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支气管哮喘控制程度与抑郁相关性研究

a x e y a d e r Th t r a me t n ma a e n sh s a d r ie a r d c t e i cd n e f n it n fa . a te t n a d n g me t a t ma t n a d z d c n e u e h n i e c o d p e so n mp o e d p e so . At t e s me t e r s i n a d i r v e r s in h a i ,b o o ia , s ca n s c o o ia e e d n me i lg c l o il a d p y h l g c ld p n s o e c t e , mu u l p n ta in,a f c i g e c t e n a t ma d v l p n r c s . e r o m a h oh r t a e e r to fe tn a h o h r i s h e eo me t p o e s Th y a e f r a c mp e e wo k s se , n y s u y wi s h e eo me t i h r r a a k r u d a l o lx n t r y t m we o l t d t a t ma d v l p n n t e mo e b o d b c g o n l h — ru d o n ,mu t l v l i wi e p s i l o c n r l s h fe tv . li e e ,t l b o sb e t o to t ma e f c ie — 1 a
经 HAMD评 分后 发现治 疗 前 该组 哮 喘 患者 中 抑郁 、 能抑 郁 患 者 总 人 数 为 3 可 5人 , HAMD评 即 分在 7 6分 以上 , ~1 发病 率 为 7 。哮 喘抑 郁 发病 0
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
王玲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1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8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王玲
【作者单位】475004,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调查与心理干预 [J], 冯天妹;胡晓明;林辉东
2.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抑郁与焦虑患者的影响 [J], 王影
3.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抑郁与焦虑患者的影响 [J], 王影
4.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 [J], 王玲
5.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抑郁症患者治疗合作态度的影响 [J], 李雪云; 李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哮喘控制及生存质量的调查

n , U N ub , U N i -in XE Cnm o Dpr eto e i ty Mein ,Te Fr g H A G X -i H A G J nq g, I a- a . eam n f Rs r o d i n a a t pa r c e h it s 妇 H st u es n e i . unzo , u ̄ dn 508 , h a o ilfSnYte U i rt Gaghu G pao - n v sy n og,100 C i n
C r p n ig a to : IZ i i E m i : ̄ i @ mal s s e u el or o d n uh r L h — n s e p g, - a l l p i .y u.d . l
【 bt c】 O jc v T vsgt t erso tu,s m otl ee adqat o f i A s at r bet e oi e i e h dpes ns t at acn o l l n ul fi i n ta e i as h r v i y le n
李志 平 钟韵 郭 禹标 彭丽 红 黄 旭斌 黄 建强 谢灿 茂
广 州 中山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呼 吸 内科 ( 东广 州 508 ) 广 100
【 摘要 1 目的
析 。方法
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 患者按全球 哮喘防治创议 ( IA 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GN )
下的规范治疗 , 对治疗前后 的抑郁情 绪发 生情 况 、 哮喘控制测 试( C ) 分及 生存 质量进行调 查分 A T评 对入选调查 的 5 门诊 哮喘 患者要 求 同时填写 C SD量 表 、 C 量 表 和生存 质 量量 9例 E- A T 表, 在健 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 后复诊并再次填写上述量表 , 对前 后两次所 得量表 的数据以 C SD E - 评分按有否抑 郁 情 绪 排序 进行 统 计学 处 理 。结 果 ( ) 1 有抑 郁 情 绪 的哮 喘 患 者 规范 治 疗前 占 4 .%(4 5 ) 经规范 治 疗 后 降低 为 1 .% (/ 9 , 对 检 验 显 示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 7 2/9 , 36 8 5 ) 配 P= 00 ) 2有无抑郁情绪两组 组间 比较 可见 , .o 。() 规范治疗前生存 质量及其 5 个构 成 因素 中 , 除活 动受 限和对 自身健康的关心外 的 3 因素差异均有 统计 学意义( 个 P<0 0 )规 范治疗后生存 质量及其 5 .5 , 个构成因素 中除活动受 限和心理 因素外 的 3 因素差 异均有统 计学意 义( 个 P<00 ) C 评 分规 .5 。A T 范治疗前组 间比较未见 明显差 异 ( P>00 ) 规范治疗 后组 间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5 , P<0 0 ) .5 。 () 3 相关分析 显示 , 规范治疗前哮喘患者 的抑郁情绪与生存质量及构成生存质量 5因素中的哮 喘症 状、 心理状况和对刺激原 的反 应呈明显的负相关 ( P<00 ) 与 A 评 分及构成生存质量其他 2 .5 , T C 个 因素则未见明显相关( P>00 ) 规范治疗 后生存质量及其 5个构成因素 中除活动受限和心理 因素 .5 , 外的 3 因素 皆呈 显著 差异( 0 0 )且与 A 评分 也呈 叫 的负相关 ( 个 P< .5 , T C P<0 0 ) .5 。结论 哮喘 症状和对刺激原 的反应是影 响哮 喘人群抑郁情绪最 具共性 的因素 , 心理因素 和对 自身健康 的关心 也影响哮喘人群抑郁情绪值得 引起重视 ; 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配合规范治疗 、 控制症状 和减轻抑郁 情绪 至关重要 。
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4-07T14:28:28.6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农桂芳[导读] 广西南宁宾阳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530400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无差异,均根据基础疾病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吸氧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同时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
