定提供 了保障 。 ()采用 洞顶 垂直 预应 力锚 索 ,有 效地 加 固 了洞顶 2 岩层 ,确保了洞室洞顶岩层稳定性 。 ()应用 大钢 管立 柱 结 构 ,有效 地 解决 了咽喉 部位 3
的交 叉 立 体 作 业 问题 。
上扩开挖完成 后 ,及 时将 两洞 交叉 部位 中 间形成 的 三角 区岩柱进行锚杆支护 ,在 中间岩柱厚度小 于 4 的部 m 位采用对穿锚 杆 ,并及 时 在两 洞安 装型钢 支撑 ,将 型钢 支撑和对穿锚杆联为整体 。 开挖出的大断面洞室 ,从边墙到顶拱 每 8 c 0m架设 一 榀型钢钢支撑 ,由于交 差断 面较 大 ,大跨 度钢 支撑 难 以 确保 岩体 的整体稳 定 ,因此 在交 叉段 大跨 度部 位及 时打
下一循环 的开挖施工 ,直到半幅开挖贯通 。
剩余半 幅开挖施 工 时 ,根据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西北
勘测设计研究 院物 探所对 质点 振 动速 度测定 ,将爆 破单 响控 制在 5 g之 内时基本 能够 满 足质 点振速 要求 ,因此 k 剩余半 幅的开挖 时钻孔 采用 水 平光爆 ,分层 剥 除,每次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面板施工组织设计1、简况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方位为NE69°0′5.43″,坝顶长度为324.0m,坝顶宽度为10.0m,最大坝高103m,上游坡1:1.5,下游坡1:1.4、1:1.3,坝顶设有高度为 5.2m的“L”墙与面板相接,坝顶高程1861.0m。
面板为不等厚结构,设计厚度为30~58.8cm(0.3+0.003H),面板钢筋为单层双向配筋,混凝土设计标号C25W12F200。
面板设计分块共计36块,其中分缝6m宽16块,12m宽17块,坝右三角块5.86m,坝左三角块5.58m和坝左高趾墙一块4.47m。
最大分缝长度172.4m,面板分块总长3910m,其中12m宽面板2160m,6m宽面板1750m。
混凝土总计14734m3,钢筋总计1326.9t。
W型铜止水3433.4m、W1型铜止水295.46m,E型铜止水330.0m,柔性填料150.88m3,盖片4525.1m,沥青木板2529m2,涂刷乳化沥青35655 m2,M10砂浆320 m3。
2、混凝土面板施工方案2.1混凝土面板施工方案钢筋现场组装直螺纹套筒连接、半封闭式溜槽入仓、人工振捣、无轨滑模跳仓浇筑,面板不分期一次性浇筑到顶的总体施工方案。
钢筋及侧模采用简易坡面运输台车运输,混凝土由我部在右坝顶1857m平台上设置的拌和站集中拌制供应,采用3T工程车运至仓面平台,卸入溜槽集料斗内。
采用10t和5t慢速卷扬机分别牵引的三套14m及两套7m无轨滑模同时分块跳仓浇筑混凝土,人工两次收面压光,及时使用塑料薄膜及土工布覆盖,沿坝顶供水系统和板间缝采用塑料管连续洒水养护至蓄水时为止。
2.2施工布置(1)面板施工总平面布置坝体填筑到1857高程时,坝面宽度为15.48m,碾压整平后做为面板混凝土施工平台,进行混凝土拌合、风水电路、滑模卷扬机、钢筋堆放、坝面防护栏杆、安全文明标示等施工布置。
(见施工用水平面布置图)(2)施工用风主要用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喷涂及清基,在左岸坝头处安设1台23m3/min电动空压机,可以满足4个沥青喷嘴及2个混凝土清基的用风要求。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区优化设计及坝料调整

tn i ”,t e d sg f a z nn so t z d t ie b fr lc me t f h i ii F o h e i n o m o i gwa p i e w c eo e pa e n eJs xa C RD.On te p e s fo e i gt e d s n p ic— d mi ot h h r mieo b y n h e i r i g n
(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西北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 西安
摘
7 06 ) 105
要 : 照 “ 分 利 用 开挖 料 上 坝 , 到 坝 料 平衡 ” 按 充 达 的指 导 思 想 , 石 峡 水 电 站 混 凝 土 面板 堆 石 坝 在 大 坝 填 筑 之 前 , 积
先后 两次对坝体分 区进行 了设计 优化 。在遵循混凝土面板堆石 坝设计原则 的前 提下 , 合理 调整大坝设计 断面 , 合理 规划料源 , 确定坝料具 体技术要求 , 积累了相关的工程经验。 关键 词 : 面板堆石坝 ; 坝体分区 ; 优化设计 ; 料场规划
中 图 分 类 号 :V 5 . T 6 14 文献标识码 : A
