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
通信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浅议

通 信技术 专业实 验室建设 的新 思路 、 新方 向 . 建设好 这 一通信 综 合 实验 室 , 要 我们 首 先应该 考 虑 的是 把学
俱进 ” ,从单 一 的知识 、 技能 向综 合 的知识 、 能 方 向 发展 . 要 我们 进行 教 学 改革 , 应 社会 对综 合 型通 技 需 适
信 技术人 才 的需要 . 培养 的学 生不但 应具 有扎 实 的理论 基 础 , 强 的 实际 动 手 能力 , 且应 具 有 灵 活的应 较 而 变能 力 , 新知 识和 新技术 的持续 学 习能 力 . 对 基于 上述 原 因 , 我们浙 江 邮电职业 技 术学 院 和相关 机构合 作开 发 了一套 通信 网络综合 实训 系统 , 实 该 训 系统 采 用 中兴 通讯 公司 生产 的通信 设备 , 软件 上进 行 二次 开发 , 含 了传输 、 换 和 接入 网技术 的 一 在 包 交 系列 实验 . 通过对 实 际工程应 用 的通信 网络 的 操作 、 护 、 维 管理 等实 验 , 进 学 生对 所 学 理论 知识 的理解 , 促
关领域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 然而, 在该领域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 我国高等院校迄今为止几乎还没有形 成较 为成熟 的人 才培养 体系 , 通信 技术专 业毕 业 生的专 业能力 几乎 都远 远低 于市 场 的需 求 , 这其 中最重 而
要 的原 因是 缺乏专 业 的实验设 备 以及 有 效的 教学手 段 , 学生对 专业 知识 的 了解 还停 留在 书本 的理论层 面 .
训练 学生 操作 能 力 , 通 信 网络 的接 入 、 换 和传 输 技术 , 对 交 以及对 相 关 的 S H设备 、 控 交换 机和 光纤 通 D 程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吉首大学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通信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
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吉首大学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为西部地区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0 引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以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人为本、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吉首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通信网与交换、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在互联网发达的现代社会,通信工程专业也是一个热门专业,学生数量多,实践教学资源紧张,科学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于专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吉首大学实践教学改革遵循以下原则。
1.1 与时俱进的原则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最新的发展形势。
在管理制度、内容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要不断更新,淘汰陈旧过时的内容和形式。
通信行业是一个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的行业,因此,作为通信工程专业更是应该采取最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2 因地制宜原则每个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实践教学条件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时不能教条地照搬别人的经验,应该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为基础,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1.3 系统化原则实践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应该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考虑整个教学体系的合理安排,要考虑整个体系的系统性。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摘要: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专任教师、用人单位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归纳总结,提出了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171-021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调研目的及调研对象近年来,教育部提出工科院校要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查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通过对在校生(300人)、本专业的教师(20人)、毕业生(400人)、用人单位(100个)进行问卷调查或座谈,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对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调研结果及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在以下方面比较差:外语、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
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大多是准备考研的学生;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大多是学生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得到了锻炼而出现的结果。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意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加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是教学过程要与生产一线相结合,其次是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校内实习和聘请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授课。
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近一年来大部分教师没有到实践一线去锻炼的经历,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实践经验,那么对学生的指导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考研的学生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
在企业工作的占35%。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文章总结近年来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举措,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改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0 引言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高等学校到底能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点[1]: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知识陈旧,转化率低;现行教育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缺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远高于高校专业培养人才培养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
只有在国家教委的有效指导、调控才能缓解此矛盾。
青岛农业大学自2004年开始了全校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活动,2007年,进入“强化实践技能,和市场接轨”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二阶段。
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学校要求把实践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学院、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
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我校实践教学安排已经达到教育部在高校评估中规定的优良标准。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课中有85%以上的课程开设了实验课,专业选修课的实验课开设率近80%。
理论课学时和实验课学时之比约为6:1。
课内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设备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实习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关键 词 : 通信 工程 ; 习教 学 ; 台建设 ; 学改 革 实 平 教
Ke r s o y wo d :c mmu iain e gn ei g; rcia e c ig; ltom o sr c in;e c n eo m nc t n ie rn pa tc ta hn p af r c n tu to ta higr fr o l
项 洪 印 Xin n yn a gHo g i
( 华北 电力大学 电气 与 电子 工程 学院 , 定 0 1 3) 保 70
Not hn lcr o e nvri ,c ol f lcr a n lcrncEnier g, adn 710 Chn rhC iaEe tcP w rU ies y Sh o etc l dEeto i i t oE i a gn ei B o ig0 3, ia) n 0
Va u gne rn l e En i e i g
・5 ・
通 信 工 程 专 业创 新型 实 习教 学 改 革 思路 与 实践
I n v t eP a t a T a hn fr T ikn n r cie f o n o ai r ci l e c igReo m hn iga dP a t mmu iainEn iern jr v c co C nc t gn eigMao o
中图 分 类 号 : 6 G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4 1 (0 0)6 0 0 — 2 10 — 3 12 1 2 — 0 5 0
难度较大。 华北 电 力 大 学 通 信 工 程 专 业 肩 负 着 为我 国 电力 通 信 行 业 和 国 2 创 新 型 实 习教 学 改 革 的 思 路 与 实 践成 果 家信 息产 业 培 养 高 层 次 信 息 工程 技术 人 才 的 重 要任 务 , 学 实 力雄 办 21构 建创 新 型 实 习 教 学平 台 的 基 本 思 路 以 “ . 因材 施 教 、 因人 厚 , 业 特 色鲜 明 , 为 快速 发展 的 电 力信 息 学 科 专 业 之 一 。 教学 而 异 、 励 实践 、 重 创 新 ” 指 导 方针 , 大 程 度 争 取 院 系 、 校 和 专 成 在 鼓 注 为 最 学 挖 本地 化 ” 、 过程 中 , 业 实 习是 全 面 提 高 本 科 学 生 知 识 、 能 、 平 等 综 合 素质 社 会 资 源 支 持 , 掘 潜 力充 分 发 挥 校 内实 习 实验 基 地 的 “ 专 技 水
浅析新时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浅析新时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教学涉及内容多、范围广。
面对21世纪对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要求,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本文针对这一要求对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及总结,从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三个方面,对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并创新模式尝试,从而促进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信息;培养;改革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1.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明确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绘制能力矩阵图,建立培养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模块,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课程,尽量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国内大多数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是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制定,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的能力培养要求建立课程模块,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