农桂芳广西南宁宾阳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530400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案给予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情况。
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数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纠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巩固并强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呼吸内科患者通常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以及病情复杂等因素影响,而有较大几率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一旦长期持续则会对疾病治疗造成影响和阻碍,导致疾病进展加重而构成恶性循环。
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案的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可消除或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以巩固治疗效果[1]。
我院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入组患者病情均与国内相关医学诊断标准[2]相符,焦虑与抑郁病例入组标准为SAS评分≧40分、SDS评分≧41分。
哮喘疾病调查与流行病学分析

对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调查 技巧。
数据录入与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建立数据库,便于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与解读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 Logistic回归等,以揭示哮喘疾病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
03
哮喘疾病流行现状
哮喘疾病调查与流行 病学分析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哮喘疾病流行现状 • 哮喘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 哮喘疾病诊断与治疗现状 • 哮喘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了解哮喘疾病的流行状况
通过调查和分析,掌握哮喘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 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指标,为制定防 治策略提供依据。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研发更加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提高哮喘的早期诊断率;同时 ,探索新型治疗药物和手段,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
通常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肺功能测试(如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等)以及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如过敏原检测、呼出气一氧 化氮测定等)。
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概述
常用药物
哮喘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 剂(LABA)等,用于长期控制症状;缓解性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用于急性发作时的症状缓解 。
全球哮喘疾病流行情况
01
哮喘疾病在全球广泛分布,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存在差异。
02
发达国家哮喘患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可能与工业化、城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CiJ h 垒 n
旦! ! i !』 !型 c !! ! j
! : . !
.
论 著 .
心 理 干 预 对 支 气 管 哮 喘 患 者 负 性 情 绪 及 生 存 质 量 的影 响
q aiyo u vv l LI Y/— a g,NI u l fsr ia t U n f n URu—a iln,LI Ch n me . p rme t f s r tr d cn U u — i De a t n Repia o yMe iie, o
t eFi s e pl sH o pialM e c h r tP o e’ s t di alExe c s s, angq u 47 0 , r ie Sh i 61 O Chi a n
a d q a i fl e o h a in s wih b o c il a t m a ( s h n u l y o i f t e p t t t r n h a s h t f e a t ma . e h d 6 a e f p t n s wih ) M to s 8 c s s o a i t t e a t ma we ed v d d i t r a me t r u n o t o r u . e f r rwe eg v n t e t n n t eb ss s h r ii e n o t e t n o p a d c n r 1 o p Th o me r ie r a me t h a i g g o o r a me t a d c r gv n t s c o o ia n e v n in m e s r s n t e l te r i e o t e ft e t n n a e i e O p y h l g c l i t r e to a u e a d h a t r we e g v n r u i n te t n n a e me s r s An h n c mp r d Z n e fr tn e r s i n s a e( DS ,Z n e ̄ r a me ta d c r a u e . d t e o a e u g S s l—a i g d p e s c l S ) o u gSs l
哮喘心理动力学解释

哮喘心理动力学解释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会导致呼吸道出现阻塞,引发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等症状。
心理动力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它强调心理冲突和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虽然哮喘是一种生理性疾病,但心理动力学可以解释其发生和发展的一些心理因素。
