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寻寻觅觅)》PPT精品课件(22张)

合集下载

03614_《声声慢(寻寻觅觅)》PPT优秀教学课件

03614_《声声慢(寻寻觅觅)》PPT优秀教学课件

追求精神自由
词中所表达的孤独失落和怀旧伤今情感,以及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对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
界,追求真正的自我和自由。
18
05
艺术特色鉴赏与比较阅读
2024/1/24
19
艺术特色概述及表现技巧分析
意象的巧妙运用
通过描绘秋风、黄花、过 雁等意象,营造出凄凉、 萧瑟的氛围,表达词人内 心的愁苦之情。
4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年代及背景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 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 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公元1127年,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去,宋室南迁,李 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在赴湖州任上病逝。接着 金兵南下,李清照孤身一人漂泊江南,过着颠沛流离 、亡命天涯的生活。在饱经离乱之苦后的词人在一个 黄昏日落时来到庭院,看到黄花满地堆积、秋风多愁 无情、秋雨细细绵绵这些景象时,引发对亡夫的怀念 和自己孤苦无依的伤感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 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优 秀教学课件
2024/1/24
1
2024/1/24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意象呈现与审美体验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特色鉴赏与比较阅读 • 课堂互动环节与思考题
2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24
3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格非藏书 甚富。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 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 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 感伤。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17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17张ppt)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
国破家亡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 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遂驰马去。途中奔驰 ,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 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 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 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 ,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李 清照《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词,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能炼 字、炼句、炼意,形成“易安体”。南渡以 后,词的风格,从清新婉转变为悲凉凄苦, 多抒发故国之悲。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融情入景 • 直抒胸臆
• 铺叙抒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晓)来风急!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 。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 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前录 《念奴娇》 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 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 “晓来”。(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 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 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辞句谱入新声,又确体现了 词家不假雕饰的本色。其难能可贵而终于至今传诵不 衰,良有以也。(吴小如《宋词鉴赏辞典·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
点拨精讲2
中年识尽愁滋味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高 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 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 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 夫死的悲惨旅程。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 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 关怀也时有流露。风格转为沉郁凄婉、凄苦哀伤 之情调。《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再次深情地朗读词作
课堂练习
1、《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 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 绪,可用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代之。 2、《声声慢》中写黄花堆积,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 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的诗句是: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 3、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冷悲伤的象征。在《声 声慢》中词人用这一意象表达愁苦的诗句是: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课堂练习
《声声慢》是写愁的经典之词,李清照还有一首写愁的名篇—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煜《相见欢》
结论:秋风渲染“ 愁 ”情
点拨精讲3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结论:雁是“ 乡愁 ”“ 离愁” 的象征
点拨精讲3
黄花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9张ppt)

