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解答初中物理选择题的方法

解答初中物理选择题的方法

三.推理法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不 能利 用题设条件直接 找到答 案 , 需要根据物理 原理进行 推理 ,甚至想象才 能作出正 确 的选择 。 例 l :气 象 探 测气 球 里 面 充 满 的是 氢 气 , 氢 气 的密度很小 ,因此 ,气 象气球升入空 中时,它的质 量远 比受到的空气浮力小 , 假如在探测气象 的时候 , 气 球上升在过程 中的体积 不变 ,那么最终 的运 动情 况可能是 ( ) A .气 球 一 直 不 断 的上 升 B .气 球 将 匀 速 的上 升 C 气 球上升到某一个高度后会下降 ,然后又上 . 升 ,这样往复不断 D .只能升到一定 的高度后 ,就静止 解 析 : 气 象 探 测 气 球 充 气 后 , 由于 浮 力 大 于 重 力 而上升 。随着 高度 的增加 ,气球外空气 的密 度逐 渐减 小,探测气球受到 浮力变小 ,在某一 高度 浮力 就有 可能减少到与气球 的重力相等 。但 由于惯 性, 气球还 会上升 ,上升后气球 外的空气密度变 小,气

2 10 ) 1 3 2
以把 题 目中 的 已知 数 据 代 入 到 结 论 中 去 , 从 而 判 断 谁 是 正 确 的答 案 。 例 1 有 一 个 焦 距 为 2 厘 米 的 凸透 镜 ,现 在 将 : O 物体放在离透镜 7厘米处, 问,该物体所成 的像是
( )

l 物体受到平衡力 的作用 时, : 下列说法 中正确 的是
A 是 原 来 的 . 两 倍 B 是 原 来 的 . 图 1 4倍 C 与 原 来 的 . 样 D .无 法 确 定 解 析:木块 A在竖直 方向上受到竖直 向下的重 力 G与 竖 直 向上 的静 摩 擦 力 f 。 由于木块 处于静 止状态,那就说明 f与 G是一 对平衡力 。 当两边 的压力从 F 大到 2 增 F时, 块仍然处于 木 静止状态 ,说 明静摩擦力 还是与木块 A的重力是一 对平衡力 ,因此 , 木块 A受到的静摩擦力没有 改变 。 故本题直接选择 C 。 二 .验证选择法 就是把选项 中的数据代入题 目进行检验 ,也 可

初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初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初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初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初中物理是一门涉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因此选择题在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解答选择题,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解答选择题之前,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有时候关键信息可能隐藏在问题中,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意思,才能正确选择答案。

2. 分析选项:在阅读题目之后,不要急于选择答案,而是先仔细分析给出的选项。

有时候选项中可能包含一些错误或迷惑性的答案,只有仔细分析才能排除错误选项,减少选择的范围。

3. 逐个排除选项:当仔细分析选项后,可以开始逐个排除显然错误的选项。

如果一个选项与题目明显相悖,那么可以将其排除。

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4. 利用常识和经验:在解答物理选择题时,可以运用一些常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

例如,对于一些简单的物理概念,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此外,一些常见的物理定律和公式也可以帮助解答选择题。

5. 适当估算:当答题时间有限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方法来选择答案。

通过简单的计算或估计,可以大致确定一个合理的答案范围,从而更有效地选择正确答案。

6. 多做练习题:为了提高解答选择题的能力,多做一些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做题的过程,可以熟悉选择题的形式和常见的解题思路,提高答题的技巧和速度。

总之,初中物理选择题的解答技巧需要学生在理解题目和选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常识和经验,逐步排除错误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答案。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解答选择题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物理题型1000例

初中物理题型1000例

初中物理题型1000例(实用版)目录1.初中物理题型概述2.初中物理题型分类及示例2.1 题型一:选择题2.2 题型二:填空题2.3 题型三:计算题2.4 题型四:实验题2.5 题型五:综合应用题3.初中物理题型的解题技巧3.1 选择题解题技巧3.2 填空题解题技巧3.3 计算题解题技巧3.4 实验题解题技巧3.5 综合应用题解题技巧正文【初中物理题型概述】初中物理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和综合应用题。

这些题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题型分类及示例】【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初中物理题型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通常给出四个选项,要求学生从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示例:下列哪个物体不受重力作用?A.投向篮筐的篮球B.空中飞行的子弹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D.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题型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用适当的物理术语或公式填空。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对概念的理解。

示例: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最大,其中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

【题型三:计算题】计算题是初中物理题型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运用物理公式和原理进行计算。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示例: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2kg,重力加速度为 9.8N/kg,求该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题型四:实验题】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示例: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要求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苹果的密度。

