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题目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超星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超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行为表现D. 社会互动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领域?A. 意识B. 潜意识C. 行为主义D. 认知科学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生物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4.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斯洛D. 皮亚杰答案:C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斯金纳D. 班杜拉答案:B7.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A. 描述现象B. 预测行为C. 揭示因果关系D. 测量心理变量答案:C8. 以下哪个量表不是用于测量智力的?A. 斯坦福-比奈特量表B. 韦氏智力量表C.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D. 比奈特智力量表答案:C9.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费斯汀格B. 马斯洛C. 皮亚杰D. 弗洛伊德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社会支持D. 情绪宣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E. 元分析答案:ABCDE1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临床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健康心理学E. 环境心理学答案:ABCDE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E. 神经科学理论答案:ABCDE14.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主要功能?A. 动机功能B. 社会功能C. 适应功能D. 认知功能E. 调节功能答案:ABCDE15. 以下哪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部分?A. 流体智力B. 晶体智力C. 情绪智力D. 创造力E. 社会智力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心理学导论习题

绪论: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得基本任务就是什么?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得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得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得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得社会心理现象.基本任务就是探索心理现象得本性、规律、机制与事实。
☺心理与行为得关系怎样?1,引起行为得刺激通常就是以人得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得.2,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得心理对行为得支配与调节通常就是很复杂得。
☺意识与无意识得关系?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得心理现象.就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得心理部分,它涉及我们心理现象得广大范围。
无意识个体不曾察觉到得心理活动与过程.无意识现象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得无意识与盲视等。
☺在心理学研究设计中,如何贯彻客观性原则与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1,搜集资料时,必须如实地详尽地记录作用于个体得外部刺激与她得行为反应,包括口语报告。
2,在资料得处理、结果得分析整理时应尽可能用某种客观得尺度来评定,切忌主观偏见影响。
3,做结论时,要根据客观得事实下判断,不要做过分得推论.系统性原则:1,整体性。
2,等级结构性。
3,动态性。
4,环境适应性。
☺阐述心理学研究得基本步骤。
(一)选择课题与提出假说(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与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与检验假说☺问卷法与晤谈法得比较。
要得到一份良好得问卷,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针对调查得目得来设计问卷。
(2)提出得问题要适合于调查得目得与被调查得对象。
(3)使用方便,处理结果省时、经济。
与问卷法相比,晤谈法有如下优点:(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解释晤谈得目得,可以提高她们回答问题得准备程度; (2)研究者可以控制晤谈进程,可以使调查中得遗漏大为减少;(3)可以不同得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得真实程度;(4)可以根据被试得反应提出临时应变得问题,有可能获得额外有价值得资料。
它得主要缺点就是:(1)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晤谈数量有限得对象,要收集较多对象得资料太费时间;(2)研究者必须训练有素,才能掌握晤谈法;(3)研究者得言语不当,被调查者有可能拒答或谎答问题;(4)研究者得行为,有时甚至就是无意得行为也可能对被调查者得回答有暗示作用。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心理B:心理现象C:心理学(正确答案)D:心理过程答案解析:考点 1.1.2.1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的是()A:普通心理学(正确答案)B:发展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解析:考点 1.1.2.3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解析在心理学中,普通心理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3.【南京师范大学】需要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相关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南京师范大学】在实验法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称()A:自变量B:因变量(正确答案)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反应或内外的变化,是研究者要观测并记录的。
5.【江西师范大学】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A:观察法(正确答案)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问卷调查和晤谈法两种方式。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在关系的方法。
“心理学导论”习题

“心理学导论”习题第一单元习题问答题及其答案问: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答: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
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精神)面乳,即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经形成的个性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习题第三单元习题第四单元习题第五单元习题问答题及其答案问: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
第六单元习题问答题及其答案问: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于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
心理学导论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和行为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答案:C二、填空题6.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心理学。
答案: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7.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心理测试,心理评估8.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自我实现,个人成长9.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_________、_________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答案:感知,注意,记忆10.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_________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答案:观察行为三、简答题11. 简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等。
1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结构组成。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快乐原则;自我在现实原则下调节本我和超我;超我是道德和规范的代表。
