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9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9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9大历史事件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个重大的打击或是一次比较大的失败,都可以归纳为耻辱的一页。

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耻辱也时刻伴随着我们。

大部分的耻辱事件,都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中国人自身内斗的恶果。

透过这些惨烈的历史,我们能从中得出历史的教训吗?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蛮族所灭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病死,幽王宫涅继位,这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暴君。

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纷至杳来,社会上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周王朝心脏地带关中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山崩地裂,川源堵塞,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

地震之后又遭旱灾,寸草不生,土木枯萎,老百姓饥荒严重,对于危机日重的周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周幽王仍倒行逆施,他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朝政昏暗,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周幽王酷爱美女褒姒,为博得褒姒一笑,竟将军国大事视同儿戏。

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

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

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

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

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

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后人把幽王的这场焰火晚会称之为“烽火戏诸侯”,大概也是看成了“狼来了”的另一版本。

据载,当冷美人褒姒看到二十多座烽火台燃起冲天的烟火,临近诸侯带着士兵在黑夜里举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到骊山脚下,前来勤王,那鼎沸的人声、战马的嘶鸣,再加上无数条游动的火龙向焰火晚会中心集中之时的那种养病壮美景观,真是大开眼界,联想起这是宠爱自己的天子谎报的战警,不由得莞尔一笑。

但这一笑,却让西周付出了亡国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周幽王破坏宗法制度,废正妻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妾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兴兵讨伐申侯,欲杀宜臼,申侯大怒,联合北方的游牧部落犬戎,吕(今河南南阳),缯(今河南方城)等国举兵攻周,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

关于西周灭亡学生两种材料

关于西周灭亡学生两种材料

关于西周灭亡学生两种材料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大家来说,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昏君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不惜屡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当美人褒姒看到诸侯的军队不知所措的样子后,不禁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周幽王也为此龙颜大悦。

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当西戎的军队真的进攻镐京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再也不相信了,西戎于是轻松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为了躲避西戎,决定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开始衰落,天下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正式开始。

然而,造成历史重大变化的原因从来都是十分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

对于西周灭亡,周幽王宠爱褒姒更像是一个偶然事件,当我们拉长历史的时间线时,就会发现西周灭亡有其难以避免的必然性。

话说周武王伐纣,灭亡殷商后,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治理天下采用封建制,将功臣们和宗室们分封到全国各地,以代天子治理万民。

周武王(在位5年)死后,年幼的嫡子周成王即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辅政。

周公平定了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叔姬鲜、蔡叔姬度领导的“三监之乱”,制定了完备的礼乐法度,从军事和制度上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周成王(在位37年)死后,周康王(在位26年)、周昭王(在位19年)、周穆王(在位55年)、周共王(在位12年)皆以嫡子的身份相继成为天子,此时的王室政治清明,力量强大,诸侯们遵守法度,上尊天子,下安黎民,天下太平。

特别是在周穆王时期,周穆王凭借着强大的国力,经常御驾亲征西戎和徐戎,这极大扩张了周朝的疆土,使周朝走向了鼎盛。

周共王死后,一代代天子犯下了一个又一个错误,使周朝逐渐由盛转衰。

周共王的嫡子周懿王生活奢侈,所用非人,外患不断。

七年,西戎深入王室腹地,兵临镐京城下,周懿王无力抵抗,在八年后迁都槐里以避西戎。

周懿王(在位25年)死后,叔叔周孝王废黜太子姬珝,自立为天子。

周孝王在位期间,对西戎发动反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他破坏了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嫡子继承制度,造成了王室的内乱。

《西周的灭亡》主要观点

《西周的灭亡》主要观点

《西周的灭亡》主要观点
1.西周的政治腐败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内外夹击使得西周无法应对外来威胁。

