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C)
闲情偶寄行乐第一 李渔翻译

闲情偶寄行乐第一李渔翻译1.《闲情偶寄》原文及翻译原文: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
物生有候,葭动②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③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译文: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我开始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要说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药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说武则天冬天游后花园,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我才恍然大悟说:“牡丹像这样刚强不屈,被贬谪本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给他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
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如果违反时令季节,那么就算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长出穗来。
武则天虽为人主,但是她能强令公鸡白天打鸣吗?正面应当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共同原理。
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
让它朝南就会生长,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牡丹高亢刚直、不可改变的本性,武则天都不能让它屈服,又有谁能使它屈服呢?2.李渔《闲情偶寄》原文意思.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
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闲情偶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闲情偶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闲情偶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闲情偶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8分)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
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
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
然非树木无心,人无心耳。
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20、作者提出种柳树“兼为悦耳”,这是因为(用原文回答)(2分)21、第二段中说道:“鸟音宜晓听”而“独宜于晓也”,其原因是:(4分)①②2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先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接着写鸟在白天有“虑患之念”,故“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闲情偶寄》是一本古代汉族戏曲理论著作,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
清代李渔撰。
康熙十年(1671)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
而涉及汉族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简介李渔汲取了前人如王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汉族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汉族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
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
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
李渔提出结构第一的原则,同时又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理论,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上的弊病而发的。
李渔主张结构谨严,情节紧凑,组织得天衣无缝,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至今仍具艺术实践意义。
关于语言,他认为要赋予它舞台艺术的特征,是写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人看的案头之作,在这个原则下,他提出了曲文应当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宾白应当语求肖似,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文贵洁净,声务铿锵等一系列独特见地。
谈到题材,李渔认为贵在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既然剧本名为传奇,就是因为其事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绝不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
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
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
目录词曲部∙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演习部∙选剧第一∙变调第二∙授曲第三∙教白第四∙脱套第五声容部∙选姿第一∙修容第二∙治服第三∙习技第四居室部∙房舍第一∙窗栏第二∙墙壁第三∙联匾第四∙山石第五器玩部∙制度第一∙位置第二饮馔部∙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肉食第三种植部∙木本第一∙藤本第二∙草本第三∙众卉第四∙竹木第五颐养部∙行乐第一∙止忧第二∙调饮啜第三∙节色欲第四∙却病第五∙疗病第六原文词曲部·结构第一作者:李渔填词一道,文人之末技也。
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
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博弈虽戏具,犹贤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填词虽小道,不又贤于博弈乎?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
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
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洪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
请历言之。
高则诚、王实甫诸人,元之名士也,舍填词一无表见。
