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养生六字诀
孙思邈六字诀养生法

孙思邈六字诀养生法孙思邈据传享年102岁,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他的养生六字诀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健体,方法简单实用,后来又被称为《太上玉轴养生六字气决》或《六字延寿决》等。
是以六个不同的口型,将一夜脏腑内蕰藏的浊气呼出,吸入新鲜空气,是一种简明而易学的“吐纳法' 内经云:“至人之息也以踵”这就是一种踵息法。
因应四时之节序,配合脏腑之经络,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进行气血之调整,保持阴平阳秘,去病延年。
用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吐气的不同形式,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
一.“噓”字读时可以跋通肝气。
肝开窍于目。
肝有病则现于目或色黄或视力模糊,节序为秋,五行属木。
静坐练法,在床上坐好,两腿伸直,怒目扬眉,然后头部左顾右盼,来回慢慢转动。
转到左边即发“嘘”字音,然后再怒目扬眉,头向右转,转到右边时发“嘘”字音。
头正时吸气,头转到左右时呼气发“嘘”字音。
站立练法: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
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
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
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二.“呵”字读时可以稳定心神。
心开窍于舌?。
心有病则舌烂生疮,或语言不利。
节序为夏。
五行属火。
面向东方静坐,于子时前和午时后各叩齿36次,用舌搅至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
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字音,发音不要出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发“呵”字音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
如果合练“吹”字法以补肾水,心肾既济,阴阳平衡,可以祛病延年。
三.“呼'字读时可以醒脾,脾开窍于口。
脾有病则唇焦而干裂。
节序为四季之末十八天,五行属土。
右手上举过头,左手插腰,向左转身,右手从左边自上而下弯腰去触左脚,然后起立。
向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面下时吐气发“呼”字音。
六字诀功法治疗百病

药师法门健康长寿七法节选如何调呼吸-大愿法师我们看孙思邈的《养生歌》。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这里面讲什么?六字诀。
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念“嘘”字,能够让眼睛明亮,能够排掉多余的肝气。
夏天的时候多念“呵”字,能够消掉心火。
秋天的时候要多念“呬”;冬天多念“吹”。
“呬”与肺相配;“吹”与肾相配,就让肺和肾都比较安宁。
“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呬”属肺,“吹”属肾,“嘻”属三焦,都能够及时地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
她的做法是这样子:最好是能够站着做是比较好的,上午的时候,如果你来做,应该面向东方;午时以后,下午、晚上都应该是面向南方。
比较自然地站立,放轻松一点。
接下来吸气的时候,能够把天地的清气吸进来,调理五脏六腑之气;呼气的时候,就是把五脏六腑之中多余的浊气呼出去。
并且是除了两个字,“呬”、“吹”,这两个字可以听到短促的声音;其它的应该是没有声音的,就是一个口型,一个气流的声音。
比方说,我们念“嘘”……。
春天的时候,你念“嘘”字,一个气流出来,眼睛就渐渐地睁大,那个肝会调柔,做几次以后,如果你肝热,会感觉到眼眶是火辣辣的。
“夏呵心”,夏天就念“呵”字。
秋天的“呬”字,是很短促的一个声音,可以听到一个音声的。
冬天念“吹”字,也是比较短促的,因为它都是调理肺和肾的。
一年四季都适合于经常地念“呼”字,它可以让我们的脾脏增强功能,能够促进消化功能,吸收食物。
“三焦嘻出热难停”,三焦里面有多余的浊气,念这个“嘻”字,会让里面的浊气排出来。
六字功效:嘘以散痰,呵以去烦,呬以除倦,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痛。
痰多多念“嘘”字是起作用的;心里面烦乱的时候多念“呵”字,是可以把心火去掉的;疲倦的时候,念几次短暂的“呬”,就可以消除疲劳,因为你疲劳的时候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了,有可能是肺不能够及时供氧了;如果寒气重,就可以多念“吹”字,吹以去寒,呼以去热;脾比较虚,食物的热能无法及时转化,就多念“呼”字;如果痛的时候多念“嘻”字。
失传的养生绝学:念六个字,治一身的病!

