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教师资格现代文品评与鉴赏

合集下载

2015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考试题

2015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考试题

2015年下半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A.教育功能B.管理功能C.激励功能D.甄别功能E.选拔功能2、”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3、下列的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A:《格林童话》B:《伊索寓言》C:《一千零一夜》D:《五卷书》4、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____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腧快与不愉快\5、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6、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7、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A:认知成分B:评价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成分8、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10、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

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1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__。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12、__,幼儿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4、5岁左右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14、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A:他人教育B:学校教育C:父母教育D:自我教育15、__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语文学科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

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知识第一节汉语基本概念㈠六书(转注假借)㈡象形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㈢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㈣会意字-2个或2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㈤形声字-在前三个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复合成体,由形旁和声旁合成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㈠通假字1、通假字的概念-是在已有专用字的情况下不用专用字而临时借用来代替专用字的字2、通假的读音特点-因音通假,通假字要读以本字的今音3、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1a是古时用字异化现象b是属于历史的字形分歧范畴2a的借字和本字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b的古上字和今字有渊源3a的借字和本字在字形上没有或极少有相似之处,而b中的今字绝大部分是由古字分化出来,二者字形之间有联系4、通假字和假借的区别---1a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借音表义,b是本无其字的借音表义2a产生在用字的过程中,是临时借用,是一种不必要的文字异化现象,b产生于造字过程中,是久假不归,是一种必要的记词手段3a借用要有严格的语境,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它才具有作为通假的音意关系。

而b不需要具体语境,形体和意义的结合关系是固定的,并且能通过借意派生新词㈡词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次的语法特点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及物动词的使动3、形容词的活用作动词名词使动意动㈢古今异义1、词义异同的情况1古今相同2古用今废词3古今意绝对不同4大多数词古今意有联系有区别2、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3、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㈣常见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1、代词(1)疑问代词人物处所(2)指示代词(3)人称代词(4)无定代词或莫(5)辅助性代词所+动。

者2、副词(时间范围程度情态语气否定指代性(相见))3、介词语法特点(1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2古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但“于”不行3在语法功能上,“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词表时间处所意义是还可以作补语)以,因,为,与4、连词是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虚词与以而则虽然5、助词1结构助词-之(定中之间主谓之间中心词补语之间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2句尾语气词也矣已耳焉乎邪哉㈤文言句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1、省略句2、倒装句3、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4、被动句㈥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等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莫我肯顾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3、介词宾语提前吾谁与归?4、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第二节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基本原理㈠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上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鹃《百合花》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

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

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

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贈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虛词“而”的不同用法。

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

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评价理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为评价的重点B.可通过读书报告、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C.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重视考查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D.考查诗歌和散文的创作,学生的参与态度与成果水平同等重要2.某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的选文为《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和《老人与海》。

对该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的是()。

A.借助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B.从分析环境、情节、人物等要素人手,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C.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分析短篇小说结构的特点D.注意品味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3.某选修教材设置了“应用文阅读”专题,该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属于哪个系列?()A.语言文字应用B.文化论著研读C.诗歌与散文D.小说与戏剧4.课文《包身工》后补充了《(包身工)背后的故事》,这一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A.课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5.某教师为强调口语交际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口语交际现象作为教学内容。

对该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一做法符合高中口语交际课程的发展方向B.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C.课堂再现生活情境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价值不大D.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目的,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表达6.某教材选修模块提供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鹃《百合花》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2015江苏语文苏州卷讲评解析

2015江苏语文苏州卷讲评解析

• ⑤这境遇或许很平凡,这感受或许很一般,然而是他自 己的,他舍不得丧失。他写时没有 想到读者,更没有
想到流传千古。
• ⑥他今日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确定有很多人拣到过, 在他之后确定还会有很多人拣到。
•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⑥③②④⑤
•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②①④⑤⑥
文言文
• 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一项
模拟测试三
• 1.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3分〕
• (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 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下来的,
• (2)直到今日,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
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 (3)事前有周密的准备、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
施,就不至于
、左右犯难了。
• A.流传 恳求 畏首畏尾
• B.为落实国务院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准备》,国 家能源局依据“先急后缓、先 易后难、安全经济、科 学务实”的原则提出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 方案。
• C.今日跟大家共享澳大利亚艺术家用硬纸板制作出来的 作品。这些作品手工精巧,极 富想象力,可谓首屈一 纸。
• D.今年1 一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 比增加16、7万人,提前完成 全年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 预期目标。
• 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 明公虽不行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
• ①由于曾巩之父与杜衍有老交情;〔2分〕 • ②杜衍有疼惜培育天下人才的情怀。〔2分〕
斜谷邮亭玩海裳花 顾非熊 (唐〕
忽识海裳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同儿辈赋未开海裳〔其一〕