心理动力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在哮喘患者身上,这种心理冲突可能表现为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过度压力和焦虑。
这些心理因素可能与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身体对刺激的过度反应有关。
1. 焦虑和压力:心理动力学认为,个体面临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时,身体可能产生一种“抑制性”反应,通过呼吸困难和气喘等症状来表达内心的冲突。
哮喘患者可能在潜意识层面上对环境和自身状态感到不安全,因此身体会通过哮喘症状来警示个体。
2. 潜意识冲突:心理动力学认为,许多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都与潜意识中的冲突有关。
在哮喘患者身上,潜意识可能存在对接纳和表达情感的冲突。
个体可能在无意识层面上抑制情绪和压力,而呼吸道的炎症和阻塞则成为这种冲突的身体表达。
3. 儿童期经历:心理动力学认为,个体的早期经历对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哮喘患者中,儿童期遭受的创伤和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冲突的存在。
这些冲突可能包括对自我认同和自尊的挑战,对他人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困难,以及无意识层面上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4. 情感表达:心理动力学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哮喘患者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呼吸道的炎症和阻塞,个体可以在身体上表达内心的冲突和不满。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动力学解释并不能完全解释哮喘的发生和发展,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理解个体心理与生理的相互关系。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因此,综合多种因素理解哮喘是更加全面的方法。
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与肝郁的相关性调查

[ 4 ] 陈丽娜 , 朱晓新. 丹 参 改 善 血 液 流 变 性 的 实 验 研 究 进 展E J ] . 中 国 中药 杂志 , 2 0 0 5 , 3 0 ( 8 ) : 6 3 0 6 3 0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吕 勇, 王亿平 , 李文娟 , 等. 慢 性 肾衰 竭 血 瘀 证 患 者 血
[ 8 ] 杨俊伟 , 黎磊石. 大 黄 延 缓 慢 性 肾 衰 竭 进 展 的 实 验 研 究E J ] . 中华 肾 脏 病 杂 志 , 1 9 9 3 , 9 ( 2 ) : 6 5 — 6 8 . [ 9 ] 文 富, 李荣亨. 川 芎 嗪 延缓 肾损 害 的 实验 及 l 临床 研 究 现状[ J ] . 中 国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1 9 9 7 , 1 7 ( 5 ) : 3 1 4 . [ 1 o ] 苗绪 红.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 肾功能 衰竭药理 作用 的 分子机制[ D ] . 南开大学 , 2 0 1 0 : 1 0 .
1 3 86 .
过对 同型半 胱氨 酸 的清除 , 降低血 清 同型半 胱 氨 酸 , 改
变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大 鼠 的 去 甲基 化 状 态 关 闭 T GF — J 3
基 因的表达 , 通过 多成 分协作 , 达 到降 低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大 鼠血 清肌酐 、 尿 素氮 以及 改善 炎性 细 胞浸 润 、 肾小 球硬 化 、 肾间质 纤维化 等作用 口 。 本研究 通过 临床 病 例 观 察 可 见 , 与 以往 常 规 的单 用尿 毒清颗 粒 治疗 老 年 早 中期 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比较 , 两 药联合使 用 可 以达 到某 种协 同作 用 , 对 于改 善 C R F 患者 临床症 状 、 肾功 能等指标 , 疗 效更 好 。考 虑与 两药 联合 具有 多靶 点 、 动态 、 综合 、 协 同等 药 效 特 点 可 能有 关 。鉴于 临床观 察例 数有 限 、 且年 龄段 仅 为 老年 人 , 二 者联 合应 用 的作 用机 制 、 确切疗效、 作用人群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都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 江苏 江都 , 2 2 0 250 )
关键词 : 支气管哮喘 ; 抑郁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 7 . R43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7 62—2 5 (0 12 3 3 2 1 )0—0 2 —0 15 2
21 0 1年第 1 5卷第 2 期 0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 ao l i l d i r te o r I f i c in i Pa i n C n a Me c e n c c ・1 5 ・ 2
中年 支气 管 哮 喘 患 者 抑郁 状 况调 查及 心 理 干预 的 临床 研 究
与非 抑郁 组 比较 , P<O0 .5
・
16
第1 5卷
抑郁 中年 支 气 管 哮 喘患 者 干 预前 后 , 郁 程 抑
到 良好 控 制 , 理 负 担 也 随之 减 轻[ 2。本 研 心 ¨ l
度、 哮喘控制水平 、 生活质量 、 肺功能显著改善 ( P
控制。
参 考文献
Op lk ,W io .Ash d De rsin:A am ai os iM l nI s tmaa p es n o Prg t c Re w ft e Ltr tr n cmme d t n o tr ne o h ieau e a d Re o n ai s fr Fuu e o
表 1 抑郁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与非抑郁组哮喘控 制水平 、 生活质量 、 肺功能 比较
抑郁 情 绪 评 估 : 用 汉 密 尔 顿 抑 郁 量 表 采 (L I , F ̄ D) 由经 过培 训 的研 究人 员 来 进 行 心 理评
定 。H MD 8分 为有抑 郁症状 , A <8分 A >  ̄ H 为无抑 郁症 状 。 哮 喘 控 制 评 估 :采 用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 C [ , 括夜 间症状 、 A T)3 包 J 日问症 状 、 动受 限情 活
<00 ) 见 表 2 .5 , 。
表 2 抑郁 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干预前后 。
哮喘控制水平 、 生活质量、 功能比较 肺
究显示 , 合并抑郁 的哮 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 哮 喘控制水平 、 生活质量 、 肺功能明显改善 , 同时抑 郁症状也有显著改善 。因此 , 哮喘治疗不应 以临 床症状的改善作为最终 目标 , 要重视哮喘患者 的 心理状 况 , 给予积 极 心理指 导 , 以更加 有助 于哮 喘
1 2 研 究方 法 .
