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天门仙桃潜江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二语文★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散文到底应在多大程度和多少距离之内接受、吸收诗歌,从而获得中国的诗性智慧,这是一个重要也是需要做出深入思考的问题。

②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

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

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都是诗意浓都的写照。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妙的契合。

“五四”以来,鲁迅的《野草》、朱自清的《绿》、杨朔的《雪浪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都是以诗意擅长的佳作。

③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比较典型的是鲍尔吉·原野。

他用诗的灵光和智慧点燃与照亮了散文之路,而且进入到自然从容的叙述之中。

作者在《针》中这样写道:“像母亲领着孩子的手,针带着线穿过厚厚的棉花。

”它在刀剪的家族里,也是一个女人,身后总带着牵挂。

”可以说,由于诗性智慧的加入,散文走出了平面与刻板,有了灵光与深度,也获得了新的解放与开放。

④事实上,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

【数学】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文)(解析版)

【数学】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文)(解析版)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文)1.命题的否定是()A. B.C. D.2.设复数, 则复数的共轭复数是()A. B. C. D.3.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过右焦点作实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两点,若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4.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 把与类比,则有B. 把与类比,则有C. 把与类比,则有D. 把与类比,则有5.命题“若则”的证明过程:“要证明,即证因为即证,即证即证因为上式成立,故原等式成立应用了()A. 分析法B. 综合法C. 综合法与分析法结合使用D. 演绎法6.在“新零售”模式的背景下,自由职业越来越流行,诸如:淘宝网店主、微商等等,现调研某自由职业者的工资收入情况,记表示该自由职业者的平均水平每天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平均每天工作个小时的月收入.(小时) 2 3 4 5 6(千元) 2.5 3 4 4.5 6假设与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则关与的线性回归方程必经过点()A. B. C. D.7.设,则三个数()A. 都大于B. 都小于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8.已知一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1,3,-2,5,-7,12,-19,31,…,则第9个数是()A. 50B. 42C. -50D. -429.定义:运算,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A. 90B. 43C. 20D. 910.《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蛰堵”.已知某“蛰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A. B. C. D.11.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球上的点到平面的最大距离为4,则球的体积为()A. B. C. D.12.体育课上,小红、小方、小强、小军四位同学都在进行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四项体自运动中的某一种,四人的运动项目各不相同,下面是关于他们各自的运动项目的一些判断:①小红没有踢足球,也没有打篮球;②小方没有打篮球,也没有打羽毛球;③如果小红没有打羽毛球,那么小军也没有踢足球;④小强没有踢足球,也没有打篮球.已知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依据以上判断,请问小方同学的运动情况是( )A. 踢足球B. 打篮球C. 打羽毛球D. 打乒乓球第II卷(非选择题)13.若复数则的虚部为__________.14.记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悬差”,已知函数则其在区间上的“悬差”为__________.15.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6.已知函数,若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相切,切点为,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17.某村庄对村内50名老年人、年轻人每年是否体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未每年体每年体检合计检老年人7年轻人 6合计50已知抽取的老年人、年轻人各25名(Ⅰ)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Ⅱ)试运用独立性检验思想方法,判断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每年是否体检与年龄有关? 附:,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2.072 2.706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18.若,(Ⅱ)求证:;(Ⅲ)在(Ⅱ)中的不等式中,能否找到一个代数式,满足所求式?若能,请直接写出该代数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9.如图,底面,四边形是正方形,(Ⅰ)证明:平面平面;(Ⅱ)求三棱锥与四棱锥的体积之比.20.已知抛物线与椭圆有共同的焦点,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Ⅱ)若,求直线的方程.21.已知函数且(Ⅰ)当时,求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方程;(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Ⅰ)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6,求实数的值.23.设函数(Ⅰ)若不等式的解集是,求实数的值;(Ⅱ)若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特称命题的否定方法对其进行否定即可. 详解: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则命题的否定是.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对含有存在(全称)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需两步操作:(1)将存在(全称)量词改写成全称(存在)量词;(2)将结论加以否定.这类问题常见的错误是没有变换量词,或者对于结论没给予否定.有些命题中的量词不明显,应注意挖掘其隐含的量词.2.【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法则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则其共轭复数为:.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双曲线的结合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由双曲线的通径公式可得:,据此可知:,即,整理可得:,结合解方程可得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a,c,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c2-a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4.【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逐一考查所给命题的真假即可.详解:逐一考查所给命题的真假:A. 由指数的运算法则可得,原命题错误;B. 由向量的运算法则可知:,原命题正确;C. 由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可知,原命题错误;D. 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可知,原命题错误;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类比推理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5.【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分析法的定义可知题中的证明方法应用了分析法.详解:题中的证明方法为执果索因,这是典型的分析法,即原等式成立应用了分析法.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法的特征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6.【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回归方程的性质确定回归方程经过样本中心点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由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可知线性回归方程经过样本中心点:.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7.【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反证法即可确定题中的结论.详解:不妨假设都小于,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事实上:,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至少有一个不小于.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反证法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所给数据的特征确定第九个数即可.详解:观察所给的数列可知,数列的特征为:,,则.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学生的推理能力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9.【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新定义的运算和流程图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结合流程图可知,程序运行过程如下:首先初始化数据:,为偶数,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奇数,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偶数,执行,,此时满足;故跳出循环,输出的值为.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识别、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的思路:(1)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解析】分析:由题意分别求得底面积和侧面积,然后计算其表面积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该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边长为的直角三角形,三棱柱的高为,则其底面积为:,侧面积为:,其表面积为:.