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 第四单元 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包括加减乘除、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的换算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解决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运算:复习整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运算,包括进位、借位和四则运算的优先级。
2. 几何图形:复习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 时间和货币的换算:复习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货币单位(如元、角、分)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加减乘除运算的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时间与货币的换算。
2. 难点: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和实际应用,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算,时间与货币的复杂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学练习册、计时器、货币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和演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整理和复习2. 目录:数的认识和加减乘除运算、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的换算3. 重点与难点: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和实际应用、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算、时间与货币的复杂换算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时间、货币的换算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复习课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复习课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表内乘法(二)的相关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表内乘法(二)的运算规则。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1. 表内乘法(二)的运算规则。
2. 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1.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表内乘法(二)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检查学生对乘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复习表内乘法(二)的运算规则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二)的运算规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2. 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掌握了乘法的运算规则。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进行解答。
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注意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1. 老师出示一些乘法口诀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注意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 老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 布置一些表内乘法(二)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表内乘法(二)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同时,老师也及时发现了一些学生在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2. 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其换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提问学生关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方面的知识。
2. 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如:引导学生总结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归纳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3.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如:设计关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换算等方面的练习题。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如:提出一个关于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方面的知识,总结自己的收获。
6.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内容略)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第8课时,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中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分类的理解,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平面图形,掌握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能够对图形进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图形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尺子、圆规、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图形,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4单元中学习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分类。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分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七、作业设计(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分类。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记忆不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2.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例题:23 × 4 = 9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例题:23 × 45 = 1035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现象,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 笔算方法:我讲解时,特别强调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整理和复习
加法 不连续进位加法 连续进位加法以及验算
万以内的 减法 加法和减法
连续退位减法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以及验算
解决问题
1.不连续进位加法
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 向前一位进一。
1.不连续进位加法
601 +274
87 5
279+395 =674(张) 674-600=74(张)
答:还差74张快递单。
计算下列各题。
225 + 31 7
26 2
263 + 61 71 8
94 1
·3 2 4 -14
294
判断。
(1)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减数”,
看是否等于被减数这一种方法。 ( × )
(2)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325,其中一个加数 是146,另一个加数是( 179 )。
(4)比486多24的数是( 510 ),340比430 少( 90 )。
(5)在一道减法算式里,已知被减数比减 数多357,这个算式的差是( 357 )。
2.我自信,我会选。(每题5分,共15分) (1)下面不能验算729-358=371的算式是( C )。 A.371+358=729 B.729-371=358 C.371-358=13
5.解决问题
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单,下午接了395
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还差多少张
快递单?
279>270 395>390
270+390=660
279+395>600 答: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不够。
5.解决问题
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单,下午接了395 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还差多少张 快递单?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2. 万以内加法验算方法:
将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交换,重 新再算一遍,两次相加的结果一 致方为正确。
小练笔 (教科书第47页3)
37+225 = 262
37
+2
25 1
2 62
验算: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62
交换两个加数位置; 重新相加; 两次相加的结果一致。
263+678 = 941
263
+ 678 11 941
671 + 322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993
相加的和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160+594 = 754
160
+ 594
1
754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 1 。
229+85 = 314
229
+ 85
11
314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 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丽生,活感像谢春你天的一阅样读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 6Ju、莫ly吾愁1生前2,也路20有无20涯知7/,已12而,/2知天02也下0 无 谁涯人。不识9时君5。分99时时55分分91时2-5Ju分l-1220-7J.u1l2-2.20072.102.2020 丽,感谢你的阅读。 76、纸人生上生命得贵太来相过终知短觉,暂浅何,,用今绝金天知 与 放此钱弃事。了要明20躬天.7.行不12。一20定2.07能..71.得212到02.0。7..719.2时1。2522分00.792.时01年25。分7月210212-2J0日u年l星-72月0期71日.122日二.2星〇02期二0日〇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PPT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 905 - 198 707
.. 400 - 32
368
知识点பைடு நூலகம்:混合运算。
1.计算。 78-29+355
=49+355 =404
(352-289)÷7 =63÷7 =9
2.计算下面各题。
595-(30+385)
(325-269)÷8
=595-415 =180
=56÷8 =7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整理和复习
R·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及验算。
1.计算并验算。
726 + 5191 8
13 24
598
验算: + 71216 13 24
2.算一算。
949
1
593
知识点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1.改错。
改正
.. 500 - 108
392
2.森林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