使两人不撰《琵琶》、《西厢》,则沿至今日,谁复知其姓字?是则诚、实甫之传,《琵琶》、《西厢》传之也。
汤若士,明之才人也,诗文尺牍,尽有可观,而其脍炙人口者,不在尽牍诗文,而在《还魂》一剧。
使若士不草《还魂》,则当日之若士,已虽有而若无,况后代乎?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
此人以填词而得名者也。
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李渔《闲情偶寄》

李渔《闲情偶寄》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序、联、匾额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序、联、匾额康熙⼗年(1671),《笠翁秘书第⼀种》即《闲情偶寄》(⼜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艺术、⽣活经验的结晶。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部,共有234个⼩题,堪称⽣活艺术⼤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部倡导休闲⽂化的专著。
居室部◎联匾第四⼩序【原⽂】堂联斋匾,⾮有成规。
不过前⼈赠⼈以⾔,多则书于卷轴,少则挥诸扇头;若⽌⼀⼆字、三四字,以及偶语⼀联,因其太少也,便⾯难书,⽅策不满,不得已⽽⼤书于⽊。
彼受之者,因其坚巨难藏,不便纳之笥中,欲举以⽰⼈,⼜不便出诸怀袖,亦不得已⽽悬之中堂,使⼈共见。
此当⽇作始者偶然为之,⾮有成格定制,画⼀⽽不可移也。
讵料⼀⼈为之,千⼈万⼈效之,⾃昔徂今,莫知稍变。
夫礼乐制⾃圣⼈,后世莫敢窜易,⽽殷因夏礼,周因殷礼,尚有损益于其间,矧器玩⽵⽊之微乎?予亦不必⼤肆更张,但效前⼈之损益可⽿。
锢习繁多,不能尽⾰,姑取斋头已设者,略陈数则,以例其余。
⾮欲举世则⽽效之,但望同调者各出新裁,其聪明什佰于我。
投砖引⽟,正不知导出⼏许神奇⽿。
有诘予者⽈:观⼦联匾之制,佳则佳矣,其如挂⼀漏万何?由⼦所为者⽽类推之,则《博古图》中,如樽罍、琴瑟、⼏杖、盘盂之属,⽆⼀不可肖像⽽为之,胡仅以寥寥数则为也?予⽈:不然。
凡予所为者,不徒取异标新,要皆有所取义。
凡⼈操觚握管,必先择地⽽后书之,如古⼈种蕉代纸①,刻⽵留题,册上挥毫,卷头染翰,剪桐作诏②,选⽯题诗,是之数者,皆书家固有之物,不过取⽽予之,⾮有蛇⾜于其间也。
若不计可否⽽混⽤之,则将来⽜⿁蛇神⽆⼀不备,予其作俑之⼈乎?图中所载诸名笔,系绘图者勉强肖之,⾮出其⼈之⼿。
缩巨为细,⾃失原神,观者但会其意可也。
【注释】①种蕉代纸: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种植了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习书法,为千古佳话。
②剪桐作诏: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继位,唐发⽣内乱,周公灭了唐。
闲情偶寄(清·李渔)

闲情偶寄(清·李渔)2009-06-03 16:55阅读(687)评论(0)◎窗栏第二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窗栏之制,日新月异,皆从成法中变出。
“腐草为萤”,实具至理,如此则造物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予往往自制窗栏之格,口授工匠使为之,以为极新极异矣,而偶至一处,见其已设者,先得我心之同然,因自笑为辽东白豕。
独房舍之制不然,求为同心甚少。
门窗二物,新制既多,予不复赘,恐其又蹈白豕辙也。
惟约略言之,以补时人之偶缺。
○制体宜坚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具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尝有穷工极巧以求尽善,乃不逾时而失头堕趾,反类画虎未成者,计其数而不计其旧也。
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
木之为器,凡合笋使就者,皆顺其性以为之者也;雕刻使成者,皆戕其体而为之者也;一涉雕镂,则腐朽可立待矣。
故窗棂栏杆之制,务使头头有笋,眼眼着撒。
然头眼过密,笋撒太多,又与雕镂无异,仍是戕其体也,故又宜简不宜繁。
根数愈少愈佳,少则可怪;眼数愈密最贵,密则纸不易碎。
然既少矣,又安能密?曰:此在制度之善,非可以笔舌争也。
窗栏之体,不出纵横、欹斜、屈曲三项,请以萧斋制就者,各图一则以例之。
△纵横格是格也,根数不多,而眼亦未尝不密,是所谓头头有笋,眼眼着撒者,雅莫雅于此,坚亦莫坚于此矣。
是从陈腐中变出。
由此推之,则旧式可化为新者,不知凡几。
但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事事以雕镂为戒,则人工渐去,而天巧自呈矣。
△欹斜格(系栏)此格甚佳,为人意想所不到,因其平而有笋者,可以着实,尖而无笋者,没处生根故也。
然赖有躲闪法,能令外似悬空,内偏着实,止须善藏其拙耳。
当于尖木之后,另设坚固薄板一条,托于其后,上下投笋,而以尖木钉于其上,前看则无,后观则有。
《闲情偶寄》重点注解

《闲情偶寄》重点注解【作者简介】【著作影响】《闲情偶寄》:“古代生活艺术大全”《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戏曲空、文学家李渔的重点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其中在戏曲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大,价值也最高。
李渔汲取了前人如王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
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
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
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
同时他又提出了“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理论,都是针对当时戏曲舞台的弊病而发的。
此外,李渔还就语言、题材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对导演和表演,也发表了很多中肯之言。
总之,李渔是元、明以来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闲情偶寄》也被看做是一部戏曲理论专著。
【经典新解】01.刀能杀人,人尽知之;笔能杀人,人则未尽知也。
(出自《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直译:人们都知道刀是能杀人的,但不一定知道笔也能杀人。
新解:笔的确有这样的厉害,刀只伤害了人们的肉体,但是人们的心灵可能不会认同或屈服,而文字的话就可能达到让人从内心佩服的效果。
当年鲁迅等优秀的作家,他们用手中的笔来声讨反动派,他们的笔就像是锋利的茅一样狠狠02.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翼手机
从 此 神 仙 再 不 准 用 手 机 。
玉 帝 知 道 后 大 发 雷 霆 ,
用 它 偷 偷 跟 嫦 娥 通 消 息 。
猪 八 戒 一 看 来 了 兴 致 ,
这 个 玩 意 儿 有 点 稀 奇 。
想 玩 什 么 就 能 玩 什 么 ,
蹦 出 个 孙 悟 空 提 棍 立 。
书生叹
从来不把人事求, 近来有事常低头。 可叹书生多意气, 总因清高受人辱。
死去与活着 ——谨以此纪念周小来老师
又一次惊闻同事英年早逝, 心中不免抑郁悲伤。 有很多的话想说还没有说, 有很多的情想畅却没来得及畅。 不一定关系很铁, 毕竟同事一场。 音容笑貌尚留在心中, 魂魄却已仙归天堂。
解
脱
这里寄托了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这里燃烧了我们的青春和热情。 曾经与卫校共荣辱, 也曾与卫校同死活。 当然也有人留恋, 当然也有人落寞。 恋恋不舍的是权力和名位, 悻悻不甘的是欲望和贪婪。
油尽灯枯自然要熄灭, 使命完结最好是消亡。 卫校的阳寿已到头了, 换一种活法不知如何?
