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2章 第6节 文言简答 Word版含解析]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复习任务群一教材回顾构建联想

⑯曰:“有复( 禀报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 举一羽;明( 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整车的柴火 )。’则王许( 相信 )之乎?”
⑰曰:“否。” ⑱“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偏偏,却 )何与?然 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 ( 表示被动 )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 ( 名词用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不为也,非不能也。” ⑲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表现 )何以( 怎么,用什么 )异 ( 区分 )?”
答案:D
解析:D项,错在缺少对“悌”的解说。孝悌,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四、文言翻译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答案:我不是吝惜钱财才去用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 当然的啊。
(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答案: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
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就要宰杀牲口,取其血涂钟行祭。
D.觳觫,原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后常用来借指牛。如唐朝诗人皎然
《送顾处士歌》中的诗句“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解析:A项,“及其弟子。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 族的统称。 B.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可以作为对老师的称呼。文中 意为前者。 C.庠序,古代地方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 学相对。后泛指学校。 D.孝悌,孝顺父母,有时指孝顺之人。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 父母为孝。
⑬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 谓我爱也。”
⑭曰:“无伤也,是(这,指以羊易牛 )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 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 子远庖厨( 厨房 )也。”
2012届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语文:第2章_第2节_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能 力 提升
2. 答:(1)边庭流血成海水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4)天地一沙鸥
(5)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此题所选均来自课本,注
“鸥”“樽”不要写错。
20
能 力 提升
3. 答:① 路漫漫其修远兮 ② 多歧路 ③ 今安在 ④ 无路请缨 ⑤ 陆游 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⑦ 路遥知马力 解析:本题兼顾了初高中课本,兼顾了 课内课外,结合一定的语境要求填空,难 度较大。
29
能 力 提升
12. 答:(1)憔悴损 (2)只是朱颜改 (3)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材中要求背 诵的名篇片段,不难解答。 13. 答:(1)奋六世之余烈 履至尊而 制六合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 鸾回车 30 解析:注意“履”“霓”“鸾”的写
能 力 提升
14. 答:(1)海不厌深
27
能 力 提升
10. 了得
答: 虞美人
与尔同销万古愁
张继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
解析:在文字的表述过程中填写名句,
难度加大了,但内容都为学生所熟知,因此,
也容易答出。
28
能 力 提升
11. 答:(1)百步九折萦岩峦 连峰去天 不盈尺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3)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 以保妻子 解析:本题大部分题目出自教材,不 难作答。应注意“萦”“峰”的写法。
35
精 题 演练
1.
解析:本题是由联想的种类语境串联名 句名篇的默写考查,比单纯提供上句或下 句进行续写或补写更有趣味性,也有助于 学生贯穿古今、学以致用,可操作性较强。 情景型默写题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 写相关的句子,要答好这类题,就要注意 所设计的“情境”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 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学海导航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考题 4.【考题精解】本题为探究性题目, 含有开放性, 回答 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基础上, 抓住题干中条件和要求。 从“半个中国人”入手分析, 阐明陈纳德和中国有着 千丝万缕联系。
第9页
答案: ①陈纳德精湛飞行技术,过人军事才干,在受 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足施 展机会。②带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 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顶峰。④率飞虎队与中国 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情谊。⑤受到 国民政府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 结为连理。
第20页
另外, 评传是传记中跨类文体, 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 生平较完整叙述, 借以展示传主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 分析传主思 想行为, 评价他对社会发展作用。同时由于它篇幅较简短, 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 选用, 因此, 对这一类型文章应予以更多关注。
第21页
在详细阅读过程中, 我们要尤其注意下列两点。 第一, 把握传主形象, 概括传主精神品质。通过阅读, 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假如是评传, 要区别传记中叙与评, 把握事件与观点 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尤其是典型细节 往往最能传神, 最能打感人, 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 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含有典型意义事件细节, 并 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第6页
考题
3.【考题精解】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关键点角度考察对人物分析评价。答题时要紧 紧围绕“人格魅力”四个字, 从一系列详细事件中概括出陈纳德精神特点。同时要 结合全文内容, 包含“相关链接”部分。从多角度分析, 包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第7页
答案: ①强烈正义感,过人勇气: “七七事变”后马上 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公布命令也 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克服了重重困难, 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 积极 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爱情,飞虎队队 员每年组织哀悼活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一文言文阅读新教材文言文梳理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语后置句 )
译文:_最__终__指__使__上__官__大__夫__在__顷__襄__王__面__前__诋__毁__屈__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语积累 (1)博闻强志:知识广博,长于记忆。也说博闻强记。 (2)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3)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委__婉__得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3.一词多义
①亡.走赵,赵不内 (1)亡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逃跑 灭亡
③亡.其六郡 丧失,失去
5.王甚任之:任,___信__任____。 6.害其能:__嫉__妒__屈__原__的__才__能____。害,___嫉__妒____。 7.屈平属草稿未定:属,_____撰__写_____。 8.疾王听之不聪:疾,___痛__心_____。聪,_明__察_______。 9.倦极:__疲__倦__困__苦____。极,____疲__困______。
二、再读文本,系统把握下列知识点 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犹离忧也__“__离__”__同__“__罹__”__,__遭__受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穷则反本__“__反__”__同__“__返__”__,__返__回___________________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指__”__同__“__旨__”__,__意__旨_______________ (4)靡不毕见“__见__”__同__“__现__”__,__表__现_______________ (5)屈平既绌__“__绌__”__同__“__黜__”__,_指__被__罢__免__官__职______
《学海导航》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课件:第2章 第5节 文言断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参考译文】 咸平二年夏天,张咏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杭州。当年歉
收,百姓多贩私盐来求生。抓获了几百罪犯,张咏都减轻了 惩罚,释放了他们。下属官员请求说:“(如果)不严厉地惩罚, 恐怕没有办法禁止(贩私盐)。”张咏说:“钱塘十万人家,忍 饥挨饿的十之八九,如果不让他们贩私盐自求活路,一旦聚 集为盗贼,那就酿成大灾祸了。等到秋季庄稼收获后,应当 按照原来的法律执行。”咸平五年,宋真宗根据张咏以前治 蜀政绩优异,再次任命他为益州知州。到(皇上)派遣谢涛巡视 蜀地,皇上让他给张咏传话:“有你在蜀地,朕就不担心西 边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1 【参考译文】 廉希宪的母亲去世,廉希宪率领族内的亲人举行古代的丧
礼。廉希宪(悲痛得)三天没有吃饭,恸哭得呕出血来,被人扶 着才能起身。葬了以后,就在坟墓旁建草棚居住,各位宰相 以守丧超出先例(为借口)想尽力让他回朝廷,一起来到墓庐, 听到廉希宪恸哭,最终不忍心劝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参考译文】皇上下诏追查张永德的罪过。张咏封还了诏书, 并且说:“皇上刚刚委任张永德边疆大任,如果因为一个部 校被打死的缘故,责罚主帅,我担心部下会产生看不起主帅 的想法。”宋太宗不听从他的意见。不多久,果然有驻军逼 迫恐吓士兵的,张咏引用前面发生的事建言,宋太宗才改变 主意允许慰问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题精解】句中“正”指“上官正”,“咏”指“张咏”, 明确了这两个主语之后,就容易断句了。
2012届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语文:第4章_第1课时文言文阅读(2)

命 题 揭秘
解析:A。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灾荒时 选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16
命 题 揭秘
