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华侨大学研究生物理电子学、电子与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华侨大学学历硕士课程表

课程名称
英语听说(二) 英语阅读(二)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题报告 VLSI设计技术 文献检索与阅读 VLSI数字信号处理 嵌入式系统设计
华侨大学学历硕士课程表
电路与系统
周 任课教师 学
时
David Muphey 2
陆梦菊
2
刘艳
2
王加贤
2
凌朝东
2
邱伟彬
2
黄锐敏
2
李国刚
2
起讫 时间
1-18 1-18 1-9 10-18 1-18 1-9 1-18 1-18
VLSI设计技术 11-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2-503
嵌入式系统设计
四
11-12节 机电信息大
楼A526
专题报告
五
3-4节 D1-501文献检 VLSI数字信号处理
索与阅读
7-8节 D2-501
3-4节 D1-501
六
星 期
上午1—2节
上午3—4节
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2班-
二
(信息+计算机应用技 术15人+工7人)
3-4节 E2-404
英语听说(二)-2班-(信 英语阅读(二)-6班-(信
三 息学院,不含专硕)
息学院)
(双周) 1-2节 B406
3-4节 E2-403
2014年02月24日起执行
下午7—9节
晚上11—13节
华侨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无线电 11-13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信息大
楼A-631
FPGA原理与应用 11-13节 机电信息大
楼A-631
六
四
随机过程 1-2节 D1-501
五
机器视觉 1-2节 D1-502
小波分析 3-4节 D2-501
文献检索与阅读 3-4节 D1-501
数字通信 7-8节 D2-501
现代光学实验 7-8节 D1-501VLSI数
字信号处理 7-8节 D2-501
信号检测与估计 11-12节 E2-502数值
分析 11-12节 D2-501
2014年02月24日起执行
星 期
上午1—2节
上午3—4节
下午7—9节
晚上11—13节
一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3-4节 D2-501模式识 别 3-4节 D2-505
通信专业文献阅读与综 述
11-12节 D1-501
二
光纤传感技术 1-2节 D1-501
三 英息(语学单听院周文说专)+(硕华1二-+教 2)华节-)1侨班B院4-(0+6华信英语阅3-读息4节(学二院E)2-)-64班03-(信
专业学科 2013级
课程名称
英语听说(二) 英语阅读(二) 光纤传感技术 现代光学实验 文献检索与阅读 VLSI数字信号处理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通信 模式识别 通信专业文献阅读与综述 软件无线电 图像分析 信号检测与估计 FPGA原理与应用 数值分析 小波分析 机器视觉 随机过程
华侨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电子与通信工程
周 任课教师 学
时
David Muphey 2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熟悉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1.2 物理学发展简史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著名物理学家的贡献1.3 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掌握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技能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2.2 动量与能量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和能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3 引力与重力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场和引力势能的计算方法第三章:热学3.1 温度与热量理解温度的概念和热量传递的机制掌握热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2 热力学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理解熵的概念和热力学过程的特点3.3 热传导与对流学习热传导和对流的机制和计算方法应用热传导和对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波动与光学4.1 波动方程与波的传播学习波动方程和波的传播特性掌握波动问题的解决方法4.2 干涉与衍射理解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现象应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3 光学元件与光学仪器学习光学元件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常见光学仪器的原理和构造第五章:现代物理学简介5.1 相对论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掌握相对论在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中的应用5.2 量子力学学习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波函数的概念了解量子力学在微观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5.3 粒子物理学与宇宙学简介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重要发现和理论第六章:电磁学6.1 静电学学习静电荷和静电场的概念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计算6.2 稳恒电流与磁场理解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学习安培定律和磁场强度的计算6.3 电磁波学习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掌握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第七章:量子力学基础7.1 量子概念的引入理解黑体辐射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学习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7.2 量子态与量子运算学习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掌握量子比特和量子运算的基本概念7.3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理解量子纠缠的特性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学习量子纠缠的实验验证和量子计算的优势第八章:原子与分子物理学8.1 玻尔模型与原子光谱学习玻尔模型和原子光谱的线系理解能级跃迁和原子的辐射与吸收8.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学习分子的振动和转动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轨道理论8.3 激光物理学理解激光的产生和特性学习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第九章:凝聚态物理学9.1 晶体结构学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掌握晶体生长的原理和晶体学的发展9.2 电子性质与半导体理解电子在晶体中的输运性质学习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掺杂效应9.3 磁性与超导性学习磁性材料的类型和磁化机制理解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物理技术10.1 粒子加速器与探测器学习粒子加速器的原理和类型掌握粒子探测器的原理和应用10.2 核磁共振与医学影像理解核磁共振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10.3 光学技术与光纤通信学习光学成像和光学仪器的原理掌握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和结论等步骤。