【自画像】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 而要好好地活下去, 是我们每一个人必考的课堂。 也许你生存的很好, 过的很滋润,活的很阳光, 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 你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若是凭借父母的荫庇亲戚的帮 忙, 你应该心存感念努力发扬。
死去与活着
轻轻地,你走了, 正如你悄悄地来。 你挥一挥衣袖, 没有带走一片云裳。 常听人说“嫉妒羡慕恨!” 说的很贴切也很形象。 看见别人过的比自己好, 心中难免醋海翻腾五味杂汤。
死去与活着
羡慕那是理所应当, 嫉妒就大可不必效仿; 如果心中忿恨不平, 那简直是不可理喻自残形伤! 人死形神皆去万事寂灭, 不管你生前困顿还是风光。 而活着的这芸芸众生, 就算不是赢家也是奸商。
端 午
桃熟时节, 绿荫遍望, 鹧鸪声单。 觉清明才过, 端午又至。 街头巷闾, 尽艾叶煮蛋, 雄黄沽酒, 万家粽飘香。 看汨罗江上, 龙舟竞渡, 千帆齐张。
自古英雄多寂寞, 真情换得怨醋, 空使热血盈腔。 路漫漫, 求索心太苦。 叹屈子迂执, 纵报国无门, 何须投江! 千秋功罪, 自有民心若秤, 任评说, 语短飞长。
洒水车
(正唱) 一路高歌朝前迈, 世人皆知洒水来。 流尽腹中万滴水, 洒向人间都是爱。
(反歌) 莫道腹中装水货, 大路朝天任我踱。 遇我诸君谁不让? 横扫一切奈若何!
霓虹灯
门前霓虹灯, 闪烁似我心。 今冬寒来早, 诊室冷清清。
钱途叹
每月职俸二千多, 头发愁白背劳驼。 妻子嗔怨炊难继, 人来客去奈若何?
(三)新酒旗令
(四)学术交流
自古无酒不成席, 而今无赌人不聚。 话说三句必言赌, 不赌反不合时宜。
喜看赌风大盛行, 牌友感谢邓小平。 盛世不学马列毛, 路人皆谈麻将经。
十叹麻赌
(五)新胎教
(六)云都客栈
童话音乐莫再提, 胎教改授麻将籍。 白板红中又发财, 三万两筒夹一鸡。
贵妃叹
生就倾城倾国貌, 直合明皇天子抱。 红颜自古多祸水, 谁见新宠带泪笑?
十叹麻赌
(一)如赌令
(二)国粹风
十亿人民九亿赌, 还有一亿在空手。 为人不学赌博术, 无颜敢在世上走。
国粹精神大发扬, 城乡处处摆战场。 相逢不问身体好, 却道昨梦发财杠。
十叹麻赌
说 话 之 间 用 手 无 意 一 按 ,
怎 么 还 不 见 你 这 老 东 西 ?