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能够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恰当的分析,从三视图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11.【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求得球的半径,然后求解其表面积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设球的半径为,球心到所在平面的距离为,由题意结合几何关系可得:,解得:.则球O的体积为.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球的几何特征,空间想象能力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2.【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所给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论证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小红、小方、小强都没有打篮球,故小军打篮球;则小军没有踢足球,且已知小红、小强都没有踢足球,故小方踢足球.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第II卷(非选择题)【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法则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复数的运算法则可知:,则,的虚部为10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4.【答案】208【解析】分析:由题意分别求得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解其“悬差”即可.详解: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且:,结合题中的定义可知函数则其在区间上的“悬差”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函数求解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新定义的理解与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5.【答案】6【解析】分析:首先绘制出可行域,然后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处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可得点A坐标为:,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点睛:求线性目标函数z=ax+by(ab≠0)的最值,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大,在y轴截距最小时,z值最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小,在y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大.16.【答案】或1【解析】分析:首先求得切点坐标,然后结合距离公式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设切点坐标为,则切线的斜率为:,切线方程为:,切线过坐标原点,则:,解得:,切点坐标为:,结合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有:,解方程可得:的值为或1.点睛:导数运算及切线的理解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利用公式求导时要特别注意除法公式中分子的符号,防止与乘法公式混淆.二是直线与曲线公共点的个数不是切线的本质,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不一定是曲线的切线,同样,直线是曲线的切线,则直线与曲线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共点.三是复合函数求导的关键是分清函数的结构形式.由外向内逐层求导,其导数为两层导数之积.17.【答案】(Ⅰ)见解析;(Ⅱ)有99%的把握认为每年是否体检与年龄有关.【解析】分析:(Ⅰ)结合题中所给的数据完成列联表即可.(Ⅱ)根据数表,计算观测值为则有99%的把握认为每年是否体检与年龄有关.详解:(Ⅰ)因为抽取的老年人、年轻人各占一半,所以老年人、年轻人各有25人.于是,完成列联表如下:每年体未每年体检合计检老年人18 7 25年轻人 6 19 25合计24 26 50(Ⅱ)根据数表,计算观测值为对照数表知,有99%的把握认为每年是否体检与年龄有关.点睛:独立性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只能说结论成立的概率有多大,而不能完全肯定一个结论,因此才出现了临界值表,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这点,不可对某个问题下确定性结论,否则就可能对统计计算的结果作出错误的解释.18.【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Ⅲ)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Ⅱ)由不等式的性质可证得.则.(Ⅲ)利用放缩法可给出结论:,或.详解:(Ⅰ)因为,且,所以,所以(Ⅱ)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由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性可将以上两式相加得.所以.所以.(i)因为,所以由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性可将以上两式相加得.所以(ii)所以由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的相乘性可将以上两不等式(i)(ii)相乘得.(Ⅲ)因为,,所以,或.(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放缩法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9.【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可证得平面,平面则平面平面.(Ⅱ)解法1:由几何关系可得则解法2:由几何体的性质可知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的距离.据此可得故详解:(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可得,平面.又, 所以平面平面.(Ⅱ)解法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的距离.因为底面,所以底面.所以.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故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即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 所以.故故解法2: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的距离.故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棱锥的体积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0.【答案】(Ⅰ) 抛物线的方程为;(Ⅱ)直线的方程为或.【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可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则,抛物线的方程为.(Ⅱ)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可得, 结合韦达定理可得则,解得.直线的方程为或.详解:(Ⅰ)因为椭圆的焦点坐标为,而抛物线与椭圆有共同的焦点,所以,解得,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Ⅱ)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整理得,由题意, ,所以或.则.则,.则又已知,所以,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化简得直线的方程为或.点睛:(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21.【答案】(Ⅰ);(Ⅱ)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解析】分析:(Ⅰ)当时,, 据此可得切线方程为(Ⅱ)由题意可得, 分类讨论有: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详解:(Ⅰ)当时,,则切线的斜率为又,所以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Ⅱ)因为,若,令,得;令,得;故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若, 令, 得;令,得;故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即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即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即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综上,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或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点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历届高考中,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都非常突出,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命题方向及命题角度从高考来看,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往往与解析几何、微积分相联系.(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4)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答案】(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Ⅱ).【解析】分析:(Ⅰ)消去参数m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可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Ⅱ)由题意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整理计算可得.详解:(Ⅰ)由得,消去,得,所以直线的普通方程为.由,得,代入,得,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Ⅱ)曲线:的圆心为,半径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若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6,则,即,解得.点睛:求解与极坐标有关的问题的主要方法:(1)直接利用极坐标系求解,可与数形结合思想配合使用;(2)转化为直角坐标系,用直角坐标求解.使用后一种方法时,应注意若结果要求的是极坐标,还应将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 23.【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可得.(Ⅱ)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详解:(Ⅰ)由,可得,得,解得.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所以,解得.(Ⅱ),若对一切恒成立,则.解得,即.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物理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所列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通过核反应可以释放核能。