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基础电子和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电子与通信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3. 掌握电子与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与通信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与分析1.2 信号与系统1.3 电磁波理论1.4 模拟与数字电路2. 电子器件与技术2.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2.2 放大器与滤波器2.3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2.4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3. 通信原理与系统3.1 信号与调制技术3.2 通信网络与传输系统3.3 数字通信与无线通信3.4 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4.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4.1 系统建模与仿真4.2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4.3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案例4.4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课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将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通过实验室操作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
3. 小组讨论与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电子与通信工程导论》2. 参考书目:- 《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与系统》- 《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指南》六、学生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大纲(11级)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二〇一二年目录《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大纲1《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5《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2《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8《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22《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29《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3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大纲38《通信原理》教学大纲42《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47《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50《电磁场理论》实验教学大纲55《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57《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62《现代交换原理》教学大纲65《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教学大纲69《感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72《感测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78《软件工程》教学大纲8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85《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90《多媒体通信》教学大纲92《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大纲97《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01《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10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大纲109《计算机通信网》教学大纲113《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教学大纲118《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21《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126《信息论基础》教学大纲130《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34《光纤通信》教学大纲139《光纤通信》实验教学大纲143《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145《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实验教学大纲151《移动通信》教学大纲153《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大纲158《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160《DSP原理与开发》教学大纲167《DSP原理与开发》实验教学大纲172《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178《电子CAD》教学大纲185《电子组装与调试》教学大纲191《EDA综合设计与应用》教学大纲197《轨道交通信号处理》教学大纲201《FPGA综合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205《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210《MA TLAB 