失传的养生绝学:念六个字,治一身的病!孙思邈(公元541-682),我国唐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长寿家,被称为“药王”。
唐孙思邈说:“身体常欲小劳,则百达气畅,气血长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
”现代医学研究,经常运动和劳动者长寿者亦多。
“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爱运动,爱劳动的人运动形体,流畅气血,还能使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增强,并能阻抑体内的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一书的导引、行气两节,专论古代中医自然养生。
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
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可以说,六字长寿术是他的长寿养生法。
流传至今,被后世养生家称为“太上玉轴六字气诀”、“祛病延年六字法”、“六字延寿诀”等,由此观之,可知六字诀绝对是“药王”孙思邈的养生高招。
六字诀是一种呼吸锻炼的方法,要通过用口呼吸同时配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嬉”六字,分别排泄祛除五脏六腑的致病邪气;用鼻吸气补养五脏六腑的虚损不足,因而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延年。
这种方法不可不说很简便,但收效却显著,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
具体练习时,要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要掌握好对逆腹式呼吸的练习。
需要主义的是,逆腹式呼吸,是每当吸气时,要收紧腹部;而在吐(呼)气时,则要放纵腹部;同并用于鼻吸口呼。
第二阶段,要掌握好呼吸时的姿式与吐音的准确性。
第三阶段,则转到意念与吐字时的气流,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协同。
除了分阶段意外,在练“六字功”时,要轻吐气,要做到,匀、细、缓长。
在练“嘘”字音时,要将眼体放松,可目视远方。
而对余下的几个字音,可以闭目吐。
每个字,吐六次。
这两种方法都可取。
练习六字诀的动作的要领是一定要牢记:两脚分开,周身放松;舌舐上鄂双目凝神;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悬头;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大脑入静,切忌用力;一切顺其自然。
下面就一一介绍这六字诀。
念“嘘”字,治肝病。
本功法对有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类功法。
据考,该功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
具体的操作方法始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纳气有一,吐气六。
纳气者谓吸也,吐气者谓吹、呼、唏、呵、嘘、皆吐气也。
”
自隋以来,历代文献对六字诀有不少论述,例如孙思邈的《千金方》、汪昂的《医方集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的《妙龄修旨》。
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把六字按照五脏的关系与四季配属起来:“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拓展了其应用范畴。
弘扬国粹,传播辟谷养生文化,专注辟谷养生!
当你打开了辟谷这扇门,
也就意味着开始了生命的轻安旅程!
做热爱的事情,过返朴归真的生活。
愿与你们共寻身心的桃花源,走向生命的美好!
感恩所有的遇见!
大自在辟谷禅修营
常年开设三天班和五天班
只为一切有缘人获得生命的轻安自在!。
孙思邈六字诀治病法

孙思邈六字诀治病法讲一下六字决治病法。
“六字”这个养生治病的方法,道家、医家、佛家都用,都知道这是个宝贝,又简单,所以流传比较广。
应该掌握。
“六字诀”的特点,是把不同的脏腑部位在呼吸的时候配上不同的音,可以把病气排出去。
具体地说:用“嘘”字可以治身肝病。
用“呵”字可以治心病。
用“呼”字可以治脾病。
用“呬”字可以治肺病。
用“吹起”字可以治身肾病。
用“嘻”字可以治三焦病。
下面分别表明一下,先谈发音:“嘘”字是“口”字旁,加虚实的“虚”,发音还是“虚”。
“呵”字就是“口”字旁,提一个“可以”字,播发洗澡的“喝”音。
“呼”字是“口”字旁,加一个“乎”字,发“乎”音。
“呬”字就是“口”字旁,提一个“四”字,播发“丝”音。
“吹”字是“口”字旁,加一个“欠”字,发“吹”音。
“嘻”字就是“口”字旁,提一个“晴”字,播发“西”音。
接下来讲一下“六字诀”的练法:⑴嘿字,治身肝病法,练习的时候就是绝食,端正,怒目扬眉。
意念就是憎恶病灶,视作小病,然后慢慢起身,左顾右盼,头上正时,吸气。
头左右顾盼时,读“嘘”字。
如果就是俯卧练功的,再加之抬起功,头左转时,右手抬起左肩;头右转时,左手抬起右肩。
肝属木,木暗无天日于春,春天树木生枝幼苗,积极向上,在人体很难出现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两肋胸膈,心情虚烦等一系列肝经的病灶。
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功夫化患者,春天者就是极易发作或者减轻病情的。
练习“嘘”字可以治身各类肝病。
⑵呵字,治心病法。
在子时前,面东静坐,叩齿36次,然后,感觉津液满口的时候,漱口,分三产供销咽下,咽的时候,必须要猛咽有声,意守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声。
发音无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心属火,夏日炎炎,所以子时练功或早起练“呵”气功可以平心火。
⑶呼字,治身脾病法。
单臂屈曲,例如右手屈曲,过头向左捆好,右手从左边自上而下回去捏左脚,身体向左弯下去,然后鼓掌。
接着,左手屈曲过头,方式和刚才一样,上起身的时候,吸气。
手自上而的时候,呼气。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孙思邈养生六字诀以呼吸吐纳為主要手段,搭配简单的导引动作,能将人体内臟浊气排除,扶长正气,為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健康养生法。
