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产后增乳6大误区
母乳喂养,多一半妈妈都会有的误区

母乳喂养,多一半妈妈都会有的误区误区1:奶要靠催才会有真相:乳房产奶是自然启动,不需要靠外界干预乳房产奶是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靠外界干预,开关就是体内的孕激素,即胎盘一离开母体,孕激素就下降,乳房就会开始产奶了。
其实,乳房在孕28周左右就做好了哺乳准备。
产后3天,妈妈的乳房并不涨满,但有着宝贵的可满足新生儿一切需要的初乳。
在第1个月内,婴儿要和母亲时时刻刻在一起,频繁而不受限制的哺乳。
这不但帮助宝宝从一开始就能获得宝贵的初乳,更是和妈妈进行磨合,婴儿频繁的吸吮,直接决定了妈妈的产奶量,吸得越多产得就越多。
误区2: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真相:妈妈的乳汁分泌和宝宝的需要达成了平衡宝宝三四个月以后,有些妈妈会发现乳房不胀了,担心是奶不够,其实这是因为妈妈的乳汁在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所以乳房是软的。
在刚生完宝宝时,妈妈的产奶激素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胀,需要挤掉一些。
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
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
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和宝宝达到了默契的产奶供需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
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宝宝出生头两天,妈妈没有奶,不需要给孩子吃真相:这两天极少的一点点奶,恰恰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初乳”初乳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却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对宝宝有益的成分,是婴儿最需要的。
母亲的乳汁是保护宝宝不受病菌病毒侵袭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好比给新生的宝宝打了第一道预防针。
而且新生儿越早吸吮母亲的乳头,越有益于乳汁的尽早分泌。
国际母乳会推荐,在没有生理和病理障碍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后几分钟之内就应该送到母亲乳头上开始吸吮。
即便看不到或感觉不到有乳汁分泌,还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进入宝宝的身体的。
真正的乳汁会在产后2-5天内出现,到了第10-14天,乳汁会稳定下来,成为成熟的奶。
产后涨奶科普内容

产后涨奶科普内容产后涨奶是指妇女在分娩后,乳腺开始分泌大量乳汁的现象。
这是妇女身体自然的反应,以满足新生儿的喂养需求。
产后涨奶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调节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产后涨奶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分娩后2-3天开始,持续1-7天不等。
在这个时期,妇女可能会感到乳房肿胀、胀痛、甚至有轻度发热的感觉。
这是由于乳腺组织充血、淤血所致。
同时,妇女的乳腺细胞开始分泌乳汁,并将其储存在乳腺管道中。
在产后涨奶的过程中,妇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维持良好的乳房卫生。
产后涨奶时,乳房容易出现乳头裂伤、乳腺炎等问题。
因此,妇女应该保持乳房的清洁,每次喂养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房,避免乳汁滞留和细菌感染。
2. 正确的喂养姿势。
产后涨奶时,妇女应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婴儿能够充分吮吸乳汁,并避免乳头受损。
一般来说,婴儿的嘴巴应完全覆盖乳头和乳晕,婴儿的下巴和鼻尖应贴近乳房。
3. 避免过度涨奶。
在产后涨奶的初期,乳房会变得非常充血、肿胀,这时妇女可能会感到不适。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妇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用温水敷乳房、轻轻按摩乳房,以促进乳汁排出。
如果涨奶严重,可以试着用泵乳器抽取一些乳汁。
4. 合理的饮食。
产后妇女的饮食应保持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同时,多喝水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产后涨奶是一个自然而必要的过程,但对于一些妇女来说,可能会带来不适和困扰。
如果产后涨奶过程中出现乳房疼痛、乳头裂伤、乳腺炎等问题,妇女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总的来说,产后涨奶是妇女身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合理的护理和喂养可以缓解不适,并帮助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妇女在面对产后涨奶时,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有经验的妇女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喂养环境。
这10个催奶误区,很多妈妈犯过!