基础和应用》教学大纲216《工程案例教学》课程教学大纲222《通信终端检测与维护》教学大纲223《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228《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33《交通信息技术》教学大纲239《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仿真》教学大纲243《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教学大纲246《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大纲252《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大纲257《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62《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教学大纲266《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71《无线传输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75《专业实习》教学大纲279《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281《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大纲C language programming学时:51学分:3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课程性质:考试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C程序设计语言》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的专业课。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学科调剂说明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学科调剂说明
华侨大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专业接收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调剂生,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接收报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及电子与通信工程的调剂生。
建议考生选择上述专业的其中两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为了给发挥失误的好学生提供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拟采用下述方法结合平时学习成绩给考生一个较公证的评价:
一、两个志愿均填报本校上述四个专业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直接进入复试:
1、凡参加挑战杯获省级以上奖励,电子设计竞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2、985高校学生,平均绩点在3.2以上;
3、211高校学生,平均绩点在3.4以上;
4、本校学生,平均绩点在3.6以上;
5、其它一本招生学校,平均绩点在3.8以上;
6、其他高校学生平均绩点在4.0以上。
二、两个志愿均填报本校上述四个专业并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可以适当加分。
1、参加科技竞赛项目获其他省级及以上奖励;
2、985高校学生,平均绩点在3.0以上;
2、211高校及本校学生,平均绩点在3.2以上;
3、一本招生高校,平均绩点在3.4以上;
4、其他高校,平均绩点在3.6以上;
符合直接进入复试或加分的同学,先把有关证明材料(获奖证书或成绩单)的电子文档连同预调剂申请表发到:(文件名为:调剂专业+姓名+分数),并在复试时检验原件。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56学时 3.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通信电子电路》是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频电路及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二、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一)掌握以下定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概念、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调制的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串联谐振、并联谐振、接入系数、频率特性、通频带、选择性、品质因数、松耦合双调谐、参差调谐、Y参数、截止频率、特征频率、谐振放大倍数、自给偏压、过压状态、欠压状态、临界状态、阻抗匹配、输出功率和效率、正弦波振荡器、压电效应、晶体振荡、调幅、检波、抑制载波调幅、同步检波、调频、鉴频、限幅、频谱图、变容二极管、电抗管、变频、混频电路、变频干扰、锁相环构成、锁相、捕获、锁定、跟踪。
(二)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折线近似分析法;幂级数分析法;处理实际问题时所用的估算法;(三)掌握调制的通信系统以及系统中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部分(实验为独立设课,详见“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1. 绪论通信系统的概念;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调制的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本课程的要求。
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谐振电路的选频作用;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对谐振电路的影响;谐振电路的接入方式;高频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用途及特点;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级联;多级单调谐放大器;参差调谐放大器(介绍两、三参差调谐放大器);松耦合双调谐放大器;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晶体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晶体管Y 参数等效电路;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集中选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应用物理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华侨大学物理实验室

空间分布特性
内容:1、测量伏安特性与电光正向与反
LED 特性实 向转换特性。画出红、绿、蓝、白 4 只高
4
6
验
亮型 LED、4 只功率型 LED 的伏安特性及
电光转换特性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异
同原因。2、分别测试 LED 在红、绿、蓝、
白四色高亮下的输出光空间分布特性,画
出输出光空间分布特性曲线。
光伏发电实 发电原理。2、了解太阳能路灯的原理及
3
6
训系统实验 太阳能路灯的的应用 3、光伏室外 LED 显
示装置设计。4、光伏自动交通指示灯设
计。5、太阳能交通指示灯设计。6、室外
光伏自动时控草坪洒水创新性实验设计。
7、光伏风扇设计
目的:了解 LED 的发光原理;研究测量
LED 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输出光
及工作原理。掌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线
实训及相关性能测试研究
内容:1、了解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构成及
其能量转化过程。外部环境对太阳能电池
风光互补实 的转换影响。2、了解外部环境对太阳能
7
6 综合性
必做
2
验
电池发电的影响。3、理解光照强度和角
度对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影响。4、掌握太
阳能自动追光系统的使用。5、了解风光