一.发展歷朝代文献对此六字诀多有论述,早在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运用於导引呼吸治病的内容。
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於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氏為著名的杰出医学家。
陶弘景之后,歷代皆有关於六字诀的记述,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都有不少的发展的补充。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整合。
他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一首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的基础。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髮宜常梳气宜歛,卤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崙,双手摩擦常在面。
二.练习要领学习六字诀,把握要领,效果事半功倍;不得要领,则旷日费时,摸索无功。
在习练中,推广六字诀数十年的马礼堂老医师提供了以下要领:1. 鬆静自然:在练习中要做到关节肌肉尽可能地放鬆,身体各个部位放鬆了,气就自然顺畅,肌肉筋骨全部鬆开,就自然达到了「气遍周身不少滞」的要求。
「静」不是思想静止,而是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万念,排除外来的一切干扰,不要过分紧张强求入静。
六字诀是动中求静,以动促进静而收养气之效,以静养之气促进体内血液迴圈畅旺。
2. 呼吸训练:六字诀是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吐出臟腑之毒,吸进天地之清的目的。
人们的呼吸活动,是由自律神经系统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调整。
呼吸活动又是对人体生理各方面有著广泛的影响,通过对呼吸的训练来达到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极為重要。
3. 注意吐字时的口形锻鍊: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形可以使唇、舌、齿、喉產生不同形状和位置,进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臟腑。
经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开始初学时,一定要出声,这样可以使气通顺,通过发音才能正确掌握口形。
因為念字的口形不一样,唇、舌、齿、喉,开口、合口、半合口、半开口部有很大的区别。
孙思邈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诀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月增辛聊减苦,秋来辛减少加酸。
冬月大寒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健康,滋味能调少病缠……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生疟痢……常令肾实不空虚,日食须知忌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胯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逸。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脘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太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伤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
——语出《孙真人卫生歌》
元朝陈元靓辑撰《事林广记·孙真人枕上记》:“侵(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
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
火艾漫燃身,争(怎)如独自宿。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
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
”。
药王孙思邈“六字真言”养生法

药王孙思邈“六字真言”养生法药王孙思邈“六字真言”养生法_缘悟人生_216_新浪博客通过练“六字真言”养生法,我们就可以给自己的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真气。
不需仰天长啸,只要呼气的时候发音念出或默念六个字就可以把五脏六腑全部养护。
比如,您有肝火旺、脂肪肝等亚健康状态或疾病,那么,只需您像古代侠客一样发出“嘘”的长啸(出声、默念都行,您可以根据身边环境自己选择是否出声),那么,肝系统上的疾病就会得到有效的调理;同样,如果有心系统疾病、脾系统疾病、肺系统疾病、肾系统疾病、三焦系统疾病,可以分别发出呵、呼、、吹、嘻的声音来保养。
六字诀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配合五脏属性,以中国传统五音的发音口型,配以呼吸和意念,先吸入天地之清气,再呼去脏腑之毒气,其作用就是通淤导滞、散毒解结。
练此法时间不需太长,就会使得你精充、气足、神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对全国170多位名老中医的养生方法做过调查,发现名老中医最常用到的养生方法是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
而其中最简单易行的,就是上面介绍的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的练法非常简单,首先平心静气,全身放松,让呼吸自然平稳。
注意,吸气的时候和平日一样,但在呼气的时候就要发声吐字(不方便发声的时候,可以默念,也有效果)。
在第一轮(6次)呼吸中念“呵”字,再在下面第二轮(6次)呼吸中念第二个字“呼”,依次呼吸下去,六六三十六次,这就是一个“小周天”(相当于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练三遍。