这10个催奶误区,很多妈妈犯过!母乳喂养的好处大家都很清楚了,可现实中的奶水少却困扰了许多新妈妈,关于催奶,下面这些误区你有吗?1、催奶就靠补,多吃补品奶水就会多?适当的吃补品确实能够增加乳汁分泌,但是没有限制、不加选择地进食补品会给新妈妈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2、别人随便给一个中药方子催奶?中药催奶的方法虽然可行,但并不建议盲目使用,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用药。
一般情况下,在按摩、食补都没有什么效果的情况下再使用中药方。
3、才生完孩子几天就喝各种汤水?过早喝下奶汤,常可导致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发热症状。
产后一两天内应该喝些清淡的汤或医院特别配制的食物,既能恢复体力,又能保证乳汁正常分泌。
4、奶水不够找个催奶师?一定要请专业培训过、有经验的催奶师帮新妈妈进行催奶通乳。
5、哺乳妈妈不适合吃素?大家熟知的催奶汤都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料,其实也有很多植物性食材具有催奶作用,比如豌豆、茭白等。
哺乳妈妈饮食宜荤素搭配,大鱼大肉和纯素食都不利于乳汁的分泌。
6、宝宝吃不饱,喝点配方奶?相信大多数妈妈都这么做过。
其实,新妈妈不要想当然地加喂配方奶,而是要坚持勤喂几天,让乳汁越吸越多,另外还要吃好睡好心情好。
总之一定要沉住气,别急于给宝宝加配方奶。
7、宝宝吃完乳房还硬,攒着下顿吃?乳房中的奶绝对不能攒,否则会引起胀痛,即便宝宝没有吃完,也要用手或吸奶器将两边乳房都排空,以达到刺激乳汁分泌的目的。
8、乳房胀就是有奶,不胀就是没奶?奶水是随吃随有的,不胀也有奶,奶水多少取决于宝宝频繁有力的吸吮刺激。
9、奶线少就表明奶水少?奶线少,不一定就是奶水少,有可能是乳腺不通畅,乳房内的乳汁无法喷出。
10、宝宝勤吸奶会不会累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奶的劲儿”,放心吧,宝宝是不会累着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宝宝能用多大劲吹奶,也决定着妈妈奶水的多少,但千万记住,不要吸的时间太长,姿势一定要正确,否则只会吸伤乳房。
母乳喂养不要走进催奶误区

母乳喂养不要走进催奶误区许多人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假奶粉、劣质奶粉等事件的曝光,妈妈们都选择了母乳喂养,但是母乳喂养也是有误区的,新妈妈们都来看看要注意些什么吧。
可奶水不够却困扰了许多新妈妈。
小家伙没“饭”吃,吸着乳头不放,痛得妈妈眼泪直流;宝宝吃不饱,妈妈们补来补去,奶水还是不够;为了刺激乳腺,用吸奶器吸得乳房疼痛难忍……对此,专家建议,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新妈妈都要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切不可轻易走进“催奶”误区。
1.奶水不好就找催奶师案例:市民季女士刚做妈妈几天,就遇到了烦心事:乳房胀得不行,可宝宝就是吃不饱。
听同事们说,孩子生下来就要找催奶师催奶,于是,季女士发动了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催奶师。
经过催奶师的按摩,乳房肿胀当时就得到了缓解,可没想到第二天,乳房里又出现了硬块,季女士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几百块钱就这么白花了吗?专家解读:有一些催奶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如果按摩不当,很容易诱发别的乳腺疾病。
对于新妈妈来说,有没有乳汁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个人体质,等等。
并不是只要找了催奶师,就能解决宝宝吃饱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妈妈坚持喂母乳,宝宝的吸吮就能直接刺激乳腺,奶水会越吃越多,足够喂养宝宝。
但对于比较特殊的体质,如一些女性乳房腺体组织本身就少,那么无论怎么催奶,奶水都不会多。
这两年,一个新兴行业“揉奶师”正在悄然兴起。
妇产医院的门口,常有“揉奶师”主动递上名片;医院的产科病房,也有自称是“揉奶师”的人“上门推销”。
这些揉奶师靠谱吗?卫生部母乳喂养咨询师、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刘宏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这些“揉奶师”良莠不齐,并没有任何权威部门的资质认证。
“所谓揉奶,实际上是乳房护理,需要懂得泌乳知识、了解乳房构造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来做。
可是现在的这些所谓揉奶师,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政服务人员。
”产妇产后出现乳房胀痛,有的属于生理性肿胀,只要频繁喂哺,调整哺乳姿势,不盲目给孩子添加配方奶即可缓解;而有的是乳腺管不通畅,造成乳汁淤积。
新妈妈要走出母乳喂养的四个误区

