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专业词汇的特点与有效教学
生物化学重要术语

生物化学重要术语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术语。
这些术语不仅是我们理解生物化学知识的基石,也是我们深入探索生命奥秘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化学的术语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酶”。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 分子。
它们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原本在常温常压下很难发生的反应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专门催化淀粉的水解,而蛋白酶则负责蛋白质的分解。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 值、底物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蛋白质”是生物化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术语。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
蛋白质具有多种结构层次,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整条肽链的三维空间构象)和四级结构(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比如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抗体能够识别和结合病原体,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水平等。
“核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术语。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以双螺旋的结构存在,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
基因就是 DNA 分子中的特定片段,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表型。
RNA 则在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信使 RNA(mRNA)、转运 RNA(tRNA)和核糖体 RNA(rRNA)等。
“新陈代谢”是描述生物体中所有化学变化的总和的术语。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指的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以及生物体内部物质转化的过程,例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能量代谢则涉及到生物体对能量的获取、转化、储存和利用,例如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 ATP中的能量。
生物化学词汇

生物化学词汇在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时,生物化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生命现象的大门。
而生物化学词汇,则是构成这把钥匙的一个个精巧的部件。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大分子”相关的词汇。
蛋白质,这可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它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功能。
比如说,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胰岛素能调节血糖。
核酸则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携带了遗传信息,就像生命的蓝图;RNA 则在蛋白质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糖也是大分子中的一员,像淀粉是植物储存能量的方式,糖原则是动物储存能量的物质。
再说说“代谢”方面的词汇。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中有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是生物体利用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例如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分解代谢则相反,是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比如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获取能量。
在能量代谢中,ATP(三磷酸腺苷)是一种关键物质,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酶”这个词在生物化学中也极其重要。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大大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比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其他物质不起作用。
而且,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pH 值等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是“脂质”相关的词汇。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同时还具有保温和缓冲的作用。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物质如胆固醇,在人体内既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又在血液中运输脂质。
“维生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词汇。
维生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对生命活动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在生物化学的领域中,还有“激素”这一重要概念。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调节生理过程。
生物化学讲义

生物化学讲义序言(1学时)主要内容:了解生物化学这门课的特点,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认识生物化学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1.生物化学的特点<1>.内容分布:生物化学这门课,从教材上看,通常都分为上下两集,我们所用的这本教材是生物化学简明教程,不分上下集,但从内容上看上部分主要谈的是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很少涉及它们的变化,这些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酶、维生素和辅酶等,叫做静态生化,以DNA结构为例。
而从第七章开始则讲的是这些生物分子的来龙去脉,即合成与分解,叫动态生化,以DNA的复制为例。
<2>.特点: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居多,很少有推导性或计算性的内容,因此,它不同于理科而更近似于文科,记忆的东西多,巧妙记忆成为学好生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3> 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二.生化课的重要性1.国际形势<1>.美国的著名大学(哈佛、麻省、斯坦佛、普林斯顿等)文理皆必修生化。
<2>.人体基因工程计划:上个世纪的三个计划:曼哈顿、阿波罗、人体基因工程:人类23对染色体(23对DNA分子)测序,几十万个基因,大肠杆菌8000个基因,基因改造(治病),WATSON和CRICK开玩笑,女儿赛过爱因斯坦和玛丽莲梦露,儿子聪明高飞低潜力大无穷的超人。
<3>.诺贝尔奖金(90多万美元,最高荣誉)的分布:化学,医学生理学领域不说独占鳌头也是多抢多占,如蛋白质的螺旋和折迭(化学)、G蛋白、第二信使学说的三代科学家三次获奖,光合作用机制,更不要说核酸领域了(复制、转录、逆转录、RNA复制等中心法则中的内容)2.国内形势有悲有喜,悲者,生物学越来越不受中学重视(高考的变迁30-50-70-0),在1994年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生物科学前沿研讨会》上,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瞿中和(电镜DNA照片)说得非常尖锐:取消生物考试,瞧不起人类本身,搞不好农业、计划生育、环保,是将我国教育事业引向歧途。
浅谈生物化学教学实用技巧和策略