不过,这里要特别提醒您,千万别单练一个字,因为六字诀是对全身“精气神”的综合调理,单念一个字就会挂一漏万,没多少效果,大致来说,吹字养精,嘘、呼、字养气,呵、嘻字养神。
请记住,如果你的某个脏器有病(比如心脏病),可以在正常练习的基础上,把相对应的字(如心脏病对应“呵”字)加练两、三倍。
有些老年朋友可能会觉得“嘘、呵、呼、嘶、吹、嘻”六字和“肝、心、脾、肺、肾、三焦”难以对应记忆,那么,请让我告诉您一个最好的办法: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中医认为:肝属春天之木,心属夏天之火,脾属长夏(或四季)之土,肺属秋天之金,肾属冬天之水;最后,三焦作为六腑中最大的腑,属命门之相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的养生六字诀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收治病健身的功效。
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肾病,妇科杂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现将此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而舌舐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每变换一个字都以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以多站一会,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呼吸法:自然顺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二阴)。
收小腹,缩肾(环跳穴处肌肉内缩),体重后稳至脚跟,脚趾轻微点地;呼气时,两唇轻合,舌舐上腭,全身放松,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它的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实行阴阳转换。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这时采用自然呼吸。
具体作法是两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转腕使手心翻向上,同时旋臂屈肘使指尖向上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两手指相对应。
两手的指尖不要接触,两手向内转动时手指明尖高度不超过眉毛,然后似按球状徐徐在胸前下落至小腹前着腕下沉,松腕恢复预备式。
一:“嘘”字功养肝。
发音:“嘘”(XU阴平)读需。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抽,舌的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牙齿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手的鱼际穴压在脐下边沿上,开始呼气并念“嘘”。
两眼随吐气念字慢慢尽力瞪圆。
呼气时提肛收小腹缩肾,体重后移,足大拇指轻轻点地。
呼气尽,则放松恢复自然吸气。
吸气尽可用一个短暂的自然呼吸稍事休息(下同)。
再读每二个“嘘”字,如此动作六次,作一次调息。
经络走向:意念领肝经之脉气由足大拇指外侧之大敦穴,沿足背上行过太冲,中都,穿膝关节沿大腿内侧至小腹与胃经并行,挟胃脉两旁会于肝脏,出络毛里求斯经,上行穿过横隔膜,散布于胸肋间,沿喉咙之后侧,经过上腭骨的上窍联系眼球,复上行而入脑。
另一支从肝脏穿枘隔膜而上注于肺,经中府,云门至手大拇指内侧的少商穴。
所以做“嘘字功”时,工夫稍长,眼有气感,初起发胀,有的人感到刺疼,流泪,大拇指少商穴感到麻胀。
慢慢眼睛清凉,视力逐渐提高,所以嘘字功可治眼疾。
肝火旺,肝虚,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两眼干涩,头目眩晕,练此功都有效。
二:“呵”字功补心。
发音:“呵”(ke阴平)读科。
口型:口半张,舌舐下颌,腮稍用力后拉,舌边舐下牙齿。
动作:两臂从侧前方自然抬起,动作与调息动作相同,同时吸气。
手徐徐下按时呼气读“呵”字,呼气尽时两手正好按至小腹前着腕(但此时嘴仍张开吐字)。
然后两臂下垂,轻合嘴唇,自然吸气。
然后依上述要领再做第十次呵字功动作,共呼六次为一遍。
然后按调息要领,做一次调息。
经络走向:意领气由脾经之井穴隐白上升循大腿两侧上入腹里与冲脉并而转入
心经。
心经之脉由侧腋窝部之极泉穴上升入臂内侧。
沿臂内上行经少海,通里,神门,少府等穴直达小指尖端之少冲穴。
所以做呵字功时,小指尖中指尖都有麻胀之感。
同时与心经有关之脏器也会有新的感受。
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出汗过多,舌体糜烂,舌强语寒等症,均可练此功治疗。
三:“呼”字功健脾。
发音:“呼”,(Hu阳平)读乎。
口型:撮口如管状,唇圆似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这个口型动作,能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
动作:两手由体侧如托物抬至下丹田,右手上提稍快,左手上提稍慢,同时吸气;当右手抬至中脘,随吐气念“呼”字之势向外翻转,向上托举,同时左手翻转下按,上托下按的速度与呼气一致。
呼气尽时右手上托至头部前上方,左手下按至左胯旁。
同时闭口用鼻自然吸气,右手小臂外旋变为掌,手心朝面从面前下落;与此同时左手小臂外旋先手心向上接着使指尖朝上,手心朝里上穿,两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吸气尽,然后左手翻转上托,右手翻转下按做第二次呼气并读呼字。
共读六次“呼”字为一遍,然后做一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经络走向:当念呼字时,足大趾稍用力,则脉气由足大趾内侧之隐白穴,沿大趾赤白肉际上行,过大都,太白,公孙,入三阴交上行小腿内侧,直入腹内脾脏,联络胃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注入心经之脉,随手势高举之形而直达小指尖端。
所以内经有肝脾之气宜升之说。
念呼字功的气感与念呵字功气感相同的原因也在此。
脾虚,腹胀,腹泻,皮肤水肿,肌肉萎缩,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血,女子血崩,四
肢疲乏均可练此功.