关于核反应He x H H 423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核反应过程为ɑ衰变B.此核反应生成物中x 为电子C.此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He 42的结合能D.此核反应在超高温和高压下才易实现2.用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已知氢原子处在n=1、2、3、4能级时的能量分别为E 1、E 2、E 3、E 4,能级图如图所示。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共发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光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C.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 4-E 3、E 4-E 2D.金属的逸出功W 0一定满足关系:E 2-E 1<W 0<E 3-E 13.如图所示为某种静电除尘装置示意图,两个极板关于放电极对称,放电极和集尘板间形成强电场,废气进入板间,废气中的尘埃会带上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最终会吸附在两个集尘极上,两板间的电场线分别放电极如虚线所示,A 、B 是电场中两点,不计尘埃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A.放电极一定带正电B.经过A 点的尘埃的加速度一定比经过B 点的尘埃的加速度大C.A 点的电勢一定比B 点的电势低D.尘埃在向集尘极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一定增大4.如图所示,金属半圆环AB 放在匀强做场中,环内与磁感应强度垂直,先让半圆环绕直径AB 所在的直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环中产川的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大小为1E ;再让圆环绕A 点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勢大小为2E ,则21E E 的值为 A.22π B.42π C.82π D.162π 5.2018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高考使用的金属探测器,是在全国高考考生入场前统一使用的合法预防考生作弊的辅助检测设施。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意大利威尼斯(45°26N,12°19′E)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地中海沿岸,中国绍兴(30°01′N,120°30′E)位于浙江杭州湾西南岸,两座城市均是世界著名的“水城”。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两座“水城”的地带性植被均为A. 阔叶林B. 硬叶林C. 针叶林D. 常绿林2. 两座“水城”建筑风格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气候类型B. 地域文化C. 地形特征D. 人口密度3. 两座“水城”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为A. 威尼斯适合种植油橄榄B. 绍兴机械化水平高C. 威尼斯农作物一年三熟D. 绍兴适宜种植甘蔗【答案】1. D 2. B 3. A【解析】1. 威尼斯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绍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二者均为常绿林,据此选D。