江苏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艺术鉴赏考试试卷

江苏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艺术鉴赏考试试卷

江苏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艺术鉴赏考试试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

A:减少课堂的混乱B:照顾优秀学生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照顾后进学生2.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3.练习律和。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个组块?A:4±2B:5±2C:6±2D:7±25.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6.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B:难度C:努力D:运气7.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和安全B:社交与自尊C:求知与审美D:自我实现8.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B:气质差异C:能力差异D:兴趣差异9. 下列哪个不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A:思维可逆性B:以自我为中心C:多维思维D:具体逻辑思维10. 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闻一见一知一行”,其中他特别强调的重要性。

A:闻B:见C:知D:行11. 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2.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小1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14. 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

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5. 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江苏省名师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卷——江苏

江苏省名师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卷——江苏

江苏省名师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卷——江苏高考新动向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严格按照江苏省2015年《考试说明》要求命题,整个试卷的结构没有改变,比较平稳,稳中有变,知识点分布科学合理,难易适度,注重了题目的选拔性功能。

语言表达题中的词语辨析、语病、语言连贯衔接,基本沿袭了去年或前年的题型,变化不大,而且选材改变了去年过于重文学性、重经典性的弊病,贴近考生的现实,如语病题、有关“清明”话题的语言衔接题、关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标志的图表题等,选材贴近考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明白“生活即语文”的道理。

修辞考查诗句中的比拟手法,取代了去年考查的对仗,难度不大,容易辨别。

所以古诗鉴赏题考查写景艺术,回避了以往常涉及到的修辞。

文言文选材墓志铭,改变了去年偏重议论的做法,也没有像去年考查虚词,恢复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这一传统题型,对考生来说是福音。

今年的作文题,沿袭了2014年的新材料话题类题型,这跟江苏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向是一脉相承。

考查话题是“智慧”,不容易偏题,让考生人人有话说,但想得高分不易。

试题新亮点这份试卷的选材和设题,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中学教学,关注传统文化,又能接地气。

这是区别于以往的江苏高考题的最大亮点。

如文学类文本选择了当代一线作家王安忆的文章《比邻而居》,是一篇描写细腻,意蕴深刻,烟火味特浓的好文章,考生一定喜欢读,预计得分要比去年高得多。

【创新题】第5题,是徽标题,考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标志”的理解。

这是江苏独创的新题。

一般的图表题,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而江苏以选择题的出现,这需要考生除了读懂图标组成要素的含义,还要细加辨析四个选项表述是否与图标相吻合,有一定难度。

【易错题】第17题,问:“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题干要求分角度进行概括,比如从“雕刻观念、雕刻内容、和雕刻形式”等方面进行概括。

考生若不注意审题,直接回答“变革是什么”,可能要失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江苏教师资格现代文品评与鉴赏
课程点击:/general/165/23656/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基本要点包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

在阅读鉴赏中,我们既要注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揭示人物的典型作用。

优秀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大都着力于刻画人物,创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诗歌散文类作品,一般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着力于描绘某种生活图景,抒发某种感情。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一般包括:具体的风景、生活场景,促使主人公活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等。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概括介绍、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经过作者加工锤炼后的语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

除此以外,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如话剧的对白,就特别要求口语化,要求富于动作性等。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①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

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②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

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一般是主要就叙述人的语言而言的。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作品用来塑造形象、表现内容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具体包括表达方式、布局谋篇、写作方法、意境创设、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修辞运用等。

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以有关文学鉴赏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结合试题要求把握好下笔的角度,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案要点。

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联想、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这类试题往往从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技巧鉴赏等方面来命题。

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含义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通常指能够概括分析文章描写的事物,阐述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作品表达的感情等。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则必须做到对文章每一用词、每一句话、每一段落的含义都有较为准确的解读。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须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于当时及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甚至还必须顾及它在读者群中所产生的种种反馈效果。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4.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含义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的是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基调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通常指能够对作者的观点看法作出中肯适当的评述,判断其正误,分析其意义,甚至要谈出自己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体会与认识,要融入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某一方面的感悟。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我们只有在辨别、筛选和判断后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

5.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1)对作者生平和思想的概括了解。

(2)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的了解。

(3)对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了解。

(4)对作品思想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