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兰亭集序同步测试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 同步测评

《兰亭集序》同步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姓名得分测评目标:1.巩固本文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2.能独立完成浅易文言文的阅读。
一、语言积累(5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癸丑( ) ⑵会稽( ) ⑶修禊( )⑷激湍( )⑸流觞( )⑹行骸( ) ⑺趣舍( )⑻骋怀( ) ⑼彭殇( ) ⑽嗟悼( )2.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信”字的意义。
⑴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⑶言必信,行必果⑷大丈夫能屈能信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修竹:高高的竹子。
B.惠风和畅:惠风:和风。
C.快然自足快然:高兴的样子。
D.虽世殊事异世殊:世事悬殊。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列坐其次古义:今义:⑵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今义:⑷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古义:今义:⑸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古义:今义:5.翻译下列句子。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译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二、文本再阅读(20分)阅读《兰亭集序》第一段,完成文后11—17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 ①用作为流觞的弯曲之水。
②众多贤士到齐后,其他少长者也全聚集了过来。
B ①把它作为流动酒的环渠。
②众多贤人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在一起。
C ①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②众贤才都聚在这里,年长年少的都集在一起。
D ①把清流激湍作为流动酒杯的环形渠水。
②众贤才到了以后,年长年少的才全聚集过来。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时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

课时达标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管弦:泛指音乐暂.得于己 暂:暂时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或取诸..怀抱 取诸:从……中取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 兰亭集.序少长咸集.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悟言一.室之内 D.⎩⎪⎨⎪⎧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 .所以..游目骋怀 D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D.所以兴怀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死生亦大矣A.悟言一室之内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求人可使报秦者7.名篇名句默写。
(4分,每空0.5分)(1)《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4.8《兰亭集序》同步训练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shāng)会稽..(huìjī)嗟悼..(juēdǎo) 激湍.(tuān)B.修禊.(qì) 癸.丑(kuí)彭殇.(shāng) 虚诞.(yán)C.骋.怀(chěng) 静躁.(zào)世殊.(shū) 峻.岭(jùn)D.悟.言(wú) 俯仰..(fǔyǎng)曲.水(qǔ) 群贤.(xián)解析A项中的“会”应读“kuài”,“悼”应读“dào”;B项中的“禊”应读“xì”,“癸”应读“guǐ”,“诞”应读“dàn”;D项中的“悟”应读“wù”,“曲”应读“qū”。
答案 C2.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解析C项,趣—取。
答案 C3.下列句中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解析例句中“若合一契”是“像符契一样相合”的意思,可见其中“一”有“一样”或“相同”的意思。
A项中“一”指“一杯酒、一首诗”,表示数量;B项中的“一”有“全部”的意思;C项中的“一死生”是把生和死看得一样,这里的“一”有“看作一样”的意思;D项中的“一”指抒发感慨的原因“一样”或“相同”,因此它与例句中的“一”是相同的。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C.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册:专题4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虚诞.(dàn)癸.丑(kuí)管弦.之盛(xuán) 终期.于尽(qī)B.齐彭殇.(shāng) 会稽.(jī)形骸.(hái) 会晤.(wù)C.悼.念(dào) 修禊.事(xì)游目骋.怀(chěng) 符契.(qì)D.嗟.悼(jiē) 流觞.(shāng)兴.怀(xīng) 清流激湍.(tuā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惠.风和畅惠:柔和C.向.之所欣向:曾经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3.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以.待子不时之需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引以为..流觞曲水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5.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描写兰亭景物抓住了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
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盛会的活动过程,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与会者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C.本文先写盛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点出作序原因。
D.本文叙事写景先突出“乐”字;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了一个“悲”字。
这三个字把上下文承接了起来。
二、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习题:第四专题+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