Da a e i l o fc to nd d sg p i ia i n o o i fCFRD m m t r as m di a i n a e i n o tm z to fz n ng o i
A bsr c I c o da c t he g de o ”f l tlzn h x a a e tras t e ie te b lnc f mae il n a c nsr — t a t:n a c r n e wi t ui f ul u i i g t e e c v td ma ei l o r a z h aa e o tras a d d m o tuc h y i l
积石峡水电站厂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

积石峡水电站厂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摘要:积石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25座水电站的第11座,该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最大发电水头73m,总装机容量1020mw。
为实现积石峡水电站“建精品工程、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积石峡水电站厂房工程混凝土施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保障措施,永久外露面一次性浇筑成型、不装修,取得了预期效果。
本文介绍了积石峡水电站厂房工程清水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技术保障措施。
关键词:厂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积石峡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概述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25座水电站的第11座,是继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大型水电站之后的第5个大型水电站。
该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最大发电水头73m,总装机容量1020mw,保证出力332.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h。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厂房组成。
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及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
电站厂房布置在大坝下游坝脚处,为坝后引水式地面厂房。
厂基位于左岸平台ⅱ级阶地前缘部位,厂房建基高程el.1746.20m~1768.45m。
主厂房总长94.80m,顺水流向宽度33m,总高72.8m。
单个机组段长度31.60m。
厂内布置三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020mw。
分尾水管层、蜗壳层、水轮机层及发电机层。
尾水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下游,总长94.80m,宽24.00m。
安装间位于主厂房右侧,总长63.00m,顺水流向宽57.00m。
尾水渠反坡段坡度1∶4,长50m,宽88.30m,底板厚50cm,两侧为半重力式挡墙。
主要工程部位积石峡水电站厂房工程中,需要采取清水混凝土的主要工程部位有:安装间电缆夹层gis室、油气系统设备室、泵房设备室内墙面;尾水管过流面、主厂房操作廊道、锥管进人廊道、主副厂房内墙面;机墩风罩墙、各板梁柱;发电机层(el.1795.30m)以上排架柱、圈梁、防爆墙内墙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石峡水电站枢纽1#滑坡体监测简析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滑坡体监测情况积石峡1#滑坡体位于大坝泄洪水雾区下游,黄河积石峡峡谷出口右岸木场沟西侧,上游边界距坝线约0.9km,为一大型的顺层深层岩质滑坡。
滑体两侧为深切冲沟所限,两沟汇合于滑体后壁;地表形态总体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圈椅状,滑坡后缘为一近似圆孤形的低洼地带;滑体表部起伏不平,地表可见有多级2~5m不等的陡坎。