【题型五: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是初中物理题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初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选择题 以考查 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辨析能力为主。 通常 以贴近生活
知识 为背景 , 以学 生喜 闻乐见的事 实为基 础 , 把基 本概念和规律 琐 , 对物理量 的单位也没有统一 的要求 , 只要相 比的同一物理量 融入 其 中。试题 的编制和设计 都从 生活 实际现 象或 实际问题入 的单位 相同就可 以了 。运用这种方 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 得出结 手, 都 来源于学生生活 中熟悉或熟知 的生活现 象, 使 学生不感到 果 , 也能经过分 析定性 比较大小 。 陌生 , 让 学生体 会到 生活处 处有物理 , 物理 时时在 身边 , 试题 鲜 2 . 特 殊值代入法 : 根据题 目给定 的数据 , 给未知 的某 个物理 活、 基础、 趣味性强。本文探 究 了该题型的一些解题 方法 , 希 望能 量假定~个恰 当的值代入题中 , 然后进行计算。 例: 甲、 乙两 物体 的质量之 比是 2 : 1 , 比热容之 比是 3 : 4 , 若它 给 学生带来帮助 。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 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 解答 的关键是
对题干 中描述 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 析 , 然后找 准其对 应 的物理规律 ,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 逐一进行分析 , 最
后做 出选择 。 例: 关 于运 动和力 , 说法中正确的是( )
理解求 图象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 1 . 识别 或认定 图像横坐标 和 纵坐标所表示 的物理量 , 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 的
所 谓的概念辨析 法是 指用物理 概念作为标准去分 析题 目所
给 的条 件和提 出的问题 , 辨 别正误 , 从而判断获取 正确结果 的解 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 忆和正确理解 , 对 相关 的不 同概念 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 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

初中物理相关题型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相关题型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相关题型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也是初中学科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初中物理课程涵盖了多个相关题型,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相关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题目。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通过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

在解答选择题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 读题仔细:在选择题中,问题的描述通常会有一些关键词或关键信息,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2. 排除法:如果不确定答案,可以对选项进行逐个排除,排除与问题不相关的选项,从而减少答案的可能性。

3. 梳理知识点: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广,要熟悉并梳理相关的物理知识,以便更好地选择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要求根据问题的要求,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物理术语、符号或数字等。

解答填空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知识的准确掌握:填空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要掌握基本物理术语、单位、符号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2. 运算过程的书写:在填写计算结果时,要注意运算过程的书写,尤其是对于涉及到较复杂的计算过程,要按照规范的格式逐步进行。

3. 单位换算:在填空题中,涉及到单位的换算也是常见的,要注意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物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考察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型,通常是开放性问题,不限定答案的形式和长度。

解答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通常如下:1. 分析题意:解答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问题,搞清楚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和分析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2. 运用知识:在解答过程中,要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和原理等,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3. 掌握方法:解答题通常有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要熟练掌握多种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4. 给出合理答案:解答题最终要给出合理的答案,可以通过计算结果、图表分析、实验预测等方式,将答案表述清晰、完整。

初中物理选择题第一题知识点

初中物理选择题第一题知识点

初中物理选择题第一题知识点
摘要:
1.初中物理选择题的重要性
2.第一题的常见知识点
3.如何正确解答选择题
正文:
初中物理选择题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其中,选择题的第一题往往起着“开门红”的作用,它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心态。

第一题的常见知识点包括力、热、光、电、磁等各个方面,但无论涉及哪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例如,题目可能会问“以下哪个物体不受重力”,那么学生就需要知道重力的定义,以及哪些物体不受重力,如飞行的飞机、宇宙中的卫星等。

如何正确解答选择题呢?首先,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其次,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选项的正确性。

最后,要进行排除法,将错误选项一一排除,得出正确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干扰项,这些干扰项可能会误导学生,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干扰项的能力。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选择题第一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心态和技巧。

初中物理必考题型

初中物理必考题型

初中物理必考题型
一、填空题
填空题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在解答填空题时,学生需要准确记忆知识点,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2、回忆对应的知识点,确定需要填写的答案。

3、填写答案时,注意文字准确、简洁。

二、选择题
选择题是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有多个,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判断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2、分析每个选项的内容,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题目要求和已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三、作图题
作图题是初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作图题包括电路图、光路图、受力分析图等,需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正确的绘制和分析。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绘制的图形类型。

2、根据已学知识,确定需要绘制的图形元素和连接方式。

3、绘制图形时要注意细节,如标注、箭头等。

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识题

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识题

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识题篇一: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识题是指在物理实验或理论考试中,需要用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判断某些选项是否正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选择题常识题: 1. 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飞机在飞行时会受到空气阻力,因此需要保持高度和速度B. 火车在行驶时会受到重力,因此需要保持速度C. 汽车在行驶时会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因此需要保持速度D. 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答案:B。