喂 喂 喂 喂 喊 了 半 天 ,
各 自 手 拿 一 个 天 翼 。
如 来 和 玉 帝 侃 天 地 ,
铁观音
本非俗世物, 山中仙骨存。 水清色更正, 叶老香益醇。 茶中万千味, 只合慢慢韵。 人生如品茶, 境界心中生。
愁学钱
十八年望儿成才, 儿上大学父作难。 开学就得一万八, 不吃不喝大半年。
解
脱
广水市卫校的路, 终于走到了尽头。 亲耳听到这迟来的决定, 一时无语,一时默默。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也没有欢声呼叫和心花怒放; 只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还有一种淡淡的解脱。
我们应该高兴啊, 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结果! 只因为它来的太晚, 我们早已变得淡然而洒脱。 心中怎能没有留恋? 我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二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总有一些收获与成果。
春 忆
春风吹皱三里河, 燕尾扫绿印台山。 又到春归杏花红, 忆君脸角添灿然。
春风打假
昨夜春风真给力, 扯尽满墙广告皮。 莫说物好货真实, 招牌撕成万国旗。
清明
春风唤我来做什? 清明回家上祖坟。 满眼春光晴方好, 一片金黄几枝粉。
谷 雨
【反弹琵琶】
车在路上
遇到热闹你莫窜, 被人超越你莫撵。 天生就是独行客, 最好距我三丈远。
多衣感近风感中常西气中若恶吹莫 饮服冒年寒冒药规药虚医见寒风说 开增虽多可灵惯不感阳辨咳发受一 水减是发服善用用康虚证嗽热寒年 多随小禽麻治双抗和阴分伴头穿不 休时毛流黄初黄生快血寒感身衣得 息节病感汤起连素克亏热染痛少病 ,,,,,,,,,,,,,,, 快大如连银预柴谨速缺虚病鼻享不 快葱今花翘防胡防效少人毒塞受知 乐生谁清散常注并维锻感侵流空不 乐姜不瘟治用射发 炼冒袭涕调觉 养禁重清风板穿心黄最又是气又感 精生养开热蓝琥肌那根几祸喷出冒 神冷生灵证根宁损敏本层根喷门生 。。?。。。。。。。。。。。。 C
天怒
老天也会拉下脸, 阴云密布压垮山。 雷声轰隆震耳聩, 暴雨倾盆浪滔天。
天堂里不再有车来车往
——悼念钟保叔叔
以前常听人讲各种飞来横祸, 我从来都不曾放在心上。 直到几天前叔叔惨遭不幸, 才真切感到这个词的残酷分量。
佛教徒总是宣扬善有善报, 对此我始终觉得有待商量。 我叔叔一生谦恭诚实勤劳善良, 为什么菩萨不伸手临危帮忙?
都说云都档次靓, 客房改成麻将坊。 海底捞月卡五心, 大三元加杠上杠。
十叹麻赌
(七)决战雀台
(八)网 麻
三天三夜不歇战, 边打麻将边吃饭。 终于做成条一色, 大叫谁要我的蛋!
有钱邀人围桌战, 无钱上网也解馋。 莫夸你的水平高, 一盘输了几十万。
十叹麻赌
(九)麻 谎
闲情偶寄(C)
郝毓海
含羞草集
春茶
春绿才露点点尖, 秀手巧摘碧满川。 一壶春茶客心热, 清凉入骨赛神仙。
春分
枝头已露绿芽青, 花映春水溅鸟鸣。 乍暖还寒风乱舞, 半阴半晴是春分。
春躁(二首)
(一) 近日天气猛转暖, 三八晴躁比热夏。 不知谁惹春风急, 砸人窗户揭人瓦。 (二) 都说春风柔似妇, 剪开春柳催开花。 岂料突发佳日躁, 一夜狂折多少花!
近来天气像神经, 一阵热来一阵冷。 乱风裹着谷雨下, 时夹春雷两三声。
大 姐
身住陋室不自弃, 养育四女皆及第。 半生辛劳结硕果, 满脸秋色写笑意。
大学叹
考学本是荣耀事, 近来早已成平凡。 休说才高学乃大, 一年毕业七百万。
车无缘
人愿缘分莫错过, 唯有车缘不宜多。 告诫兄弟姐妹们, 千万千万莫吻我!
含羞草
寂寞小草, 荒芜路边, 几度春秋。 朝饮阳光露, 暮披月华霜, 安然享其乐。 想自个儿心事, 管他人悻狂?
总有凡尘事, 搅扰清觉梦, 幻影难拼。 风一吹, 草就动。 没什么大不了, 原来一场虚惊! 且收羽翼, 等会儿再开张。
酷 暑
感 冒 歌
桂花(二)
四树碧绿缀碎黄, 三秋桂子二度放。 采花仙子今何在, 为谁又送暗清香?
梦 里 水 乡 可 记 得 ?
他 乡 不 入 故 乡 梦 ,
此 恨 难 说 。
莫 提 归 期 ,
天 外 一 声 仄 。
雁 字 飞 时 人 何 在 ?
霜 重 枯 草 白 。
赌徒
用 牌 搭 个 桥 !
天 堂 路 难 走 ,
死 后 两 不 找 。
此 生 无 多 求 ,
医 院 把 针 吊 。
熬 到 三 天 后 ,
赢 得 呵 呵 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