225作者简介:易杨(1980— ),男,汉族,四川达州人。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通过分子水平视角讨论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也是各个高等学府理学、农学以及医学等各个专业都基本开设的基础性课程。
由于其中的基础概念以及相关理论都是经过科学抽象之后的产物,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内容过于抽象且不易理解。
故而,大部分学生会感觉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
故而,作为教师,应合理地应用一些教学使用技巧以及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生物化学教学原则(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
大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之中才能得到提高。
生物化学教学需要和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与学习,能够更为熟练地运用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方法。
故而,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及思考,这也是生物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生物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试验教学之中。
故而,试验教学内容以及目标需要和理论教学内容目标之间保持一致,以展现理论教学的基础内容。
试验教学属于生物化学关键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需要明确试验教学的关键地位。
第二,生物化学和社会生活与生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需要和社会生活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
(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基础职能是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
只有实现科研和人才培养相融合,方可令大学教学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生物化学教学活动中,引进科研相关内容,针对学生开展科学性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积极开拓的科学能力,是目前生物化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原则。
二、生物化学教学实用技巧和策略(一)合理的诱导启发诱导与启发代指教师在教学期间,尽量为学生提出可信的案例、创建合理的场景,借此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思维更为活跃。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也称之为“生命的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组成与结构、代谢与调控的一门科学。
这门学科建立在化学基础上,力图揭示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的物质变化规律,与生命科学其它学科广泛联系、相互渗透。
由于其内容多、发展速度快、新知识与新进展不断涌现,因此,该学科有大量内容需要理解、记忆以及在实践中思考。
所以,掌握这门学科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科学实践。
下面,就本科阶段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一、把握主线—加深理解根据研究内容,生物化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的部分。
(1)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这是传统生物化学中的“静态”部分,主要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和抗生素等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重点介绍蛋白质、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酶。
这里,重点掌握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典型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同时,有意识地将它们进行比较,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2)能量、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这是传统生物化学中的“动态”部分,主要介绍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规律。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糖异生等)、脂肪酸分解与合成的途径、酮体代谢途径、氨基酸脱氨基及氨的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代谢途径;还要注意各代谢途径中能量的生成方式及相关计算、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其相互联系。
(3)分子生物学基础:这是“信息生物化学”内容,围绕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重点介绍DNA复制、转录及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及特点等方面对这三个过程进行比较。
以上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理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运用梳理主线并围绕主线向外扩展和上下联系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的共性和规律,以加深对生化知识的理解。
生物化学专业概览与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专业概览与学习方法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专业进行概览,并介绍一些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生物化学专业概览生物化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化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等。
1. 学科特点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还为药物研发、疾病治疗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2. 专业课程生物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生物物理学等。
学生需要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 就业前景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大学、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等工作。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二、学习方法学习生物化学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列举几点供参考: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训练,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多角度学习生物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
除了课堂讲授,还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3.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生物化学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课程难度和个人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逐步掌握。
4. 合作学习生物化学的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解答疑惑,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多做习题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特点