2. 一个物体如果它的温度不变,那么它的能量也不会改变。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热水壶里烧的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水的温度不会降低B. 冰放在热水壶里,冰的温度会下降,水的温度会下降C. 热水壶里烧的水温度不变,因此水的温度不会降低D. 冰放在热水壶里,冰的温度会下降,水的温度会下降答案:B。

3.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荷的运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B. 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流向被测电路的方向C. 电荷的运动方向不是电流的方向D. 电流的方向不是从电源流向被测电路的方向答案:B。

4. 一个物体如果它的密度比空气大,那么它会受到浮力。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一个物体如果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那么它会受到浮力B. 物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因此受到的浮力成正比C. 物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不成正比,因此受到的浮力不成正比D. 物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是反比例关系答案:B。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选择题常识题,通过了解这些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题目,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篇二: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识题是指在物理考试中,出现一些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常识有所了解的选择题。

这些常识题包括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选择题常识题及其解答方法:1. 某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0.1立方米,密度为0.8千克/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
2006/08/08 12:17:39 招生考试报
选择题是由一个题干和若干个题支组成的,题干可以是直接问句和不完整的叙述句,题支由备选答案组成,而备选答案中包括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而错误答案往往都非常相似和逼真。

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内容一般包括概念、计算和实验三种情况,解答选择题应以学习的基本知识为依据,把若干方法结合起来,下面介绍几种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1)直接判断法
该方法是从题目条件中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
例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A.往上喷B.稍微下降C.保持原来高度不变D.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分析:管顶打破时,管内外水银面都受大气压作用,成了连通器。

根据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保持相平,所以该题可直接判断得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2)筛选法
该方法是当答题中遇到主命题不完整,必须经过对备选答案逐个进行辨析,逐个淘汰错误答案,直到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

例2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B.凝华而成C.液化而成D.汽化而成
分析:此题的物态变化是由气态变为固态。

A是由液态变为固态,C是由气态变为液态,而D则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所以A、C、D不符合题干条件,而应排除。

只有B是物体由气态变成固态,因此B符合题干条件。

故选定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3)推理判断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接从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可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例3两个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积之比为2∶1,浸入水中部分体积之比为1∶2、两物体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2∶1B.1∶2C.4∶1D.1∶4
分析:题目中条件为三个:(1)G1=F浮1,G2=F浮2。

(2)V1∶V2=2∶1,得V1=2V2。

(3)V排1∶V排2=1∶2。

由(3)可得F浮1∶F浮2=1∶2,再由(1)得出G1∶G2=1∶2,结合(2)即可得出ρ1∶ρ2=1∶4,正确答案应为D。

答案:D。

(4)史料法
用这类方法应熟悉物理学的发展史,尤其是要熟悉基本规律、重要实验是由哪些著名物理学家发现和发明的,然后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例4: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牛顿B.伽利略C.焦耳D.奥斯特
分析:在物理学史上,伽利略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出了贡献;牛顿总结得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焦耳最先精确地论述了焦耳定律;奥斯特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第一个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题应选D。

答案:D。

(5)变量控制法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研究物理现象中某一个物理量受另外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影响的情况。

例5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段导体的电阻后,作出下图(甲)所示的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分析:如图(乙),在U轴上取一点U1,过该点作I轴的平行线,交甲、乙两线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I轴的垂线,垂足是甲、乙在电压为U1时对应的电流I甲、I乙,所以R甲=U1I甲,R乙=U1I乙,因为I甲>I乙,所以R甲<R乙正确答案为C。

(6)求值对照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题设条件,并运用物理规律、公式、原理,计算或导出题目要求的结果,然后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6分别标有“12V,3W”,“6V,3W”的两个灯泡L1、L2,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到电压为15V的电源上,那么能正常发光的是()。

A.L1B.L2C.L1、L2D.都不能
分析:先根据灯泡上标出的额定功率的值计算出各灯泡的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后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的电压相比较,进一步判断灯泡是否正常工作。

R1=U21额P1额
=(12V)23W=48Ω,R2=U22额P2额
=(6V)23W
=12Ω,U1=12V,U2=3V,可知灯L1的实际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灯L
1正常发光,因此可选出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7)验证法
这种方法是把备选答案中的每一项作为条件,去验证题目中的公开命题,不符合题意的为错误答案,而能使题目命题成立的就是正确的答案。

例7下列情况下,一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沿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本题只有C选项能使题目中的命题成立,因而C是正确答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A是错的。

答案B中,因导体不闭合,不能形成电流,因而也不是正确答案,答案D没有指明什么方向运动,要么沿磁感线方向,要么切割磁感线运动,结果不唯一,因此D也不正确,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逆推法
这种方法是把各个备选答案作为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

例8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材是()。

A.放大镜B.照相机
C.幻灯机D.潜望镜
分析:利用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工作的,潜望镜是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故A、B、D与题意均不符合。

而幻灯机是根据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工作的,故本题应选C。

答案:C。

(渠县外国语学校陈善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