新妈妈要走出母乳喂养的四个误
区
很多大人对于母乳喂养都会有很多误区和不得当的地方,导致了婴儿发育不良或者有其他的不良反应。
母乳中含有热能、蛋白质、脂肪、钙和铁,即维生素等,是婴儿生长发育阶段最好的食物,所以喝母乳长大的孩子抵抗力比不喝母乳长大的孩子好。
那么母乳喂养的误区有什么呢?
误区一:母乳喂养会影响身材。
哺乳过程中,婴儿吸吮乳头会不断刺激母亲乳房内分泌乳汁的乳腺组织。
同时,哺乳过程中,母体会消耗热量。
因此,母乳喂养不仅可使乳房“再发育”,丰满,同时也不会影响母亲身材。
误区二: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什么营养。
大量研究证明,母乳富含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这些都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
而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因此母乳喂养就是为孩子建立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
误区三:不断奶,小孩因贪恋母乳不好好吃饭。
婴儿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是因为孩子希望通过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爱的需求。
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母乳喂养宝宝到两岁为宜。
误区四:产后奶水不足,干脆给孩子喂牛奶。
产后前两天奶水不足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受到体位、饮食的限制,奶水会发得晚些,如果家长缺乏信心,过早添加配方奶粉,极有可能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产后女性有几个丰胸的误区需要记牢.doc

产后女性有几个丰胸的误区需要记牢作为新妈妈当然是件高兴的事情,但产后的形体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乳房,产后女性乳房下垂、变形是一种生理现象,怀孕后由于荷尔蒙的影响,乳房内的脂肪组织及乳腺组织皆会增生,而使得乳房明显变大。
当然此时乳房表面的皮肤也会被撑大。
生产完后,荷尔蒙量减低,若加上没有哺乳,则脂肪及乳腺组织皆快速减少,已被撑大的乳房皮表在内容物减少的情形下,加以重力的作用,不再回缩复原,致使乳房松弛而向下垂坠,形状似袋。
因乳房的松弛下垂有碍女性体形的曲线美,更严重的是使人产生自卑感,影响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因此,很多产后女性为了解决“大”问题而病急乱投医走入了丰胸的误区,误区一:盲目使用一些所谓的丰胸产品,因为产后女性的乳房问题并不是由于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所致,一般这类产品都是通过刺激乳房部位血液循环使乳房腺体短期膨胀,在产品的显效期给产后女性一种增大的假象,由于乳房是被动的涨大就跟又一次妊娠一样,过了显效期后,必将使得产后女性的乳房变得更加下垂,更加松弛,如果接着使用这类产品就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误区二:花钱做隆胸手术,其实做隆胸手术更是不可以取的,先不要说隆胸手术的风险,因为隆胸手术不能上提固定乳房组织及皮肤,只是通过扩大乳房体积,暂时性增加皮肤张力,随着水肿的消退,皮肤组织的继续松弛,乳房组织的下坠,会造成手感不同、外观难看的“双峰轧房”。
那么,产后女性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乳房问题呢?其实产后女性正确的乳房护理概念应该是产后美乳而不是丰胸,产后女性更需要的是提升、紧实、塑形而不是增大。
目前,在国际胸部整形美容这一领域,“产后美乳”近年来逐步成为一个热点,但由于产后女性的乳房生理特点比较特殊,不是一般通过简单的整形或使用普通的丰胸产品就可以达到目的,产后美乳一定要选用产后专用的美乳产品或整形机构。
在韩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产后美乳产品都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能够进入美容市场的这方面产品都要达到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卫生部批准的特殊功能化妆品的标准。
产后丰胸误区:盲目采取手术丰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产后丰胸误区:盲目采取手术丰胸
导语:不同的年代对女性胸部“美”的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极端“大”或“斜都不美。
理想的胸部是丰满挺拔、有弹性,与女人的身材相配称的。
产后丰胸误区:盲目采取手术丰胸
产后丰胸误区
产后的妈妈们想丰胸是很正常的,可是不要踩到这些误区哦!
误区一:听信广告,盲目丰胸
在丰胸糖、丰胸器械、丰胸口服液、丰胸茶等丰胸产品广告铺天盖地的今天,不少爱美的女性产品吃了一个又一个,仪器用了一种又一种,不仅没有达到丰胸的效果,反而出现月经紊乱,停经、乳晕变黑,肾功能受损等状况,简直得不偿失。
小编提醒各位产后女性,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在做出选择前,应先对丰胸机构的历史、规模、实
力、技术来源进行详细考证,以免浪费了金钱还得不到效果,甚至危。
产后恢复:产后恢复常见误区

