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 论文

合集下载

《槐乡五月》

《槐乡五月》

清香
醇香
浓香 ……
有的槐花抱在一 起,远看像玉雕的 圆球; 有的槐花一条一 条地挂满枝头,近 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披散在肩头上的小 辫儿。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 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 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 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 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 儿。
中午,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槐花 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 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在香海中了。
中午,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槐花 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 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在香海中了。 Nhomakorabea清香
醇香
浓香 ……
中午,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槐花 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 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在香海中了。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 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 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 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 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按由——到— —的顺序观察
我听到了:
1.“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 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2.“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 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 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 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 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 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 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 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 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 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小学语文论文:善用教材 用“心”指导练笔

小学语文论文:善用教材   用“心”指导练笔

善用教材用“心”指导练笔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着力要攻克的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若能抓住新课程教材中文本的聚焦点,将阅读教学与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助写,借写促读,就能一发双贯,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文本的聚焦点?那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看到的精彩之处、沉思之处和争议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

实践证明,文本的聚焦点也正是应让学生反复玩味、酝酿感情、学习借鉴、感悟探讨的地方,具体包括文本的美点、趣点、难点、空白点等。

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穿插小练笔,必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一、仿一仿文本“美点”美文是百读不厌的,名家开始写作时,也都是被美文所打动,师承一家,模仿写作,后来再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一举成名。

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文章的“美点”,熟读成诵,欣赏借鉴,然后再加以练笔。

课程改革以后,新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学生不仅爱读、乐读,也喜欢模仿写作。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有区别地指导学生仿一仿,练一练。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散文。

课文以生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生动地展现了槐乡孩子纯真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

文中长短句的交错,叠词、拟声词的恰当运用,使文章琅琅上口,字里行间充满着美感。

《荷花》一课中,作者紧扣荷花展开叙述、描写、抒情,由初闻花香,到再赏荷花,又幻化荷花,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状物描摹中饱含深情,而“幻化荷花”这一部分则把作者的感情推向高潮,突出地抒发了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

槐乡五月读后感

槐乡五月读后感

槐乡五月读后感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思绪仿佛被那洁白如雪的槐花给牵住了,那满树的槐花,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槐花香,那热闹欢快的槐乡生活场景,都让我沉醉其中。

文章中对槐花的描写细腻而生动,“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这些文字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漫山遍野的槐花,那如雪般的洁白,那独特的形状,真的是太美了。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槐乡孩子们的快乐生活。

他们在槐树下嬉戏玩耍,吃着槐花饭,那种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我特别羡慕。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也是一个五月,我们村子里也有几棵老槐树。

每到这个时候,槐花就会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是下起了一场槐花雨。

我和小伙伴们总是会迫不及待地跑到槐树下,仰着头,看着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们会找来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一头绑上一个铁钩,然后去钩槐花。

有时候钩下来的槐花会直接掉进我们的脖子里,凉飕飕的,让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钩下来的槐花,我们会拿回家让妈妈给我们做槐花饼吃。

妈妈总是会把槐花洗干净,和上面粉,再加上一些调料,然后做成一个个圆圆的饼。

等饼煎好后,那香味能飘满整个屋子。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为了能多钩一些槐花,竟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我们把家里的床单拿出来,两个人拉着床单的四个角,站在槐树下,然后让另一个小伙伴用竹竿去打槐花。

槐花纷纷落下来,掉进了床单里。

我们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特别聪明。

可是,正当我们得意洋洋的时候,邻居奶奶走了过来。

她看到我们的举动,哭笑不得地说:“你们这些孩子,怎么能这样呢,把槐花都给糟蹋了。

”我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脸一下子就红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我们真的是太天真太可爱了。

虽然我们没有槐乡孩子那么多有趣的活动,但是在那槐花树下,也有着我们无尽的欢乐和回忆。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让我看到了槐乡的美丽和孩子们的快乐,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槐乡五月作文四年级

槐乡五月作文四年级

槐乡五月作文四年级篇一哎呀呀,说起槐乡五月,我就想起了那满树的槐花呀。

那槐花可真是漂亮,白白的一串串,就像小铃铛似的挂在树上。

我觉得那槐花闻起来甜甜的,可香啦!每年到了五月,我们就会跑到槐乡去玩。

那里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吸一口,哇,那感觉,简直了!也许有人不喜欢这个味道,但我就是特别喜欢。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槐树下玩捉迷藏。