2. 两座“水城”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威尼斯多宗教建筑,绍兴则是南方水乡特色,这是因为二者的文化信仰不同造成的,选B。

3. “水城”威尼斯所在地区的为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油橄榄、无花果等亚热带水果,农作物一年两熟;绍兴多为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该地甘蔗种植并不多,选A。

地理信息技术逐渐被大量运用到社会经济中的各个部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环保部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各地区秸秆着火点,若图中甲为环保部,乙为秸秆着火点监测区,则该地理信息技术为A. 遥感(RS)B. 全球定位系统(GPS)C. 地理信息系统(GIS)D. 北斗导航系统(BDS5. 我国某共享单车企业利用国产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米级定位,即使在树荫下单车也不会出现“漂移”。

若图中甲为国内某共享单车企业,乙为共享单车,则该地理信息技术为A. 遥感(RS)B. 全球定位系统(GPS)C. 地理信息系统(GIS)D. 北斗导航系统(BDS)【答案】4. A 5. D【解析】4. 环保部要检测着火点,必须获取获取信息数据,该数据是在着火点外靠先进设施感知获取的数据,属于遥感功能,选A。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答案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答案

D
B
B
D 1 5 B
A
B
D
1 4 C
1 6 B
- 1 - 1 ������L ������m , / 乙容器中投入 0 0 . 0 2 5m o l i n A 项错误 ; . 2 m o l L
ʌ ������L-1 / 解析 ɔ v( NO) = v( NO =0. 1ˑ5 0%m o l 2 m i n= 2)
ʌ 有机化学 ɔ Ⅰ 卷 B: 题号 答案 ʌ 答案 ɔ 1. D 1 2 D 1 3 C
1 4 B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D
1 6 B
ʌ 解析 ɔ 热纯 碱 溶 液 比 冷 纯 碱 溶 液 除 油 污 效 果 好 , 是因为 确; 夏天雷雨过后感觉到 空 气 特 别 清 新 , 是因为在雷电作 热纯碱溶液中碳酸钠水 解 程 度 大 , 溶 液 的 碱 性 强, A 项正
-1 3 ������L-1 , ������L-1 , 故由 水 电 离 的 c( H+ ) >1ˑ1 0 m o l A项
������L-1 , m o l H=1 0的 N a OH 溶 液 , c( OH- ) =1ˑ1 0-4 p 同浓度同 体 积 的 醋 酸 和 盐 酸 溶 液 , 所含溶质的 B 项正确 ;
( 所以平衡时 , 生成的c 相同 , S O N O) B 项正 2 是完全等效的 , ( 器甲中c 的 2倍 , 但容器丙中 S S O O 3) 3 的体积分数和容器甲 ( 确; 由于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 , 平衡时容器丙中c 是容 S O 3)
/ / / N O . 1 m o l LS O . 1 m o l LN O . 2 m o l L 2 和0 2 与投入0 2 和0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

湖北2017_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联考习题(含解析)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英语试题本试题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

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音频Who wears short hair?A. Linda.B. Rose.C. Jenny.【答案】C2. 音频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 about?A. Life.B. Marriage.C. Children.【答案】B【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3. 音频How much did the speakers have to pay the hospital at last?A. Over three thousand dollars.B. Nothing.C. Only part of it.【答案】B【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4. 音频Why did the woman get home in a hurry?A. To avoid rush hour.B. To avoid a ticket.C. To get rid of the police. 【答案】A【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5. 音频What will the man do?A. Go to a big party.B. Attend a small party.C. Wear a short coat.【答案】B【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不可能发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的现象B.真核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最多可为8种C.真、原核细胞都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真、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奠定了细胞学说的理论基础2.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射线晶体学手段绘制出了β—lotho蛋白质的高清三维结构图,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β—lotho蛋白质位于人体特定身体组织的细胞表面,负责与某一类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相结合,这些激素调控着肝、肾、大脑等器官的重要代谢过程,从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代谢。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β-lotho蛋白质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相应受体B.β-lotho蛋白质的功能与其本身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直接参与葡萄糖的代谢过程D.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控制β—lotho蛋白质合成的基因3.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它们的起一直被认为有别于其他细胞器。

其中的内共生起学说认为线粒体起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细菌;叶绿体起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它们与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长期的共生中逐渐演化成线粒体和叶绿体。