《应用物理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 名称
课程英文 名称
开课专业名称
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专业实验
Specialized Experiment of Physics
实 验 课 性 质
学科基础课
开课情况
课程 总学 时
实验 学时
48
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侨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博士研究生5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物理电子学 电子与通信学科专业:_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课程名称: 现代电路技术 _ 教学目标:研究现代电子系统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电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性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本领域的先进技术,为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和电子线路设计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1. 模拟电路基础2. 取样数据电路技术3. A/D与D/A转换技术4. 数字电路基础5. 逻辑模拟和可测性设计6. VHDL语言7.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教学要求:1. 掌握由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构成的模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运算放大器的构成和特点,了解电流模电路;2. 熟悉取样数据电路和开关电容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 掌握A/D与D/A转换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了解几种A/D转换器;4. 掌握数字组合逻辑电路、同步和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逻辑模拟和可测性设计;5. 掌握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构成的各种逻辑系列的主要特性,熟悉VHDL的基本语法和数字系统中的微操作和运算电路,了解FPGA、CPLD、DSP和MCU的结构特点。
预修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EDA技术基础适用于何种研究方向:所有方向适用于何种形式课程: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必修课5选修课□考试形式:闭卷□开卷5课程论文□其他____________参考书目:1. [英]C. Toumazou, F. J. Lidey, D. G. Haigh编. 姚玉洁,冯军,伊洪译.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流模法(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19962. 高文焕,刘润生编. 电子线路基础(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19973. 席德勋编. 现代电子技术(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19994. 薛宏熙,边计年,苏明.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 刘宝琴. 数字电路与系统(第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6. 杨士元编. 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7. 潘松. EDA技术实用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任课教师签章:院系分管领导签章:院系公章:现代电路技术----考试大纲目录第一篇模拟电路技术第一章 模拟电路基础1. 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2. 由双极型与MOS器件构成的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3. 由双极型与MOS器件构成的运算放大器4. 电流模电路第二章 取样数据电路技术1. 取样数据电路的特点2. 开关电容滤波器3. 开关电流基本单元电路第三章 A/D与D/A转换技术1. A/D与D/A转换的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和分类2. 临界取样A/D转换器3. 过取样A/D与D/A转换器第二篇数字电路技术第四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逻辑代数与逻辑化简2.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3. 触发器和常见的时序电路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5.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五章 逻辑模拟和可测性设计1. 逻辑模拟2. 可测性设计3. 内建自测试第六章 VHDL语言1. 基础知识2. 数据类型3. 行为描述4. 结构描述第七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 数字系统的微操作2. 数据通路设计3. 控制器设计4.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5. 数字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6.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数字系统7.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考虑第八章 补充现代电路技术--复习指南第一篇模拟电路技术第一章 模拟电路基础1. 掌握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掌握由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构成的有源电阻和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 掌握由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构成的单极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4. 掌握共射-共基与共源-共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5. 熟悉由双极型器件与MOS场效应管构成的运算放大器的构成和特性6. 了解运算放大器频率补偿原理和电压摆率产生的原因7. 了解电流模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第二章 取样数据电路技术1. 熟悉取样数据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 熟悉开关电容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包括:比例、相加、延时和积分等电路3. 了解开关电容滤波器的构成方法4. 了解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电路的区别和联系5. 了解开关电流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比例、相加和延时等6. 了解开关电流电路的特点第三章 A/D与D/A转换技术1. 