3.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开放式”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一体化”指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同一化;“分层次”指实验(实训)课程由基本技能训练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类型层次的实验项目组成;“开放式”指实验课程要具有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实验开放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1)采用“平台+模块+竞赛”模式,实现“开放式”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搭建四个创新实践平台。
建成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创新平台,围绕典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调试和操作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
现代电子设计实践平台: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电子产品的全过程,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创造、创新”实践环境和氛围。
浅析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
服务,但该领域的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从问题和应
对策略两个方面对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问题分析
1. 教学内容滞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导致教学内容过时,教学中所使用的课程大纲、教材、实验项目与实际应用有较大差距。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高,教学效果差。
3. 缺乏实践机会:由于技术设备高成本、软件复杂,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导致学生
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应对策略
1. 更新教学内容: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邀请业
内专家参与制定课程大纲、开发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符合。
2.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课程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实践机会:在校内或外部提供实验室,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技术支持,使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结语
通信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尤其在数字化时代,其在社会生产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不断凸显。
通信工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是巨大的,需要教育机构和行业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
值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网络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在飞速发展,这给通讯电子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基础,为了素质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让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达到一致,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实践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校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育高效人才、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的根本。
在信息化时代,通讯电子专业已经成为了高校的热门专业,那么,高校如何解决通讯电子专业实践型人才与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下文就结合现今通信技术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针对通信电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通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与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实验课程体系是按照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实验课程在改革之前都和理论课结合在一起,教师根据课程把实验贯穿在课程中,实验课的开展只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
这就导致课程体系出现了问题,主要问题包括:(1)实验没有进行创新,只是进行进行一些基本的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对各门课程的实验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将实验融为一起。
有的实验在多门学科中都有出现,导致实验项目重叠,学生没有综合性整理和分析能力,只将思想停滞在实验的表面,不能深入的将实验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调整,得出新的实验理论,达到创新的目的。
(2)实验的操作时间对实验影响非常大,一般一个实验项目设为两个课时,这就造成某些设计性实验项目不能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完成,导致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有些实验过程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实验学生只能自课下查
资料完成,从而使实验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实验教学知识课程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实验测试对实验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实验,这就让学生从心理上降低对实验重视度,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兴趣消退,造成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
(4)学校每个实验室都是分开的,从而是各实验室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大大降低了实验设备利用率,使实验资源不能共享。
二、优化整合实验课程体系
通信电子专业对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室环境硬件建设提出了改革。
这不仅压缩了部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同时增实验课的课时,形成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课程改革将原来含在理论课程中的61项单一实验改革为按课群划分的五个门类的专业实验。
他们分别是(1) 微波、电磁场与天线实验(2) 通信综合实验(3)信息采集与通信电子线路实验(4)计算机通信实验(5)现代交换实验。
这些实验的综合性与设计性比较强,五个门类实验都与一定的联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学过的东西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加工,从而对实验掌握的更加牢固。
而且有利于养成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实践动手能力、改革后减少了实验的重叠,同时节省时间引进新的实验项目。
三、深化实验课程改革推进实践型人才培养
(1)稳定的实验课组建立,需要深入研究实验课程改革思路和建设目标,将实验资金投入到紧要解决的问题上,实验设备需要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目标进行合理化的购买。
这量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投资,大大的推动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2)新增实验设备要发挥起作用,积极地融入实验课的教学中,同时高校还要对实验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去掉内容陈旧或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实验项目,把内容重复或相似的实验项目进行合并,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让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整个实验教学较大部分。
建立改革后的实验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精神。
(3)合理的对实验项目进行分类,设计必做实验项目和选做实验项目。
应着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先进性的实验教学作为必做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同时选择具有设计性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实验项目的选择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实践得出,而不是仅由任课教师决定。
因为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还能发展学生个性。
(4) 在实验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
而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网络和多媒体实验教学。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实验课件和教学录像,这样可以拓宽学生实验的知识面。
(5) 实验的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成为实践型人才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实验室对学生的自由开放,不仅是正常教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也是让学生自觉走进实验室的有效手段。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弥补课堂中学生遗留的问题,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既能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可以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完成实验课程改革只是实验教学迈出的第一步,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实践型人才,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因此,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建设特色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寻求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健全实验考核制度,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邬书跃,高金定,李晋,许慧燕.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5).
[2]钱波.应用型工科院校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8).
[3]边晓娜,姜兴华,刘润华.电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企业.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