下列说法中不支持内共生学说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真核细胞内可以随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B.线粒体和叶绿体有核糖体并能合成蛋白质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分裂方式与细菌相似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4.湖北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陆羽因《茶经》而成圣,天门因陆羽而成为茶乡。

下列关于茶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0B.制好的成品茶化学元素含量的高低是C>O>N>HC.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D.泡茶过程中茶叶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使茶叶舒展开5.生物学研究常用到光学显微镜,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视野中,观察到一只草履虫朝视野的左上角运动,其实际朝右下角运动B.转换为高倍镜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图像清晰C.用高倍镜既观察不到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也观察不到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D.视野的亮度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调节,有时让视野偏暗才有更清晰的物像6.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表面受体结合B.效应T细胞和相应靶细胞的细胞膜密切接触,信息就从一个细胞传送给另一个细胞C.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之间都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从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实现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噬菌体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最低层次②一个原子也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③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④高等绿色植物也有其独特的循环系统⑤某海岛上所有的龟是一个种群⑥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群落⑦一个农贸市场也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A.②③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但都有细胞核B.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其储存着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C.核膜上因为有核孔,所以不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中的大部分RNA都产生于细胞核中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差速离心法处理真核细胞,最后分离出的细胞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B.抗体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体现了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C.与硅肺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某种细胞器,可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细胞骨架与大肠杆菌的运动和分裂密切相关,它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10.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下列关于实验,变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实验只能有一个自变量,而因变量可为多个B.对实验结果不造成影响的变量称为无关变量C.实验不一定有空白对照组,但一定有对照D.一个实验的自变量可能是另一个实验的无关变量11.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68C.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2个羧基12.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λ图,图中的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表明A. 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 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C. 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D.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随着周室衰微分封制的变革是必然的,即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在后来的秦朝,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而非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分封制遭到破坏而非宗法制遭到破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B.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C.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的确分工明确,也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门下负责封驳审议职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三省宰相不拥有最终决定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材料反映的本质是A.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B. 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C. 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D. 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答案】C4.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而亦非全不欲和,战亦非吾目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u-64 S-32 Pb-207 K-39 Au-197第 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包括21个小题,其中有10道题为选做题,即每位考生只要求答16道题,将选做题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12、13、14、15、16处,注意将选做物质结构的A或有机化学的B涂黑。

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学会健康生活。

下列对有关现象及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A. 水解是吸热的,热溶液中碳酸钠水解程度大,碱性强;B.部分氧气在雷达作用下转化成臭氧;C.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能与牙膏里的氟离子转化成更难溶的氟磷灰石;D.铜绿的生成是由于发生了吸氧腐蚀。

详解:A. 热溶液中碳酸钠水解程度大,碱性强,因此热纯碱溶液比冷纯碱溶液除油污效果好,A正确;B.雷雨过后空气中O3含量增加、尘埃减少,所以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B正确;C.使用含氟牙膏,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与牙膏里的氟离子转化成更难溶的氟磷灰石,能防止龋齿,C正确;D.铜合金水龙头使用长了会生成铜绿,是由于发生了吸氧腐蚀,D错误;答案选D.点睛:较强的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弱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普遍。

2. 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 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时加入几滴CuSO4溶液C. 高炉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D. 向铁片和稀盐酸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H3COONa晶体【答案】D【解析】分析:增大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压强、增大固体表面积或加入催化剂等,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二氧化锰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 锌粒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铜,锌与铜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C. 高炉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能增大固体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D. CH3COONa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降低氢离子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答案选D.点睛: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A. A处红色水柱下降,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B. 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C.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详解:A.A处红色水柱下降,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4.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体积相等且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

投入NO2和S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甲中的反应在前2min的平均速率v(NO)=0.05mol·L-1·min-1B. 容器乙中若起始时改充0.10mol·L-1NO2和0.20mol·L-1SO2,达到平时c(NO)与原平衡相同C. 达到平衡时,容器丙中SO3的体积分数是容器甲中SO3的体积分数的2倍D. 达到平衡时,容器乙中NO2的转化率和容器丙中NO2的转化率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甲经2min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50%,其平衡浓度为0.05mol/L,NO2(g)+SO2(g)⇌SO3(g)+NO(g)开始(mol/L):0.1 0.1 0 0转化(mol/L):0.05 0.05 0.05 0.05平衡(mol/L):0.05 0.05 0.05 0.05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各容器内温度相同,平衡常数均相同。