产后恢复:产后恢复常见误区1.常躺在床上不活动虽然产后恢复期间新妈妈们需要充足的休息,但不能过长时间地躺在床上不动,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多实行一些锻炼。
切记锻炼时不能过量,适当地走动就能够了。
2.产后越早喝催乳汤越好如果产后过早地喝催乳汤的话,会造成浪费。
而且还会所以出现乳管堵塞,造成乳房疼痛。
此外,催乳汤水通常较为油腻,不利于消化,会增加肠胃的压力,不利于产后恢复。
一般情况下,自然生产的女性能够在生之产完后的第三天喝催乳汤,而剖腹产新妈妈则要在一周后饮用,但因各人体质不同,在时间上也会有所差别。
3.产后急着减肥瘦身(1)为减肥而节食新妈妈们即使想要快速瘦身,在产后42天里也不要采取节食的方式来减肥。
处于产后恢复期的女性,其身体会十分虚弱。
而且为满足产后哺乳需要,在营养上应适当增强,此时就更不能节食了。
如果强逼自己节食,会使女性产后恢复减慢,甚至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2)产后服用减肥药、减肥茶如果处于哺乳期的新妈妈们服用减肥药,其乳汁内也会有很多的药物成分,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在给孩子哺乳时,乳汁里的药物成分一旦过量会损害宝宝的肝功能,进而致使肝功能异常。
(3)产后立即做运动处于产后恢复期的女性,其身体会十分虚弱。
在此阶段,女性不能急于减肥,否则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从中医的方面上来说,女性在产后会出现气血缺乏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女性需要适当多补充营养,切不可强逼自己减肥。
一般自然分娩的女性可在分娩后四至六周后开始运动,而剖宫产的女性则需在六至八周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方可实行。
4.坐月子时门窗要紧闭产妇抵抗力较差,不宜吹风,以防受凉感冒、关节疼痛。
但是紧闭门窗的做法同样不可取。
倘若房间一直处于紧闭状态,室内空气不流通,会致使空气质量不佳,不利于产后恢复。
夏天时,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二十六至二十八摄氏度最为适。
使用一些降低室内温度的电器时,切记不要让产妇直面出风口。
冬天时,产妇不要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产后增乳6大误区
产后,很多妈妈因为担心母乳量少,不够喂养宝宝而忧心忡忡。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绝大多数妈妈都有能力实现全母乳。
误区1:过分在意自己的母乳量。
妈妈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暂且忘掉烦恼,把家务先扔在脑后,充分地休养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一定要对母乳喂养抱有充足的信心,最好采取与宝宝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
妈妈精神上的振奋和愉悦会促使体内的催乳素水平增高,从而使奶水尽快增多。
误区2:产后没有及时开奶。
尽管新妈妈产后身心疲惫,乳房也不一定感到发胀,但最好坚持在产后30分钟即给宝宝开奶,让宝宝及早地吸吮乳房,即使乳汁少,也应该坚持让宝宝吮吸。
初乳虽然看上去奶量不多,但抗体等物质含量最高,对宝宝今后几个月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误区3:过早添加配方奶粉或其它食品。
如果宝宝有条件接受纯母乳喂养,则应避免添加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
仅仅用奶瓶装一点点的配方奶、果汁、开水或任何其他补充物来喂宝宝,都会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干扰母乳的产生。
宝宝接受的非母乳食物越多,第二天母乳的产量就越少。
误区4:宝宝吸吮时间过短。
导致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宝宝吸吮的时间不够长,而最好的下奶方法就是让宝宝勤吸吮。
宝宝正确、有效的吸吮,能促进妈妈的垂体分泌大量的泌乳素,进而使乳房产生乳汁。
有些妈妈人为限制哺喂的次数,或者每次哺喂时间过短等,都会造成母乳产量的减少。
误区5:哺乳姿势不当。
如果宝宝的衔乳姿势不当,也无法达到刺激母乳产生的效果。
哺乳的正确含接姿势是:宝宝的下颌贴到乳房,嘴张大,下唇向外翻,面颊鼓起呈圆形,含住大部分的乳晕。
宝宝含入乳房越深,就能获取越多的乳汁。
误区6:过早开始喝催奶汤。
新妈妈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避免马上进食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
#育儿经#。
@发现生活。
爱乐活坐月子。
走出产后增乳6大误区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ce2b256c5689129f6edb5666?from=wenku/?from=we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