滑坡体估算方量约4497万m3,滑体为松散混杂的块碎石土,前缘剪出口高程1880m,不受库水位影响,坡度较平缓,天然状态下整体稳定,局部坍塌对工程安全无大的影响。
1 .1 1#滑坡体监测系统布置1#滑坡的稳定性是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
根据滑体物质成分、结构特征、形态特点及稳定性状况,1#滑坡体分为三个区,即:ⅰ区(后侧为ⅲ区)东侧以滑体表面冲沟为界,西侧边界上部为滑坡上游沟,下部以f14为界,后缘高程2000m左右,方量约600万m3,共设置有 3 个监测剖面;ⅱ区(后侧为ⅲ区)位于ⅰ区的东侧,东侧为关门沟,方量约204万m3,共设置有 2 个监测剖面;ⅲ区呈带状分布于滑坡后缘,方量约546万m3,共设置有 3 个监测剖面。
(1#滑坡体表部位移测点分布图如图1)三个区共有五个断面28个监测点,即:1#断面有hp1-2、hp1-3、hp1-4、hp1-5、hp1-6、hp1-7;2#断面有hp2-2、hp2-3、hp2-4、hp2-5、hp2-6、hp2-7、hp2-8;3#断面有hp3-1、hp3-2、hp3-3、hp3-4、hp3-5、hp3-6;4#断面有hp4-1、hp4-2、hp4-3、hp4-4、hp4-5;5#断面有hp5-1、hp5-2、hp5-3、hp5-4(由于通往该测点的观测道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故2011年5月起该测点全面停测)。
为了及时掌握该滑坡体的变化情况,近几年至现阶段对该滑坡体主要采用了垂直位移变形监测、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和现场地质巡视三种方式进行监测。
1.21#滑坡体监测情况1.2.1 1#滑坡体垂直位移⑴ 1#断面累计垂直位移量分析从2009年4月起测至2010年第一季度,除h1-7测点期间有明显的上抬外,其余各测点均呈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二季度起至2010年第四季度h1-2测点下沉幅度较小,其余测点均有明显的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四季度至今各测点变化均较平稳,无较大的升降。
从起测至今沉降量最大的测点为h1-3,该测点下沉近35mm 左右;沉降量最小的测点为h1-7,沉降量在±2mm左右。
⑵ 2#断面累计垂直位移量分析从2009年4月起测至2010年第一季度,除h2-8测点期间有明显的上抬外,其余各测点基本呈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二季度左右起至2010年第四季度h2-2测点较稳定,其余测点均呈明显的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各测点变化较平稳。
从起测至今h2-7测点沉降量最大,为+28mm左右;沉降量最小的测点为h2-2和h2-8,两测点下沉幅度在8mm左右。
⑶ 3#断面累计垂直位移量分析从2009年4月起测至2010年第一季度,除h3-1测点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测点均呈上抬趋势;从2010年第二季度左右起至2010年第四季度除h3-1测点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测点均明显的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除h3-1测点外,其余各测点变化较平稳。
从起测至今沉降量最大的测点为h3-2,该测点下沉近18mm左右;沉降量最小的测点为h3-1,该测点上抬幅度在1mm左右。
⑷ 4#断面累计垂直位移量分析从2009年4月起测至年底各测点均呈现下沉状, 2010年第一季度,h4-2测点期间有明显的下沉,其余各测点基本呈上抬趋势,其中h4-5上抬幅度最为明显; 2010年各测点均有明显的下沉趋势,从2010年第四季度至今各测点变化较平稳。
从起测至今沉降量最大的测点为h4-2,该测点下沉近19mm左右;沉降量最小的测点为h4-5,下沉幅度在1mm左右。
⑸ 5#断面累计垂直位移量分析从2009年4月起测至年底各测点均呈现下沉状, 2010年第一季度,各测点均有明显的上抬趋势,其中h5-4上抬幅度最明显; 2010年各测点均有明显的下沉趋势,从2010年至今各测点变化较平稳(由于通往h5-4测点的道路上有碎石和塌方现象,2011年4月份之后未观测)。
从起测至今,h5-1~h5-3测点沉降量在+7mm左右。
从五个断面的近几年的观测资料中可看出,各断面在2010年第一季度早期左右均有明显的上抬状,之后各断面逐步下沉,至今各断面各测点的下沉量均保持在2010年早期的下沉量附近。
期间2010年和2011年各断面均出现过明显的上抬状,两次上抬后各断面又逐步下沉到稳定期的下沉量值。