A.根据v=计算;B. 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式推断;C.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容器丙中SO3的体积分数和容器甲中SO3的体积分数相等;D.单纯的增大某一种物质的浓度,这种物质的转化率一定降低,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乙中NO2的转化率小于容器丙中NO2的转化率.详解:A.容器甲中的反应在前2 min ,NO的平均速率v(NO)==0.025mol·L-1·min-1,故A错误;B. 令平衡时NO的浓度为ymol/L,NO2(g)+SO2(g)⇌SO3(g)+NO(g).开始(mol/L):0.1 0.2 0 0转化(mol/L):y y y y平衡(mol/L):0.1-y 0.2-y y y则,只要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分别是0.1mol/L和0.2mol/L,平衡时NO的浓度就相同,故B正确;C.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压强不变的反应,容器丙的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是容器甲的2倍,平衡不移动,因此容器丙中SO3的体积分数和容器甲中SO3的体积分数相等,故C错误;D.起始浓度容器乙中的NO2是器甲的2倍,而SO2的起始浓度一样,单纯的增大某一种物质的浓度,这种物质的转化率一定降低,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乙中NO2的转化率小于容器丙中NO2的转化率,故D错误;答案选B.5.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甲醇。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CO(g)+2H2(g)CH3OH(g),下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 工业生产中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 500℃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 mol/(L·min)D. 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2VL,c(H2)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先拐先平,温度高甲醇物质的量减小,说明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B、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C、甲醇和氢气速率之比等于1:2,依据速率概念计算;D、扩大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进行,但体积增大平衡后氢气浓度减小.详解:A、由图象分析,温度越高,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温度越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误;B.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小,不利于甲醇的合成,故B错误;C. 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甲醇和氢气速率之比等于1:2,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2×mol/(L•min),故C错误;D、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2VL,平衡左移,但体积增大平衡后氢气浓度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

6.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HCO3-+H2O CO32-+H3O+B. 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C. pH=5的硫酸稀释1000倍,pH约等于7:H2O H++OH-D. 用Na2CO3处理水垢中CaSO4:CaSO4(s)+CO32-(aq)SO42-(aq)+CaCO3(s)【答案】A【解析】分析:A.小苏打水解呈弱碱性;B. 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C.pH=5的硫酸稀释1000倍,接近中性,因此pH约等于7;D. CaCO3沉淀比CaSO4沉淀容易除去。

详解:A.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离子方程式:HCO3-+H2O HCO3-+OH-,故A错误;B.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4++OH-,故B正确;C. pH=5的硫酸稀释1000倍,接近中性,因此pH约等于7,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故C正确;D.水垢中含有CaSO4,用Na2CO3转化为CaCO3沉淀,CaCO3沉淀易被酸所溶解,便于水垢的除去,离子方程式:CaSO4(s)+CO32-(aq)SO42-(aq)+CaCO3(s),故D正确;答案选A.点睛:酸或碱过度稀释会接近于中性。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时,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1×10-13mol·L-1B. 25℃时,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消耗酸和碱的体积比为1:10C. 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消耗的锌比较多D. 常温下,向1mol·L-1的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导电能力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求算水电离的c(H+);B.两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所以V a c(H+)=V b c(OH-),据此计算;C.醋酸和盐酸都为一元酸,同浓度同体积,则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消耗的锌一样多;D.向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导电能力减弱。

详解:A.25℃时,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未知,因此由水电离的c(H+)无法计算,A错误;B.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mol/L,pH=10的NaOH溶液中c(OH-)= 10-4mol/L,两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所以V a c(H+)=V b c(OH-),所以V a:V b=c(OH-):c(H+)=10-4mol/L:10-3mol/L=1:10,B正确; C. 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消耗的锌一样多,C错误;D. 常温下,向1mol·L-1的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溶质变为氯化铵氨,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导致导电能力减弱,D错误;答案选B.点睛: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小,导电性越弱。

8.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2Cu+Ag2O=Cu2O+2A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