生物化学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特点发表时间:2012-12-03T16:42:01.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赵雪花王震宇吴勉云[导读]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赵雪花王震宇吴勉云(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81)【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本文就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讨论,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关键词】生物化学专业特点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生物化学是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基础理论课,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
目前我校医学专业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护理学,都要开设该课程,但各专业侧重点又有很大差别,故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教研室各位教师在不同专业带教过程中,注意总结本学科与各专业的联系,通过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各位老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强调生物化学教学要突出专业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突出专业特点是激发学生喜欢生物化学这门课的需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化知识,是生化老师们面临的问题。
而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本身的完整性,与学生的专业特点联系不够,因而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学也白学”的消极思想;更严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培养好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的恶果就是学生毕业后工作能力差。
因此,在教学中强调与学生各专业联系,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这样学生才会认识到只有学好生物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才能学好现代医学知识。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就医学生物化学的若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深入理解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其中蛋白质是最为复杂的一类大分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可以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其功能多样,包括酶促反应、结构支持和信号传导等。
二、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加速反应速率并降低活化能。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酶动力学研究酶催化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包括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和酶反应的速率方程等。
三、生物能量代谢与三大能量物质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主要依赖于三大能量物质: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
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作为细胞内的能量储备。
脂肪是最有效的能量储存物质,而蛋白质则在特定情况下被分解为氨基酸,供能使用。
四、核酸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和一条互补的链组成。
RNA分为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等多种类型,它们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五、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生物膜是细胞内外的分隔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疏水作用形成脂双层结构。
细胞信号传导则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转导分子和效应器等组成的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六、酸碱平衡与血液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是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过程,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调节。
在血液中,酸碱平衡主要通过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的平衡来实现,而呼吸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则是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疾病。
总结:通过对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大分子的特征、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生物能量代谢、核酸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以及酸碱平衡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 息技 术等 专业 要 先 行一 步 , 开设 外 语 教 学 课 程 ” 。
为 了积 极 响应该 意 见 , 也 为 了 学 生能 尽 快 地 直 接 接
限的学 时 内完成 教 学 任务 , 就 把 专业 词 汇 的学 习直
查 时 同样发 现 , 影 响 学 生 双 语 学 习 的 最 主 要 障 碍 是
生物 化学 是高 等农业 院校 中农 学 、 畜牧兽医、 生 物技 术 以及 食 品等各 专业 的基 础课 。这 门学 科又 属 于生 命科 学领 域 的前 沿 学 科 , 其新技术、 新理论、 研 究成 果 和专业 术语 每天 都在不 断 更新 。英语 是 当今
汇 教学 , 词 汇 的习得贯 穿 于语 言学 习 的全过 程 , 只 有
许 多 国 内教 材 中“ 合 酶” 和“ 合成酶” 的概 念 不 分 , 三
羧酸循 环 中 的“ 柠檬 酸 合 酶” 往 往 写成 “ 柠 檬 酸 合成 酶” , 而“ 合 酶” 和“ 合成酶” 的英 文 是 不 一 样 的 , 前者 是“ s y n t h a s e ” , 属 于 第 2或 4酶 类 , 后者则 是“ s y n —
第 l 1卷 第 1 O期 2 O 1 3年 l O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ou t h we s t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So c i a 1 S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ve ye d; w i t hou t v oc a bu l a r y no t hi ng c an b e c o n
国际交 流和信 息传 播 的主 要 语 言 , 所 以 这些 最 新 信 息绝 大 多数都 是 先 以英 文 的形 式 出现 在 国 际刊 物 、 会议 资料 和互 联 网上 。采用 双语 教学 可 以直接将 其
Vo 1 . 1 1, No . 1 0
0c t . 2 01 3
生物 化 学 专 业 词 汇 的特 点 与有 效 教 学
李 康 , 甘 玲
( 西 南 大 学 荣 昌校 区 1 . 基 础部 ; 2 . 动物 医学 系, 重庆
摘
4 0 2 4 6 0 )
要: 生 物化 学 专业 词 汇 的学 习与 记 忆 是 学 生 在 生 物 化 学 双 语 学 习过 程 中面 临 的最 大 障 碍 。通 过 概 述 生 物 化 学 专 业 词 汇 的 突
《 关 于加 强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 该 意见 中提 出“ 推 动高 校 本 科 教 育 积 极使 用 英
语 等外 语教 学” , 并 强调 “ 高 新技术 领 域 的生物 技术 ,
教学 的认 识存 在 一 定 的误 区 。第 一 , 对 专 业 词 汇 的 教学 缺 乏足够 的重 视 。当前 , 很 多高 校 都 在 缩 减 课 时, 专 业 基础课 也 未 能幸 免 。一些 教 师 为 了能 在 有
出特 点 及 相 关 教 学策 略 , 排除 学 生学 习 的盲 目性 , 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 生 物 化 学 专业 词 汇 ; 双语 教 学 ; 教学策略 ; 有 效 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Q5 ; H3 1 9 ; G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5 3 7 9 ( 2 0 1 3 ) 1 0 —0 1 6 2—0 4
新 进展 介绍 给学 生 , 让 学生 了解并 掌 握最新 科 技 , 避 免 因翻译 造 成不 准 确 甚 至 是错 误 的表 达 。例 如 , 在
v e y e d ” L 3 ] 。词 汇是语 音 、 语法 和语 义 的 直接 体 现 者 。 就其 功 能而言 , 词 汇是语 言 的建 筑 材料 ; 就其 重要 性 而言 , 词 汇是 人类 交 际 的基 石 。外 语 教 学 离 不 开 词
t h e t a s e ” , 属 于第 6大 酶 类 , 而 在 国外 的教 材 很 少 出 现 这 样 的错 误 [ 1 ] 。
掌握 一 定 的词 汇量 , 听、 说、 读学 的双语 教 学 中也 是 如 此 , 学 生 掌
涉及 多 方面 , 如: 学生 的英 语水 平 、 专业 基础 、 学 习能
一
、
研 究 背 景
力 和学 习态度 等 。据调 查 , 在 影 响双 语 课 程 教 师 教 学 效果 的 因素 中 , “ 学生 的英 语 水 平 跟 不 上 ” 是 最 主 要 的 因素 ] 。在 对影 响学 生双语 学 习 的主要 障 碍调
“ 自身 的语 言能 力 和水平 跟不 上教 学需 要” _ 2 ] 。沈 文 飚、 杨 志敏 、 聂理、 徐 朗莱 等指 出“ 词汇储 备 不 足是 双 语 教 学 中 的突 出矛 盾 ” [ 1 ] 。 著 名 语 言 学 家 Wi l k i n s 曾经 说 过, “ Wi t h o u t g r a mma r l i t t l e c a n b e c o n —
握 英语 专业 术语 的多少是 能 否理解 老 师所讲 内容 的 关 键 。有 时生词 过 多 会 影 响 思 维 的连 贯 性 , 导致 理 解 困难 , 学 习受 阻 , 教学 效果 当然 不会 好 。
然 而, 在 双 语 教 学 过 程 中 一 些 教 师 对 专 业 词 汇
为 培养适 应经 济全球 化 和科学 技术 迅猛 发展 的 具有 国际 竞 争 能 力 的 人 才 , 2 0 0 1年 教 育 部 颁 布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