3.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盗墓现象的普遍发生。

4.内部统治危机加剧,使得周室失去主动权。

1.政治腐败:西周末年,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加剧。

各级官员贪污受贿、弄权干预,使得官员的纯政府功能被破坏,政府运转效率低下。

这使得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加速了西周的灭亡进程。

2.内外夹击:西周时期,外族民族的崛起与内部诸侯的割据使得西周无法有效对抗外来威胁。

例如,西周晚期的西戎、东夷等族群频繁侵扰西周疆域,加剧了西周政权的动摇。

3.社会矛盾激化:西周晚期,社会矛盾呈现出日益激化的趋势。

贫富差距扩大,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加剧。

盗墓现象的普遍发生,充分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西周社会对富贵陵墓的追求。

4.内部统治危机:西周时期,内部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周室内部的统治危机使得周室失去政权的主动权,并导致了更多的动乱事件。

例如,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与战争,进一步削弱了西周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综上所述,《西周的灭亡》主要观点包括政治腐败、内外夹击、社会矛盾激化和内部统治危机。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西周政权的衰落与灭亡。

西周灭亡的原因

西周灭亡的原因

西周灭亡的原因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你知道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是有西周灭亡的原因,欢迎参阅。

西周灭亡的原因周幽王姬宫涅因宠爱褒姒,于幽王五年废申后及其太子宜臼。

此事虽遭大臣卿士反对,但姬宫涅一意孤行。

宜臼被废后,逃往其母家申国。

此时周王朝的力量十分衰微,无异于一中等诸侯国,齐、鲁、晋、卫已摆脱王室控制。

申侯虽不满姬宫涅,然尚未公然叛周。

幽王八年,姬宫涅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遂使周、申之间矛盾趋于表面化。

幽王九年,申侯与西戎及郐侯结盟,做联合反周的准备。

次年,姬宫涅针锋相对,与诸侯盟于太室山,并派兵讨伐申国以示威。

幽王十一年(前771),申侯与郐国、犬戎举兵伐镐京,姬宫涅燃烽火而诸侯不至,势穷力孤,被打得大败,带领褒姒、伯服等人及郑伯友(桓公)东逃,于骊山下被追及。

戎兵杀姬宫涅、伯服与郑伯友,虏褒姒,尽取周室财宝而去。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

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

余臣在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西周明堂制形成明堂从建筑到功能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远古的明堂是一个有顶无墙,四面开放式的大房子,是古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随着朝代更替,明堂的名称也在不断变换。

明堂则只是周代的称谓。

周人在前代明堂的基础上,渐成一种明堂制度。

该制度以明堂为核心,形成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和宗教、宗法、政治、伦理、教育一体化的意识形态。

明堂在周代具有综合性的多样的功能。

如在宗教上,明堂中央大殿是周人祭天、祭祖的宗教殿堂。

明堂报享是周人祭天的三种形式之一,中国犬齿荣膺土是宗法社会,父系血缘是连结人们的纽带。

因而祭祖仪式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同时统治者又通过祖灵将天神垄断以利于自己统治。

在明堂制度中,宗教与宗法合一,天神与祖神合一,宗法制度由宗教而获得神圣的光辉。

在行政方面,明堂是国家的政治中枢。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精彩摘录
“在早期中国,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山脉、 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哪些地区适合耕种、放牧或渔 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这些地区逐渐形成早期的经济中心。”
精彩摘录
“然而,当这些地理条件发生变化,如气候变迁、河流改道或资源枯竭等, 原本繁荣的地区可能迅速衰落。这不仅导致经济危机,还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因 为人口和资源的变化,会打破原有的权力平衡,使得一些政治势力逐渐崛起,而 另一些则走向衰败。”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精彩摘录 “西周的灭亡并非单纯的政治事件,而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地理环 境与政治格局的互动关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早期 的经济基础,还影响了人口分布与政治格局的形成。而当这些因素发生剧变时, 政治危机便随之而来。”
阅读感受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书中对西周灭亡的论述中,还涉及到了一些有深 度的社会层面问题。例如,在西周的社会中,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等制度因素 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以及在西周晚期,社会阶层分化、土地兼并等现象对国 家统治的冲击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西周灭亡的研 究,更是对早期中国国家发展的一次全面反思。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是李峰教授的经典之作, 通过精心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揭示了西周时期中国早期国家地理和政治的复杂 关系。该书的目录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阅读导向。
目录分析
在引言部分,李峰教授简要介绍了本书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西周灭 亡的背景知识。他还阐述了地理和政治因素在西周灭亡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周朝历经了近800年,是什么原因让其分裂和灭亡?