四、论述题13. 论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焦点和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认为心理学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研究,而忽视了内部心理过程。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可重复性B. 可预测性C. 可解释性D. 可操作性答案:A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行为理论答案:C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可验证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答案:D5.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注意B. 记忆C. 情绪D. 动机答案:C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方面?A. 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D. 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8.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利益最大化D. 避免伤害答案:C9.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理论答案:B10. 心理学研究中,哪个变量是被操纵的?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无关变量D. 调节变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所有以上答案: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所有以上答案:D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所有以上答案: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交叉设计D. 所有以上答案:D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A. 样本偏差B. 实验者效应C. 统计显著性问题D. 所有以上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D. 神经科学答案:D2. 以下哪项研究方法不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是:A. 学习B. 认知C. 潜意识D. 社会文化答案:C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自我实现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共情D. 行为塑造答案:D5.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荣格D. 让·皮亚杰答案:A6.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A. 加速B. 减慢C. 保持不变D. 先快后慢答案:D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威廉·詹姆斯B.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C. 卡尔·荣格D. 让·皮亚杰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认知发展D. 态度和偏见答案:C9.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结构中的“超我”主要负责:A. 道德和理想B. 现实检验C. 欲望和冲动D. 情感和记忆答案:A10.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利昂·费斯廷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艾伯特·班杜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睡眠D. 年龄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学习理论中的关键概念?A. 条件反射B. 强化C. 观察学习D. 认知图式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生理指标?A. 心率B. 血压C. 呼吸频率D. 皮肤电导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A. 特质理论B. 心理动力学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导论测试题

一、填空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2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3注意的功能主要由选择功能、维持功能、整合功能和调节功能4知觉的恒常性主要表现在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声音恒常性5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6动机的功能主要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和调节功能7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8人格的特征主要有独立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塑性、整体性和可析性、生物性和社会性9创造力的特征主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10思维的特点主要有概括性和间接性1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12学习动机的一般功能有始动作用、指向作用、调控作用二、名词解释1性格2气质3意志4需要5人格6思维7想像8知觉9智力10动机11学习12迁移13心理辅导14心理障碍三、简答1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2引起个体心里冲突的原因有哪些?3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4道德意志的培养策略5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有哪些6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8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有哪些9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四、论述1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如何矫正品德不良的学生3论班级集体的特征与功能4如何建立与改善人际关系补充一、填空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2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和三个阶段3心里辅导的特点主要有4掌握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5青少年常见的心里障碍和其中6根据教师对权利的使用方法可以把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和二、简答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情绪与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3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4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一般原则有哪些、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怎样、6道德意志的培养策略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习题一、单选1、以下关于心理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说话中,正确的一项是()A.冯特、费希纳认为应该研究心理的结构和功能B.弗洛伊德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C.格式塔心理学者们刚主要关注知觉、思维的结构D.班杜拉认为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2、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 认知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构造心理学D 神经心理学4、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作用。
A.决定B.依存C.能动D.调节5、华生认为心理学只应该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与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最为吻合的是()。
A.心理学是基于事实的、系统的观察B.心理学是与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C.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行为D.人类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6、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A.人类做选择的能力 B、将复杂的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单元C、环境的力量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D、人的本能倾向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7、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特征的是()A、能力B、气质C、意志D、性格9、机能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A、外显行为B、意识活动C、意识经验D、认知过程10、实验者在实验中要排除的条件,以避免实验结构受其影响的变量称为()A、独立变量B、依从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11、在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相关程度最小的相关系数是()A、+1.00B、-0.32C、+0.24D、-0.9312、张教授对毕业班学生婚前性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A、解释B、控制C、陈述D、预测13、《论灵魂》描述了人们对心理本质最古老的认识,其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笛卡尔 D、苏格拉底14、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C.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15、大脑皮层下最重要的感觉冲动转换站是()A下丘脑 B脑干 C中脑 D丘脑1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电传导B、化学传导C、反射D、神经回路17、从脑和脊髓出发,广泛地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的神经是()A、脊神经B、脑神经C、植物性神经D、周围神经18、小孩在临睡前会出现吵闹现象,即所谓“闹觉”。
这种诱导现象是()A、同时性诱导B、继时性诱导C、正诱导D、负诱导19、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A小脑 B大脑基底部 C延髓 D桥脑20、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A反馈 B反应 C反映 