我躲在一棵树后面,心里想着他们肯定找不到我。

嘿,结果还真没被找到,我那个得意呀!等我出来的时候,身上沾满了槐花,哈哈,我都变成槐花人啦!槐乡五月的天也特别蓝,蓝得就像一块大宝石。

阳光透过槐花照下来,地上都是斑斑点点的光影,可好看了。

在那里,时间好像都变慢了,一切都那么美好。

你们说,槐乡五月是不是很棒呀?篇二槐乡五月啊,我对它的感情可复杂啦!一方面呢,我真的很喜欢那里的槐花,那么多那么白,看着就觉得特别梦幻。

可是另一方面呢,我又有点害怕那些蜜蜂,嗡嗡嗡的,万一蜇我一下咋办呀!说起来,槐乡五月的时候,大家都可忙啦。

大人们忙着摘槐花,小孩子就忙着在一边捣乱,哈哈。

我觉得摘槐花可有意思了,用个长杆子,上面绑个钩子,一钩槐花就下来啦。

不过有时候也会不小心把树枝给弄断,哎呀,那就有点不好意思啦。

我曾经想过,要是能天天都在槐乡五月就好了。

每天都能看到那么漂亮的槐花,闻到那么香的味道,那该多幸福呀。

但是又一想,要是一直都是五月,那其他季节咋办呢?我还想看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呢!你们说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奇怪呀?槐乡五月到底是该一直有呢,还是就只有那么一个月呀?篇三槐乡五月,那真的是个特别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震撼到了。

满世界都是槐花,那场景,简直无法形容。

我觉得槐花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雪花,只不过是白色的小花而已。

它们一朵一朵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串串的,挂在树上。

也许有人会觉得槐花很普通,但在我眼里,它们就是最特别的存在。

在槐乡,我还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爷爷。

他一个人坐在槐树下,看着槐花发呆。

《槐乡五月》资料

《槐乡五月》资料

《槐乡五月》资料
洋槐:豆科落叶乔木,又名“刺槐”,高15~25米,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25片,互生,卵状长圆形,叶轴有毛,基部膨大。

花冠蝶形,黄白色,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荚果肉质,不开裂,内有种子1~6粒,果皮在种子连接处收缩,使荚果成一串念珠的形状。

洋槐是重要用材树种,木材坚硬耐水,可供枕木、建筑、车辆、矿柱、薪炭用材;种子含油,可供制肥皂和油漆的原料;槐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茎皮、根、叶供药用,有利尿、止血的功效;还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洋槐原产北美。

我国东北铁岭以南、辽东半岛、内蒙古、西至四川、云南,南至华中、福建以及新疆等地区均有栽培。

为低山造林优良树种,速生,喜光,耐干冷、干旱及贫瘠土壤。

听《槐乡五月》有感两篇

听《槐乡五月》有感两篇

听《槐乡五月》有感两篇听《槐乡五月》有感(篇1)在宁静的夜晚,一曲《槐乡五月》轻轻响起,如同晚风拂过槐花林,带来了五月的芬芳和乡间的宁静。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沉浸在槐花的香气和五月的情怀中,感受到了乡情的抒发、文化的传承、音乐的感染力和情感的共鸣。

槐花的魅力在于其淡雅而持久的香气。

每当五月来临,槐花盛开,洁白的花朵点缀在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种香气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活力。

在《槐乡五月》的旋律中,我仿佛看到了槐花盛开的景象,感受到了那种纯净而美好的氛围。

乡情的抒发是这首曲子的一大特点。

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作曲家成功地将槐乡的风土人情、五月的季节特点以及人们对故乡的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槐乡的故事,每一句歌词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

五月的情怀则体现在曲子中那种欢快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五月是春天的尾声,夏天的序曲,这个季节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但同时也带有一丝离别的哀愁。

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槐乡五月》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让人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五月的独特魅力。

文化的传承也是这首曲子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槐花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作曲家将槐乡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传递给了听众。

这种传承不仅是对槐乡文化的肯定和弘扬,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音乐的感染力在《槐乡五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在音乐的感染下,我们仿佛置身于槐花盛开的乡间小路,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而情感的共鸣则是最为动人的部分。

这首曲子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乡、亲人和曾经的美好时光。

在槐花的香气和五月的情怀中,我们找到了与故乡的情感纽带,感受到了那份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总的来说,《槐乡五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情演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槐花的香气、乡情的抒发、五月的情怀、文化的传承、音乐的感染力和情感的共鸣。

槐乡五月读后感20字

槐乡五月读后感20字

槐乡五月读后感20字
【中英文版】
Title: Reflect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visiting the槐乡in May
In May,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槐乡.It was a truly memorable experience that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我在五月去了槐乡。

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he beauty of the槐乡was breathtaking.The trees were in full bloom, and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the sweet scent of their flowers.
槐乡的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树木盛开,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The people of the槐乡were incredibly warm and welcoming.They showed us around, shared their stories, and even treated us to some delicious local cuisine.
槐乡的人们非常热情好客。