直接抒情

2、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词眼)
(意境)
间接抒情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象)
主题思想: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 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
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
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 者是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
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 成的。
思。
谢谢观看
THANKS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
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 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 愁之意象解读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在古典诗词中可以作为房屋的代称 女子独守空房可以说成是“守窗”
“独自”也点名了词人的孤独。 “怎生得黑”觉得时间漫长煎熬,委 婉细腻地描绘出了愁绪。
★ 愁之意象解读
★ 愁之意象解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 酒味淡
“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的凄 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
★ 愁之意象解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首词哪一句最能表达词人的情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03 诗文鉴赏
★:怎样入愁? 直接入愁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动 作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冷冷清清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①叠词、有节奏感、层层递进 ②奠定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拓展比较
拓展比较
壹 比较《声声慢》与《醉花
阴》中的愁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拨
两词虽所写的时 令、意象相同,但 意境不同、愁因不 同、愁的程度不同。
如果说《醉花阴》表 明了词人的独居之愁、 闺怨之愁,那么《声声 慢》所表现的就是亡国 之愁、丧夫之愁、沦落 之愁。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 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 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 年 : 不 幸 再
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叁 嫁张汝舟,仓促
离婚被判刑。
1155 年 : 孑 然 一
身无子嗣,悲苦
离世人不知。
小结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 由入狱到悲死,一连串的厄运发生在 李清照身上。无儿无女,晚景凄凉, 孤独落寞,李清照就这么走了,悄无 声息,竟不知她死于何时,葬于何所!
02 学生自读,体会词人的愁情
03 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 可好?
原句运用叠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且韵律感强。同 时营造了一种悲凉、冷清的气氛,犹如听到了一个伤 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品“愁景”
品“愁景”
1.词人选择了哪些意 象来表现她的愁?你 认为哪个意象写得最 好?
品“愁景”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 力压不住心愁,只能是举杯浇愁
拓展比较
贰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有
关“愁”的诗句?
仿写“愁情”
仿照示例,任选诗句,再续写三个句子。 ——愁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7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7张ppt)
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词人孤寂愁苦的心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你结合创作背景,说一说这难以以一愁 字概括的深重情感都包括什么呢?
写 1、金军入侵,北宋灭亡,被迫南渡 -------国破
作 -----家亡、夫死
景 3、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丢失殆尽 -------国破家亡 颠沛流离
意象5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天明。
梧桐雨:象征凄凉悲伤
这些意象串起了词人的活动:词人一个人喝酒, 看大雁飞去,看黄花凋零;一个人独守窗前,听 雨打梧桐,把时光来捱。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象1 三杯两盏淡酒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酒:象征愁情
此处:淡酒敌不住风急,酒淡反衬压不住 的浓浓愁情。
意象2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鸿雁传书寄相思;北雁南飞表思归(乡) 此处:空中飞过的大雁像是旧时相识,他曾 为我传递音信。表达悼亡之悲、今昔之叹。
意象3
怎敌他、晚来风急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林黛玉: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秋风:渲染愁情
意象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 紧。(莺莺告别张生) 黄花:喻指女子憔悴的容颜;渲染萧瑟的氛围。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对比法国诗人克洛岱根据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写的《绝望》:
●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 这两首诗词沉重的绝望之情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 不相同。
——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
结合上述观点,写一则文学短评,谈谈你对这首词 中“叠词”和“白话”特点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情景默写
①《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 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 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 《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
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 1、叠词 ● 2、意象 ● 3、音韵
连用7组叠词,强化感情
意象、意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优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优秀课件22张

(优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优秀课件22张

莫 道 不 销 魂 , 帘 卷 西 风 , 人 比 黄 花 瘦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
,、
”,说明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一、直接抒情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 煜《相见欢》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淡酒、急风、
找出词眼和直接抒情的句子。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为赵明诚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秋瑾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
,、
”,说明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香 盈 袖 。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年华之哀 独居之凄 漂泊之苦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杜牧《清明》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酒酒 ,, 一一 种种 溢浓 满郁 凄情 凉义 哀和 伤相 的思 落的 寞幽 。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 白居易《长恨歌》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 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贺铸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以愁发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沙厨,半夜凉初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3)回环往复的效果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梧梧 桐桐 一一 种种 悲凄 怆凉 凄悲 婉伤 的的 寄象 寓征
李 清 照

批文入情
请大家认真体会这首词作,设想你就是李清照, 你正穿越历史的尘烟,徘徊在闺中寻寻觅觅。。。 你认为这首词该用怎样的语调和语速来朗读?
“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 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梁启超
喃喃自语、声声低诉、深沉呜咽 低沉悲戚、缓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秋风 秋雁
借景抒情
黄花 梧桐 细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酒三杯两盏淡酒Fra bibliotek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细,,识过 次雨独如。也 第,自今满, ,到怎有地正 怎黄生谁黄伤 一昏得堪花心 个,黑摘堆, 愁点??积却 字点梧守,是
怎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最 难 将 息 。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凄 惨 惨 戚 戚 。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声 声 慢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一剪梅》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春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雁雁 ,, 一一 种种 怀离 古情 伤别 情恨 的的 寄希 托望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黄花
凄婉
愁苦
哀怨
一切景语
皆情语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直接抒情 凄凄惨惨戚戚
(词眼)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意境)
淡酒 急风
间接抒情 过雁
(意象) 黄花
梧桐
细雨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 之责,念国家大事;她以女 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 之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 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方,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二、析意象 淡酒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猜一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打一著名词人的名字
知人论世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 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沦落之苦
孀居之悲
亡国之痛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了滴桐着憔旧 得滴更窗悴时 ?。兼儿损相雁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
哪个字?
愁——“词眼”
词人是如何来展现 愁?
一、抓抒情句子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抒胸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寻寻觅 觅)》P PT课件 (22张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茫然无着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