2 结
果
般资料 : 包括哮喘患者性别 、 年龄、 文化程 度、 程、 病 吸烟史 , 敏史等 。 过
一
本研究共纳入 10 中年哮喘患者 , 0例 男性 6 7 例(7 0 。10 哮喘患者 中, 5 H MD 6 . %) 0 例 4例 A 评分≥8 , 分 占总人数的 4 . %。 50 合并抑 郁 中年支气管哮 喘患者 哮喘控制水 平、 生活质量、 肺功能显著差于非抑郁组 ( P<0 . 0 ) 见表 1 5, 。
肺功能测定 : 使用肺 功能仪 ( dSi c) Me c ne , e 由接受过 肺功 能 检 测 培训 的 医师 完 成 , 别于 入 分 组前 , 心理 干预 2月后 测定肺 功 能 。指 标如下 : 最 大肺活量(V )1 用力呼气量 ( E 1 、 F C 、S F V )最大呼 气 流速 ( E R) PF 。 由经过专业培训护 士采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 健康教育手册”从哮喘的原因、 , 发病机制 、 治疗策 略、 药物特点 、 心理学角度等方面启发患者 , 让其 摆脱发病 一负性情绪 ~发病这种恶性循环 , 消除 悲观 的情绪 , 以科学 态度对待 哮喘, 积极配合治 疗。 13 统计 学处理 . 统计软件应用 S S 3 0软件包 , P S1 . P<0 0 .5 为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1 对 象和方法
1 1 对 象 .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 自扬州大学附属江都人 民 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 的非急性发作的中年支气管 哮喘患者, 哮喘诊 断符合 2 0 0 7年全球哮 喘创 意 ( I A 指南 , GN ) 同时按 G N 的治疗方案 给予规 IA 范治疗者 。排除标 准:① 哮喘急性发作 期 ; ② 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 如慢性 阻塞性肺 病 、 间质纤维化 、 结核等 ; 合 并心血 管、 肺 肺 ③ 肝、 神经 、 液或肿瘤等严重基 础疾病患者 ; 肾、 血 ④ 有酗酒或药 物滥用史 , 听力 、 有 视力 障碍者 ; ⑤ 精神疾病 史、 认知功 能障碍 以及不能 配合 心 理、 肺功能等检测等。
况、 呼吸困难程度、 喘息发作频率 、 使用短效支气
管扩张剂 的频率 、 肺功能水平 , 除最后一项外 , 前 6 项均由患者在 医生指导下 t行填写。 t
哮喘生活质量评估 : 采用 Jn e 制定的哮喘 ui r p 生活质量调查表( Q Q) A L 国内修订版 , j 分为哮
收稿 日期 : 0 1 5 9 2 1 —0 —0
与 干 预 前 比 较 , P< 0 0 .5
R sa hJ .ai P a p e l n el , 0 5 7 ee c [] r n r t i mo Met a h 2 0 ,2 cE d H t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 变, 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 质量和疾病控制情况与抑郁的关系越来越得到重 视[l 1 。成人哮 喘患者抑郁发病率 明显 高于健康 成人[l 本研究调查 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发 2, 病率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疗效 。
喘症 状 、 动受 限 、 理状 况 、 刺 激原 反 应及 自 活 心 对 我 健康 的关 心 , 分越 低 , 影 响程 度越 重 。 评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