周朝历经了近800年,是什么原因让其分裂和灭亡?

周朝历经了近800年,是什么原因让其分裂和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推翻了历经600多年的商朝,周朝自此正式建立,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地域广阔,拥有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口也在千万级。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周朝是当时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为什么如此强大的周朝会出现分裂和灭亡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周厉王和周幽王的瞎折腾(王室内乱)说到西周的灭亡,周厉王和周幽王难辞其咎。

周厉王不仅是个喜欢杀戮的暴君,他还有个非常奇葩的坏毛病:他认为天底下的东西都是他的,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谁让他是君王呢?可问题是他不让百姓未经许可狩猎,也不让渔民捕鱼,连野果子也不让百姓摘采。

这引发了周朝百姓的民怨,但周厉王允许有人说他坏话,只要被举报就被立即处死。

所以当时的周朝百姓只能敢怒不敢言,在路上碰到熟人了也不敢说话,只能以脸色示意。

周厉王的行为引发了民众的暴动,他被赶出国外客死他乡。

好在周公和和几位大臣稳定住了局面,在几年后让周厉王的太子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

周宣王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君王,他在位期间非常勤勉,也让西周一改颓势成为了富强之国,史称“宣王中兴”。

但是,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就不那么省心了,周幽王不问政事,自己贪婪腐败不说,还把权力交给了一个奸佞腐败的大臣虢石父,虢石父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周幽王喜欢美女,也喜欢看大戏,“烽火戏诸侯”就是他干的,以至于各诸侯王也对周幽王非常不满。

周幽王还听信美女褒姒的谗言,想把原太子给废掉甚至除掉,改立美女褒姒的儿子为太子。

废嫡立庶自古以来就是大忌,周幽王的行为让申皇后的父亲申侯非常愤怒,他决定拼死反击。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了西夷犬戎和鄫国来攻打周幽王,最终周幽王在骊山下被杀,历经275年的西周从此灭亡。

二、蛮夷等少数民族政权侵袭周朝频繁遭受游牧部落的侵袭,蛮、夷、狄、戎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周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周幽王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周宣王姬静之子,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

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谥号幽王,诸侯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周幽王关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

当时周室王畿(wángjī)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

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

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xiàng)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

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

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

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

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

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

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这时有个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

西周的灭亡 历史上西周的灭亡是处于何种原因

西周的灭亡 历史上西周的灭亡是处于何种原因

西周的灭亡历史上西周的灭亡是处于何种原因周朝的灭亡: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那么周朝是如何灭亡的呢?公元前781年,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

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

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

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

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

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

余臣在公元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幽王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

幽王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昏庸的周幽王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他十分宠爱美妻褒姒,在其生下儿子伯服以后更加宠爱。

他废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史官伯阳对幽王废嫡立庶的行径评论说,看来这次周朝已酿成了亡国之祸,谁也无法挽救了。

幽王和褒姒不仅竟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而且还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幽王为了穷奢极欲,提拔擅长逢迎拍马、钻营私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加重剥削,激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

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他联合缯(zèng)国和勾结了犬戎族对幽王大兴问罪之师,共同进攻周朝都城镐京。

幽王虽然烽火报警,但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

镐京被攻下,幽王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

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约250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康王(钊)死后,子周昭王(瑕)继位。

昭王十六年,他亲率大军南征楚荆,直至江汉地区。

南征共经3年,昭王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没。

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满),在位长达55年。

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

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

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

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

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

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到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

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

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

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

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州市)。

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

宣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

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

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

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

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

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

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

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缯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今地不详),形成两王并立。

宜臼为避犬戎,舍弃镐京,以雒邑成周为唯一都,是为周平王。

东周建立。

余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