(2010·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 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 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 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 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 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 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 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 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 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 17 直长,进爵为公。
22
命 题 揭秘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 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 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的钦 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 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 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 划。
23
命 题 揭秘
解析
A。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归纳概括的能力。 A项的错误是“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正确的理解应是太祖聘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典 籍,不是贺兰祥本人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7
命 题 揭秘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译文:(文翁)亲自吩咐、鼓励,派他们到京师 去,跟随博古通今的学官学习,或者学习法律 政令。
8
命 题 揭秘
2.(2010·湖北,原文见“命题角度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 代汉语。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译文: 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 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学海导航】广东省2012届高考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第6节 古代诗歌鉴赏(上)课件 粤教版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 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案】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 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类题目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 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 的作者的情感、态度。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 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 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了 思念江东之情。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 片。 【答案】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 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 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 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 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 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 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 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 到的作用。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 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 等。
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而在解答诗歌鉴赏 题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四大方面,做到一审 意象,二品语言,三找表现手法,四品思想感情。 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着眼于“读懂” 诗歌。备考应以“读懂”作为基本点和突破口。 对于本考点的复习,应注意:全面了解古典诗歌 的表达技巧的分类和具体手法的内涵;同时,还 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其中的 修辞手法,如借代和借喻、对比与衬托、比喻和 比拟等。
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必修一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一、《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 )3.秦伯说,与郑人盟(“”通“”)4.失其所与,不知(“”通“”)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三、一词多义1.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2.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3.图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4.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晋军.函陵( ) (2)与郑人盟.( )2.名词作状语(1)夜.缒而出( ) (2)朝.济而夕.设版焉(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名词的意动用法(1)越国以鄙.远( ) (2)既东封.郑(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动词的使动用法(1)若不阙.秦(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形容词作动词(1)邻之厚.,君之薄.也( ) (2)因人之力而敝.之( )(四)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动词且贰.于楚也(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文言简答
单项演练专场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1.文章中用以直接证明“今之君子”不能辨别“义”与“不义”的事例主要有哪两个?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旨的?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
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
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因勅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
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
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
柳僻南服,俗犷悍。
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
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饷应期至,军乃戢。
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
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
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
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
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
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
”遂短衣持筇,挟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
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
”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
”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
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
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
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首领。
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3.江皋“所在有声绩”,试从原文中概括事例来说明。
(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4.从江皋处事看,他能深得百姓拥护的原因在哪里?
整体阅读专场
(2012·上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
..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使者以闻.________________
(2)布衣..草履而牧羊________________ (3)岁余,羊肥息.________________ (4)上过其羊所,善.
之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子何欲?
译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译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5.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第6节文言简答
阶段训练(一)
1.①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②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2.①文章的主旨是“非攻”。
②文章先驳后立,先批驳天下君子只知反对小不义的偷盗行为,而不知反对大不义的攻国行为的现象,从而树立了攻国不义的观点,阐明了“非攻”的思想。
③文章缘事明理,先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再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归纳到“非攻”这一主旨。
3.①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②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③饷应期至,军乃戢。
④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4.①江皋能体谅民情。
②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
③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
阶段训练(二)
1.(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2.C。
A.前者为介词,跟;后者为动词,跟随。
B.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介词,替,给。
C.两者均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D.前者为代词,……的人;后者为代词,……的东西(籍账)。
3.(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
(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4.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5.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