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离骚达标测试题

合集下载

《离骚》——检测题

《离骚》——检测题

《离骚》——检测题5离骚⼀、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有误的⼀项是()羁(jī)朝谇.(suì)揽茝.(chǎi)A.⾰⼏·B.谣诼.(zhuó) 侘傺.(chì) 鸷.鸟(zhì)C.攘诟.(ɡòu) 相.道(xiànɡ) 芰.荷(zī)D.缤.纷(bīn) 岌.岌(jí) 修姱.(kuā)思路解析:C项,“芰”应读“jì”。

答案:C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项是()A.偭规矩⽽改错B.何⽅圜之能周兮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以离尤兮思路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

答案:C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

C.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D.岂余⼼之可惩.惩:受创⽽改变。

思路解析:A项,“察”的意思是“清楚”。

答案:A4.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度看,没有活⽤的⼀项是()羁兮,謇朝谇⽽⼣替A.余虽好修姱以⾰⼏·B.鸷鸟之不群.兮,⾃前世⽽固然C.⾼.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息思路解析:A、B两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C项,“⾼”“长”,都是形容词⽤作动词,加⾼、加长。

D项⽆活⽤。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项是()①偭规矩⽽改错..以游⽬兮④佩缤纷..其繁饰兮⑤..乎此时也③忽反顾..②吾独穷困⾃前世⽽固然..兮⑦伏清⽩..以死直兮..⑥宁溘死以流亡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⑤⑦思路解析:①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②古义:⾛投⽆路。

今义:⽣活贫困,经济困难。

⑤古义:“固”,本来;“然”,这样。

今义:连词,表⽰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事实。

⑥古义:随流⽔⽽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离骚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离骚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离骚达标测试题及答案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K J.COM《离骚》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B.①③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③④⑥⑦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闻穷巷多怪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复前行,欲穷其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亻面规矩而改错②吾独穷困乎此时③何方圜之能周兮④忽反顾以游目兮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⑦宁溘死以流亡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⑧D.②③⑤⑧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

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

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

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鸷鸟之不群兮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屈心而抑志兮④亦余心之所善⑤固前圣之所厚⑥伏清白以死直兮⑦何方圜之能周兮⑧夫孰异道而相安⑨哀民生之多艰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B.①/②④⑤⑧⑦⑩/③⑥C.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D.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6.默写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答案】“姱”应读“kuā”,“芰”应读“jì”,“溘”应读“k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40】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A项中“错”通“措”;B项中“章”通“彰”;D项中“离”通“罹”。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固: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及.行迷之未远及:等到D.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解析】C项,及:趁着。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D.固前圣之所厚.【解析】A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C项,哀: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B5.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导学号:08332041】(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阅读课文第2段,完成6~8题。

(教师用书独具)【导学号:0833204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悔相.道之不察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延伫.乎吾将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朕.车以复路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苟余情其信.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余独好修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观察、选择(2)久立(3)第一人称代词(4)确实(5)更加(6)认为7.翻译句子。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2.信3.固4.虽5.以6.之7.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2.字余曰灵均3.余虽好修姱以兮4.謇朝谇而夕替5.谣诼谓余以善淫6.鸷鸟之不群兮7.何方圜之能周兮8.屈心而抑志兮9.伏清白以死直兮10.固前圣之所厚11.步余马于兰皋兮12.高余冠之岌岌兮13.长余佩之陆离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译文: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译文: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译文: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译文: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译文: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译文: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译文: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译文:9.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练习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 ” 意象传统。