他们带我们参观,分享他们的故事,甚至还请我们品尝美味的当地美食。

Overall, my visit to the槐乡was a truly enriching experience.I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local culture and made some lasting friendships.
总的来说,我去槐乡的旅行是一次真正的丰富之旅。

槐乡五月读后感范文

槐乡五月读后感范文

槐乡五月读后感槐乡五月读后感范文槐乡五月(一)今天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张老师给我们上了《槐乡五月》这一课。

我最喜欢第三节了,因为第三节写出了五月槐树开花了,槐乡的姑娘变得怎么样了?小小子怎么样了?我还喜欢第二节,第二节写出了槐树开花的季节,谁走进槐乡,准会被槐花的香气熏醉了,傻乎乎的卧在槐树下面不想回家。

我家门前也有课槐树,每到开花的季节,我总是仰头看着满树雪白的槐花,白白的花朵,在绿色的树叶中随风摇曳,像冬天天空空飘落的雪,美极了。

更人我喜欢的是,妈妈总是把嫩嫩的花朵摘下来,和面粉活在一起,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饼,闻起来是淡淡的清香,吃到嘴里软软的,嘴里都留有槐花的香味。

槐乡的五月是美丽的,我家门前的槐树让我沉醉在槐乡中。

槐乡五月读后感(二)今天我阅读了语文教科书上第二十一课《槐香五月》,整个人都几乎浸没在槐乡的香海之中了。

那些白茫茫的槐花有的抱成一团,有的一串串地挂着。

一会儿蜜蜂飞来采蜜,一会儿孩子们跑来摘花,其乐无穷!槐花不仅长得好看,气味很香,它还可以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饭呢!槐花饭有甜有咸,好客的槐乡孩子们还喜欢带小朋友们去家里吃槐花饭呢!五月,槐乡里迷人的景色不仅有槐花,还有槐香的小姑娘们。

她们喜欢把槐花别在衣襟上,戴在花辫上,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槐花的清香。

小小子们的口袋里也会装满槐花,手上拿着的还是槐花。

读完这篇课文,我好想去槐乡做客,去看槐花,闻花香,再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槐花饭!槐乡五月读后感(三)学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我被槐乡孩子那天真、好客的形象深深的打动了。

因为我的`老家在农村,课文里面的许多描写都让我回味无穷。

老师在上面讲着课,我的心却一下子飞到了槐乡。

五月,杨槐花开,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连成群的蜜蜂儿也忙着采花酿蜜,给五月的槐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看,五月的槐乡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那甜丝丝的槐花,香喷喷的槐花饭,一度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奶奶家屋后的那棵老槐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美丽的槐乡
——教学《槐乡五月》有感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教学时,我抓住两根主线,一、花美。

二、人美。

一、感受花美
在讲花美这一根线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纪录片,感受槐乡槐花盛开的美景,展示这个季节和槐花有关的美食,槐乡孩子和槐花有关的活动等,让学生总体如临其境的感知槐乡的五月。

再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找出感受到花美的句子,仔细品读,想想这些句子是从什么方面描写了花的美?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是从“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这句话中感受到槐花的美丽的。

教师此时可以课件展示此美景,问美在哪儿?(多白)这是从颜色、数量写出了花的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展现。

也有的学生可能说:“我是从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句话体会到的,此刻课件展示两幅美景,美在哪儿?(像玉雕的圆球想披散肩头的小辫)这是从形态写出了花的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展现。

如果学生有遗漏,教师可适当提示,如问哪些句子是从香味写出了花的美?学生就会找出许多,“蜜蜂采走了香的粉,”“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这是直接描写。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这是间接描写等。

这样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把香味的句子一起品一品,读一读。

再比如问哪些句子是从味道写出了花的美?学生就会找到吃槐花,吃槐花饭,吃槐花蜜有关的句子来品读,感受和槐花有关的美食。

这样学生就从不同角度,数量、颜色、形态、香味、味道等方面,通过找句子,欣赏画面,品读文字,感悟情感,对槐花有了形象、具体、深刻、细致的体会,实实在在感受到槐花真的很美。

二、感受人美
槐乡不仅花美,人更美,请找出写人美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就会找到如“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师出示画面,问孩子美在哪儿?写出了槐乡孩子的勤劳可爱。

指导朗读。

教师可相机让生感受句子的句式美。

再如“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写出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可真有口福呢。

”写出了姑娘爱装扮自己,小子好吃可爱。

这样学生就从不同角度,勤劳可爱、热情好客、爱装扮、好吃等方面,通过找句子,欣赏画面,品读文字,感悟情感,切实体会到槐乡的孩子很美。

这的处理正契合了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所说的两个方面。

使学生从总起到分述再到总起,对槐乡的花和人都有了美的感知。

三、宣扬美
写一份邀请书——五月请到槐乡来;为槐花节形象大使设计形象;为槐花节写导游解说词;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设计欢迎标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