四:“哂”字功润肺。
发音:哂(Si去声)读四。
口型: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入两齿缝内,由齿向外发音。
动作:两臂向腹前抬起,手心朝上,手指尖相对应如捧物到胸口窝膻中穴处,两臂内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同时吸气;然后向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之张翼。
展臂推掌的同时开始呼气并读“哂”字,呼气尽时两臂从两侧自然下落。
然后再按上述要领做一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经络走向::当念哂字时,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大敦穴内引气上升,这里和“嘘”字功走向相同,转注中焦,即中脘穴上。
经过大肠,上循胃口,入肺脏。
从肺系出中府,云门循臂内侧,手少阴心经之前,下肘中入尺泽,走孔最,循手臂内入寸口太渊走入鱼际,出拇指尖端之少商穴。
当两臂如鸟张翅向左右展开,自己会感到脉络中如小虫爬行,呼气尽而气到指尖,以拇指,食指气感较强,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皆可以“哂”字功治之。
悲衷伤肺,患肺病者应戒之。
五:“吹”字功强肾。
发音:吹(chui阴平)读炊。
口型:口微张两嘴角稍后咧劲,舌微向上翘并微向后收。
动作:两臂从体侧经腰隙向前抬起在胸前膻中穴撑圆,两手指尖相对应如抱重物,同时吸气。
呼气读“吹”字时,身体下蹲足五指点地,足心空如行呢地,两臂随之下落,虚抱两膝,直至呼气尽后两脚跟稍用力,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于身体两侧。
然后依上述要领再做第二次呼气读字,共做六次为一遍。
然后调息,恢复预备式。
经络走向:当念吹字时足跟着力,肾经之脉气从足心涌泉上升,经足掌内侧沿内踝骨向后延伸过三阴交经小腿内侧出(月国)----窝,再沿大腿内侧上行,贯穿脊柱入于肾脏转注心包,经天地,天皇,曲泽,大陵,劳宫到中指尖之中冲穴。
所以做吹字功时手心和中指气感注强。
腰腿无力或冷痛,目涩健忘,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男子遗精或阳萎早泄,女子梦交或子宫虚寒,牙动摇,发脱落,皆可练此字。
六:“嘻”字功理三焦。
发音:嘻(xi阴平)读希。
口型:两唇微启稍向里扣,上下相对但不闭合,舌微伸有缩意,舌尖向下,有嘻笑自得之貌,怡然自得之心。
动作:两臂由体侧自然抬起,手心朝上,手指尖相对如捧物之状,抬至胸口(膻中穴),两臂内旋翻手心向外,同时吸气;向上托时呼气读“嘻”,托至头部前上方,指尖相对,呼气尽。
接着两臂外旋变立掌手心朝里经面
部,胸前下落,至乳房时两手劳宫对乳中穴,指尖相对应,接着转指尖向下,手贴身体沿胆经路线自
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再按上述要领重复做第二次呼气读字,共做六次为一遍。
注意:高血压患者,双手不宜过头,可向前上方推去,上托时稍快,下落时稍慢,意想涌泉穴。
经络走向:呼气时足第四趾点地着意由胆经之末穴四趾爪甲外侧窍阴穴,经丘墟,沿腿外侧走外丘,阳关,环跳入股经三焦上行肩中沿臂外侧经天井,支沟,外关至四指爪甲外关冲穴。
呼气尽两手下落意领气沿胆经下行至足四趾窍阴穴。
练嘻字功呼气时手无名指气感强,下落时足四趾气感强,这是少阳之气随呼气上升与冲脉并而贯通上下,则三焦理气之功能发挥,而脏腑之气血通畅。
三焦不畅,可引起耳鸣,眩晕,喉痛,咽肿,胸腹胀闷,小便不利,应多练“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