这首诗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二.字音1. 謇 . 朝谇 . 而夕替2. 蕙纕 .3. 余虽好 . 修姱 . 以鞿 . 羁兮4. 揽茝 .5. 众女嫉 . 余6. 偭 . 规矩7. 忳 . 郁邑余侘傺.. 兮 8. 宁溘 . 死 9. 鸷 . 鸟 10. 方圜 .11. 攘诟 . 12. 兰皋 . 13. 制芰 . 荷 14. 岌岌 . 15. 谣诼 .三.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 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四.词类活用1. 謇朝 . 谇而夕 . 替2. 屈 . 心而抑 . 志兮3. 伏清白以死 . 直兮4. 何方圜之能周兮5. 步 . 余马于兰皋兮6. 固前圣之所厚 .7. 回 . 朕车以复路兮 8. 高 . 余冠之岌岌兮, 长 . 余佩之陆离9. 哀 . 民生之多艰 10. 忽反顾以游 . 目兮11. 鸷鸟之不群 . 兮五.古今异义1. 古义2. 古义3. 古义4. 古义5.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6. 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7. 古义 8. 古义六.重点实词1. 2.3. 4.5. 又申之以揽茝6. 谣诼谓余以善淫7. 8.9. 10.11. 12.13. 14.15. 延伫乎吾将反 16. 进不入以离尤兮 , 退将复修吾初服17. 18.19. 20.21. 22.23.七.虚词之 1. 哀民生之多艰 2. 又申之以揽茝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4. 高余冠之岌岌兮以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2. 既替余以蕙纕兮3. 谣诼谓余以善淫而 1. 謇朝谇而夕替 2. 偭规矩而改错3. 自前世而固然4. 夫孰异道而相安5. 屈心而抑志兮八.根据语境默写名句:1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诗句:3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4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5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离骚》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训练题7份及答案参考

《离骚》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训练题7份及答案参考

《离骚》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训练题一、关于屈原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

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测试离骚

测试离骚

《离骚》测试姓名:班级:一、积累运用(共25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修姱.(kuā) 蕙纕.(xiānɡ) 芰.(jì)荷B.謇.(jiǎn)朝谇.(cuì) 揽茝.(chǎi) 忳.(chún)郁邑C.偭.(miǎn)规矩侘傺..(chà zhì) 谣诼.(zhuó)D.方圜.(huán) 冠之岌岌..(jí jí) 攘诟.(ɡòu)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掩涕规矩返顾芳菲B.浩荡诧傺杂揉芰荷C.峨眉鸷鸟陆离嗑死D.工巧兰皋芙蓉太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 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 及.行迷之未远(趁着)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 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D.固前圣之所厚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纪念。

D.《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6.默写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离骚达标测试题

高二语文离骚达标测试题

高二语文离骚达标测试题第一篇:高二语文离骚达标测试题离骚(节选)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颛顼(zhuānfán)孟陬(zōu)揆余初度(kuí)肇事(zhào).....B.扈江离(hù)纫秋兰(rân)重之以修能(chónɡ)...搴阰(qiānpí)宿莽(sù)污秽(huì)....C.道夫先路(dǎo)骐骥(qí jì)纯粹(cuì)申椒(jiāo).....D.窘步(jiǒnɡ)险隘(ài)踵武(zhǒnɡ)荃不察(quán)....答案:A 解析:A项中“顼”应读“x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苗裔摄提零落迟暮B.驰骋纯粹菌桂蕙茞C.耿介遵道幽昧皇與D.谗言踵武捷径败绩答案:C 解析:C项中“與”应为“舆”。

3.下列各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皇考(大)嘉名(美、善)扈江离(被、披)搴阰(攀折)....B.修能(长、美好)抚壮(持,凭借)纯粹(美德)耿介(大).....C.踵武(脚步)惮灾(怕)中情(内心)灵修(远).....D.羌中道(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齌怒(疾速)捷径(邪出)...皇舆(喻国家)..答案:C 解析:C项中“踵”的意思应为“脚后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 解析:D项,作为。

A项,①发语词;②思、想;③只。

B项,①诗;②介词,同,跟;③连词,和。

C项,①代词;②助词,的;③取消独立性。

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人们称为“楚辞”。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后人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节选)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颛顼..(zhuānfán)孟陬.(zōu)揆.余初度(kuí)肇.事(zhào)B.扈.江离(hù)纫.秋兰(rân)重.之以修能(chónɡ)搴阰..(qiānpí)宿.莽(sù)污秽.(huì)C.道.夫先路(dǎo)骐骥..(qíjì)纯粹.(cuì)申椒.(jiāo)D.窘.步(jiǒnɡ)险隘.(ài)踵.武(zhǒnɡ)荃.不察(quán)答案:A解析:A项中“顼”应读“x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苗裔摄提零落迟暮B.驰骋纯粹菌桂蕙茞C.耿介遵道幽昧皇與D.谗言踵武捷径败绩答案:C解析:C项中“與”应为“舆”。