兰亭集序一、基础夯实1.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贤毕至毕: 都.少长咸集咸: 都.B. 极视听之娱娱: 乐趣.趣舍万殊趣: 同“取”.C.茂林修竹修: 修剪.修短随化修: 寿命长.若合一契D..契: 符契亦犹今之视昔昔: 过去.分析 :C第一个“修”应为“高” 。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分析 :B B 项, 都是“固然”的意思。
A 项, 介词 , 在/ 介词 , 对;C 项, 成为 / 是;D 项,介词, 把/ 介词, 因。
3. 以下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D.齐彭殇为妄作分析 :C A 项, “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B 项, “一”数词的意动用法;D 项 , “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或取诸怀抱..B.事过境迁 , 感触系之矣..C.俯察品类之盛..D.引认为流觞曲水 , 列坐其次..分析 :B“感触”古今同义,都是有所感想而感叹的意思。
5. 对以下句式特点判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倒装句 )B. 引认为流觞曲水 ( 省略句 )C.受制于人 ( 倒装句 )D.仰观宇宙之大 ( 定语后置句 )分析 :C不是倒装句,是被动句。
6. 对课文剖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 , 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址、人物、环境和事由 , 侧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为伤心, 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起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触。
D.本文思路清楚 , 构造谨慎 , 写景、叙事、谈论和抒怀相联合, 语言清爽自然, 简短精致。
分析 :B“侧重表现宴会的豪华”错误。
7. 下边文学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 又是名帖 , 流传长远。
2021年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苏教版

2021年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必做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字音A.岁在癸丑(kuí) 悟言一室之内(wù)清流急湍(du ān)B.趣舍万殊(qū)一死生为虚诞(dàn) 游目骋(chěng)怀C.流觞曲水(qǔ) 丝竹管弦(xuán)一觞(shāng)一咏D.若合一契(qì)修禊事也(xì)临文嗟悼(dào)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实词A.少长咸.集(都)列坐其次.(次序)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B.信.可乐也(实在)因.寄所托(随着)暂.得于己(一时) 终期.于尽(至、及)C.人之相与..怀抱(从……中取得)向.之所欣(向来) 喻.之于..(交往)取诸怀(比喻)D.临.文嗟悼(面对)其致.一也(导致)修短随化.(变化)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通假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此小大之辩C.悟言一室之内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活用A.群贤.毕至B.死生亦大.矣C.猥以微贱.. D.齐.彭殇为妄作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古今异义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或取诸怀抱..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面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死生亦大矣②当其欣于所遇③其致一也④放浪形骸之外⑤不能喻之于怀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②⑤/④⑥C、①②/④⑤/③⑥D、①⑥/②⑤/④③7.请写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虚词(1)暮春之初。
(2)不知老之将至。
(3)及其所之既倦。
(4)感慨系之矣(5)仰观宇宙之大。
8.名句名篇默写。
(1)屈原曰:“,,是以见放。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高中语文 4.2 兰亭集序练习 苏教版必修5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怀抱:襟怀抱负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实在C.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整齐的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解析:C项,“茂林修竹”中的“修”是“高”的意思。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天下云.集响应C.齐.彭殇为妄作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A项,觞,名词活用作动词,“饮酒”的意思。
B项,云,名词作状语,译为“像云一样”。
C项,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答案:D3.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解析:A项是语气词,表揣测。
其余三项均为代词。
答案:A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俯察品类之盛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死生亦大矣C.仰观宇宙之大D.引以为流觞曲水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
B项,判断句。
D项,省略句。
答案:C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是日也,,”。
解析: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注意提示性信息。
如第(1)小题中“时光流逝”,第(2)小题中的“虚无”,第(3)小题中的“气候宜人”等,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答案:(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15.兰亭集序】同步练考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15.兰亭集序】同步练考(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急流的水)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激湍..(相交,交往)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完结)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修,高,长。
C项,化,造化,自然。
D项,喻,明白,理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C.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解析:选B。
虽,虽然。
A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C项,为,动词,成为;动词,是。
D 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引以为..流觞曲水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解析:选D。
A项,为“夫”“人”两个词,其中“夫”为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要议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项,把……作为;今义为认为。
C项,等到他;今义为连词。
4.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
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②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③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
⑤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⑥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习题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1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B.整治C.高,长 D .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B.曾经C.重叠D.连……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
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1.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
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B 7.①C ②C ③A 8.B 9.B 10.C 11.A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