通过几年的连续监测,可看出下沉量最大的测点是h1-3,该测点由起测至今下沉近35mm左右;起测至今变化量较小的测点有h1-7和h3-1,两测点由起测至今基本保持在起测点附近。
综合其它情况考虑,对于个别测点小幅度短期间的上抬或下沉,可认为主要受测量误差的影响。
1.2.2 1#滑坡体水平位移⑴ 1#断面水平累计位移量分析该断面最大综合位移在58mm 左右,发生在 1937m 高程的hp1-3 测点;后缘 hp1-7测点位移较小,综合位移量在12mm 左右,其余测点综合位移量在 29mm~45mm 之间。
从长序列过程线图来看,1#断面各测点总体向左岸位移;除hp1-5 (2012年5月起开始向下游位移)和hp1-6两测点向上游位移外,其余各测点均向下游位移。
⑵ 2#断面累计平面位移量分析(观测成果见表2-1、2-2)该断面最大综合位移在38mm 左右,发生在 2048m 高程的hp2-7 测点;hp2-8测点位移较小,综合位移在23mm 左右,其余测点综合位移量在 25mm~36mm 之间。
从长序列过程线图来看,2#断面除hp2-8测点向右岸游位移外,其余测点总体向左岸位移;上下游方向hp2-7测点向上游位移,其余各测点均向下游位移。
⑶ 3#断面累计平面位移量分析该断面最大综合位移在42mm左右,发生在1918m高程的hp3-3测点;hp3-1和h3-6测点位移较小,综合位移在18mm左右,其余测点综合位移量在24mm~38mm之间。
从长序列过程线图看,3#断面各测点总体向左岸位移;上下游方向除hp3-5测点向上游位移外,其余各测点均向下游位移。
(3#断面各测点水平累计位移量过程线详见图47~图52)⑷ 4#断面累计平面位移量分析该断面最大综合位移在21mm 左右,发生在1896m高程的hp4-2 测点;其余测点综合位移量在10mm~19mm之间。
从长序列过程线图来看,4#断面除hp4-5测点向右岸、上游位移外,其余测点总体向左岸、下游位移。
(4#断面各测点水平累计位移量过程线详见图)⑸ 5#断面累计平面位移量分析(观测成果见表4-1、4-2)该断面最大综合位移在 22mm 左右,发生在 1863m 高程的hp5-2 测点;其余测点综合位移最大值在 10mm~20mm 之间。
从长序列图来看,5#断面除hp5-4和hp5-5测点向右岸、下游位移外,其余测点总体向左岸下游位移。
(5#断面各测点水平累计位移量过程线详见图)五个断面平面综合位移较大的发生在ⅰ区和ⅲ区的1#断面、2#断面、3#断面,位移量在 38mm~58mm 之间;4#、5#断面综合位移量较小,位移量在21mm 左右。
五个断面除个别测点外,大部分测点总体向左岸、下游位移。
向左岸位移最大的测点是3#断面的hp3-3,最大位移量是41.9mm;向下游位移最大的测点是hp3-3, 最大位移量是57.4mm。
综合其它情况论:4 重点关注的问题⑴自2010年10月蓄水以来,主坝渗漏量时有时无,机组满负荷运转时会出现尾水倒灌现象,截止2012年12月10日主坝量水堰无流量,目前在堰板下102.9cm,渗漏水位约在1786.521m高程。
⑵2012年10月16日地下水oh-12长观孔被堵,至今未恢复;oh-05测点的自动化装置卡在约49m处,若长观孔水位下降则人工无法观测。
⑶水管式沉降仪经厂家人员处理后,测值仍不稳定,目前一直在进行测值对比。
⑷2012年11月19日进水口廊道双金属标,被自动化施工人员拆除,未恢复。
⑸自自动化施工开始,内部观测出现部分测点采集不到数据或数据不稳的情况,另有部分测点测值出现台阶;目前自动化施工单位正在排查处理中。
⑹左岸边坡上游方向5个测点,下游方向6个测点周围防护栏及栈道爬梯被盗割,致使无法对以上11个监测点位进行正常监测。
⑺右岸边坡tp5r-06测点道路不通,无法进行正常观测。
⑻2010年尾水平台三个水准测点被施工单位误割,未恢复。
考虑,对于个别测点小幅度短期间的平面位移,可认为主要受测量误差的影响,忽略不计。
结论:4 重点关注的问题⑴自2010年10月蓄水以来,主坝渗漏量时有时无,机组满负荷运转时会出现尾水倒灌现象,截止2012年12月10日主坝量水堰无流量,目前在堰板下102.9cm,渗漏水位约在1786.521m高程。
⑵2012年10月16日地下水oh-12长观孔被堵,至今未恢复;oh-05测点的自动化装置卡在约49m处,若长观孔水位下降则人工无法观测。
⑶水管式沉降仪经厂家人员处理后,测值仍不稳定,目前一直在进行测值对比。
⑷2012年11月19日进水口廊道双金属标,被自动化施工人员拆除,未恢复。
⑸自自动化施工开始,内部观测出现部分测点采集不到数据或数据不稳的情况,另有部分测点测值出现台阶;目前自动化施工单位正在排查处理中。
⑹左岸边坡上游方向5个测点,下游方向6个测点周围防护栏及栈道爬梯被盗割,致使无法对以上11个监测点位进行正常监测。
⑺右岸边坡tp5r-06测点道路不通,无法进行正常观测。
⑻2010年尾水平台三个水准测点被施工单位误割,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