3.下列各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皇.考(大)嘉.名(美、善)扈.江离(被、披)搴.阰(攀折)B.修.能(长、美好)抚.壮(持,凭借)纯粹..(美德)耿介.(大)C.踵.武(脚步)惮.灾(怕)中情..(内心)灵修.(远)D.羌.中道(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齌.怒(疾速)捷.径(邪出)皇舆..(喻国家)答案:C解析:C项中“踵”的意思应为“脚后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解析:D项,作为。

A项,①发语词;②思、想;③只。

B项,①诗;②介词,同,跟;③连词,和。

C项, ①代词;②助词,的;③取消独立性。

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人们称为“楚辞”。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后人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C.《楚辞》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作品的总集,由汉代刘向编成。

宋人朱熹有《楚辞集注》。

D.《离骚》的意思就是“罹忧”(遭受忧愁),是屈原晚年被放逐到江南时期的作品。

答案:C解析:C项,《楚辞》中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品。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阅读《离骚》选段,完成6—10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

..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1)。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2),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6.默写。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答案:(1)纫秋兰以为佩(2)朝搴阰之木兰兮7.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高阳: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首领颛顼,号高阳氏。

苗裔:后代。

屈原的始祖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受封于屈发,故以屈为姓,而熊氏又是颛顼后代中的一支,所以屈原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

兮:语气词,相当今语气词“啊”。

B.朕:我,我的。

皇:大、美。

考:死去的父亲。

伯庸:人名,屈原父亲的表字。

C.“摄提”两句:摄提:古代纪年的术语,相当于寅年。

贞于:正当。

孟陬:农历正月,即寅月。

庚寅:古代以干支纪日,庚寅即寅日。

降:音jiànɡ,降生。

D.皇览两句:皇:楚王。

览:观察。

揆:揣度。

初度:初生时的姿态。

肇:开始。

锡:赐。

嘉名:美名。

答案:D解析:D项,皇,父亲。

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日月匆匆运行不停啊,春秋两季交换变更。

B.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的凋零啊,担心心爱的美人会来到傍晚。

C.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何不趁年轻时摒弃污秽啊,何不改一改现行法制。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骑上骏马纵横驰奔啊,我来把前路指引。

答案:B解析:B项应为“担心美人也将衰老”。

9.用四个字概括屈原的品质。

答案:爱美而直。

10.填空题。

(1)《离骚》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_________诗。

(2)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的新诗体_________,因这种诗体的作品又以_________为最,又称_________。

(3)我国文学史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主义,“骚”指以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主义。

答案:(1)屈原抒情(2)楚辞体《离骚》骚体(3)《诗经》现实《离骚》浪漫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涉江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11.根据你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了解,你认为诗中“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应该比喻什么?答案:比喻理想远大、德行高洁及行为忠贞。

12.诗中“重华”是指古代贤君虞舜的名字。

诗人为什么要与重华游仙宫?答案:与重华——古代贤君虞舜——游仙宫,寄托自己的心志,表明理想的远大及对“美政”的执著追求。

解析:屈原的理想、德行是不容于世的,而其追求又是执著的,故常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来寄托。

13.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B.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C.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D.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答案:B解析:A项,余幼/好此/奇服兮;C项,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D项,幽独/处乎/山中。

1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叙写屈原从鄂渚(湖北)到溆浦(湖南)的一段行程。

行程从渡江开始,故题名为涉江。

B.诗人自幼到老都好“奇服”,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品质,象征他的与众不同。

C.诗歌第四段列举古代贤士的种种不幸遭遇,抒发悲愤,表现不愿同流合污,将遵守正道,决不妥协的精神。

D.全诗叙事历历如见,抒情真挚深沉、激情澎湃,议论则合理警策,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眷恋国土的爱国情感。

答案:B解析:B项“奇服”比喻不同于世俗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B解析:B项,第二联联采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所以“有时喧响”的说法不当。

16.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答案:D解析:全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悠然自得”说法不当,所以A项错。

B项“由衷赞美与向往”说法不当。

C项景物起反衬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