D反射21、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静息电位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动作电位D、电传导2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述神经元从静息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的特性是()A、神经冲动B、动作电位C、突触传递D、“全或无”定律23、躯体神经系统的活动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是()A、随意的、随意的B、随意的、非随意的C、非随意的、随意的D、非随意的、非随意的24、人的躯体感觉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言语区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额叶、顶叶、枕叶、颞叶D、颞叶、额叶、顶叶、枕叶25、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的神经元是()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联络神经元26、在神经系统中,负责传递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和骨骼肌肉之间进行交换的是()A、植物性神经系统B、交感神经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躯体神经系统27、小张被水烫到时,出现了迅速缩手的反应,这种反射活动是发生在()A、脊髓B、小脑C、脑干D、大脑28、下列不属于大脑皮层的初级感觉区的是()A、视觉区B、听觉区C、嗅觉区D、机体感觉区29、下列对人的大脑两半球描述错误的是()A、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B、右半球的灰质多于左半球C、左右半球的颞叶不对称性是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D、左右半球的神经递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30、下列对大脑机能的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A、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B、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C、定位说只是颅相学的延续D、定位说缺少科学依据31、大脑机能整体说认为()A、大脑皮层的各部位依据其重要程度对学习的作用不等B、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C、大脑皮层的各部位对学习的作用均等D、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无关32、下列对脑机能模块说描述错误的是()A、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B、模块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C、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运动功能的基础D、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33、下列对脑机能系统学说描述正确的是()A、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不会受到影响B、当行为调节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C、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额叶区D、动力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34、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现象A.不变B.降低C.提高D.消失35、在眼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显得同样亮,但当夜幕降临时,蓝花比红花更亮些,这种现象是()A、侧抑制B、普肯耶现象C、马赫带D、对比36、咬紧嘴后可使身体其他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这反映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的()A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的相互作用37、下列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的是()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C.直升机的螺旋桨告诉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38、在下列选项中,形容某人有“甜蜜的嗓音”,弹奏“绚丽的音乐”,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后像D、联觉39、一般人正常人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视角约为()A、1分度B、2分度C、3分度D、4分度40、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异常41、下列属于感觉对比的例子是()A、在10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同一物体比6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更亮B、红色T恤上的灰色图案看起来会略显绿色C、当人们注视窗棂子时,会觉得一边更亮,另一边更暗D、注视日光灯后看白色的墙壁,会先出现灯的亮的影像,再出现灯的暗的影像42、下列有关听觉理论说明正确的是()A、频率理论签掉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B、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D、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震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43、“黑暗”感觉是指()A、内脏感觉B、色觉C、明度D、感觉适应44、两个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则距离远的物体看上去()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判断45、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A. 单眼线索B.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D.晶体调节46、在乘火车时,我们会看到近处的物体移动得快,方向与我们相反;远处的物体移动的慢,方向与我们相同,这是()A.运动视差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D.空气透视47、知觉定势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48、人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国家、地区、地理位置等来对人群进行划分,体现了知觉的()A.相似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同域原则 D.连续性原则49、有人经常出现“看错熟字”的状况,其所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50、下列对知觉的描述正确的是()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B、知觉包括互相联系的几个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C、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一样的D、知觉与感觉不同,不属于对现实的感性反应形式51、下列不属于知觉的理解性的作用的是()A、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性B、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C、理解有助于知觉的准确性D、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期待与预测52、人们认为月光下的粉笔仍是白色的,这是由于()A、错觉B、幻觉C、明度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53、下列关于形状知觉说法错误的是()A、图形识别比特征分析更高级B、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C、人对形的识别始于对点、线、面、朝向和运动等的分析与检测D、视觉系统对特征的检测需要触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以及意识的努力54、关于距离与辐合角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近,辐合角小B、物体远,辐合角小C、距离远近与辐合角没有关系D、只有1300米以上,辐合角才起作用55、以下关于知觉的信息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自上而下的加工也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B、自下而上的加工强调知觉者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一般知识经验等C、模块说能解释人们迅速识别新的、不熟悉的模式的现象D、特征分析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56、如何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A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双加工理论57、在百米赛跑中,如果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间隔时间过长,会影响赛跑结果,这是因为()A、注意动摇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58、下列对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B、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其统和、管理和调控的作用C、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并非一个连续体D、意识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59、下列对意识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意识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量B、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记忆的现实输入信息作出最佳判断和行为C、通过意识,人们能分析因果关系,进行想象和计划D、意识是一种能力,只有在高级心理过程基础上,意识才有可能发生60、以下关于朝向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反射B、朝向反射是由习惯化引起的,表现了人和动物生存经验的影响C、朝向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只涉及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D、朝向反射在人和动物生长成熟后就会消失61、下列关于注意的生理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B、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着“注意神经元”C、边缘系统是对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D、注意需要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形式进行协同活动62、对注意分配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B、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C、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有关D、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无关63、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A.超限抑制B.倒摄抑制C.延缓抑制D.前摄抑制64、在启动效应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A.词汇确定B.词的确认C.词干或词段补笔D.词的回忆65、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词比高频词的成绩()A更差 B一样 C更好 D无规律66、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被试在反复多次的回忆中,有以相同回忆单词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