掌握A/D与D/A转换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2. 掌握A/D与D/A转换器的基本参数和分类3. 熟悉临界取样A/D转换器的一般工作原理4. 了解逐次逼近、流水线、算法和并联等四种临界取样A/D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5. 掌握过取样A/D转换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6. 了解过取样A/D转换器的噪声整型原理与实现方法7. 了解过取样A/D转换器中数字抽取滤波器的作用第二篇数字电路技术第四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掌握数字系统中的数制与编码2.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常用公式和规则以及与逻辑函数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了解表格化简方法3. 熟悉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比较器和加法器的设计和应用4. 熟悉R-S、J-K、T、D触发器和锁存器的结构,并掌握它们的逻辑功能,掌握不同结构的触发器在使用时的定时要求5. 掌握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各种计数器的设计和运用6.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熟悉多输入和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中产生竞争险象的原因和消除方法7. 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原始状态图表的建立、状态化简方法和状态分配原则,直到画出逻辑图第五章 逻辑模拟和可测性设计1. 了解逻辑模拟的分类、逻辑模型和逻辑模拟的算法2. 了解组合逻辑的可测性设计3. 了解扫描测试和内建自测试第六章 VHDL语言1. 熟悉VHDL的基本语法2. 能够阅读VHDL文件3. 学会对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进行行为描述和结构描述第七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 熟悉数字系统中的微操作2. 熟悉数字系统中的运算电路3. 学会数据通路部分的设计4. 学会控制部分的设计5. 掌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竞争险象的消除6. 掌握双极型与MOS型器件构成的各种逻辑系列的主要特性,并能正确运用它们构成数字系统7. 正确运用ROM、RAM、FIFO和多口RAM等各种存储器件8. 掌握用PLA、ROM和PAL设计组合逻辑电路9. 了解FPGA和CPLD的结构特点,并掌握其开发过程和设计时应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数字系统注意的问题10. 了解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第八章 补充现代电路技术—思考题第一篇模拟电路技术第一章 模拟电路基础1. MOSFET与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2. MOSFET的极间电容有哪些?哪些与电压有关?它与双极型器件的极间电容有什么异同?3. MOSFET的的亚阀区特性有什么特点?4. 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MOSFET的体效应?5. 分别由MOSFET与双极型晶体管构成的单极放大器,如果将各自源极与漏极和发射极与集电极对调,它们的增益会发生什么变化?6. 单极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受哪些因素影响?7. 单极放大器的失真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失真?8. 以一个单极放大器为例,分析MOS放大器与双极型放大器的区别。
9. 画出CMOS单极放大器的电路图和小信号交流等效电路。
10. MOS差分放大器与双极型差分放大器的转移特性有什么区别?11. 为什么说共源——共栅组合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和工作稳定性?12. 运算放大器有哪些主要特性?请构成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等效电路。
13. 什么是运算放大器的“虚地”特性?它需要什么条件?14. 为什么运算放大器需要进行频率补偿?补偿的原理是什么15. 什么是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摆率?它对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性能有什么影响?第二章 取样数据电路技术1. 模拟电路、抽样数据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 为什么开关电容电路比RC有源电路容易获得稳定、准确的时间常数?3. 有一开关电容反相积分器,输入为正弦信号,当两相时钟波形分别为冲激和对称方波时,它们的输出信号波形有什么区别?它们的频率响应有什么区别?4. 比较开关电容同相积分器与开关电容反相积分器电路的区别。
5. 列出开关电容有损积分器的差分方程和z域方程。
6. 给定两相冲激时钟频率为100MHz,试构成延时0.3µs的开关电容延时电路。
7. 分析开关电流延时电路的工作过程。
8. 使用两相冲激时钟,试构成开关电流反相积分器电路。
9. 从基本开关电容反相积分器和开关电流反相积分器的电路结构,分析它们的特点。
第三章 A/D与D/A转换技术1. 说明A/D与D/A转换的一般与工作原理和组成,说明抗混叠滤波器、抽样保持电路、量化器和控制器各起什么作用?2. A/D转换过程产生失真的原因是什么?3. 量化噪声的能量和频谱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4. 临界取样和过取样A/D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 从精度、工作速度和电路复杂性等方面比较逐次逼近、流水线、算法和并联A/D转换器的特点。
6. 临界抽样A/D转换器在提高分辨率(增加每抽样比特数)方面受到哪些限制?7. Σ—∆过抽样A/D转换器中包括哪些主要部分?它们各起什么作用?8. Σ—∆过抽样A/D转换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9. 为提高Σ—∆过抽样A/D转换器的信号噪声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0. 根据Σ—∆过抽样A/D转换器的噪声整型原理,试分析与输入信号一起进入A/D转换器的噪声能否被整型?11. 在Σ—∆过抽样A/D转换器中,可否不用抽取滤波器?如果不用,会带来什么影响?第二篇数字电路技术第四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 在数字系统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是较合适的?2. 各种数制如何进行互换?若存在舍入误差,其大小是多少?3. 什么是有权码和无权码?何谓字符代码?4.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5.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有哪些?基本的和常用的公式有哪些?6. 如何用公式和卡诺图法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7. 计算机进行逻辑化简的基本原理是什么?8. 什么是编码器?如何设计和应用?9. 什么是译码器?如何设计和应用?10. 什么是多路选择器?如何设计和应用?11. 什么是比较器和全加器?如何设计和应用?12. 常见的触发器有哪几种?触发器和锁存器有何不同?13. 什么是电平触发器?什么是边沿触发器?14. 什么是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什么是保持时间?15. 描述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方法有哪些?总结各种触发器的逻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